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17章

大明官商-第117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承庆不禁咂舌,“都护着实是大手笔。不过,马、步、车协同,须得长期精练严训,用来方能得心应手。另有一条,习用火器所耗资财十倍于一般军卒不止。此外,这些新铳炮威力如何我尚不知,按着现下所用手铳与碗口铳来看,射速颇慢,射程、精准又不比强弓劲弩。真能扛住骑兵冲阵么?” 
                  第二百一十六章 开创
    听赵承庆有此担忧,冯虞笑道:“威力大小是思献的事。至于精准么,依我看来,半是火器不精,半是操演不足。现下,军中平日里将火器尽行锁入库房,战时方才发下。平时莫说训练,士卒连碰都碰不得,战时能打准才见鬼了。此外,承平日久,许多规矩定得只求便于管束,全不顾军中情形。就如武库由宦官、文官掌管,火器领多少,战后便要完整缴回多少,这不是胡扯蛋吗。如此,哪个能尽心作战。”
    这番话可说到赵承庆这老军伍的心坎里了。只见他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可不是么,那些个文官屁事不懂,只知指手画脚瞎扯添乱,如当年于阁部那样知兵的,一百个里头也挑不出一个来。想想便来气!”
    “不说这个。反正咱们是万岁侍卫亲军,哪个胆敢留难,我找皇上评理。不过,单单是换了火器还不够,平日里便要士卒操练纯熟,这个交与范长安来办。另一条,我看这军制、戎服、旗号什么的只怕都得改改。这个么,思献你多操点心,这两日便拿个章程出来。”
    陈琛点头应允,心下却是窃笑。这一套东西,冯虞之前在福建都玩过了,如今萧规曹随便是,费不了什么心思。
    “赵老将军,这几日也有件事情要麻烦你。”
    “冯大人有事只管吩咐。”
    “按我推算,一两日内五万人马便到齐了。我想着,象如今这般各处人马各自抱团,迟早必定还要生出事端,干脆咱们将各地兵马按着兵种分别打散重编,重起炉灶,只怕要好得多。”
    赵承庆一咧嘴,“冯大人你可真能给老夫排活,此等事。既费口舌又费力,老夫可是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冯虞笑道:“要不,你与思献换换?”
    赵承庆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算了算了。那等细致活计我是搭上老命也干不来的。还是让我老头子重整兵马得了。”
    “还是的。俗话说,姜是老的辣。老将军是沙场宿将。辈分资历在那边摆着,哪个敢不服?这种事情,还就非您老莫属了。”
    五日之后,赵承庆与陈琛又聚到冯虞帐中。
    “怎样。伤势好些了么?”赵承庆见面就问。
    “勉强是能下地了,前几日你着人送来的金创药果然见效。”
    “那是自然。”赵承庆捋着胡子相当得意。“这可是我家传的伤药。当初老夫初入军中,也曾吃过军棍,便是抹的这个,确是管用的。”
    “多谢了。这几日两位手头进展如何?”
    说起正事,赵承庆一脸愧色,“老夫本事差些,重编的军马尚不足半数。此外,不知大人新营制如何设计,一时也不好着手倒是真地。”
    冯虞一拍脑门。“是我疏忽了,应先找思献敲定这事才对。营制是定要改的,如此让老将军白费了一番工夫。思献你且说说,新营制你是如何初拟的。”
    陈琛对此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两个册子,递给冯虞、赵承庆观看。口中则解说道:“以我之见,都护府分三三、二五两营制,军官阶级分作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都护、都护。骑军、辎重、持刃步军按二五编成。火器军以三三编制。厢车军则混编。一辆厢车编三十人一队,十人操车、十人持铳、十人持刀、矛、弓弩。大数上也是三三编制。另外,火炮单独编队,十人操一重炮。七人操一轻炮。全军拟配重炮九十六门,轻炮二百四十六门,虎蹲炮另计。两位大人手上这是编制详表。对骑军、步军、火器军分类更细。总数在五万左右。”
    两人当即低头细细看了一遍,冯虞还没什么,赵承庆却是一拍大腿,“细致若此,我却省了许多工夫。真要按着如此规模装备起来,这五万人可是纵横天下鬼神难挡了。不过,老夫有一事不明。敢问这参谋部是做什么的?”
    陈琛又将当日冯虞的解释细说了一遍。赵承庆连连点头:“所谓术业有专攻,若是专人来做这些事务倒是妥当。不过。如此一来,主帅岂不是可做甩手掌柜了?”
    冯虞笑道:“哪有那便宜事。参谋所做规划,终归还是要主帅来拍板定夺。我看思献此文已是够缜密地了,不妨先实行起来。尤其是工坊那边,务必加紧动作,及早开工,这边列了如此多的铳炮,若是造不出来,那便是不折不扣的纸上谈兵了。”
    陈琛当即表态:“这个么,大人只管放心便是。我已行文工部、兵部要人要物,也都有了回复,保准年后开工造铳造炮造衣甲。”
    “呵呵,你不说这衣甲我还忘了。咱们侍卫亲军戎服甲胄如何配穿,思献你可有腹案?”
    “有。火器军、辎重军全员着铁笠盔、对襟罩甲。持刃步军着铁钵盔、缉甲,骑军着锁子护项铁钵盔、环锁铠。另外,军官衔级以日月徽形缀于两肩肩牌上,以便阵中识别。一两天我寻工匠做出个样来,到时候两位大人再细细斟酌,如何?”
    “可。”
    此时赵承庆则说道:“车兵为本朝少有。这几日整军之余,老夫便琢磨这厢车的阵法,参阅上古兵法,见春秋时郑国车军有鱼丽之阵,分右拒,左拒,中军三部,前二后一。又车队在前,步队在后,成鱼鳞阵式。此外各国又有方阵,园阵,疏阵,锥形阵等。不过还是太简单了些,前述车营方阵及其所属冲、横、乘队形,合于守而不合于攻,合于平川而不合于丘陵。若是能做到阵型多变,参五行之变,卷而藏之则为方阵,为园阵,则握奇之数在中权,擅守;舒而张之则为曲,为直,为锐,而握奇之数在阵后,擅攻,如此则攻守进退自如。冯大人以为如何?”
    冯虞笑道:“若能练到如此地步自然最好,老将军不妨画出阵图来,咱们一道参详。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按着思献这详表整军,老将军多多辛苦,待过得几日我伤好了,定来分担。” 
                  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目一新
        不知不觉间,年关将近。关外的朔风挟着鹅毛大的雪片席卷而来。天地间一派萧杀。不过,此时的燕山脚下却是号角声咽,人喊马嘶。五万多名豹房侍卫亲军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操练得热火朝天。
        冯虞伤愈之后,与赵承庆一道将这数万将士打散重编,范长安主管骑军组训,赵承庆分管持刃步军,冯虞亲自操练火器军。至于陈琛,虽说领了军谘府也就是参谋部主事一职,不过这些日子则是一门心思扑在工坊上头,各种各样的物资调拨公函流水一般飞往兵部、工部。
        按着冯虞的意思,这支新军不但编制、装备要改,就是服色也是要焕然一新。以往明军戎服尚红色,往野地里一站,大老远便看个分明。鞑子骑兵则多穿灰白皮袄,很不显眼。冯虞与陈琛、赵承庆商议了几回,定下灰绿色的戎服色调,配上铁黑甲胄、黑皮靴带,倒是更有肃杀之气。^^^^往日明军行军作战,个人物品往往是用个包袱皮一扎,往身上一挎了事。实在是有碍观瞻。此番,冯虞干脆将在福建时设计的肩挎背囊、背心携具一并端来照用。做出来的样品给赵承庆看到,爱得不行,当即抢了去,以试用为名,便不还了。搞得冯虞、陈琛二人哭笑不得,只好再做。说起来,穿越后的冯虞对明军服饰最看不惯的就是什么徽标都没有。^^^^奏请正德恩准后,冯虞亲自动手设计了一款镶于盔额的盘龙帽徽,什长以下军卒用濯银、队长以上官佐用鎏金。转  载自  至于昭显官阶的肩章,则以戎服同色布条为底,上缀铜徽,同样是什长以下濯银、队长以上鎏金。伍长是一日一月牙、什长一日二月牙、队长一日三月牙、哨官二日一月牙、把总二日二月牙、守备二日三月牙、都司三日一月牙、游击三日二月牙、参将三日三月牙,至于都护、副都护,一个五日一个四日。话说回来,反正全军上下谁都认识。有没有这肩章也无所谓,只是为了整齐划一罢了。原本冯虞还想趁热打铁搞一套勋章勋表出来,后来一琢磨,这实在是牵连甚广,不好由自己出面推行,只得是暂且作罢。不过,有机会还是可以向正德兜售一番。^^^^
        重编之后,全军立即开始整训操演,强度之大,即便是以强兵著称的精锐边军也得咬牙硬撑。不过。士气却是高昂得很。说来其中缘由也颇简单。饭好、饷足。加上每日主帅亲自到场压阵,哪个能不卖力。
        不过让满营官兵好奇的是,冯虞练兵的花样远远多于其他军伍。寻常军中强身健体的花样也就是什么跑圈、举石锁、爬杆。在这里,单单练腿脚的便有十里长跑、武装越野、折返跑、蛙跳等等,还有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之类的新动作。冯虞还在营中空地上整出几条名为“八百步越障”地跑道,其中有沙坑、水塘、独木桥、木墙、绳桥等诸般障碍,可以说战场能遇到的障碍大多在此。官兵们跑起来倒是颇有兴致。反正总比长跑好玩些。
        看着场上官兵生龙活虎,赵承庆感慨不已,对着冯虞说道:“老夫也算是带老了兵的。^^^^没想到练兵还能练出这般花活,一溜八条道,相互一比。高下立判。引得兵士们好胜心起,争先恐后。虽说这操练强度比九边雄兵还要大上许多,可兵士们却是毫无怨言乐此不疲,可见冯大人确是带兵有方啊。”
        “这些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老将军戎马一生,见过许多阵仗,虞还要多向你请教呢。”
        “不敢当。”
        “我说的可是真心话。现下侍卫亲军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可还有许多棘手之处,正要老将军出力。”
        “请讲。但凡我能用力之处。绝不推搪。”方才冯虞几句话恭维得赵承庆老怀甚慰。^^^^自然万事好说话。
        “眼下第一要紧的,便是缺人!你看。军谘府那边,除了陈琛老哥一个能顶些事,其他从事帮办不过是些书生罢了,撰写公文是手到擒来,可是参赞军务却是大眼瞪小眼,除了死背兵书压根是不顶用。咱们中军也没些得力能手,各营卫调来的皆是随队官佐,中层断档,都、游职官到现在都没填满啊。我琢磨着,能否请老将军联络相好的将门世家,荐些精干的子弟、宿将到咱们军中高就。你看此议可行么?”
        赵承庆闻弦歌而知雅意,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冯虞话中有话。如今侍卫亲军缺将佐是不假,冯虞尽可自行调任培养扶植嫡系。如今却要拿出部分职位给他们这些武将集团支配,显然这是有意笼络示好,赵承庆不禁心意大动。“这是好事啊。将门出虎子,虽说也有败家的,可更多地还是良将地胚子。那帮老弟兄当中,老夫还算是说得上话,这么着,我先告假三日回京一趟,将这事尽早办了,可好?”
        “呵呵,老将军亲往那是再好不过。不过,我可是丑话说前头。元戎子弟到我军中,量才录用、赏罚分明这两条是绝不能少的。否则我不好带兵,过于宽纵到头来也是害了他们。”
        “那是自然,军法无情么。那我这就动身。”
        “好,有劳了。我在营中静待佳音。”赵承庆动身后不久,冯虞正在校场督操,有个门军急匆匆跑来禀报:“都护大人,辕门外来了一拨人,有武官,还有宫里的公公,请与大人一见。”
        “武将怎么和宦官凑一块去了?是来传旨的么?”
        “不是。说是与大人是旧识,一见便知。”
        冯虞越想越没谱,自己几回入京,倒是没少认识人,或许是一面之缘吧。明代武人地位低于文官,故此抱团情形更甚以往。如今自己好歹也是领着军权的武官了,或许是来认门子拉关系的吧。
        “好吧,头前带路。”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朱大将军驾到
    来到辕门处,冯虞大老远便瞅见几号人牵着马在那里东张西望,一副好奇的模样。头前两个中官都认识,便是正德近侍蔡廷恩、马跃然,这哥俩怎么在这儿?待冯虞走到近前,正要问好,只见这两位身后转出一人,一身华胄,顾盼神飞,看那脸盘,竟是正德!
    冯虞愣了一下,口中念着“参见万岁”,便要大礼参拜,却给正德一把拉住,“诶,错了错了,现下朕不是皇帝。”
    “啊?!”冯虞一下懵了,你不是皇帝,那你是谁,寻开心怎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