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从困境中崛起 >

第3章

从困境中崛起-第3章

小说: 从困境中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厂长的招聘工作是老板进行的。而我做为工厂仅有的一个有点文字功底和电脑基础的人,有时候也充当了他的半个秘书。所以我几乎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他的简历。
他曾经在几个知名的服装厂做过主管,而且有一段自己创业的经历。当时他应聘的是版房主管,是在和老板进行过一番交流后,老板向给我制定的三步计划一样,也给他画了一个饼子。后来,私下里他又告诉我,他现在还在进行着另一个营养品方面的团队的组建,并希望我也可以加入。
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对一个作坊式的工厂要如何发展也看得很清楚。因为这个工厂最大的弊病在管理上,生产主管管不了工人,而老板娘又对主管的技术非常倚重。
这个时候,版房主管与生产主管的矛盾就出现了。
老板同时也陷入了两难之中。谁该是谁的下级,一个是老板娘一直倚重的老员工,一个是才能出众的新管理干部,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老板花了很多心思的时间。
最后,结果向正常方向发展。老板当初招聘这个版房主管的时候就给他画了管理整个工厂的饼子,当然也总要找个时间将他推上前台。
在老板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我来到工厂两个月过了几天的时候,他终于从版房主管走到了厂长这个前台。
知恩图报,斗志激昂的他,在一个晚上弄出了一个工厂管理的流程与规章。
但他的一腔壮志和我一样遭遇了寒流。工人的不配合,老板态度的不坚决,终于让他失去了信心,也让我彻底死心。于是我在将要回家的时候,向老板提出了辞职。
老板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像对其他员工一样刁难,平静的接受了我的辞职。
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招聘的工作依旧在进行着,只不过招聘的重心从管理转到了普通工人。
那天,我坐在工厂的办公室里,接到一个应聘者的电话,说她已经到了工厂外面的一个岔口,不知道怎么走。因为工厂所处的地形比较复杂,通常都是我将应聘的人员接到厂里,然后由生产主管来进行面试。
不知道是因为工厂的管理松散还是我无心工作,我穿着非常随便,一件宽大的旧衬衣裹在身上,趿拉着插入拖鞋就出了门。
来面试的是一个时尚的女孩,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虽然衣着没有时尚华服,但打扮的整洁亮丽,令人好感倍生。
从岔路口到工厂厂房有大约五分钟的路程。这段时间里,我给她讲了些工厂的情况,闲聊中得知她原来也是湖北人。
都是老乡,距离也就近了些。
面试很顺利。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她的形象。工厂虽然小,但对工人的能力要求上还是比较高,普通流水线的工人根本做不了这些工作。而她就是以流水线为主的。但她顺利过了。从后来的事情看,我相信生产主管当时见她的时候,就被她迷住了。
她的留下,对我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让她成了我生命中一个不可能忘却的女人。
通过了面试,她拿来日常用品,看她一个女孩子,帮帮忙也是理所当然。
或者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好心之举,同时对她并没有过分的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她来到之后一个星期左右,我正式离职了。
这三个月时间给予我的,绝不仅仅只是三千块钱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想要发展的一些决定性的因素,让我在以后的路上,可以更全面地去看待自己与自己的事业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这三个月的时间,我也再次见到了两个我同样不可能在记忆中抹去的女人。
第六章 两个特殊的女人和一件可怕的事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但依然可以发生很多事。
每天的忙碌,并不影响工作以外的故事发生。
在这三个月里,我见了她,还有她,另外还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虽然这个可怕不是针对我,却让我心有不安。
第一个见的是我一直期盼能够相见的女人。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又和她联系在一起了的。
印象中是她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在华强北,而那个时候我除了工厂在东门的店去过之外,其他的地方一无所知。
但我向来相信在这个通信发达,交通发达的城市里,是绝不可能会把自己弄丢的,最多就是多走弯路。
于是在下午下班之后,我先是乘车到了东门,然后转车去华强北。
那个时候尚不明白华强北的那个站远不是华强北所指的本身。
而我却从经济大厦一直坐到二医院,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过了华强北。
只有又下车,回乘,到女人世界。通过电话联系,终于见到了她。依旧是神采奕奕、巧笑倩兮。也同样是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犹如当初的相见,现实与想象依旧有着莫大的差别。
她愈发成熟了,而我的心态依旧还处在稚嫩中。格格不入。
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女伴同行。介绍我时,我是她的老乡,甚至不是朋友。
于是一道去吃东西,是自助类快餐,赛博二楼。当时我的身上只有一百块不到,卡里面大概也只有百来块钱。就这点底子在现在打死我也不会请人吃东西,何况还是三个人。
但好运总是伴随着我,最后结帐的时候,身上的现金刚好够付,还余留下了坐车的钱。
聚散无情。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包括以后的几次相见,我都是这样的感觉。聚了,也只是聚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散了,也就是散了,各走各的路。仿佛和一个很普通的人一起吃饭,见面了,打个招呼,随便吃点,随便说点,既不暧昧,也不熟络,吃完了,彼此打个招呼,各走各路,没有留恋,没有失落。
或者我和她,就只适合在网络上,在电话里,聊聊。
就好像后来的一次,她因为工作上的苦恼,打电话到办公室,一向比较被动的我,那次像个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像个演讲者一样滔滔而侃,甚至像个过来人一样,语含教训。
理论上,我总是有着令人诚服的一套,至于行动,我只适合坐在角落里,冷眼旁观。
这样的情形,只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我在第一次来深圳的三个月中见的另一个女子,也就是当时告知我人才市场位置的艺。
和艺的相识同样缘自论坛。大概也是起缘于那篇ID武侠。从写古诗词到写武侠小说,文字方面多少也有几分古意,而在城市版块,本来就只是闲杂人等胡闹瞎聊的地方,一点点的优势也被夸大的非常明显。所以那段时间,我在那个版块也是小有名气。
认识之后,我和她聊得很少。偶尔闲话几句,既不聊情,也不争辩,偶尔会提及些论坛琐事,聊博一笑。
真正的认识,是缘于她从深圳回家。她也是湖北人,从深圳回家一般也是过境武汉。
就在从深圳到武汉的途中,我和她在手机上短信聊天。有女自远方来,不想入非非乎?恰那时我因为一直暗恋大学时的一个女生,七年间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接触,所以一直单身。而网络中暧昧的气氛,总让我春心萌动,所以才有了前面的柔情枉送。再加上我是个用文字特别能贫的人,一番信来信往之后,暧昧的气氛就渐语渐浓。
弄到最后,她说要在深圳落脚,问住我这儿方不方便。我说可以呀,让半边床给你就好了。
就是这样,她也没有拒绝。第二天一早,我在火车站接她,刚她一直接到我在武汉的宿处,一个不到十平米还带厨卫的单间。基本上,房间除了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外,只能站两三个人,这让打地铺都成了不可能。
那一夜,她和我睡在了同一张床上。
单身男女,同床而眠,会不发生故事吗?如果不会,肯定有人会说我禽兽不如。所以故事确实发生了,我也是像禽兽一样,燃烧起了原始的欲望。而她,而并没有过激的反应,甚至与我发生了热吻。
但,因为她的坚持,我这个禽兽还是没有变成野兽,而做了个伪君子,没有与她突破底线。
只是,这次的同眠,虽然让我比较郁闷,但至少没有让她感动反感。相反,我和她聊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近。
终于,在我一次出差的时候,她不顾路途遥远,而与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发生了早就该发生的事。
虽然有了床笫之欢,但我和她的感情,并没有升温到一个特别高的层面。两个人依旧是那种比较淡的亲近。哪怕是后来,她回深圳的时候再次路过武汉,再次与我共宿一处,我和她的感情,还是和没有发生什么一样,比较淡然。
这应该是性格的原因。都习惯于不争,习惯于对方来表露感情。而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上的原因,虽然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都是舒心愉快的,是超出于其他人的愉悦的。她依旧在我爱未及出口的时候,回家,人。这是我心中隐隐的痛。但我那时的贫穷,又能做什么呢?可是错过的,永远也不会再回来。
也因为两人的这种性格,虽然我到了深圳,她也知道我到了深圳,彼此经常都在联系,却一直没有相见。直到有一次,她说到关内来玩了,要不要来看我。当然是求之不得。碰巧的是那天正好与我一起住的人因事离开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我已经搬到工厂的厂区宿舍,厂区宿舍只有我和原来的仓管一起住。表面是一种优待,事实上间接当起了保安。
那一夜是很郁闷的一夜。因为在厂区,她不方便到处走,而且半夜老板娘还回到厂区她的办公室有事,没带钥匙,让我开门。第二天很早就有工人来加班,让她很是不自在。虽然那天我请了一天假陪她逛东门,结果是两个人在东门的条椅上坐了半天,打了半天的瞌睡。
从那以后,包括我后来再来深圳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再见我。
而本来希望她能够和我一起回家的计划,也搁浅了。
我终于带着遗憾离开了深圳,也离开了工厂那块可怕的区域。
说工厂可怕,不是因为工厂本身,而是因为工厂发生的一件事。
这件事的起因是公司发往台湾的一批货。货是通过快递公司发出的,要在第二天从虎门批发部装箱上船的。可货到批发部后,一清点,却发现好几个花色都出现了短少。
出现这样的事情,令老板很气氛,在与几次与快递公司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老板动用了他在当地的社会关系,让当地的黑社会直接封了快递公司的门。这个快递公司的门点是他们从深圳出口的重要通道,被黑社会一帮人一阻挠,影响非常大。这让快递公司的老板大为着急,在报110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只有也寻求黑道的途径。
在黑社会封快递公司门的那几天,我跟着老板,亲眼目睹了全过程。
整个过程可以用文明来形容,从表面看,也可以说是和谐的。没有动手打一个人,没有砸对方一点东西,只是将他们所有的工作人员赶出了工作区域,然后守在他们的门口,让他们不能正常营业。
而是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了深圳的可怕。一个看似平凡的小地方,居然有着这么深厚的黑势力,让我心惊。
记得刚去快递公司封门的时候,那个部门经理几番打110,110来了之后,问了下情况,当的片警和110警察勾肩搭背地说了几句话,其他几个参与的黑社会分子在一边起哄说什么都没干,只是看热闹的。结果是快递公司的人被警察恶狠狠的说了几句,又开车走了,留下片警在那儿和黑社会的几个人说笑。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据说是快递公司找到广州那边的黑道,让那边的老大出面,依旧赔偿了二十万左右才了事。
经过这事之后,让我对深圳的黑社会心有余悸,而让我在第二次来深圳遇到黑社会后,变得怯懦。
第七章 短暂的离开,是为了新的开始
    三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也是很有收获的。
在起步阶段的小企业中,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对想创业的人而言。
我一直是不甘心只拿一份工资就安安乐乐生活的人。我的理想生活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写作养活自己,并养活家人,但这些年漂泊证实,这条路短期内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我一直在坚持的同时,不断地窥视着周遭的机会,并不断的去尝试,勿论成功和失败,至少会获得经验。而在中小企业中的学习,是一种风险最小的投资。他们的成功模式与发展限制,你做为一个局中的局外人,可以看得更透彻,这可以让你在以后的创业期及发展期间,受益良多。
但在那个时候,我虽然知道深圳机会多,但还不敢有自己创业的念头,我所想的是,能够在一家期望发展的企业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够与企业一同成长。
而当我对当时的工厂失望后,我能选择的,只有离开。看不到成功,如果继续待下去,那就是浪费生命。
正式离开的时候,我已经下定了再来深圳的决心,所以我做了些再来深圳的准备。
我知道,幸运,不可能每次都与我相随,而且,我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