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

第3章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第3章

小说: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经常会向自己描述不同的人。明白这一点,就能帮你把很多复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关系分解开来。
  想想某个你很讨厌的人,问问自己:这个人会不会有爱他、欣赏他甚至是珍惜他的朋友和家人呢?如果你是个诚实的人,那答案肯定是“有”;再问问你自己:那这个人的妈妈/爸爸/爱人/姐妹/兄弟会怎么形容他呢?在你的头脑里勾画一位这个人最大的支持者,再设想一下对方会怎么跟自己描述你很讨厌的这个人。
  哦!这真的很困难。我们的头脑和思维一点也不愿意往那儿去想,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人直接抹去。他们是“坏人”,我们是“好人”,这么分类方能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但是为了拥有一种“不抱怨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明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最终取决于自己心里给对方的评价。不过你不必非要从描述对方开始,你只要记得将那些复杂的关系拆解开来,并且经常审视自己对关系对象的看法就可以了。
  在《哈姆雷特》一书中,莎士比亚写道:“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实别人怎么样,都是你一厢情愿的看法。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了好人或坏人。
  所以,我意识到菲尔就是菲尔,也无所谓好与坏。我和他朋友所认识的菲尔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版本”罢了。
  带着这种新的认识,我敲开了菲尔办公室的门。他从打印机上抬起头,轻蔑地看着我。我先开了口:“菲尔,你像我这么大时就开始干电台这一行了,是吧?”
  “这还用问??”他不耐烦地说:“我做这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哼!他在讽刺我没经验!”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但转念一想,那个“好人”菲尔是不会说这种不友善的话的,我是来见“好人”菲尔的。我深吸了一口气,问道:“那你刚开始做这行时是什么样的呢?”
  菲尔疑惑地看着我,想搞清楚我是不是来找茬的。没等菲尔邀请,我就自己坐到他对面的椅子上了,并且努力给了他一个微笑。嗯,好像他也对我微笑了呀!慢慢地,他开始跟我分享那些“逝去的好时光”,给我讲了那么一两件过去的趣事。
  一开始还有点像冰川在融化,速度缓慢,可是没过多久,我就迎来“春天”了。话题一旦打开,还真有些停不下来。菲尔接着给我讲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他告诉我,他工作过的第一家电台连录音带都没有,只能用一卷一卷的录音线。如果想要对哪部分录音做修改,就得用香烟把线熔化,把不满意的部分弄掉,然后趁热再把线接起来。“我想这也是我一直戒不掉烟的原因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那只手里似乎总夹着一根点燃的云斯顿(Winston),“知道了吧?香烟和电台是密不可分的!”
  四个半小时——我在菲尔的办公室里呆了整整四个半小时!
  他给我讲了很多著名DJ的幕后故事,他们可都是我儿时的偶像啊!我并没有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根本没必要,我是真的被那些故事给钩住了;我并非为了让菲尔高兴,而是发自内心地为那些故事所吸引。我发现和菲尔之间多了一座“桥梁”,那就是电台——我们都深爱着的事业。将近晚上十点,我和他才想起看看时间,原来我们竟聊了这么久!第二天还有工作要做,得去准备一下了。
  在我们的对话里,我不仅修补了与同事的关系,还让自己心中的偶像免遭毁损。
  从那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才发现,每次菲尔给我提建议,都不是在怀疑我的能力。有时他的语气会有些说教的意味,但我的态度却不一样了。我会有些同情他,知道他只是沉浸在过去的时光中,一时无法自拔。结果,我发现我不需要再为自己辩护,证明自己的实力,取而代之的,我会询问他的意见和看法,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倾听。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关系也改善了。
  你想改变别人吗?你做得到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改变别人,而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做一些积极的沟通。健康、愉快的关系不是利用各种手段去操纵别人,这种靠耍心机,玩手段得来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想要建立一种“不抱怨的关系”,不在于你学习如何去做这样的事,而在于学习如何去成为这样的人。
  想要改变别人,你先得改变你自己心里对他的看法,一切转变都要从这里开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切改变,由你开始
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你以前可能听了很多遍了,觉得这种方法很幼稚,很天真。而且,或许一直有个声音在问你,为什么你要去改变?那声音在你耳边说:“有问题的不是你,而是别人!”这在我认识的一位女士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曾经发邮件给我,告诉我她和丈夫之间有些问题。我回信给她,建议她做些改变,以改善他们的夫妻关系。她很气愤地回复说:“为什么我要去改变?那我丈夫呢?他那些行为就由他去吗?为什么不要他去改变呢?!”
  这位女士不明白,很多时候,她的行为来源于对自己丈夫形象的“再现”。就像菲尔在他朋友眼里和在我眼里是完全不同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看法,并根据这种看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决定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个人。而对方也会感觉到这种态度,做出反馈。
  在你所有的关系里,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在与他人的每一次关联当中,有什么是一直不变的吗?答案就是——你。
  “你”是每一种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把“你”从关系中抽离出来,那这种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你能通过改变对别人的看法去改变你们的关系,那么关系的基本动力也会发生变化。你可以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等待、去抱怨,坚持认为别人毫不领情,白费力气去改善关系,最后一无所获;你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对他人的成见,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们相处得越来越愉悦,那么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为双方的关系创造出新的奇迹。
  总之,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最近,我去了趟德克萨斯州,住在奥斯汀市的一家宾馆里。这家宾馆和我以前住过的有些不一样,我要通过两道门才能进入房间。第一扇门在宾馆主廊那里,进了这扇门一直走,就会来到一个狭小的休息室里,在这儿还有两扇门,一个是我房间的,另外一个是我隔壁房间的。
  每天我都要进进出出几次,而且每次我都是推门就走,没有用手去拉一下,反正门上有弹簧,它们自己会弹回去的。有一天,我下午6点出门,去参加东道主的招待会,同样,这一次我也没有刻意地去关门,只是随意地让两扇门自己弹回去。就在我快走到电梯门口时,我听见背后有个女人在大喊:“你是我见过的最不体谅别人的人!”我回头循声望去,惊讶地发现她是在说我!她接着喊道:“你整天故意把那两扇门摔得咣咣响,快把人逼疯了!咣!咣!咣!没完没了!你怎么那么不体谅人,那么没礼貌!”
  接着,她又说了不少挖苦的话,还抓起门把手,很夸张地向我演示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关门。她一边很慢地演示一边说:“看到了吗?这很简单:开——关,开——关, 开——关!”
  我小声嘟囔了几句道歉的话,看她气得一跺脚回了房间,真是莫名其妙。
  按下电梯按钮,我开始思考和这位女士之间的关系。就在几分钟前,我们从未谋面,之间毫无关联。不过在她心里却早有芥蒂。对她来说,我就是那个“没礼貌、不体谅人的讨厌鬼”。从她刚才愤怒的样子可以看出,她早就在心里给我定性了。她一直在心里强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最终见到我时,这种愤恨就爆发了。
  在电梯里,我发现自己也开始“再现”她的形象了。就在从6楼乘电梯直达18楼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已经找了一大堆词来形容她了:愤怒、严厉、苛刻??我还真期待晚上回去的时候,按照她的要求给她表演一下的,不就是开——关,开——关嘛!
  哼!她觉得我一直在摔门,那么好,我就让她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摔门”!
  我的血压和愤怒跟着电梯一起升高??
  当我到达顶层,步出电梯的时候,停了下来。我意识到自己对这种抱怨关系还是不能免疫。在我心里,已经对这个女人有了很深的成见,并且还打算顺应自己的想法,给她一点教训。
  说实话,这种想法真的很强烈。我真想故意摔门让她听听,气气她。虽然我知道最后只会让自己更尴尬,但还是觉得只有这样才公平,我为什么要被她冤枉?既然她那么想,我就真的那样做好了。可是,这样做我心里就舒服了吗?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改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不管她怎么对待我,我还是要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会努力地去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我对她的看法,我要告诉自己一些关于她的不一样的事情,为她找一些“理由”。
  接着,我就开始思考她这种行为的原因了。如果她前一天晚上一直都在医院照顾重病的儿子或女儿,那会怎么样呢?她精神压力这么大,还没有好好休息,一听到关门声当然会变得歇斯底里了。或者,如果她刚刚发现丈夫背叛了她,又会怎么样呢?她只不过是想在我身上发泄一下心中的怒火罢了。
  女邻居根据我们相处的经验,自己创造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把她心中对我的看法强加到了我的头上。但是我不一定非要以牙还牙。要改变你对他人的看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试着向自己讲述一些关于此人的不同事情。
  因为第二天我要做个演讲,向一些人讲述“不抱怨的生活”的重要性。这真有点好笑,那位女士居然向我这个“不抱怨的人”抱怨了这么多。越想越觉得好笑,我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了。现在,这位女士已经从“敌人”变成了我的“盟友”了,因为她为我的演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素材。我不再强调我是对的,她是错的,也不再想着怎么报复她了,而是试着说服自己去理解她,改变自己对她的看法。
  所以,等到晚上我回去的时候,我把两扇门都轻轻地关上了。
  第二天早上,我正坐在外面喝咖啡,那位女士的丈夫走了过来。他自我介绍了一下,接着表示了他对我的感谢,这不仅是因为我昨晚轻轻地关了门,也因为我没有跟他的妻子争吵。“她最近压力很大,”他说,“以前她不是这样的。真的很对不起。”
  尽管一开始,我出于本能反应,要把这位女士形容成一个易怒、恼人、小气的泼妇,但是事实真的和我为她编造的故事一样。这不正是我们都想看到的吗?
  

正向评价,打造愉快关系
你和他人的关系,全部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描述和再现。关系其实是你对他人评价和看法的一种外在的表现。这不是什么新现象,而是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事情。事实上,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早就证明了评价他人是我们天生的“嗜好”。
  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一同生活在天堂里。你想想,这可是一对生活在极乐世界中的夫妻呀!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们离开了这所乐园。
  在故事里,上帝告诉亚当和夏娃,可以随意享用伊甸园里的一切,除了一样——不可以吃智慧树上的果实。这可不是普通的树,它能让人分辨善与恶。那么偷吃智慧树的果实意味着什么?
  善与恶又如何区分呢?
  亚当和夏娃忍不住诱惑,犯下了原罪,被赶出天堂。什么是原罪呢?评价就是原罪。我们一旦认为哪个人是不好的,立马就会在头脑中存储这一想法。而且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强调那些“他是坏人”的证据。之后,在每一次与这个人的互动中,我们都会带着这种想法与他交流。这种建立在负面看法上的关系,是不能在天堂中存在的,因此亚当和夏娃就被赶了出来。他们有了评判善恶的“智慧”,就不再属于天堂了。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两个部落的人住在一个大峡谷的两端。他们想架一座桥,把两个部落连接起来。可是峡谷两端的距离太长了,两边的山崖又高又陡,没人能爬得上去,要在这样的地方架一座桥简直难如登天。这时,其中一个部落里的某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一根细绳系到箭上,并在箭杆上绑了一张纸条,然后把这支箭射到了对面山崖上一个开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