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18章

大明官商-第118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冯虞一下懵了,你不是皇帝,那你是谁,寻开心怎么的?
    看冯虞发愣,正德一脸得意,拿腔拿调。“朕……哦,我乃是宣威大将军朱寿是也………
    冯虞两颗眼珠险险没从眼眶里掉出来,这唱得算是哪出啊?再看正德身后蔡廷恩、马跃然二人背过身去,肩头耸动,想来是早知有这一幕了。冯虞如此反应似乎是早在正德意料之中,只听他“嘿嘿”一笑,说道:“这些年朕每每微服出宫,事前事后总有一堆人几里哇啦大道理说个没完,烦也给烦死了。前两日,朕终于琢磨出个好主意来,封自己个宣威大将军朱寿,宣威将军视军巡边名正言顺。嘿嘿,这回看那些个朝臣还有何话讲。”
    说罢,正德得意洋洋地看了冯虞一眼,那意思显然是“这回朕够英明的吧”。冯虞听罢哭笑不得。史书上似乎曾记载正德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没想到今天这就开演了。正德这明显是小孩心性。人家朝臣真要计较起来,还能给你这一个名号镇住?不过眼下倒没必要较这个真,且由着他的性子吧。
    只听正德又说道:“日后在军中,除非朕有明言。否则,你一概以军职相待。嗯,这宣威将军是从一品衔,比你龙虎将军高一级,你该管朕……我叫上官才是。”
    冯虞只得行了个军礼。“上官远来,职正在操演军马,未曾远迎,请恕罪。”
    正德大喇喇一摆手。“军中没那么多穷讲究,不必拘礼。你说你在练兵?正好,快带我去看。”
    “是。”
    进了大营一路走来,正德东瞧西看,瞅哪儿哪儿新鲜。“冯虞,上回过来之后,这才几天没过来,营中气象大变,很有些严整地模样了嘛。”冯虞心想。这正德还行啊。能看出些门道来。嘴上自然还是要客套几句。
    到了校场,战鼓、号角声四起,将士人欢马叫,练得是热火朝天。正德看得目不暇接,满脸通红。尤其是那“八百步越障”,正德之前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看着尤其来劲,伸手便拉住冯虞。问道:“这些东西是何物。可是练军士身手的?”
    冯虞点头,“不错。这跑道名为八百步越障,是臣、下官依据战场上常见障碍、险地精心布设。几人同场较技,不但是练身手,还能练胆气。”
    正说话间,又一拨兵卒站到起跑线上,随着一声鼓响,八人一起发力向前奔去。转瞬间,一名矮个军士脱颖而出。只见他身形矫健,轻盈地逾越各式障碍,似乎毫不吃力。转眼间便一马当先冲至终点,将其余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正德看在眼里,不禁拍手叫好。“好身手,好汉子!冯虞,快将此人传来见我。”
    一会儿工夫,那兵士便跟着冯虞亲兵来到正德身前,插手施礼。侍卫亲军皆是外地防军调入,没几个见过当朝天子的。这会儿见了正德,这兵士看他甲胄似乎比自家主帅还要奢华,年纪又轻,想来是公卿皇族,行个军礼也就够意思了。
    正德问道:“我看你身手不错,是哪方调来的兵士?”
    “回大人,小地原本在冯大人亲军营听用。往日在福建,便时常全身披挂翻山越岭拉练,这些障碍自不在话下。”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你们冯大人在福建时便用心练兵了。”
    “那是自然。队列、阵形、兵器、身体,没有不练的。冯大人说过,当兵吃粮,第一条就是要时刻备战。平日多流一斤汗,战时少流一斤血。冯大人又说,练兵不但须练体、练技,尤须练胆,平日里见过各种情形,上了战阵才不至慌乱,心不慌,手不抖,相信身边弟兄,这才能杀敌保命。”
    “说得好,你们冯大人还说过什么?”
    “说得可多了。当初练兵时,白天冯大人跟咱们小兵一道摸爬滚打,晚上又给军官开小灶。回过头来,各级官长又给咱们传授所学。那时冯大人还有条军令,操练之余,所有不识字的兵丁还要找文书学字,也不多学,每天学一个字,一年下来也能认个三百多字了。”
    “认字?你们军中还管这个?”正德听到这里着实有些惊讶。
    “是。冯大人说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愚兵愚民只知饥饱,何顾廉耻,终是靠不住的。此外,与周边蛮族比起来,咱们汉人天生不如他们彪悍野蛮,但咱们有智谋军略,有风骨正气。只有教导军士,使其明了为何而战,方能无往而不胜。所以,平日闲时,军中人人教唱《正气歌》与《过零丁洋》。”
    正德听了这话,只觉大有心得。“这么说来,你可会全文背诵了?”
    “会!”说着,这军士便自行高声唱了起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唱到激昂处,四下跟随冯虞北来的将校齐声应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曲罢,正德击节叫好:“这才是我大明地雄兵干城。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军职?”
    “小的燕百顺,任什长。”
    “好,廷恩,赏银五士两。百顺,好好干,朝廷决不负忠勇将士。”正德回头对冯虞说道:“朝廷将帅若是都如你一般,鞑子焉敢正视我大明!回头我赐你精忠报国大纛一面!”
    封赏了一圈,正德还觉得不尽兴,四下看了看,突然冒出一句:“那个什么八百步越障,本大将军也来试试。”
    这话一出口,边上众人脸都绿了。虽说平日里正德也不时骑骑马耍耍刀什么的,还不算是手无缚鸡之力。可这八百步越障不是闹着玩的,一般军士上来都觉着吃力。要是这位爷有个什么闪失,磕着碰着,还让不让人活了。可正德地拧劲儿上来了,越劝越要下场。最后冯虞一跺脚,“行,您要下场我也不拦着了,不过有一条,我们得在一旁跟着,毕竟有些障碍可不像看起来那么好对付。到时候多少能搭把手。”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放弃
TXT小说下载网…… 。sinatxt。
    见众人让步,正德得意洋洋进帐褪下甲胄,蔡廷恩、马跃然帮着将一身上下收拾得紧衬利落,在众人簇拥下来到起跑线上。冯虞不敢怠慢,也是一身劲装,陪在一旁。看冯虞如临大敌的模样,正德哈哈一笑,“莫要慌张。别当我是锦衣玉食,我年幼时便骑马、爬树,也跟侍卫学了不少功夫,你且看好了……”
    正说着,只听边上一声鼓响。正德知道这是出发信号,撒腿便跑,冯虞在一旁紧紧跟随。别说,正德腿脚还挺利索。只到了第一处障碍一丈高的木墙前,正德就麻爪了,连爬带蹦,死活翻不过去。周遭围观的官兵早笑作一团。正德倒也不以为意,依旧是嬉皮笑脸,倒退几步,往手心里“呸呸”吐了两口,继续他的爬墙大业。
    冯虞看实在不是个事,忍住笑,对正德说道:“这个……大将军,这墙不是这么翻的。墙高一丈多,原地是必然上不去的。必须快跑一阵才能助力。”
    “方才我不是也跑了,死活上不去啊。”
    “大将军您的力道用得不太对。脚在板上要向下蹬,人才能往上蹿不是。方才您是一脚平蹬,人不是倒飞出去了。这么着,我给您来一回,您只看我脚如何用力就好。”
    说着,冯虞退回二十来步,冲着正德一点头,发力奔跑,转眼来到障碍墙前,身形略一下探。随即腾身而起,脚尖在墙面上向下一蹬,伸手搭住墙头飞身而过,落地时一个滚翻卸去力道。随即起身立定。一套动作毫不拖泥带水,确是利落。正德在旁看着拍掌赞叹,围在周遭的军士也纷纷叫好。
    正德看着眼热,再次上了跑道。所谓知易行难,看着是一回事。自己来过还是不大对头。连着五六次,就是找不着那个点。不过冯虞此时已不再偷笑,看着正德再次站到起跑线上,倒是对他地恒心有些钦佩起来。“大将军。这么着,咱们一起再跑一回,您落我一步,跟着我的动作,看看这回行不行。”
    有冯虞带着果然不一样,正德亦步亦趋,居然还真给他一下子扒住墙头,冯虞在一旁连拉带拽,总算是翻了过去。下了墙头。气喘吁吁的正德喜不自禁。回头看看那高墙,“哈哈,总算是过来了。这回还行吧。”蔡廷恩、马跃然两人赶忙上前,一边替正德拍打尘土,一边是马屁如潮。
    在冯虞等人护送下,正德总算是完成了这八百步越障。看两个近侍又要过来吹捧,正德却是伸手一拦,“行了行了。再说就臊了。唉。冯虞呀,今日这一趟跑下来。我才知当兵吃粮如此不易。将士们平日流汗战时流血,万不能亏待了。”
    在校场上又看了一阵兵士骑射布阵,正德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帐歇息。一气喝下两大碗热茶,正德开腔说道:“我朝素来重文轻武,如今想来却是毫无道理。满朝文官真正能做事的没几个,一个个地却是吃得浑圆。将士们日复一日顶着重甲辛苦操练,一有战事更要流血捐躯,我看一个个却是黝黑精瘦,想来吃穿也好不到哪去。太不合情理!”
    冯虞正色冲着正德一抱拳:“皇上,有您这一句话,三军将士之心大慰矣!不瞒皇上,在我军中,情形还算是好的了。至少不克扣军饷,吃饱穿暖,将士们自然士气高昂用心操练。边军战事频仍,也还保有些战力。内地的卫所却是早已糜烂!”
    听到这话,正德脸色如常,想来平日里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只是问道:“当年皇祖不正是靠着卫所军平天下、靖难、征漠北,得了赫赫武功。为何如今就不成了呢?”
    只听冯虞说道:“当年太祖甲辰整编,一统军制,广设卫所。这卫所镜鉴唐府兵制、宋更戍法、汉屯田制以及秦汉以来军户世袭制,又糅合蒙元职官之制而成。卫所军户以旗军军户为兵源由来,一户出一正军,其余男丁为军余,一旦正军亡故或年老、逃亡,余丁则继正军替役。如果已无成丁应替入役,则需往相应州县军户去清勾成丁应役。卫所军寓兵于农,守屯结合。边地卫所,七分戍守,三分屯田;内地则为屯七守三,太祖爷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不过,臣斗胆说一句,凡事有利必有弊,这军粮是卫所自行开销了。可屯垦之责一重,军兵战力自然就谈不上了。”
    看正德频频点头,冯虞又道:“这个只是其一。其二,正如皇上方才所言,国朝重文轻武,文吏钳制弁员,不啻奴隶,虽一生员亦可役使。军户子弟永不得科举入仕,没个上进之途,自然灰心。百十年来,我大明财货日足,商贾遍地,虽说不如官员风光,却也自在豪奢,只可惜,军户世代屯戍,不得经商为业。如此一来,既不得官做又不得钱财,军户自然是士气低落,无心操演戍守,大批逃亡。如今各地卫所,能满员的只怕是百中无一了。再加上承平日久,各级官佐日渐腐败,吃空额就不说了,还役使兵士为奴。这几重累加,卫所兵不堪战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正德自登基以来,多少也看过几本折子,听过一些朝臣内侍谈论武事,自然知道卫所军如今已不大靠得住,却从未听闻如冯虞这般有条有理的论述。待冯虞说完,正德一脸愁怒:“这么说来,天下卫所多已荒废了?”
    “差不多了。”
    “那应如何才好,万一有强敌入寇,除了京师团营,境内就无可战之兵了么?”
    “确是如此,卫所军中虽偶有敢战之将能战之军,但却也为数极少。别地不说,这些年倭寇犯境,沿海各处卫所哪怕是以多敌少,又曾打过几个胜仗?恕臣直言,若是长此以往,只怕海内不臣之徒,域外强梁之辈迟早要生歹心,干戈四起了。” 
                  第二百二十章 朕也弄一套
    听了冯虞的预言,正德长久托腮不语,良久方才开腔:“依你之见,当如何举措才能强兵,又不致如唐末一般藩镇乱国?”
    冯虞略一斟酌,才说道:“有些话本不该由臣来说,不过如今不在朝堂,臣也就斗胆进言了。先说这强兵。按着臣方才所言,归根结底便是要厚待武人。这厚待,应惜爵厚赏。官爵为国家名器,若是滥封,必动摇国本,紊乱朝政。银钱财货则不同,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何况,若是三军效命威慑宵小,能令战火不生,令国家承平,这就不知能生出多少金银来。此外,还可多设虚衔勋位,以示恩荣。
    其次便是兵农分离,压缩兵员,行精兵之道。从古至今,打仗就从没有人多者必胜的。兵员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