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

第2章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第2章

小说: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者最终发现,原因都在于“治疗”的差异。不过我们指 的不是心理疗法,而是物理治疗,特别是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物 理治疗的安排,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受伤士兵会聚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努力地同伤痛作斗争,希望自己能过上正 常人的生活。他们在接受日常治疗时发现,很多人的伤势比他们 的还要严重。那种想要恢复健康的愿望,会使病人间产生一种强 烈的共鸣。他们相互鼓励,为彼此加油打气,并会为别人的一个小小进步而兴奋不已。这种在身体恢复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帮助他们治愈精神上的创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所有财富,都能从关系中获得
关系也是我们获取物质性资源的一种渠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梦想。你可以花上几分钟,去想一想你企盼的那些东西,问问自己:“如果有机会让我实现愿望,我会先实现哪一个呢?”
  现在,请思考一下,其实你想要的东西不是需要他人辅佐,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或许你想要一个关心你、支持你的人和你共度一生,而这就是一种关系;或许你想要辆新车、一个大房子,或者其他什么奢侈品,你就要为他人服务赚到足够金钱去买这些东西,这也是一种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拥有自己一直在追寻、渴望的东西,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百万富翁的智慧》(The Millionaire Mind)一书中,作者托马斯·史丹利(Thomas Stanley)告诉我们,他曾采访了数千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当问起这些人,什么才是积累财富最重要的技能时,94%的富翁都会把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看得极为重要。事实上,他们觉得,从创造财富而言,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比拥有过人的智慧更重要。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将会产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你有能力改善一切关系
抱怨会扭曲、削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的幸福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当我们开始抱怨时,就会忽略对方曾吸引我们的品格,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陷上面。
  我妻子桂儿曾就职于一家公司,她办公室的女员工们每月都要举行聚会,用她们的话说,是在实施一种“群体疗法”。所谓的“群体疗法”,就是在附近找家墨西哥餐馆,喝上几杯玛格丽特,然后借着酒劲,大声地抱怨形形色色的男人们。主题只有一个——男人都是狗。不用说,这些女人都没能和某个男人维持快乐、持久的关系。
  现在,你可能会想,她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抱怨,是因为和男人间的关系有些不尽如人意。她们只注意到了关系中的消极面,女人相互间的“同情”,只会将问题夸大。在花了一晚上去抱怨生活中的“狗男人”之后,这些女人回到家里,禁不住就会把那个正坐在La…Z…Boy(一个沙发品牌)沙发上的男人看作一条“老黄狗”。她们的预期,都建立在头脑中的偏见上,认为男人就是狗,而这些女人的丈夫或男朋友们,也会感觉到她们的不满,真的会像她们预期的那样(有时比预期的更糟糕)对待她们。
  我曾认识过一位非常有名的牧师,他跟我说:“要是不用与人打交道,牧师还是个很棒的职业。”和别人打交道,可能会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悲伤的斗争,但也可以不是这样。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剧作家萨特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那就是——他人即地狱。这句话虽有些悲观,但萨特却因此为大家熟知。他在晚年时,曾作过如此解释:“大家都以为,我想用这句话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害的,如地狱一般,人们都在勾心斗角。其实,我想传递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如果你同他人的关系遭到歪曲和损害,那么他人就会变成,也只能变成生活在地狱里的人。”
  你能够纠正所有扭曲的关系,将其置于一个更稳固的基础之上,你有这个能力。只要你能接受新的观念,并愿意用这些观念去创造新的经历,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本书里每一章结尾的地方,都会有一部分以“不抱怨行动”为题的文字,我会设置一些练习,以助你更深入地思考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如果你能花上几分钟,把答案认真地写下并践行,肯定会大有所获。
  如果你已准备好,要把那些地狱般的关系变成和谐的关系,把互相侮辱的关系变成一种“不抱怨的关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改变关系的途径
Relationship(关系)一词来源于relate,而relate则来自于拉丁语relatus,意思是“重述、再现”。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如何向自己描述对方,给其下了什么定义,对彼此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要成为一名DJ。大学一年级时,我在家乡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的一家电台找了份工作。我十分热爱它。经过几年的努力,我被提拔为台里的制作指导。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一些知名DJ播放的商业广告做合成音效。
  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DJ菲尔。他比我大二十多岁,有着一副深沉又极富磁性的嗓音。在上司安排我做制作指导之前,一直都是他在担任这一职务。菲尔的嗓音真叫人难以置信,听他的节目就像欣赏一场管弦乐演奏——*,却又如此铿锵有力。
  他对制作广告也很拿手,似乎有什么秘诀,总能为那些广告挑选最合适的音乐。但无论如何,属于菲尔的调幅广播时代已经结束了。那时我们台里开始使用调频设备,而菲尔却不懂这门新技术。他的广告在调幅广播里听起来很好,可是到了声音更丰富、音域更广的调频广播里,就变得干瘪无力。
  一开始,我还在为能够给儿时的偶像制作节目而兴奋,可是没过多久,我和菲尔的合作就开始出现问题。他总是告诉我,甚至是告诉任何能够听他抱怨的人,说我的作品粗制滥造,不合乎要求。他不喜欢我挑的音乐,不喜欢我制作的拷贝,不喜欢这,不喜欢那,看上去我做什么他都不喜欢。
  时间一长,我对这位偶像的欣赏就彻底变成了愤恨。一开始,菲尔批评我时,我还能低下头,小声说句“对不起”,可到了后来,我就奋起反抗了。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指出他的不足。很快,我们的争吵就升级成了一场互相批评、侮辱的“竞赛”。我们的制作室四周都是玻璃墙,并且隔音效果超级好,这样一来,每次我们吵架都成了无声的“现场直播”。其他员工都能看到我们站在那里,脸红脖子粗,而那些极尽侮辱的言语只有我俩能听到,现在想想真是滑稽啊。
  一天,我们又开始了一场“竞赛”。就在我们争论不休时,菲尔瞥了一眼墙上的钟,说:“我没时间跟你在这儿废话了!现在,我要去和朋友共享午餐!”他气呼呼地大步走出制作室。我的目光却没有离开他,透过玻璃墙,我看到他去了楼下的大厅,一个和他年纪相仿、但我从没见过的男人正在那儿等候。那人看见菲尔,脸上立刻洋溢出热情的微笑,快步走过去给了他一个拥抱。
  当我看着他们一起走出电台大门时,我有些愣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我简直大吃一惊:“菲尔居然会有朋友?他那么古怪,怎么可能有朋友!”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刻薄,或许还有些自大,可是我真的从来没想过他会有朋友。什么人才会喜欢他啊?
  晚上我躺在床上还思考着这件事。为什么别人见到菲尔就眉开眼笑,而我却只会发怒呢?嗯,菲尔是个古怪的家伙!就是这样,不用再想了。但我还是忍不住,“如果菲尔真是个古怪的人,那为什么在别人眼里他魅力十足呢?”
  很显然,菲尔跟其他人的关系和跟我之间的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菲尔在心里对我的“再现和描述”是“与众不同”的。
  对于其他人,菲尔会在心里再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而他的朋友们也会在心里描述他积极的一面。可我却正相反,经过这么多次争吵,每当我一想起他,头脑里就有个持续、消极、指责的声音在向我大喊:“菲尔是个讨厌的老顽固,是个彻头彻尾的古怪家伙!”我就是这样向自己描述他,结果在我眼里,菲尔就真的成了这样的人。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去改变别人?”我同菲尔的这段经历给了我答案。很多年之后,我见到了诺姆·海德尔(Norm Heyder)先生,我很崇拜他,因为他好像天生就知道如何去改变别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就算在激烈争吵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冷静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当别人强调自己的想法时,他也能平心静气地仔细倾听。虽然诺姆和其他人不是总能达成一致,甚至都没有共同的立场,但到最后他们却能成为朋友。有些人怒气冲冲地来找他,离开时却已经心平气和、满意而归。就算遇到十分顽固、甚至有些刻薄的人,他也能发现那些人理智而善解
  人意的一面,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对方。我曾经问过诺姆,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他却告诉我:“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
  关系或沟通,不仅仅是指两个人之间表面上的简单互动,它更为复杂和深奥。沟通为我们提供了描述他人的最初“素材”。而他人也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看法,进而根据我们的看法作出相应的反馈,这些都是在潜意识里一瞬间完成的。我们一直都在重复着这种行为。
  首先,想想你十分欣赏的一个人,这个人什么地方吸引你?当你看见他或者想起他时,心里会如何描述这个人呢?一些美好的词汇,比如真诚、乐于奉献、善良、谦虚、乐观、无私、快乐、博爱等等,是否会在你脑海里出现呢?
  接下来,再去想一个让你十分厌烦、听到他的名字就恨得牙痒痒的人。他可以是任何人:前配偶、老板、邻居、政治领袖、某个名人,或者是同事,反正是你不喜欢的人就行。然后问你自己:“我是如何向自己描述这个人的呢?”要坦诚一些,不管答案是什么,都不要刻意地去检查或评价它们,让这些想法自由地从头脑中迸发出来。这时你再问自己,讨厌他们什么呢?是他们很粗鲁,还是坏心眼、自私、武断、冷漠、不道德、自以为是、愚蠢、痴呆或者懒惰?
  现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会不会你最珍惜、最喜欢的那个人,却是其他某个人心里最讨厌的呢?而你心里的那个讨厌鬼却是别人最珍惜的好朋友呢?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为期数天的大型研讨会。在我发言时,有一位女士一会向我提问,一会又针对我的演讲指手画脚。要知道,我只有六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来,根本不能把准备的东西都展示出来。而且,每次被她打断后,我都想不起刚才自己讲到哪里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管谁来发言,这位女士都是这样,随意打断别人。而这些发言者也都跟我一样,被弄得心烦意乱、精神沮丧。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这样描述她了:没礼貌、自私而令人气愤。
  研讨会结束后,我来到机场,并在机场的外卖店买了些食物,准备在上飞机前把晚餐解决掉。可是那时所有的桌子上都有人,我有点傻眼。一位女士看见我站在那里,就邀请我到她身旁的一个空位上坐下。我当时没认出她是谁,但她告诉我,作为她最好朋友的嘉宾,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她用了好长时间来描述她那位好朋友是多么慷慨、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她给我讲了很多那人的感人故事,告诉我她朋友做的工作是多么无私和博爱。
  啊!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我这位晚餐伙伴所说的最好的朋友,居然就是那个老是打断我发言、让我觉得她很没礼貌、自私又让人气愤的女士!听了她朋友的一番话,我真的对这位女士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重新在脑海里构建她的形象,渐渐的,我对她的抵触情绪也不那么严重了。其实,如果当时我(或者别的演讲者)能悄悄告诉她自身的感受,并让她在随后的问答时间再提问或发表评论,问题可能早就解决了。
  你经常会向自己描述不同的人。明白这一点,就能帮你把很多复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关系分解开来。
  想想某个你很讨厌的人,问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