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23章

大明官商-第123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当兵地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咱们都穿着朴实的戎装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的安宁咱们紧握手中枪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这首歌唱到半截,许多官兵就一边流着泪一边打拍子。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冯虞也是心绪难平,冲着全军将士一拱手,便要下台。哪知佐近的官兵一下子涌了过来,堵住台阶,不让冯虞走了。
        “都护大人,再给咱们来一首吧。你这歌好听,唱得咱们心里畅快。”一名军士一边抹泪一边说道。
        “是啊。都护大人,再来一首吧!”
        冯虞看着身前这些将士一张张涨得通红地脸,鼻子不禁有些泛酸。
        有明一代,军人地位空前低落。文官领军、宦官监军,兵士们平日吃饭靠自己屯田,收成大半为上官侵吞,有上顿没下顿,农闲时还要受达官显贵奴役做苦工。许多地方卫所逃亡过半,许多留下的也是衣不蔽体。边军待遇虽说稍好些,可是军法酷烈,加上许多世袭官将不通戎机,常常驱兵枉死。好不容易得了战功,又常为官将侵吞。一句话,犹比黄连苦啊!
        方才这首歌,唱的是当兵苦,又赞三军将士为国之栋梁,如何能令三军不感奋泣下。
        冯虞半晌方才点头道,“那就再来一曲,之后本都护这肚里头可就是空空如也,再逼也唱不出新调来了。”
        说着,冯虞又一次回到台上,聆听全场欢声雷动。待到众人安静下来,冯虞说道:“吃粮当兵,殒身殉国是常事,这一首,是唱给那些先去的弟兄地。”
        说罢,鼓声又响。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这首歌,是冯虞前生最爱之一。此时身处军中,唱来又多了一分别样豪情。一曲唱罢,冯虞心中豪情难抑,重头又唱起来第二遍。数万将士跟着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轻声哼唱。如此,冯虞连唱三遭方才停歇,整个校场静寂无声。冯虞将鼓槌一抛,冲着弟兄们一抱拳。“所谓歌以咏志,我冯虞旁的本事没有,日后与我侍卫亲军的弟兄们不离不弃,同生共死。”
        三军将士,纷纷起立,眼眶中含着泪一遍又一遍振臂高呼:“不离不弃!同生共死!”“不离不弃!同生共死!”“不离不弃!同生共死!”
        声震九霄。
        年夜饭虽没吃着,三首歌尽收三军之心,这笔买卖怎么算也划得来。闹腾到半夜冯虞方才回帐,此时肚子已饿得咕咕叫了。伙房下了碗面条,又炒了两个小菜,冯虞胃口大开,面条嘬得“嘘溜”直响。
        从初一到初五,军中训练量减半,冯虞便四处转悠,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日子过得倒也悠哉。直到初五下午,陈琛气喘吁吁找到冯虞,“大人,回中军帐吧。有事禀告。”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该来的总要来的
        “怎么,有什么大事?”一进帐,冯虞劈头就问。转  载自  一般若无大事,陈琛不至如此沉不住气。
        “两个消息。一个,朝廷要派监军过来?”
        “是宦官么?”
        “不错。想必是刘瑾的主意。”
        冯虞一皱眉,“哪边来的消息?派何人过来,有准信么?”
        “万邦园的消息。不过想来朝廷一开假便会明发上谕。至于人选,据传是朱秀。此人是刘瑾心腹,原是辽东镇守太监。此人在任上擅开官店,独霸马市,大发其财。时辽东巡抚马中锡勘明其罪予以劾免,刘瑾大怒,第二年矫旨调马中锡往南京工部任职,马中锡再次离职回乡。刘瑾为置其死地,谎奏其侵盗边储,将马中锡抓捕进京下狱,并用囚车押赴辽东巡游羞辱。当地军民目睹忠良遭陷,激愤之下哗变。马中锡为顾全大局,对军民晓之以理,变乱方得平息。刘谨闻讯再不敢治马中锡死罪,只是褫其官职,令其归家思过。这朱秀两三年来缩在宫中不敢造次,不想此番却给刘瑾放出来咬人了。”
        “马中锡?可是那哭衙救父的马中锡?”对马中锡这个名字,冯虞还是颇有些印象的,千古名篇《中山狼传》似乎便是此人大作。
        “正是。马中锡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徙于故城县。永乐年马中锡年少时。其父马伟为唐王府长史,因直谏连同家属被藩王入狱。马中锡不畏权势,只身到巡按衙门哭诉。御史为其勇烈所感,出面向藩王求情,终使马伟开释。马中锡一时间名动天下。”
        “此人现在哪里?”
TXT小说下载网…… 。sinatxt。
        “赋闲在乡。”
        “嘿嘿,”冯虞一阵坏笑,“若是请此人出山参赞军务,好好恶心那朱秀一番,你看如何?”
        陈琛听了也觉好笑,“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行。我去试试。请得来请不来却在两可之间。此外,若是真请了他来,这不是明摆着与刘瑾对着干么?”
        “不对着干,刘瑾还不是要下绊子。就算请不来,我另有法子对付这朱秀。到时候再说罢。还有什么消息。”
        “皇上主意已定,三月春暖时便来豹房常住了。想来不日便要移交防务。”
        “这个只是早晚地事,我已有腹案。倒是工坊那边准备得如何?皇上迁来之前,新军服必须得全部做得。第一批火器也得到位。”
        “军服没问题。工部那边已发样开工了。火器么,火铳、手榴弹问题也不大。只是火炮,只怕没那么快。现下军中那些一窝蜂、三眼铳能否先用着。聊胜于无吧。”
        “也好。若无事,我先到军中巡视一番。今日年后开训,放心不下。”
        陈琛看冯虞要走,赶忙身手拦住。“大人留步,还有个事没交待呢。”
        “嗯,什么事?”
        “年前你让我买了一堆《三国》,今日好容易吭哧吭哧扛回来,到底做何用途,大人你总得交待一下吧。”
        冯虞一听,才想起来。还真有这么个事。“书在哪里?可是同一版本?”
        “那还有错,全在大人内帐里堆着呢。”两人移步入了内帐。冯虞一看,果然,桌脚上搁了一大摞呢。冯虞随手拿起两本往桌上一放。说道:“思献,年底收到杨家、自明等人书信,其中多涉机密话语。当时我就想着,这些信件若是为政敌匪类截获,贻害无穷。日后来往信函,若是涉及紧要之事,需得有个妥帖之法。”
        陈琛低头看了看桌上这两本书,若有所思。“大人可是已有了主意?”
        冯虞点头。“不错!”
        陈琛想了一会儿。猛然一拍脑袋,“大人果然是机智过人。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
        冯虞笑道:“怎么,猜着了?说说看。”
        陈琛举起那两本书,“方才我一直琢磨,大人为什么千叮咛万嘱咐非要同一版的。突然间,我灵光乍现。不同地人手中拿的是同一本书,必然有所参照。大人可是要将密信上的每个字拆解为某页某行第几个字。如何,这封信上全是数目字,外人根本不明其意。有这书的却是一查就明白了。即便给人猜着如此编号,若是不知道咱们用哪本书为参照,依然无法破译。”
        “正是。这《三国演义》,坊间哪个不爱看的,即便是行军打仗,带一本在身边再是寻常不过。顶多咱们多带一两个《大诰》、《孙子兵法》什么的,掩人耳目。此外,咱们还可用我家常用的印度古数来计数,现下能识的可是少之又少。如此,任是大罗金仙也要干瞪眼了。哈哈哈冯虞又补充了两句。
        陈琛也觉得此计甚妙,两人当即试了一回,果然是管用。陈琛当即告辞,着人将一大堆书抗走,立即回头布置此事。至于冯虞,自往校场方向去了。
        过了两日,果然一拨宦官捧着圣旨监军来了。冯虞冷眼打量此人,长相还算是仪表堂堂,就是眼神不那么地道。跪拜接旨之后,众人进帐叙话。按着规矩,监军是居中落座,冯虞还只能陪坐一旁。那朱秀也不客气,一**往居中大椅上一坐,厉声问道:“冯大人,皇上对咱们侍卫亲军可是寄予厚望,这两个月,军中操练得如何啦?”
        冯虞却也不恼,“很好。”
        朱秀一听就火了,“很好是如何好?监军问话,须得据实奏来。”
        冯虞笑道:“这句话是皇上金口玉言,皇上说很好,咱们便须跟着说好。至于好在何处,皇上不说,我怎敢添油加醋。”
        朱秀给噎了一句,梗着脖子半天才冒出一句,“取军中账簿来与咱家审看。”
        冯虞淡淡一笑,“来人,取账簿来。”待亲兵走后,冯虞笑道:“朱公公,朝廷派下监军,我是求之不得。现下正有几桩事务要请教。”
        朱秀看冯虞拿他当回事,来劲了。“朝廷令咱家监军,自当鞠躬尽瘁。冯大人你有事只管道来。”
        “皇上再有一个多月便要移驾豹房。换句话说,之前我军便要交接豹房防务,警跸随扈之责非同小可。公公既来监军,想是万岁倚重地知名之人。请公公指点机要调度布防。”
        “这个……”朱秀当时就傻了。要说如何敛财,这位确是颇有心得,真要让他来指挥兵马,布置防务,那着实是赶鸭子上架了。“这个么,监军专事稽核功罪赏罚,一般事务冯大人你做主便是。”
        看朱秀打马虎眼,冯虞又问:“那么,朱公公,前些时朝中调来数十名勋贵元戎子弟,这些人该当如何安置才是?”
        一听是高官子弟,朱秀自然不敢得罪。“所谓将门虎子,想来皆是有大才的,自当重用。”
        “这些人确是有才,不过,总还缺些历练。之前我还为此踌躇,今日既然公公这么说,那么必是有理的,是我顾虑多了。要不,就由公公签发任命如何?”
        冯虞一句话点醒朱秀,护卫皇帝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有点闪失……这字签不得!想到这儿,朱秀连忙说道,“这个,军中事务还是冯大人你有数,这个,军中职事还是冯大人你来安排妥帖。”
        冯虞暗自冷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折腾
        这些时日,冯虞冷眼静观,这朱秀果然是没安好心。整日里在军中上窜下跳,不是查帐清员,就是拉拢威吓军将,要不就往都百工使司军器坊乱窜,一副无事生非的架势。幸好此人没有监管都百工使司的职分,没人搭理他。看此人闹腾,冯虞也不搭理,这几日要抓紧练兵,安排接防布防事宜。至于此公,有的是办法收拾。欺负人也不是头一回了。
        冯虞如此的气定神闲,倒不是他轻敌,说起来还是那四个字“有恃无恐”。
        听到消息后,冯虞琢磨了一个晚上,判定此举定是刘瑾给他上眼药来着,若是能查出什么错漏之处收拾一下子自然更好。不过,一来冯虞现下深得正德宠信,这侍卫亲军又是正德极为看重的一支队伍,这朱秀还没有一举扳倒冯虞的能耐,不敢闹得太过火,否则难免引火烧身。其次,侍卫亲军与一般卫所营镇不同,朱秀未必吃得开。
        洪熙朝以来,各地明军日益腐朽不堪。各级将佐贪渎成风,克扣军饷、侵占屯田、差遣役使兵士如奴隶。其中尤以擅自差遣役使为祸最烈。各地军官动辄强迫屯军充任养马、修路、输运等公差,加上炼铁、伐木、贩货这些私活。继之而来的便是“屯军多逃死”。以边关重镇延绥镇为例,全镇原额为马步骑官军58066名,弘治八年点验,实有25423名。正德初年再验,又减为24589名。而大同一镇一次清点便有上万官兵为人私役。京营也不例外。自副参游佐,下至千总把总,共五百八十八员官佐。其他侵占役使兵士不下三四万人。
        更为恶劣的是。军官为讨好权贵。还时常将士兵借给他人役使。如蓟镇常有过往官员,当地军官为讨好过境宦官文职,即将部下士兵与马匹一起供给役使。====即所谓“马供递送,军队抬扛”。如此一来,军疲马敝不说,将士自然离心离德。每遇挑拨,便鼓噪哗变。
        而冯虞则不然,上任之后严于律己、爱兵如子、深得军心,又严加约束部署官将。严禁欺凌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