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从困境中崛起 >

第2章

从困境中崛起-第2章

小说: 从困境中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闹得我想入非非,但好在没有一夜无眠。
第三章 人才市场没着落,聊天解围
    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十点多了,赶快洗漱一番,赶往人才中心。
按昨天晚上艺说的大概方位,我坐111路到了罗湖人才市场。
填表交钱进入了会场,走马观花地转了两圈,没有发现有什么合适的工作,业务居多,其他技术类的我又沾不上边,就出了人才市场,重新坐车回到了罗湖区委,依旧是去上自己的网。
上了会网,又去昨天的米粉店吃了碗米粉,然后躲回招待所看电视。
到了晚上,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这两天刚刚有个朋友从武汉过来,住在她那儿,明天她们一起去人才市场,问我要不要一起。
我说我今天去过了,明天看情况吧。
第二天她没给我电话,我也没给她电话,我没去人才市场,悠闲自得,毫不着急地睡到自然醒。
醒来后吃粉,上网。口袋里只剩百来块钱了,要找也只能找包吃包住的工作,如果找不到我就只能睡大街,弄不好就真的客死异乡了。
可是我不急,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也不着急。
QQ上没有什么人,论坛里我的帖子也没有回复,对别人的帖子又没有什么兴致。百无聊赖中,我进入了QQ聊天室,城市激情,深圳罗湖房间。
忘了当时在里面说了什么,反正没多大一会儿和一个女人聊上了。
那个女人说话有点强势,基本上是她问我答的类型。问答之间聊到我刚来深圳,正准备找工作,于是她问我以前做过什么,有没有做过仓库保管。碰巧的是,在武汉的时候确实曾经做过。
来深圳之前我在武汉的工作是业务员,名义是业务经理,负责湖北南区。其实当时公司负责武汉市外市场的就两个人,一个南部,一个北部。而在这之前,我是在这家公司的批发部做仓库管理,在做仓管之前,我在另一家公司做搬运工。
了解仓管流程的我,在与这个女人的聊天中说得头头是道,令她对我刮目相看,告诉我她们公司正想招个这样的人,问我有没有兴趣。
正饿着呢,天下掉下馅饼了,那还客气?
于是她与我约定下午七点见一面,她请我吃饭,然后带我去她们公司看看。
真没想到会摊上这样的好事,帮我介绍工作不说,还请我吃饭。怪不得我一点都不急呢,难不成我早知道工作会来得如此容易?
这时候兴奋似乎早了点,但遇到这样的事,想不兴奋也不行呀。这样一来怎么也算是熟人介绍,比自己去找的成功率可是大了许多。
就这样我留下了我的姓名、手机,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回招待所。
据了解,她是她们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做设计的,气质一定不错了,保不准,这是我来深圳的第一场艳遇。
不管艳遇不艳遇,第一次,总得给人家一个好印象吧。再怎么说,还指望人家介绍工作呢。
好印象的前提,就是打扮。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又有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由此可见,一个人不修边幅和打扮得体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在招待所穿上唯一一套西装,在镜子里左看右照一番,确定对得起观众了,就坐在床上看电视,等待电话响,有人约。
六点半的样子,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
接通:“你出来吧,到某某街,我在那儿等你。”
某某街就是我吃的那条街,还好,认得。
于是立刻出门,像那条街走去,走到约定的地方,左看右看,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气质美女。
正在寻找中,手机响了,还是那个号码。
“你在哪里?”
“我到了,在某某处的门口。”
“我看到你了,我在对面,你过来吧。”
对面?我抬眼望向马路对面,果然,一个颇有成熟风韵的女人正站在对面望向我。
我立刻微笑着走了过去。
微笑,是最好的杀手锏。看来没错,至少,见面的时候不会太过尴尬。
近了,才发现,确实是个非常成熟的女人,应该在四十岁左右吧,身体有些发胖,但气质确实不错。
随便说了几句见面语,她说:“走,我请你去某某处吃海鲜。”
“好的,你说了算。”嘿嘿,一来人生地不熟,二来囊中羞涩,当然只能人家说了算。
拐过一条街,就是她说的海鲜酒楼。看来她对这一片不是一般的熟。
接下来的过程中,我除了动手吃东西外,基本上都是跟着她说的话不痛不痒的回答着。
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她主动买单,两个人吃了两百多块,比我身上的所有财产还要多。
从海鲜酒楼出来,她说,我带你去工厂看看吧。
我当然说好。于是随着她搭车来到他们的工厂。
工厂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大院深围,厂房耸立,而是去了她住兼办公的地方—一幛四层的私人楼房。
她基本介绍了一下工厂的情况,这个工厂是一个自营品牌的服装厂,工厂刚搬到一个海关的营房里,目前正需要一个懂得仓库管理的人来进行安排。
于是,又是一番业务上的论调,自然换来的也是欣赏的目光。半个内行忽悠一个外行,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听完我的一番计划,她说老板现在在香港,我打个电话给他。
说完她用粤语打了个电话,听她和对方说话的口气,我感觉这个自称设计师的女人和老板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后来也证实确实如此。
打完电话,她说:“老板明天回来,你明天带身份证和简历再过来一下吧。”
我回答说好,然后起身离开。
出了那栋楼,我感觉这个工作已经成功了百分之八十,只要他们的条件我能接受基本就没问题。
心中欣慰,脚步也就轻快了。
第四章 天生就是劳碌命 再当搬运
    第二天的一切都如我所料,因为没有在条件上进行过多的争取,我轻易的过关。
设计师所说的老板是个香港人,看起来四十多岁,头发有些长,走起路来快而急,给人的感觉是时尚的,忙碌的。
这个老板很能说,在和我一番交谈后给我制定了一个梯形工资,按能力按步骤的进行。
工资是这样设置的:
第一个月八百,包食宿。工作是整理库存,熟悉产品。
第二个月一千,包食宿。工作是建立仓库进出货流程与管理制度。
第三个月一千二,包食宿。工作是建立所有销售点网络的库存明细帐目并了解公司业务。
以后再根据能力向公司其他管理及业务方面发展,按情况而定。
对这样的安排我当然无可厚非,甚至有点心中窃喜。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就是这一份工作解决了我的吃住问题。生存是根本,发展是在生存的基础之上的。
既然双方你情我愿,这工作就算定下来了。
当设计师问我什么时候来上班的时候,我说后天吧。租金已经交了五天,今天晚上我就好好休息一下,顺便期望在招待所的最后一天两夜里,会不会有什么发生。
一天两夜的时间是过得很快的,除了在网上和武汉的一个朋友聊了下近况,并庆幸找到工作之外,几乎没有做别的什么。
当我提着行李走出招待所的时候,我明白我将再也不会有这么自由的生活,而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的人们开始新的生活。
不知道是真的青眼有加,还是其他原因,我被安排和生产主管在一个房间。
生产主管是个内向沉默的男子。说话轻声细气,虽然长着一张有点宽有点胖有点领导味的脸,但脸上似乎总是害羞的神情,动不动就飞起一片红云,没有半点做为管理者应有的气势。
我也是个不爱无目的说闲话的人,又不爱道人是非,挖人隐私,或者说本身就不喜欢做无目的的交谈。所以我和他很少说话,只是碰的时候微笑示意。
他很少在宿舍,一般都是在工厂。据说技术非常好,但为人软弱,所以工人都不怕他,有什么事都得他自己亲自上阵。
而我,头两天给老板打计划书,关于拓展渠道与集资方案的计划。同时,因为和老板聊天时谈及自己爱写作,所以老板把计划大纲给我的时候同时对我说让我给润润色。
润色当然没问题了,好词好语往上堆就是了。当然堆也得恰如其分,过犹不及。这份差事对我来说还是不在话下,甚至让我有些正中下怀的感觉。
当天我把润色好的计划交给老板的时候,老板还是欣赏的,尤其是我对品牌的含义理解。这个品牌据说是老板请深圳这边一知名的人士取的名字,颇有古意。而我用七言律对的形势进行了注解,一时令他对我刮目。然后在我的修改稿上进行了一些修改,加了一些新的条例,又让我重新打出来。
这两天是清闲的,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感觉甚好。但这个好感觉只持续了这两天。
在第三天的时候被打回了原形,回到了我在武汉的初始阶段,当起了搬运工。
本来这个搬运的工作一直是后道的一个女人和原来的仓管做的。我来的前两天,原来的仓管请假不在,这天才回来,而我手上的工作又正好完成,所以接到了从旧工厂将库存布料与成衣搬到新工厂的任务。
一般来说这样的工作请几个搬运工,两天就搞掂了,但因为要一边搬,一边整理入库,工作就变得复杂起来,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我和原来仓管的头上。
而在当搬运的期间,老板也还是不忘时时告诉我我以后的工作肯定不是这样的,这只是暂时的,并且在新的办公区里面给了我一个蓝图,哪里是我的办公室,我的办公桌放在哪里,为了工作还要给我配台电脑,只给我专用。
独立的空间,专用的电脑,这样的许诺对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样我就可以在闲暇的时候,专心于自己的文字,工作爱好两不误,想想多美的事情呀。
于是,我和原仓管两个人,每天拖着拖车,一卷卷的布,一箱箱的衣服,从山上的厂房搬到山上的厂房。然后呆在新仓库里,清点,做帐。
这种繁杂,单调的工作让我倍受煎熬,除了偶尔老板娘,也就是当时的设计师让我去她的办公室制表打字之外,其他的时间让我感到整理一个不熟悉的旧的产品仓库远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尤其是在没有人配合,什么都得自己整理重建的时候,那完全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工程。
我的积极情绪开始逐渐懈怠。
而这个时候,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种忙碌中渐渐过去,该搬的几乎都搬好了,只有部分成件暂时决定先放在旧的仓库。
而我的帐,基本上还是一塌糊涂。一是对布料的不熟悉,二是零碎的东西太多,习惯了对整箱产品进行计数的我,对于这一卷卷的布料,着实有些无从下手。
好在当我向老板娘谈起这些困惑的时候,她并未过多要求,而是说过去的那些零碎就不管了,把以后的新进布料的帐做好,另外把仓库管理好就够了。
我当时还没有从公司模式的管理中转变过来,而他们也适应了这种小作坊式的流程模式,这给我后来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负面影响,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终于让我下决心放弃了来深圳的第一份工作。
第五章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何必相逢
    离开工厂是三个月后的事情,原因是妹妹结婚。
在离开的前一个月,我按照老板的计划,开始调整工厂进出库管理流程。
前面我说过,他们适应了小作坊式的流程,而我是以正规公司的模式来进行,这中间就会产生一种不愿打破常规的心理抵触。
事情的后果是我成了老板的狗,专门跟他们过不去的。而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所谓的老板并不是真正的老板,做主的原来是自称设计师的老板娘。
原来,工厂是老板娘当初从一个档口做出来的,靠的就是她的设计。而后,老板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成立了自己的工厂,才认识现在的老板。
而做为一个设计师,她的浪漫情怀注定了在管理上会流于情绪化,这就好像我后来遇到的发展瓶颈,有一部分是由于我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的情绪化以及因写作这个爱好而产生的惰性。
所以,流程从制定出来就注定了不可能实施的宿命。而这种宿命又将我与工厂其他紧密接触的人中间拉开了很多距离。
虽然老板一如当初的表露着欣赏,但一个管理上存在致命问题的工厂,他所有的发展计划都只流于空谈。而我也在他许诺的很多都得不到实现的时候,开始丧失热情,渐渐的以一种等待的心态去面对。
这个等等的期限,就是三个月后我离开深圳的日子。
但,很明显的,老板还是很想将这个已经有了比较稳定市场的自有品牌发扬光大的。他一步步的努力,从扩大厂房,到招聘管理人员,我相信他已经看到了工厂的积弊所在。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似乎让工厂开始有了发展的希望。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厂长。
这个厂长的招聘工作是老板进行的。而我做为工厂仅有的一个有点文字功底和电脑基础的人,有时候也充当了他的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