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 >

第26章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第26章

小说: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我的生活也让3504的兄弟们羡慕,特别是当他们看到《A青年》上署有我的大名的《他的虚拟生活》,就难免对我恭维一番。张晓峰阅读《他的虚拟生活》,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突然哈哈大笑,说:“萧哥,狗日的搞了半天你写的是我呢?”

  我也哈哈大笑,说:“是啊,我要以你为榜样,劝诫别人不要像你这样沉迷网络阿。”

  张晓峰继续笑道:“哈哈,写得好,写得好。你的处女作就是以我为原型写出来的,以后你当了作家不能把我忘记了。哎,你为什么不用我的真名呢,要是用真名了,你出名了我不就跟着出名了吗?呵呵!”

  我说:“我担心你找我打官司,说我侵犯你隐私权啊。”

  张晓峰说:“我是那种人吗,狗日的你太不了解我了。”他把《A青年》扔还给我,哈哈大笑着出门去了,他家里昨天才给他寄来生活费,他又将到网吧里面去度过半个月了。我看着《他的虚拟生活》发呆,我的目的是要用这篇文章给人以警示,可是张晓峰阅读之后依然纵情于他的虚拟生活,他居然没有产生切身的体会和醒悟,对别人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我向来认为文学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世界应该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我又记得倪洋问过我的一句话:“农民是从来不看书的,但他们不是一代又一代地活下来了吗?你说这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张晓峰走后,李聪突然说:“萧哥不错啊,都成了责任编辑了。唉,看来我也得想办法找个地方锻炼一下了。”

  听到他这句话,我想起曾经无数次我与他和纪洪志一起聊天时对“苟富贵,毋相忘”的感慨,便问他是否愿意到《A青年》,我可以帮他打电话问一下许老师。

  李聪当然是很高兴,然后我就打电话给许老师,许老师说可以叫上他。

  过了几天,《A青年》联系了一位省里的名人要做一个专访,倪洋为了让我们能够从现场采访中学到更实际的东西,例如提问方式、追问技巧等,所以他带着我和李聪、江军、江颜俊以及另外两位女生一起去见这位名人。采访结束之后,他不仅要我们交一篇人物专访稿给《A青年》,还要写一篇现场采访的心得体会给他。我自然也在当天晚上就把专访稿和心得体会都交给了他,第二天下课之后他特意把我叫到一边,先夸赞了我跟写《他的虚拟生活》相比的进步之后,又详细地为我指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我这篇稿件在六个人的稿件中脱颖而出,被《A青年》选用。

  我一直觉得,倪洋对我,如同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做新闻一样,我为自己感激他,为家人感激他。当我打电话跟父母说起这样一位老师,他们立即要求我做人不能忘本,叫我到集市上买只鸡或者买箱鸡蛋去送给他。我只好跟我的父母解释:“那么老土,我们这位老师每个月请学生吃饭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人家稀罕这鸡蛋。”

  我说的是实话,倪洋每个月花在学生身上的钱的确很多。几个月以来,我们班除了张晓峰而外,其他的人几乎都与倪洋单独谈过,倪洋不喝酒,爱好就是抽烟和喝咖啡,所以他每次向学生了解情况时都要到咖啡馆里去,而每次他都坚决不让学生结帐,就像当初请我喝咖啡一样。

  另外,倪洋在我们班上确定了几个主干人员,他跟这几个主干人员的接触就更多,经常带着几位同学到校外一家很高档的餐馆里面去用餐。我们当时都很不明白,若按照这样的开销,他在大学的收入还不够请他的学生们吃饭和喝咖啡。很久以后,我明白,钱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只是觉得为学生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心里感到快乐。

  我就想,这真是一位好老师,我只是在心里面这样想,所以算不上拍马屁。而且这些都是很久以后才产生的想法,而当初,我也曾对倪洋生出过不满。

  这一切都源于我的嫉妒之心。

  倪洋在班上确定的几个主干人员,第一个是张龙,他的能说会道博得了倪洋的青睐。

  倪洋来教我们之后,我说过,他从来不用教科书,他也不只是讲一些干巴巴的理论和大道理。他找了很多选题,让我们根据选题写采访提纲,写新闻稿,写评论。还把我们分组,用分工协作的方式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第一个关于周星驰的选题中,张龙谈到了草根文化,王在武用《圣经》来解释人生,都获得了倪洋的青睐。

  同时,班长江军,3504的芩飞,沉稳的伊和杰等六人成为主干人员——也就是主要培养对象。

  倪洋说过,以他一人之力,不可能手把手地教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层次不同,他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争取半年之后一部分人可以教另一部分人。这很像我们贫富不均之后,我们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

  虽然第一次面谈后,倪洋又找我谈过一次话,叫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但他并没有把我纳入主干成员中。说到底,我的嫉妒还源于一种怀才不遇的困惑,我仔细想那几个主干人员,张龙我还不了解吗,在3504种除了一张嘴,什么也没有;王在武纯粹就是一个疯子;芩飞和江军只算得上是马屁精。而如今,他们竟全部爬到我头上,成了倪洋的得意门生了。

  同时我发现这种嫉妒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在04新闻班,慢慢地由于这种嫉妒而逐渐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一派就是主干成员派,看似势单力薄,实则实力雄厚;另一派是以江颜俊为首的学生会干部派,看似队伍庞大,实则有点底气不足。干部派对主干成员和倪洋都开始不满和仇恨。剩下的就是中间的派别,就如同我,我们是随风摇摆的,我们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但我们是怨言最多而最保持沉默的。

  我因为嫉妒,因为怀才不遇而不满,后来发展为对倪洋的不满,产生了小农思想中最世俗的仇恨。特别是在班上召开的一次读书会之后,这种仇恨更加浓烈地散发出腐臭的味道,它曾让我一度忘记了倪洋对我的知遇之恩。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一次读书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读书会
倪洋曾让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后来,在我号召下,读书会成员有祁佳佳寝室的六个人,3504的我和李聪、纪洪志等十人。我们每星期读一本书,星期天晚上在进行讨论。

  在班上,倪洋也发动大家读书,并每周叫一个老师来带领大家进行讨论。这两位老师都是倪洋到育才大学后,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才外聘进来的。一位叫王家化,一位叫李建明,两人都在媒体工作了很多年,且做过一些新闻获得省级大奖。

  倪洋一次又一次叮嘱我们阅读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求我们在班上组织读书会,并希望我们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当我们毕业之时,这些知识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了。可惜,我组织的小型读书会和他组织的全班同学参与的读书会,都很短命。

  全班读书会第一次选读了金庸的《笑傲江湖》,一周之后,全班到场,由倪洋主持,张龙领导大家讨论。首先,张龙上台作了一个多小时的长篇发言,这引起了班上同学的不满——特别是江颜俊一派的不满。因为张龙的发言很糟糕,他有点像为大家唱催眠曲,当他发言到最后的时候,都有好几个人伏在桌子上睡着了。

  我认为读书会针对一本书进行的讨论,应该围绕着读过这本书后的心得、感想、看法,或者是从书中所领悟出的人生感悟、哲理等方面来进行,但张龙在近80分钟的发言里,用了60多分钟复述《笑傲江湖》的故事情节,这就很糟糕,因为大家都读过小说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了,谁也不愿意傻瓜一般再听别人给自己讲一个自己知道的故事——除非他跟说书人一样说的精彩——而在剩下的10多分钟里,他发表的看法也很有问题。第一,他说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描写深入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与古龙的武侠小说相比更贴近生活;第二,他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如果抛开武功,就是一部都市的生活情景剧,他对社会底层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古龙的武侠小说就有点哗众取宠;第三,他说《笑傲江湖》里面,一切围绕着令狐冲与其小师妹的爱情悲剧来进行。

  恰巧我是一个古龙迷,同时也喜欢金庸,对他的三点看法都有异议,因此在他发言完毕之后,第二个站到讲台上去,面对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针对张龙的三条理论逐一反驳。第一,相比之下,古龙的小说更贴近生活,无论是李寻欢的重情重义,还是坏人的阴险狡诈,这都是一种现实生活的映射,而金庸的小说中,每一个主角都是英雄,都拥有爱国主义的激情,他们已经脱离了凡人,而变为英雄的化身;第二,关于都市生活的问题,金庸的小说中,多数都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广,主角身兼家国仇恨,而古龙的小说中描写的面广,特别是对于酒馆、妓院、客栈等具有浓郁都市味场景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因此,金庸的小说都是英雄的史诗,而古龙的小说才是都市情景剧;第三,说《笑傲江湖》的剧情围绕着令狐冲与其小师妹的爱情悲剧来展开,这就更是偷换概念。令狐冲与其小师妹有情,但他们没有爱情。二人从小一起学武,可以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爱情。也许他们兄妹之间的情谊太过于浓厚,所以才会让很多人误会他们有爱情。但如果令狐冲与其小师妹真有爱情,那么令狐冲不可能一转身就爱上任盈盈,而且爱的那么情真意切,同样,其小师妹也不可能一转身就爱上林平之,而且爱得死去活来,他们真有爱情的话,难道两人都会如此健忘么?

  我不敢说我的看法有多么精辟,我的发言有多么精彩,但在我走下讲台的时候,获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接下来走上讲台的几位都站在我这边。

  接着王在武上去发言,他用晦涩难懂的词句来叙述,让大家都产生了一头雾水。

  这次读书会是失败的,会后便有很多人表示下次不再参加了,他们说与其到这里来听人复述故事情节,不如躺在床上多看两本书。果不其然,第二次读书会由李建明主持,只有10几个人到场,整个讨论的过程显得很冷清。

  从此,读书会就夭折了。

  正因为我在读书会上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我便有点飘飘然,我觉得看问题,分析问题,我都比张龙略胜一筹,可为什么我不能在倪洋培养的主干成员之列。我就是这样地不知天高地厚,也是这样地嫉妒别人,嘲笑别人,甚至产生了恨意。

  人,总是能够挑别人的缺点,从来不会挑自己的缺点的。

  我从此重新走回到迷茫与无聊之中,心里面产生了不平与愤恨。同时对未来产生了更深的担忧。我的心境已经由遇到倪洋后的欣喜,变为一种失落。

  我觉得芩飞和张龙等人在倪洋的培养下,飞速地发生着本质的蜕变。于是常卑鄙地想,与其这样,还不如没有倪洋。没有倪洋,芩飞就还在攻略校学生会的大门,张龙就还在跟他的女朋友侃星星和月亮,王在武还在叹息思想的垃圾玷污了哲学的精神领域……然而如今不同了,他们都得到了重视,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路,独独我自己还在苦恼着,原地踏步着。

  如果没有倪洋,我没有进步,他们也没有进步,大家都不进步,我还担心什么呢?

  ——这种心理,也是人类最平常,最容易产生的心理。

  我很想念于香了,突然发现已经很多天没有打电话跟她联系了。

  于香应该快回来参加论文答辩了吧。我想。

  我又发现,我很渴望跟祁佳佳在一起,渴望再次跟她登上公园的山顶。可是见她每日都那样忙,我怎么能够打扰她呢?

  在于香走后的日子里,我其实认真思考过我对祁佳佳的感情,那也形同一种爱,我曾试探性的问过祁佳佳对于爱情的看法,但她总是对着我狡黠地一笑,告诉我大学期间她的心中只有学业。

  我不知道我这样做算不算是背叛于香,也不知道祁佳佳这样回答我算不算是拒绝。我只知道我的心里,大部分时间都住着祁佳佳,我想,这样下去,我肯定会忍不住勇敢地向她走去的,只是我还不知道,我将以怎样的方式向她走去。

9。情书
五月的天气,晴朗的时候给人一种爽快,可是,我由于再次产生的迷茫,不能感受这种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