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谍报英豪 >

第13章

谍报英豪-第13章

小说: 谍报英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温毓庆先生的朋友,我想问一下,在哪里能找到他?”

    “这个,温先生前一段时间还来过上海,现在嘛……”万馨故意欲言又止。

    “我知道战乱时期,温先生身处高位,行踪保密。我是他请来帮他的,这有他的亲笔信。”

    来人递过来一封信,万馨打开匆匆浏览了一下,这封信寄自南京,寄往美国哈佛大学。笔迹她认识,的确是温司长亲笔所写,内容主要是力邀叶独开回国效力。这封信足以证明叶独开是温司长的学弟和好友,是温司长远道从美国请回来的重要客人。

    “你是叶独开先生?”

    “当然,如假包换!”阔脸拍着胸脯说。

    “哼,敢到这里来撒野!”万馨一拍桌子站起来,高喊一声,“来人!”

    顷刻间走廊里跟上来的两个人冲了进来,随手把门关死,里屋潜伏的陈默和袁殊也紧跟着出现。阔脸乖乖地束手就擒。

    “说吧,你是谁?指使你冒充叶独开的人在哪里?”万馨秀目圆睁、柳眉倒竖,凶神恶煞地逼视着阔脸。

    阔脸早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汗水直冒,哆哆嗦嗦地说:“各位英、英雄,我、我是好人,前面百老汇的茶、茶房。刚才放工正要回去,在门口碰到一个人,问我想不想找点外快。我说当然想。他就拿出那封信,要我冒充一个叫叶独开的,到中国银行打听一个叫温毓庆的人。报酬是两块法币,他先付一块,事成后再付一块。我想举手之劳就能挣两块钱,便答应了。他教会我如何应答,真的给了我一块法币。都怪我贪财……”他气恼地朝自己的胖脸上扇了两巴掌。

    “那个人是不是二十多岁,身材高大,讲一口北方话?”

    “正是、正是,小姐,求你饶了我,真的不关我的事!”

    “你们约定在哪里见面?马上带我们去!只要做好了,我不但饶你,还要奖你两块法币!”

    “我们约定在百老汇大门口,第三根柱廊下见面。在下愿意为小姐效劳。”阔脸茶房点头哈腰地说。

    万馨使个眼色,陈默带着袁殊抢先出门,直奔百老汇而去。

    万馨故意拖延了五分钟,才跟阔脸茶房出了中国银行大楼,径直向前面不远的百老汇大厦走去。她想有这五分钟,陈默、袁殊两大行动组高手,再加上外面的几个兄弟,足以对付叶独开了。

    乳白颜色、呈品字形布局的百老汇大厦就在眼前,万馨望了望这栋巨大的平顶大楼,它的楼顶闪烁着一幅巨型的“白金龙香烟”霓虹灯广告,使整栋大楼平添了几分神秘。密集的长方形窗户,远远看过去如莫测的深渊,叫人捉摸不透。万馨看到这些,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女人的直觉!她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用力甩甩脑袋,像要把这个讨厌的想法驱赶出去似的。

    然而很快,她的直觉就得到了验证,她看到陈默从百老汇大厦巨大的柱廊后面闪身出来,远远地冲她摆了摆手,急急地迎过来。她的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次自己又输给叶独开了。

    陈默快步跑过来,附耳对万馨说:“根本就没有人。我们问了门口的侍者,有一个外形口音都像目标的人,托他向查问的人带一张便条。好像是密码信,根本读不懂。”他递过来一张小纸条。

    万馨看了看,又是天书一样的加密便条,熟悉的阿拉伯数字字体,熟悉的加密方法,甚至是熟悉的行文风格。这一次无需陈荣光破译了,万馨记忆超群,熟记了数千个汉字电报代码,轻松地就直接读出了这封密信:

    投石问路,果有埋伏。

    暂借一用,勿再搅扰。

    抗敌事大,丢银事小。

    一路追讨,何其辛劳!

    28。没错,就是她!

    淞沪抗战,国民政府举全国之力,苦苦支撑三个月,最终一败涂地。接下来的局面就只能以“兵败如山倒”来形容了。上海败军一路狂奔三百里逃往首都南京,沿途多年苦心经营的吴福线、锡澄线两道国防防线形同虚设,竟然被仓皇溃逃的败军自己冲乱了阵脚,日本人轻轻巧巧、如入无人之境般席卷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直接打到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然后一鼓作气发动进攻,三天之内轻易地占领了南京城。

    事先慷慨激昂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执行部主任、新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上将,在南京城破的关键时刻贪生怕死,丢下拼死抗敌的百万南京军民,喊一声撤退,一个人弃城渡江,坐一辆沾满牛粪的板车狼狈而逃。南京守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如何招架得住日本的疯狂之师!国民政府首都、孙中山灵寝所在地,国际观瞻所系,竟然只抵抗了三天,就被日军占领。由于无能无耻的“二无将军”唐生智,事先信誓旦旦要与南京共存亡,守城部队根本就没有制订撤退方案,所以后来的撤退变成了无序溃逃。南京城三面被绝对优势的日军围成了铁桶阵,唯一逃生的去路就是浩浩长江。严寒冬天,大量未能逃走的军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困在南京城,任由灭绝人性的日本人成千上万地集体屠杀。

    日军有计划、有组织地连续屠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余万中国人死于非命。

    南京古城尸积如山,滚滚长江血流成河;举国上下哀鸿遍野,国际盟友噤若寒蝉!

    叶独开隐身在上海租界里,但他时刻通过报纸电台关心着战局的发展。面对日军的暴行,他只能咬牙切齿,恨入骨髓。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立即投入抗日第一线,报仇,报仇!

    原想在上海打探到温先生的去向后再潜出上海,投奔学长温先生。特务处万馨没让他如愿。接下来他决定逃出孤岛,到南京再找温先生,因为他知道温先生在南京的地址。他想即使温先生和他的机构撤离了南京,在那里也应该有留守人员。只要找到温学长的人,他就可以投身抗日大业,一展身手和抱负。

    然而战局发展急转直下,眼看南京失守,日本人血腥屠城,南京成了一座空城、死城,去南京显然已经没有意义。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武汉,或者重庆。兵荒马乱,温先生所在的又是一个保密机构,到哪里去找?

    叶独开不敢过分抛头露面,只能天天躲在小旅店里。自己满腔热血地回国报效国家,没想到回来近半年了,眼看日本人为非作歹,丧尽天良,自己空有一身本领,却始终报国无门。现在陷身上海,北平的父母杳无音讯,生死不明,特务处又穷追不放。叶独开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手里有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讯机,他学会了高超的破译术,他在监狱里向陈荣光学习日语,日语水平已大为提高。

    叶独开决定马上开始投入战斗,他要在上海法租界的小旅店里,孤独地跟日本人抗争。

    他先在自己的房间里架设了一个通讯天线,但由于天线过于简陋,叶独开无法收听异地的无线电信号。上海本地中日双方军队纷纷开拔,天空突然变得冷清下来。而民用通讯有固定波段,根本没有侦听价值。叶独开把目标锁定在上海本地那些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藏头露尾的秘密电台上。他知道这些才是他要揪住不放的目标。

    第一天,叶独开只是上线随便浏览。他像一个刚到陌生地方的外乡人,大街小巷随意溜达,很快就熟悉了地形。从发报设备、电报类型上大体分类,他发现上海的地下电台可分成两大类:一类设备较差,发出来的声音干涩沙哑,但发报机功率很大,显然要向遥远的地方传送信息,这一类的电报全是阿拉伯数字密报;另一类设备较好,声音清亮、手法高超,显然经过严格的训练,但发报机功率更小一些,适宜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通讯,这一类电报全是英文字母密报。

    叶独开刚回国在上海那几天,接触了大量的中、日军队密报,他了解了双方的密报习惯。中国军队惯用数字密报,而日本军队更喜欢使用英文代码。由此判断,第一类电报应该属于中国地下机构,简单地应用排除法,第二类就属于日本人了。

    然而,这只是最初步的判断,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研判来加以证实。在没有测向设备之前,这往往是很困难的一项工作。但叶独开完成这重要的一步简直没费吹灰之力,因为他听到了熟人的声音。是万馨!没错,就是她!轻盈流利,有时急促如连珠炮般倾泻而来,叫人“耳”不暇接。常言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对报务员来说,报如其人。急智快嘴、伶牙俐齿,这不是万馨还会是谁?早在白云观看守所,万馨跟陈荣光通过水管手谈,叶独开就把她的指法记得一清二楚。他甚至通过指法,大体猜出了万馨的性格和相貌,所以后来逃出监狱在杂货店的黑屋子里,叶独开能够一眼就认出万馨。

    29。电台台情分析

    当然要研读一番万馨的密电和电台了。

    叶独开经过亚德利精心辅导,系统研究过军用无线电通讯的基本特点。军事无线电通讯,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呼、时、波,即呼号、时间、波长。打个简单的比方,要约一个人见面交谈,首先你得确定跟你见面的对象,其次你得确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三者缺一不可。无线电通讯领域,每一部电台都有一个代码,也就是这部电台的名称,行话就叫呼号。时间当然指双方上线通联的时间,这一点不明确的话,你在我不在、锣齐鼓不齐,自然没法通联了。波长又称频率,相当于见面的地点。所以作为三要素的呼、时、波,即生活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要素,无线电通联都不可能顺利完成。

    除了三要素之外,军事无线电通讯,还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准确、及时、保密。这三个原则又是不可分割、不可偏废的。基于无线电军事通讯的三原则,军事通讯又按各自的需求和序列组成通讯网。这些通讯组网的形式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广播式、盲发式、网络式。

    广播式,即由一个主台向所有的收听者发报。收听者不给任何回复,也就是收发双方没有任何交流,收听对象和数量也是不确定的。这种通讯体制一般民用比较多,如民用气象信息发送。军队也在特别的情况下使用,如上海前线中国军队西撤的命令,由于各部联络中断,命令无法通过相应通讯网络传达,不得已采用广播式发送。

    盲发式,一方向另一方发报,双方不作通联,发报方闭着眼睛只顾埋头往外发,收方自会接收,故称盲发。从表面上看来,这种网络似乎只有一部电台在那里自弹自唱。采用这种形式,收报方一定身份特殊,必须尽可能隐匿自己的方位。如上级在安全区域对地下电台发指示,基地对潜艇发报等。

    网络式,这是最常见的形式,由若干部电台组成一个通讯网。其又分为两种,一种为主从式,即一个主台多个从台,主台分别跟从台联络,上级军事机关跟下级军事机关的无线网络通常是这种组网形式。万馨这组电台属于主从式网络的极端形式,只有一主一从,即点对点、一对一组网。

    军事通讯有严格的纪律,严禁同一个通讯网络中从台之间横联,更不用说像上海前线多嘴的国军电台那样跨网络横联了。如果无线电侦收中发现了敌方出现横联,即使没破译出敌人的密码,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对手的通讯系统甚至指挥系统一定出了大问题,主台紧随司令部,它不能跟下面各部的从台联络,或者说他跟下面失去了联络,上级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和指挥,一定大势不好了。

    第二种网络式组网为环形式,即所有电台为同一级别,互相横联,嚷成一锅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网一般是这种形式。

    跟组网形式相结合,无线通讯的联络体制有两种:

    一、常候制。报务员二十四小时开机等候,随时准备收发无线电报。网络式组网多采用常候制。

    二、联时制。收发双方约定固定的时间上网联络。一般一天约定联络二到四次。到约定时间双方上线,互通信息。这种联络体制往往跟广播式和盲发式组网相结合。比如总部要对地下电台发布指示,他会在约定的时间反复盲发同一份电报。地下台只接收电报,不跟总台发生通联,以尽可能隐蔽身份和处所。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对万馨的电台就可以展开台情分析了。

    台情分析是密码破译的第一步。所谓台情分析,就是从目标无线电台的种种蛛丝马迹,探询分析出电台的性质、级别、所属等秘密,进而顺藤摸瓜地破解密电。

    对于一个受过严格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