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

第48章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48章

小说: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走的这一着棋,并没有瞒过关西联军的所有人。马超对此即有所预料,并曾建议韩遂说:
  “我们应在渭水以北分兵拒守曹军,使其不能渡河。这样,用不了二十天,河东的粮食就会供应不上,曹操就会主动撤军。”
  韩遂大体同意马超的方案,但对马超的方案作了一点补充:
  “可以让他们渡河,等他们渡到一半时,我们再突然发起攻击,让他们进退不得,岂不更好?”
  但徐晃、朱灵行动迅速,抢在关西联军布防之前渡过了黄河。到西岸后,正在建立营寨时,梁兴乘夜带着步骑五千赶来,徐晃早有防备,立即率军将梁兴击溃。
  曹操得知马超的建议后,十分震惊,心想这个建议如果付诸实施,那结果不堪设想,于是不禁长叹了一声:
  “马儿不死,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闰八月,曹操亲自指挥在潼关的大军北渡黄河,前去与徐晃、朱灵会合。曹操让大队人马先过,自己留下卫士百余人在南岸断后。大队人马刚渡过河去,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万余人追上来。喊杀之声震动原野,箭如飞蝗般射来,曹操却还在椅子上端坐不动。许褚、张郃见情势危急,赶紧上前将曹操拉上了木船。马超在后面紧追不舍,曹兵争先恐后朝木船涌来,木船超重,眼看有倾覆的危险,许褚情急,一面拔出宝剑,斩杀那些拼命往船上攀爬的人,一面用左手举起马鞍,遮挡飞来的箭矢,保护曹操。恰在这时,船工被流箭射中,倒下死去,许褚赶紧用右手当桨,划起船来。船勉强离开岸边,驶向江心。
  校尉丁斐还在南岸,见关西军对曹操仍紧追不舍,便故意将曹军仍留在南岸的牛马放跑,以转移敌人的目标。关西军果然中计,四散追赶牛马,大大减轻了对曹操的压力。但仍有部分骑兵沿着河岸追赶,拼命朝木船放箭。木船往下斜漂了四五里,总算靠上了对岸。
  已经过河的诸将见对岸曹军被马超冲散,曹操不知下落,都十分恐慌。等到见了曹操,无不又悲又喜,有的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曹操倒很镇静,大笑着说:“今天差一点被小贼困住了,”
  曹操到达河西后,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沿河向南用大车和木头围成一条甬道,将粮食和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渭水北岸,准备南渡渭水。这样一来,进一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打乱了韩遂、马超既定的阻击计划,迫使他们放弃潼关天险,把防线退缩到渭水南岸的渭口。
  曹操继续指挥部队朝渭水移动,在多处设置疑兵,迷惑敌人,然后暗中以舟船载兵进抵渭水,并在渭水上搭好了浮桥。到了夜间,出敌不意,分兵渡过渭水,在南岸建起了营寨,并在营寨周围布下伏兵。马超得到报告,连夜率兵前来偷袭,被曹操的伏兵打得大败。
  战斗开始以来,马超一直被曹操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自知不是曹操对手,于是派使者前来求见曹操,要求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讲和。曹操心里明白,如果同意讲和,关西割据势力的实力就将得到保存,关西大片土地仍将被割据势力控制,这次西征的心血岂不白费了?关中一日不平,隐患就一日不除,进图汉中、巴蜀的计划也就将成为泡影。因此,曹操几乎是不加思索,就拒绝了马超的请求。
  曹操继续指挥大军陆续南渡渭水。马超拼命抵抗,曹军每渡过去一部分,他就派来骑兵冲突,以致无法建立营寨。南岸地又多沙,难以挖掘壕堑。没有营垒,就站不住脚跟,北岸的曹军也难以继续南渡,曹操很为此事犯愁。谋士娄圭想出一个办法,对曹操说:
  “这两天天气寒冷,可在南岸垒沙为墙,用水浇灌,一夜之间就可以冻住,这就成了坚固的堡垒了。”
   。。

第十五章平定关陇(4)
曹操听了,依计而行,命士兵用细绢制作了许多口袋,用来运水。又连夜派兵渡过河去,垒起沙墙,浇上水,天明时果然都冻上了。有了坚固的营垒,曹军在南岸站稳了脚跟。
  九月间,曹军全部渡过渭水,与关西联军形成了新的对峙。
  三渭南大捷
  曹军全部渡过渭水后,曹操采取了稳住阵脚、避免盲目出战的策略。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都置之不理。
  马超沉不住气了,又派使者前来求见曹操,坚持要求割地求和,并愿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作人质。贾诩建议曹操,这一次不妨假意答应。曹操问具体有什么办法。贾诩说:“离间他们就行了。”曹操顿时明白了贾诩的用意,于是依计而行。
  双方约定在阵前会面,具体商谈有关事宜。韩遂代表联军出马同曹操交谈。曹操与韩遂的父亲同一年举孝廉,又与韩遂年岁相当,辈分相等,两人算是老相识了。曹操有意利用这层关系,同韩遂套近乎。两人在阵前并马交谈多时。曹操只谈过去在京都洛阳时那些老相识、老朋友的事情,闭口不提双方交战之事,韩遂有时想提,曹操也故意岔开。谈到高兴处,两人又是拍手,又是大笑,显得异常亲热。
  韩遂回去后,马超等人问他:“曹操都说了些什么?”韩遂觉得同曹操只是叙了旧,并没有谈及军事,于是回答:“没有说什么。”这一下,立即引起了马超等人的疑心。
  不久,曹操又约韩遂、马超在阵前会面。诸将对曹操说:“主公同敌将在阵前交谈,不应大意,可放些木行马在前面,以防备万一。”木行马是用木头交叉成栏杆似的障碍物,用来阻挡对方前进。曹操听了,吩咐照办。同时,挑选了铁骑五千,分成十队,在阵后排列齐整。
  双方见面后,曹操仍对韩遂表现得特别亲热。看到阎行站在韩遂身后,曹操又对他说了一句:“你应当想一想如何做一个孝子啊!”提醒阎行其父母还在许都做人质,为了父母的安全,他不应当再在叛逆的路上走下去。
  当曹操在阵前出现时,关西诸将都不由得在马上行起礼来。联军中的关中人和胡人都想一瞻大名鼎鼎的曹丞相的风采,纷纷拥上前来。曹操见状,笑着对他们说:
  “你们想看一看曹公吗?他还不是同你们一样,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巴,只不过智慧多点罢了!”
  这么一说,拥上前来观看的人更多了。众人看见曹操背后铁骑五千,队伍严整,威风凛凛,精光耀日,又都不觉感到不寒而栗。
  这时马超心里却打着另一个算盘。他见曹操身边只带了一个卫士,自恃颇有勇力,想猛地冲上前去把曹操抓住。但他听说许褚是曹操的侍卫,而许褚的勇猛他也早有耳闻,怀疑曹操身边的这个人就是许褚,于是向曹操发问道:
  “您身边有一个叫虎侯的人在哪儿?”
  虎侯,即许褚,因许褚力如虎而痴,故军中的人都叫他虎痴。曹操听了,往旁边的许褚看了看,表示这就是虎侯。这时许褚正把眼睛瞪得溜圆,紧盯着马超的一举一动。马超知道无隙可乘,只得打消刚才的想法。
  几天后,曹操派人给韩遂送去一封信,信写好后又故意在上面作了些涂改,好象是韩遂改动过似的。马超等人看过信,对韩遂更加怀疑了。
  曹操见离间关西诸将的计谋已经收到成效,于是限定日期与之会战。马超、韩遂无奈,只得应战。会战那天,曹操先以轻兵发起进攻,双方激战一段时间后,才命骑兵突然从两翼冲出,对关西联军形成夹击之势。关西联军因互相猜忌,不能同心协力,加之曹操在战术上作了出人意料的安排,很快被打得大败。成宜、李堪等人被杀,韩遂、马超等人逃奔凉州,杨秋逃奔安定,梁兴退保鄜城。曹操乘胜扩大战果,一举攻占了关中的大部分地区。
  渭南战役是曹操在赤壁战后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战斗结束后诸将无不兴高采烈。回顾数月来的战斗,有的将领对曹操的一些部署还不理解,不由得发问道: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平定关陇(5)
“战斗开始时敌人把守潼关,渭水北岸防守空虚,我军不从河东渡河西击冯翊,却将兵力集中到潼关,过了些日子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兴致很高,于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敌人把守潼关,渭北防守虽然空虚,但如果我们出兵河东,敌人必然引兵把守黄河边上的各个渡口,我们要渡过河去那就困难了。所以,我故意把兵力集中在潼关,把敌人的兵力都吸引到这里来,黄河西岸的防守就空虚了。这样,徐晃、朱灵二将就轻易地攻占了黄河西岸。由于有了徐、朱二将的牵制,敌人无法在河西拦击,我军得以顺利北渡黄河。接着,我军又以兵车相连,立木为栅,作了一条甬道,把兵员向南推进。这样做既造成了敌方无法攻击的条件,又故意示弱于敌人。渡过渭水后,我们修筑了坚固的堡垒,敌人挑战我们不出去应战,是为了使敌人产生骄傲轻敌的心理。可笑的是,敌人不去修筑营垒,却来要求割地讲和。我答应他们求和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放松戒备,我们的士兵也可以乘机养精蓄锐。最后,时机来到,我军集中力量展开攻击,就产生了所谓‘疾雷不及掩耳’的效果。用兵之道千变万化,是不能够墨守成规的!”
  诸将听了,无不点头称是。此外,战事初起时,关中诸将每开到一部,曹操就显得喜形于色,诸将对这一点也不理解。曹操解释说:
  “关中地域辽阔,如果敌人各自凭险据守,我们要一个一个地去收拾他们,没有一两年的工夫是不行的。现在他们自动集中到一块来了,人数虽多,却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我们一举便可以把他们消灭,这比一个一个地去收拾他们容易多了,我怎么会不感到高兴呢?”
  诸将听了,更加表示叹服。的确,曹操不仅是从战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到了消灭关中全部敌人以占有整个关中地区的问题,眼光是相当深远的。
  曹操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在这一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知己知彼,善于发挥己之所长,攻敌之短,使敌人的优势和长处发挥不出来。正面牵制、侧面迂回、分化瓦解等战术无不运用得相当成功,从而处处陷敌于被动,将战斗的主动权自始至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充满必胜信心,这种精神状态和性格修养对保证战斗的胜利也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北渡黄河时只留下许褚等百余人同自己一起在南岸断后,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带有麻痹轻敌的成分,则是并不可取的。诸葛亮后来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殆死潼关”,《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说“是日,微褚几危”,都指出了当时极有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这些都表明,经过官渡、赤壁等大战考验的曹操,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指挥艺术更加成熟了。
  当然,曹操所面对的不是象孙权、刘备那样的强劲的对手,这也是他能够得心应手地摆布敌人、比较容易地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关西联军人数虽不算少,士兵的战斗力也并不弱,但缺乏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不能协调行动,团结对敌。加之曹操施行离间之计,导致互相猜疑,更影响了战斗力。马超其人,勇力有余,智谋不足,韩遂等人则更是等而下之。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其智谋比起勇力来是更为重要的东西,诚如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所指出的:“指挥官的职位越高,智力、理解力和认识力在他的活动中就越起主导作用。”即使是在古代战争中,高级军事指挥员也必须善于运筹帷幄,光凭勇力是不可能在战争中取胜的。还必须指出的是,不仅马超等人自身缺乏谋略,他们身边也没有象样的谋士相助,这同孙权、刘备身边都有一个“智囊团”的情形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他们在决战中自不免要常常被曹操算计,其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建安十年(205)经荀彧推荐被任命为河东太守的杜畿对保证这次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次西征军粮就近由河东负责供应,河东不仅满足了战斗的需要,而且在战斗结束后还剩下粮食二十多万斛。曹操对此非常赞赏,特地下令给杜畿增加俸禄:
  

第十五章平定关陇(6)
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禹,吾无间然矣”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增秩中二千石”,即使俸禄从太守本来的俸禄标准二千石(实际是一百二十石)增加为中二千石(实际是一百八十石)。杜畿的俸禄一下子增加了二分之一,达到了九卿的待遇标准,表明了曹操对杜畿政绩和功劳的充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