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四人帮"兴亡 >

第25章

"四人帮"兴亡-第25章

小说: "四人帮"兴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文元在〃请示报告〃中写道:   

  为了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任务,拟办以下几件事:   

  一、将主席批示印发政治局在京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及北京批判组谢静宜同志,上海市委写作组。附此信。   

  二、找出版局、人民文学出版社同志传达落实主席指示,做好三种版本印刷和评论的工作。我还看到一种专供儿童青年读的《水浒》,是根据七十一回本改的六十五回本,也要改写前言,增印鲁迅的话,否则流毒青少年。   

  三、在《红旗》上发表鲁迅论《水浒》的段落,并组织或转载评论文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订个计划。   

  以上可否,请批示。   

  姚文元   

  1975年8月14日   

  毛泽东大笔一挥:〃同意。〃   

  于是,正处于步步退却之中的〃四人帮〃,一下子抓住了毛泽东的旗帜,神气活现起来。   

  《水浒》这部长篇小说,打从元末明初问世以来,六百年间,已有众多的评论。就连姚蓬子当年在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时,也曾细细评论过《水浒》,称《水浒》是〃农民起义的史诗性文学长卷〃。         

。▲虹桥▲书吧▲  

第64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4)         

  其实,就算评《水浒》吧,毛泽东那些随口而说的意见,可以算一家之言。姚文元呢,他过去评这评那,也曾评过《水浒》。姚文元对《水浒》的评论,跟父亲姚蓬子大同小异,姚氏父子可以算是另一家。   

  姚文元的见解,与毛泽东大相径庭:   

  〃《水浒》,……在生动的形象中所显示的斗争策略和战术,在历代农民运动中发生过某种教科书的作用,很多农民革命领袖从《水浒》中吸取了封建时代被压迫人民向统治阶级进行武装斗争的经验。〃 (注:《论艺术作品对人民的作用……美学笔记之五》,1961年第11期《上海文学》。)   

  〃真正歌颂劳动人民的艺术作品,从《水浒传》,到《悯农诗》,都是不朽的。〃 (注:《歌颂劳动的诗篇是不朽的》,《冲霄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作为〃墙头草〃,这时候的姚文元随风倒那当然不在话下。他积极〃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水浒》的指示,完全按〃行情〃行事。   

  《水浒》乃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它的评论,已经发表过不少。怎么会由《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出面,发出〃号召〃?文章指出:评论《水浒》〃是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又一次重大斗争,是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组成部分。〃   

  这些话,使许多读者感到费解。   

  〃舆论总管〃发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评《水浒》〃运动,起初使许多人困惑不解……用得着如此连篇累牍地去评《水浒》?   

  〃舆论总管〃导演了一幕幕舆论战:   

  《红旗》杂志1975年第九期发表了短评《重视〈水浒〉的评论》,又在〃用《水浒》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总标题下,发表了一组评《水浒》的文章,作为〃样板〃。《人民日报》当即在8月31日予以转载。   

  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对〈水浒〉的评论》,文中把芦荻记述的毛泽东评《水浒》的谈话,作为〃最高指示〃用黑体字印出来,公之于众。   

  有了《红旗》评论,有了《人民日报》社论,有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才短短几天,就在全国掀起了评《水浒》的〃热潮〃、〃高潮〃。   

  〃舆论总管〃发起这么个〃热潮〃、〃高潮〃,究竟干什么呢?   

  事情就像十年前那样,姚文元的长文在《文汇报》上冒出,忽然评起《海瑞罢官》,多少人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江青的一次次讲话,点穿了内中的奥秘。   

  8月下旬,江青召集于会泳等人开会。她直截了当地说:   

  〃主席对《水浒》的批示有现实意义。评论《水浒》的要害是架空晁盖,现在政治局有些人要架空主席。〃   

  原来跟〃批判孔老二〃一样,江青所惯用的是〃影射史学〃!   

  9月17日,江青在大寨对北影、长影、新影、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家著作注释组、北大和清华写作组等一百多人讲话时,更为得意:   

  〃不要以为评《水浒》这是一个文艺评论,同志们不能那么讲,不是,不单纯是文艺评论,也不单纯是历史评论,是对当代有意义的大事……〃   

  是什么样的大事呢?江青说道:   

  〃为什么主席现在指示批《水浒》,大家考虑考虑。《水浒》的要害是排斥晁盖,架空晁盖,搞投降。宋江收罗了一帮子土豪劣绅,贪官恶吏,占据了各重要岗位,架空晁盖,不然为什么晁盖头天死了,第二天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所以主席谈,林彪一类如上台搞修正主义很容易。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中说,对资产阶级法权要加以限制,我们说这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和贡献,但是有人胆敢把它删去。批《水浒》就是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党内就是有投降派。……〃   

  〃评《水浒》就是有所指的。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架空主席呀?我看是有的。〃   

  〃党内有温和派、有左派,左派领袖就是鄙人!〃   

  江青还把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她的一次次批评,说成了对她的〃迫害〃。   

  江青借助于〃评《水浒》〃,要对邓小平进行反击!   

  她要求在大寨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印发她的讲话,播放她的讲话录音。   

  毛泽东阻止了印发她的讲话,播放她的讲话录音。   

  毛泽东怎么会知道江青在大寨的讲话呢?   

  吴冷西曾回忆了内中曲折的一幕:   

  〃1975年9月,华国锋在昔阳主持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邓小平同志按照党中央的安排,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谁知江青却赶到会议上大放厥词,口口声声地说她〃代表毛主席向大家问好〃,并且露骨地宣扬《水浒传》中〃宋江架空晁盖〃,以此影射邓小平同志。正在会议上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听了江青的论调后,十分气愤,立即将她的言论写成材料交给了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手中。         

BOOK。←红←桥书←吧←  

第65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5)         

  〃穆青分析着这份材料,感到事关重大。便立即打电话给我,说有要事希望与我个别商量。我即乘轿车从中南海北门出来,绕到新华社的后门,将正在路边悄悄等候的穆青接上车来。   

  〃在车上,穆青把江青的那份讲话材料交给了我。我和穆青都感到江青的矛头对准邓小平同志,事态非常严重。   

  〃于是,我立即把材料交给胡乔木同志。乔木看后便和我一道来到邓小平的家中。小平提出,由我们设法把材料报告给毛泽东主席,向毛泽东揭露江青的政治阴谋。   

  〃乔木要我用车把穆青从新华社后门悄悄接出来。我们在车上仔细地商量如何才能绕开唐(闻生)王(海容)两小姐,直接把材料送到主席手中。这时,穆青建议,由他找新华社负责中央领导人活动报道的记者李琴同志想办法。我同意了这一方案。   

  〃穆青找到李琴,向她讲述了上书给主席的重要政治意义。李琴满口答应完成任务。穆青和当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便又联名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他们知道,在〃四人帮〃肆虐的政治高压下,写这样的信,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   

  〃毛主席很快就收到信件和江青讲话材料。他读过后,气愤地说:〃江青的讲话是在放屁!讲话文不对题!不见报,不广播,不复制!〃   

  〃毛主席的表态,使江青等人嚣张的气焰得以遏制。江青想利用〃评《水浒传》〃达到打击邓小平和周恩来的阴谋,不得不暂时收敛一些。穆青等同志反映的情况,使我们的党在与〃四人帮〃的斗争中,赢得了一个回合的胜利。〃 (注:余熙:《吴冷西新近首次披露穆青向毛泽东状告江青始末》,1996年11月21日《文化报》。)   

  直到这时,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批《海瑞罢官》,要害是罢官,而海瑞则是彭德怀;这一回评《水浒》,要害是排斥晁盖,架空晁盖,而晁盖是毛泽东,至于宋江是谁,不言而喻了!   

  难怪,宋江给扣上了〃投降派〃、〃修正主义〃之类大帽子。   

  幸亏《水浒》作者施耐庵早已魂归西天,要不,又得挖〃三家村〃、揪〃后台〃了。   

  姚文元已经有了评《海瑞罢官》的〃经验〃,难怪,一听说毛泽东跟芦荻聊天说及评《水浒》,马上拿来作为〃令箭〃,发动了一场〃亿万人民〃参加的〃评《水浒》运动〃!   

  〃醉翁之意不在酒。〃姚文元和他的伙计们哪里在研究《水浒》?他们在借助于〃评《水浒》〃整人。   

  1976年,当第一期《红旗》发表《评论〈水浒〉的现实意义》一文时,姚文元亲笔加上了几句话〃点睛〃:   

  〃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特别强调了领导权的重要性。〃屏晁盖于108人之外〃,就是修正主义者宋江篡夺了领导权,排斥了革命派晁盖。〃   

  〃四人帮〃,借助于〃评《水浒》〃,在舆论上占了上风。   

  姚文元得意了,他的日记透露了他的心声。   

  1976年1月28日,姚文元在日记中写道:   

  〃政治局继续开会,邓小平要求谈工作问题。主席指示:可以减少工作,但不脱离,即不是一棍子打死,还是人民内部问题,和刘(少奇)、林(林彪)有一些不同,他还肯作自我批评。引导得好,可以不走到对抗方面去。〃   

  2月1日,姚文元的日记中,切齿之声可闻:   

  天安门有反革命传单曰:〃打倒张、姚〃,还有什么〃打倒少壮派〃。〃少壮派〃一类是国民党、苏修的惯用语。为人民的敌人所仇恨,〃打倒〃,不胜光荣之至。这本日记没有多少可看的东西,无非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相互〃打倒〃而已。但革命讲政策。说厉害,是远远不及反革命派的辣手的。我手无寸铁,就一支笔,且是铅笔,〃打倒〃除杀头坐牢之外,就是把我这支笔剥夺掉。   

  在2月16日,姚文元则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外国人都说:宣传工具在左派手中,是〃宣传毛的主张〃〃继续革命〃的,但搞〃经济工作的是求实派〃,经济工作什么时候能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领导呢?〃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远新当毛泽东〃联络员〃   

  就在江青起劲地掀起〃评《水浒》〃运动的时候,周恩来病入膏肓。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在医院里会见罗马尼亚党中央书记伊利那·维尔德茨。这是他平生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周恩来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周恩来颇为感慨地回首当年:〃时间过得真快,就在十年前,我到布加勒斯特参加乔治乌·德治的葬礼,大衣也没穿,步行走了四个多钟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连四分钟也走不了了!〃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6节:与邓小平对着干(26)         

  在这次会见之后,周恩来病危,9月20日要进行第四次手术。这是一次大手术。如果发生意外,他躺在手术台上将永远不会起来。他意识到这一点,也意识到江青正咄咄逼人。为了防止后患,他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嘱令秘书调来那份他在1972年6月23日关于伍豪事件专题讲话的录音整理稿,用颤抖的手,在第一页上签了名,还写了:〃于进入手术室,1975年9月20日。〃病重的他,漏写了〃于进入手术室前〃的〃前〃字。他在这样的时刻,仍不忘那份讲话稿,表明了他对江青的严重不安。他知道,江青会闹事,会抛出伍豪事件往他脸上抹黑!   

  在周恩来病情恶化的日子里,毛泽东的病情也加重了。   

  毛泽东的一只眼睛,由北京广安门医院眼科中年大夫唐由之施行手术。动手术的时间,据张玉凤回忆,是1975年8月中旬,而芦荻则告诉笔者说是7月29日……应当说,芦荻的回忆更准确。   

  手术是在毛泽东住处做的。动手术时,周恩来不顾病体,和邓小平一起在外间守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