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向左向右飞 >

第52章

向左向右飞-第52章

小说: 向左向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球的地方杂草树木丛生,有位客人只穿了短衣短裤,高峰感到客人在杂草丛中行走不方便,就把飞行服脱下来让给客人了。而他半*身体更不方便行走了。他想了个办法,把球上的风兜摘了下来披在身上。

  天快黑了,地勤找了上来,他们正好在路上相遇,当得知平安无事后,大家才发现高峰只穿着短裤头(飞行员穿飞行服由于天热有时不穿背心),而且披着风兜,挺高的个子,大夏天头发又短短的,看上去就象个和尚披着袈裟。有人调皮的说了一句:高峰像个没穿衣服的和尚!这句话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每当提起这件事,都忘不了高峰是怎么样走出大山的。

  还有一次高峰起飞半小时遇到雨前风,球正飞在月亮山后面的山谷里,如果这阵风再晚几分钟,等他飞出大山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当时他想降落,结果被山谷风吹来吹去,吊篮离地面几米高飘来飘去,他用身体保护着两位乘球的外国人,以防发生意外。这两个外国人一男一女像似小夫妻,说来也怪,这一对年轻的老外到这次上球已经是第三次约定了,第一次因早晨没起来,宾馆人员叫他们,他们说看不见日出等下午吧;第二次下午把他们俩接到场地,因下午5点前太阳还很高,气流不稳定,把起飞时间定到5点30分,结果不知怎么的这俩人竟吵了起来,当然是他们自己的事;第三次就是排到高峰这一航。

  高峰紧张地控制球的稳定性,几分钟过后,球内温度不足,球口又小,*有难度。高峰果断的决定拉顶迫降了。这一阵把高峰累得浑身都湿透了,汗水顺脸往下滴。落地后客人安然无恙,只是受一点惊吓,而客人却说受到了一次难得的经历。地勤到位后,左丹忙指挥地勤收球,安排好后,回县城送客人,又把在家的地勤人员全部带上,很晚了才找到竹筏,把器材送过金宝河,装车回到俱乐部已经很晚了。

  客人因没有完成1小时的飞行,只收了半费,算是给人家的一种补偿。因为这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也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俱乐部承担了相应的损失。

  在阳朔飞行,磕磕碰碰也是常有,飞得越多,频率越高,难免不出点差错。就像有句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来阳朔飞球的飞行员不低于20多人,到目前没有差错(大小事故、落地赔偿)的飞行员只有刘翔、刘若寒两位高手。主要是飞得好,也有可能是在阳朔飞行少的原因。

  说起阳朔飞球,这是中国近几年的事,不但反映了人们对从空中观赏漓江山水,阳朔圣境的愿望,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阳朔旅游项目中又一特色,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一种追求。

  来阳朔飞行的第一人是台湾藉飞行员李廷江。他这个人很有特点,40岁刚出头,大个儿米多,体重大约90公斤,方圆大脸,头型和长像很像朝鲜族人。他的头型很讲究,有点像中分,头发不染白的挺多,但他偏偏在印堂之上的中间留了一绺很长的从来不染的花白头发。因为在中间,所以理发时就以这绺头发为界向两边分,给人感觉很特别,就象外国有特长的明星运动员,有可能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有这种创意。

  李廷江对人谦和,往往总给不经常接确的人留下个好印象,如果生活在一起,日子久了,他的不安份一面就让人不好接受了,比如说:商场经营都有个淡旺季之分,热气球7…9月收入好些,其它月份就见差,客人也见少,又是特种行业。他不认为这是淡季现象,硬说其它月份业务没作上去,往往会造成一种偏见。为此,在一起时间长了,周围的人谁也不和他去抬这个杠。

  他这人按自己说的是来自资本主义社会的台湾,接受的也是这方面的教育和文化,他年轻时当过国兵,就像大陆青年一样服兵役是每个青年人的义务。而他常给大家留下一个话柄,大家有时说笑中都说他是不是台湾“特务”。其实不然,他是一名地道的热气球飞行员,看不出他肩负着什么“特殊使命”。他的热气球飞行驾驶执照是上世纪1998年在澳大利亚经专业培训取得的。在台湾除飞球还做过买卖,炒过股,见过世面。因为他酷爱热气球飞行,2003年和妻子小文一同来大陆寻求发展。

  小文年龄比李廷江小很多,是一位很受人们尊敬的漂亮女孩,自身修养很高,从不多言多语,一但说话都很有观点,按我们所说的就是“实事求是”。他最大特点是从不张扬,经常在自家打电脑,很少抛头露面,就象大家闺秀,一般不出闺房。李廷江的为人有很多是小文帮助把握的。

  李廷江2003年7月先到大陆广西桂林兴安乐满地,到9月才来阳朔漓江边的鳌鱼洲。12月他们合伙组建桂林飞翔俱乐部。在阳朔十里画廊蝴蝶泉景区对面租用农民的田地改建的飞行基地,安营扎寨了。从此便有了阳朔第一支热气球飞行团队。李廷江就是阳朔第一个飞行团队的主要倡导之一,俱乐部成员还有周志琪、田怀清,他们以实物和现金形式搭建组成的。这3人原于2003年8月他们共同在北京怀柔飞翔俱乐部刘翔老师那里培训,大概是培训后经李廷江的建议才到阳朔来共同发展。李廷江属有照飞行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法》规定,境外飞行员驾照必须按规定在中国重新进行驾照确认登记,所以才进行的培训换照。

2006年商海与奋斗 3
他们这期学员有9人,按年龄李廷江最大,所以给他起个别号叫“老大”,从此这个雅号就叫了起来。后来李廷江感到“老大”并不雅,有点“黑社会”帮派之嫌,自己又起个英文名字叫“JOHNSON”强生(鸠深),从此再也没人叫他大名了。

  周志琪是香港商人,也是热气球极端爱好者。2006年中国航协委任的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热气球宣传委员。他这个人40多岁,精力充沛,对热气球飞行运动十分热爱。自从与李廷江等人组建成俱乐部以来,经常往返香港与大陆之间,除参加国内一些大型活动外,俱乐部有飞就飞,但他比别的专职飞行员飞的还是少一些。他这人显得很成熟,工作办事很有主见,不慌不忙,性格偏稳,俱乐部大事多由他掌握,遇事想的开,大事大非讲原则性,处事很公平。

  田怀清,比左丹大一岁,身体强壮,又聪明,很有性格,语言表达很有一套。小伙子很棒,拿照之后就投入到商海锻炼,现在已成为很有经验的热气球活动的经营管理者。是这个俱乐部重要成员之一。

  小田虽然年轻,但早已娶妻生子了,有人说,别看小田玩是玩,正事一点也没耽误,孩子都3岁了。小田的爱人姓曾,人们都称她小曾。小曾虽然个子不算高,可是人长得非常干净漂亮,甜甜静静的,让人看过不忘,人也精明,是小田的左右手,她后来也到了阳朔,一边带孩子,一边跑业务,小田俩口子的结合带有夫唱妻随的真正意义。

  桂林飞翔热气球俱乐部成立以后,起初班子团结,意见一致,思想统一。器材到位,购了车辆,选择场地,办了相关手续,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招了地勤,培训后就陆续开展了飞行活动。

  他们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在中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热气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意义,将永载中国热气球运动发展史册上。

  在阳朔这个小城自从有了热气球飞行不知引发多少趣闻,而这个专业团队又陆续走出很多有经验的飞行员,相当于中国热气球飞行训练的一个基地,还有可能会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这个俱乐部自开办以来到2004年“五&;#8226;一”黄金周,业务活动开展的一直很顺利。但在黄金周期间的一个下午一点钟左右连续飞行时撞山发生了一起事故,对发展中的他们打击很大,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进一步抓了黄金周期间各项活动的安全工作。俱乐部也向中国航协递交了文字报告,是李廷江执笔写的事情经过和报告词,落笔写的是“飞行教练”李廷江。后来他自我感觉有些不妥,因在中国热气球队伍中没有一人自称教练的。教练一职是要经中国航协每两年考核认证一次,而且名额有限。当中国航协接此报告后便与阳朔文化体育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处以停飞限期整顿处分。经几个月整顿后,才又慢慢恢复了飞行。

  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认为,第一是黄金周太忙,太辛苦,就像汽车驾驶员疲劳开车一样,使飞行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造成精力不足;第二是球少球小,飞行人手少,若大的飞行任务仅靠几名飞行员一航接一航的飞;第三是紧急情况下缺少经验去判断和处置应急情况的发生;第四无论挣钱多少,在不适合飞行的时间段、气流活跃期间不飞行等等。

  在阳朔这件事给后来的飞行员一个启示,一个经验,一个教训,让人们记住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安全工作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乎大意。

  左丹2004年末在全国热气球深圳活动中经高峰介绍认识的李廷江、周志琪、小田他们的。他们同出一个师门,是地地道道的同门师兄弟。小田和左丹都是年轻的热气球飞行员,两人进步都很快,在一起非常合得来,相互尊重,彼此有让,慢慢地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到2005年末,高峰在阳朔飞了一年多,这一年他经历了许多,即有他收获的一面,也有不顺心和无奈的一面。他借鉴该俱乐部的经验,很早就想成立一家公司,去实现飞球的愿望。

  后来高峰离开了阳朔,回到西安老家。中国西安古城,也有飞行热气球的条件,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很多,西安和阳朔在旅游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安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古色古香的东西太多太多。秦始皇的古墓、兵马俑的出土等等,都是人们一生渴望能到过的地方。

  阳朔截然不同,它是天然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得天独厚的靠漓江山水资源形成的旅游圣地。阳朔的山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每个视觉都是一副美丽的山水风景画。

  高峰回到西安搞了几场商业活动,联络了一些人,自然也有愿意合作的伙伴,渐渐地他们把每个人的资源组合到一起,以西安的资源为依托,2006年1月成立了“西安飞翔热气球观光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组成人员有股东黄琳,她是位很有能力的女人,中等身材,是专业会计出身,有文化、有修养、有素质,办起事来很干练,她购两套球入股,主要负责办理各项手续证件、攻关业务及抓好全面工作。成员二是高峰,自带热气球一套,配有商业飞行驾照,重点负责飞行工作。成员三是李廷江,他是从桂林飞翔热气球俱乐部分离出来的,自带一套球,一辆福田货车入股,重点抓市场业务,专职飞行工作;成员四是由李廷江介绍从广西柳州过来的江舟。江舟年方30左右,米的个头,平时话语不多,心里有数,属于当代青年的类型。他自己在柳州有广告公司,投入现金7万元入股,晚入股3个月,主要负责柳州市场的商业飞行工作和广告宣传等,入股前并不太懂热气球,是李廷江在阳朔时曾几次为他搞过商业活动,才对热气球一往情深,也是热气球爱好者。后来他也学习飞行,而且飞行悟性还不错,进步很快。正像老左后来说的:“常在这个圈子里活动,日久天长自然就能对热气球的飞行原理、球的性能和使用、飞行技术和技巧入门了。”如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一样,只是比方的不恰当罢了。

2006年商海与奋斗 4
这个公司从组建到人员成份看,一开始就不象扎在西安飞行,只不过把西安当作主阵地,搞一些商业飞行的主战场而已。所以没多久他们就转移到阳朔了。这个主意有可能是李延江提出的,或是大家的共识。因为李廷江脑袋活,老是不停在想问题。后来,有些意见建议的出台,出发点不管切不切实际,他也要试着做一回。比如260元15分钟面向国内团队游客服务的项目就是他提出来的。大家谁也没反对,让他组织去实践,通过一阶段各种宣传,又请了很多咨询小姐,结合现场示范等,结果一个黄金周下来,15分钟体验飞行失败了,原因是想法是好的,但时机不成熟,而且给飞行带来很多麻烦,最终取消了。虽说是一个失败的尝试,大家不阻挠目的是不打击他积极性,路走到头不能再走了,自然就会重走,但这一年乘客自然增长率在上升,他不认为15分钟进行不下去,却说客人的增长与他搞15分钟宣传有决定关系,反正15分钟取消了,谁也不跟他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