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向左向右飞 >

第51章

向左向右飞-第51章

小说: 向左向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疆兔球主飞是王金虎,前6名是冯爱兵、刘翔、左丹、苏彦奎、张国峰、高文来。

  航运会兔球主飞是高新胜,前6名是刘若寒、左丹、张坤波、秘佃国、冯爱兵、张国峰。

  在14名选手中去掉两次比赛都在前6名中的冯爱兵、左丹、张国峰3人,实际公费参加选拔赛的只有11人,自费参赛的有:北京李勇军和襄樊的徐坚,共计确定参赛队数量13个球队。自费参赛球队自带飞行助手,其它11个球队由组委会确定并轮换为各队配备飞行助手并随球飞行裁判员。他们是:刘岱柱、陈瑞林、马有全、何俊、金辉、田怀清、赵加强、王继刚、冯玉东、任学良、李建国、刘海山、吴兴华。现已通过中国航协首届热气球飞行教练员理论和应用试题考核取得教练员资格的人员名单是在2005年2月3日公布的:刘翔、张靖廷、赵金光、刘若寒、李勇军、吴向荣、杜锦恩、王金虎、张胜天、吉绍魁、刘晓光、许宏、吴健、高新胜、冯爱兵、赵加强。

  比赛总日程是12月19日在广西南宁武鸣航校报到。

  12月20日试飞。

  12月21日上午开幕式。

  12月21日下午—25日上午竞赛飞行及培训。

  12月25日下午闭幕式。

  12月26日  离会。

  比赛主会场为广西航校所属的武鸣标营机场,公共起飞点CLP坐标位于机场中心。

  这次竞赛规则和裁判使用国际航联《AX级活动规则》并针对本次活动制定的《补充规则》,这是在中国第一次使用该规则,是世锦赛选拔的前奏曲,要想在国际上进行热气球活动,首先要跨入这道门槛。所以,参赛飞行员必须自带GPS,同时也会熟练使用GPS。这次活动将使用GPS作为裁判主要工具。

  比赛在自选目标的任务中(如PDG、FON),将不使用标志袋,而是用GPS所记录的飞行轨迹中的最近点到目标的三维距离,来确定成绩。飞行员的成绩,将按照靶标中心到飞行轨迹投影的最近点(简称“投影点”)的水平距离与该点的高度进行计算:距离&;sup2;=(靶心到投影点的水平距离)&;sup2;+(投影点高度)&;sup2;。

  所以,在JDG、FIN等指定的目标,投不投标志袋则飞行员的成绩也将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在2006热气球世锦赛选拔赛《补充规则》中还有诸项具体要求,这就是国际热气球赛的基本规则。

  除此,组委会必须提前设置坐标并作出《坐标列表》提供给飞行员使用。这次共设110个坐标点。其中有3个公共点,“A”点14个,主要是开阔空地和体育场;“B”点83个,主要是路口,“C”点9个,也是路口,GAS点1个等等。而地图则是这次比赛必备的,如果一名好飞行员,除使用统一坐标以外,还应该认真地标定和使用地图。这就是“2002中国青岛国际热气球节”外国人讲学即日本飞行员为中国飞行员所讲的修正偏角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只有把1:50000地形图下方的偏角图应用好,才能更精确地使用GPS和地图一致,取得飞行成功!

  左丹12月18日到北京,独自一人在刘翔老师家里住了一晚,19日早晨,师兄弟邢海龙开车送左丹到北京机场和老师汇合,一同登机赴南宁,广西航校派车来接他们到武鸣。

  全体人员同吃住在航校,条件还不错,左丹和河北老飞行员苏彦奎同在一个寝室。

  按日程安排,第二天整理器材并试飞。

  21日上午开幕式,下午比赛开始。这是国内第一场使用国际航联《AX级活动规则》的比赛,对曾参加或多次参加国际热气球比赛活动的飞行员来说,多半是老飞行员,没有把比赛当成一回事,因为他们有丰富的飞行经验,所以在比赛中就具备较强的优势。

  而这次选拔赛的队员有半数是第一次执行该《规则》的飞行任务,免不了心里发慌没有底,他们只能在一次次比赛中适应自己的能力。

  比赛主要科目多数是自选目标飞行,每次起落都是3—4个飞行任务,其中在任务中有时包括飞向主会场的CLP的任务。

  所以选择起飞场地尤为重要。选场时必须考虑到飞行轨迹,飞行高度,任务与任务之间距离。发短信,判断成绩点,起飞降落时间等都要求非常严格,若有一招不慎就要扣去很多成绩分数。

  组委会在每次任务发布会时,发给每个参赛队一部GPS,该GPS仅用于记录起飞点坐标,飞行轨迹及降落点坐标。具体使用方法:选好起飞地点后,随球裁判需将GPS电源打开,使用GPS记录起飞位置坐标;然后飞行员需要将GPS挂在吊篮与燃烧器的连接处,风兜的对面,确认GPS电源打开;降落后,将GPS从热气球上取下,由随球裁判记录降落位置坐标,然后立即关闭电源;回到航校后,由随球裁判将GPS交回到竞赛办公室,根据GPS记录确定并计算比赛成绩。

  PDG目标的宣布时间和方法是:飞行员必须在起飞前将确定的目标的号码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裁判长,如:“1B23”意义为:第一号任务的自选目标号码为B23(坐标)。

  FON目标的宣布时间和方法是:在投出上一个任务的标志袋前,或到达上一个任务的投影点前,飞行员必须将FON任务的目标号码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裁判长,发送方法与PDG相同。

  如果PDG、FON发送目标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每超过30秒罚任务分100分,超过3分钟,该任务成绩无效。

  左丹在这次飞行和整个选拔赛中充分发挥了年轻、聪明会熟练使用GPS等方面的长处,通过9次比赛飞行和几十个飞行任务的锻炼,比较快地适应了比赛规则和比赛状态。这是继2003年保定集训学裁判后第二次实践。

  但是,他毕竟是“国联规则”飞行的新手,第一次在国内选拔赛中领略国际大赛的“战火”,他能够在比赛中适应新规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比起国内200多名飞行员他以占领先的位置了,适应国际比赛《规则》也必须需要一个过程。象婴儿学走路,只能先学会走,再学会跑,才能跑得更快。

  除自选比赛科目的飞行,另一项是在同一时间里看谁的球队飞行的距离,飞的越远成绩就越优秀。

  这次选拔赛按国际航联《AX级活动规则》及选拔赛的《补充规则》绝大多数飞行员没有不扣分的,只有左丹的老师刘翔成绩遥遥领先。左丹在比赛*有5次之多扣掉他的比赛成绩分数。比如:超高飞行、超时发送短信、助手错发比赛任务等等,共计扣了2800分,总成绩排在13个球队的第7名。刘翔说:“左丹若不是扣了那么多分,同样会给前几名选手构成很大威胁。”

  河北老飞行员苏彦奎说:“很不适应这种比赛形式,只能甘当老末‘英雄’了。”他说左丹还行,年轻、脑袋来的快,很快适应了比赛,成绩还好一些。

  广西南宁选拔赛结束了,飞行员都期待着2006年世界热气球锦标赛中国代表队的组成,希望他们能代表祖国在世锦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6年商海与奋斗 1
2005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平常的年代,而对左丹来说却是他人生转折非常重要而又有着重大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他在“中坤杯”南疆国际热气球赛60个代表队比赛中获总成绩第三名,在中国江苏南通首届全国航空运动会暨热气球全国锦标赛中获得亚军,还获一项米的“精确投标奖”。紧接着又取得参加“2006年世界热气球锦标赛”选拔赛的资格,以公费参加比赛取得第七名。这些光环的围绕,一下子就使他成为中国热气球运动飞行员之中的佼佼者。

  这一年,对他的飞行历程不知起到了多少浅移默化的作用,对他后来的经历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页。

  这一年,经过反复的磨炼,促使他成为一名职业的热气球飞行员。他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每个热气球飞行员一生都难得的机遇,也为他后来的飞行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一年的锻炼,左丹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没有沾沾自喜,他成熟了很多。他不断的在想如何去重新挑战自我,寻求一个稳定的飞行环境,去实现自己一生一世的追求……

  2006年初左丹等待着师兄高峰与他联系,准备只身投入到茫茫商海之中去锻炼,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国热气球飞行员。

  自从2004年9月高峰带热气球来到广西桂林飞翔俱乐部在阳朔飞球开始,他就经常与左丹保持信息传递。

  他和左丹说:在中国阳朔是一个理想的飞行环境,阳朔是中国更是世界旅游圣地,阳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群山环绕,山水秀丽,有很多外国人都到阳朔考察地形地貌,观光旅游渡假,所以飞行载客90%以上都是外国人,而价格又是全世界最低的,更优越的是每个飞行员都到这里来飞球,很快就能在全方面得到提高。

  高峰还说:热气球起飞后,通常在每秒1…3米的风速下飞行,但有时也遇到静风,有时在空中遇到主风层风速也很快,尤其要注意避免遇到雨前风和阵风及障碍物等。所以飞行快到1小时时就必须选择比较好的场地降落。阳朔那里四处环山,每次着陆很难有宽敞的场地,有篮球场大就是好的了。一般他们都根据经验落在路上或田间地边离路较近的地方。

  正因有这么好的飞行环境,又有那么多人去乘球体验观光,在中国还是独家经营的买卖,所以为保证每航次的飞行安全,在阳朔飞行的人一点都不能马乎,只要一上球,每名飞行员精力都非常集中,直到安全降落才在大汗淋沥的情况下松一口气。

  总的说阳朔飞行降落着陆不是很困难,虽然四处环山,但一般情况下山下都有路可走,即使有的地方进出车辆不方便,人也能走进去。这是历史上祖辈阳朔人开辟的生活、生存空间。

  阳朔飞行比较单调,就是载客飞行,偶尔遇到个航拍项目也同载客飞行性质差不多。无非是选择起飞点,讲究飞行航线,确定航拍目标更精确一些。很少有出境搞商业飞行活动,一但有那么几次也是屈指可数,更是新鲜事了。

  阳朔飞行任务的完成好坏,决定每名飞行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和整体性,这就给每名飞行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虽然有的飞行员有过几年飞行经验,但到阳朔飞行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来阳朔飞行,先来的飞行员就有义务去帮助指导后来的飞行员,再就是飞行员自我意思要强,必须尽快掌握在阳朔飞行的一些经验。

  高峰是在飞行中追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人,他的每次飞行都能认真对待,他自身素质很全面,工作能力、思想意识、为人处事、人际关系、语言表达、飞行技术等都没说的,这些年飞行也有心拿奖牌,只欠运气不好。他到阳朔后一方面要把自身的位置摆正,自己不是股东,要搞好和股东间的关系;一方面他是自带球,飞一航按规定提成拿一次钱,每月开一次工资。据说他2005年收入还非常可观。

  即使这样,高峰依然虚心学习,认真做事。在阳朔他没少飞,飞得也很辛苦。按他自己说最大的收获是飞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不同环境中训练的飞行技术,更适合比赛和特殊环境的飞行。(他的速降训练曾达到每秒7米以上。)

  另一种收获是全国热气球飞行员,只有在阳朔飞行的才能有这种体验,那就是不间断的飞行。旺季期间天天飞,有时一天飞几航次。高峰曾经一天最多飞5航次(含接力飞行),也算是创一天飞行最高纪录了。而全国更多的飞行员是没有这种机会的。甚至一年也没有飞,即使有飞也飞不了几小时。

  高峰在阳朔除常规的训练如速升、速降,不同情况的起飞,不同情况的着陆外,也遇到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惊心动魂的飞行经历。

2006年商海与奋斗 2
有一次下午飞行,有个飞行员驾球起飞升空后风速很快,竞达到每小时20多公里,空中飞的是直线距离,而地面跟踪要大曲大绕,当飞行快到1小时时,飞行员和地勤联络不上,而且天色已近黄昏,又慢慢暗下来,飞行员只好把球降落在大山里,距公路和车辆能行进的地方很远,一时间对讲机呼叫中断,手机信号不好,近处没人家,也见不到老百姓,求援无助。飞行员只好把球顺风吹倒,暂时放在那里,他准备带外国客人从大山里往外走,这时正赶上高峰随车来接应。

  降球的地方杂草树木丛生,有位客人只穿了短衣短裤,高峰感到客人在杂草丛中行走不方便,就把飞行服脱下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