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与绿,男与女 >

第63章

红与绿,男与女-第63章

小说: 红与绿,男与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映红对苏梦醒说:“这家伙脾气很好嘛,总是笑眯眯的,说话不急不缓,不象个北方人。”

  “是吗?”苏梦醒不以为然。她从认识他起他就是那样,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吧。

  李映红小声嘀咕:“我觉得他很喜欢你耶。你看他老的眼睛老追着你看,眼神有点那个,哈哈。”

  苏梦醒推她:“去去,不要胡说八道。他是我哥,当然要对我好。他看谁都那眼神。”

  高中最后一年,向高考冲刺。

  那一年的高考,是苏梦醒一生的滑铁卢,是她在以后的岁月里心中一块不能言说的痛,是她不能愈合的伤口——不能愈合,是因为这个伤口给人揭了又揭,揭得鲜血淋漓,无法愈合。

  她发挥失常,以三分之差落在本科线下。

  这也是她跟着父母南迁所付出的代价。南迁之前,郑爸爸和李妈妈对苏家父母说过这事,他们说H市所在的省份高考线比他们那时所在的省份要高出很大一截,他们这样举家搬过去,对孩子考大学没有好处。

  可是那个时候苏梦醒才十六岁,做父母的不可能把未成年的女儿一个人留在某个城市独立生活。如果她再大些,已经还有半年一年就要高考,那就好说很多。

  苏梦醒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睡觉,不吃饭不说话。梦醒爸爸妈妈叮嘱儿子不要外出,要待在家里监视姐姐的一举一动,一有异常赶紧打电话跟父母汇报。

  傍晚时分郑义成背着一只书包过来,走到梦醒床前把她拉起来说:“走,陪我去逛逛夜市。”

  她不情不愿地跟他出门。郑义成跟苏家爸爸妈妈打过招呼,带着梦醒去逛街,一边走一边不经意地买一串豆腐干,一只茶叶蛋,一盒冰琪淋这种零零碎碎的东西给她吃,绝口不提高考的事。

  北方人喜欢吃面,他带她去吃面。吃完面再带她去冷饮店吃赤豆冰,吃冰薏米羹,撑得她站不起来走不动。

  这个时候他才开口切入正题:“梦梦,这次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的分数,如果在我们那里,已经够上本科线了,只不过这里的分数线特别高。所以你没发挥好,并不能说明你比别人笨。我知道你读很多书,知识面很宽很有思想和见解。今天我跟两家的大人都交流过,都不赞成你再考一年,觉得那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我建议你还是找个好的大专专业读,如果你愿意,可以边读边参加自考或者函授的方式进修,一样可以拿张本科文凭。或者如果你不愿意再拿学历也没什么,学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有真学识真本事就可以。”

  苏梦醒这个时候鼻子一酸,眼圈一红,流下眼泪,不知道是感动还是觉得委屈。

  他摸口袋,试图能摸出块手帕来,结果什么也没摸到。她拿出自己的手帕擦干眼泪。

  他逗她:“是不是觉得撒切尔夫人梦破灭了,所以伤心?”

  她破涕为笑,在桌下死命地踢他。

  郑义成坐坐直,说:“还好没穿军装,否则有损军容军纪。”说着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叠资料,一张一张给她分析。

  “我觉得你外语是强项。现在外面外贸人才很缺,这个专业也少,你不如就读个H大的外贸英语大专班。以后干外贸干好了,说不定能混个外贸部长当当,由外贸部长再往上升,不是照样可以做女总理?如果真的上中文系,你看哪个中文系的毕业生能做到那个位置?”

  明知道他是在逗她,她还是忍不住凝神细听。现在的问题是,她并没有报H大的英语大专班,怎么去读?

  郑义成说:“我打听过了,这个班是H大的创收班,属于计划外招生,考生可以改志愿重新报,但是进这个班要读自费。”

  读自费?苏梦醒踌躇。

  郑义成笑一笑:“你爸爸妈妈说没问题。”他没说的是,他的父母也愿意出一部分钱。

  她再开口就不那么理直气壮:“没有别的专业可上了吗?”

  郑义成说:“别的专业都没有这么好。 H大为什么开这个班?因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热门呗,将来找出路也容易。”

  李映红也差了那么几分落在本科线下。她原本报外贸局下面的外贸学校,是中专学历,听说H大办了这么个大专班,她的父母也想着要送她去上这个大专班。

  就这样,苏梦醒和李映红又成了大学的同班同学。所有的手续都是郑义成在办,顺便帮李映红的一起办了。H市的八月,正是酷暑高温的时候,郑义成顶着烈日带着两个女孩奔波在招生办和H大之间,报名,改志愿,交费,参加口语面试,三个人晒得跟非洲人一样。

  所有的手续办好之后,苏梦醒跟李映红在家里等通知。郑义成返校之前,李映红的父母在家里做了一桌饭菜,把郑义成跟苏梦醒请去,对他的帮忙表示感谢,说自己工作忙,他帮了他的大忙,以后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尽管开口。

  郑义成说:“您在外贸部门工作,将来梦醒工作的时候请你帮忙多操心些。”

  李映红爸爸一口答应:“能帮得上的话一定帮。”

  由于整个暑假一直在忙这件事,李映红的开双眼皮计划泡汤。九月份当所有的计划内学生都入校之后,苏梦醒和李映红才拿到入学通知书,去学校报到。她们被告知,学校的宿舍紧张,这些计划外的本市学生不能住校,要走读。

  多少年以后,当苏梦醒经历了恋爱,婚姻,跟郑义成重逢在茫茫人海,透过时光,越过人群,回首那段往事,不得不承认这世上人和人千差万别,男人和男人也千差万别。为什么有些男人的嘴会那么尖酸刻薄,不把人的自尊打翻击碎,放佛不能够突出他们的“优秀”,有些男人就可以那么和蔼温良,对女人处处体贴爱护。

  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坎坷和情感历程之后,她才成为婚前同居的积极倡导者,成为门当户对的铁杆拥护者。

  那一年的高考,让苏梦醒放弃对文学的爱好,进入H大的英语系外贸英语大专班,成为一名自费走读生。

  由于郑家离H很近,郑义成又在外地上大学,H大早上第一节课开始语七点半,苏梦醒平时就住在郑家郑义成的房间,周末才回自己家。

  李映红课间也跟着苏梦醒在郑家落脚,把运动服运动鞋之类的上课必需品也放在郑家。

  她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食堂吃饭,饭碗放在随身的书包里。李映红的爸爸妈妈经常出差,住旅馆宾馆的时候从宾馆里拿回来很多小包装的洗发水沐浴露,她们把洗洁精灌进去用来洗碗,倒也携带方便。

  李映红咒骂:“什么世道!上大学不住宿舍,那还叫上大学吗?!”

  不住校,就意味着很多大学里的夜生活无缘参加,比如某著名作家来学校跟大学生的见面会,每个周末学校开到深夜的学生舞会,研究生舞会——等到舞会结束,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她们这些走读生就没有办法回家。

  由于上课没有固定教室,同学们下课后都回宿舍,这些走读生的集体生活感比住校生差太多。

  梦醒爱静不爱动,对于这些活动都无可无不可。可是李映红爱动不爱静,这样的生活让她郁闷致死。

  没有这种集体宿舍生活,梦醒不会打八十分,不会很多大学生都会的游戏,这一切,在多少年以后,都变成她的丈夫张允鑫嘲笑她讽刺她的有力武器。

  他说:“你牌都不会打,你上没上过大学?你算什么大学生?”

  那个时候他们没有吵架,没有因为生活琐事争吵,他就这么神情不屑地质问她,好像在说着太阳从东边出来这个伟大的真理一样自然。

  这话像一把尖利的匕首,直直地插入她那脆弱的自尊,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

  她时常想,他凭什么?她处处维护他的自尊,从来没有嘲笑过他的家贫,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赚的钱没有她多,那么他凭什么可以把他的自尊放在脚下践踏?

  高考,大学生活几乎成为苏梦醒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是她永远的滑铁卢。。 最好的txt下载网

5初进大学
大一的功课非常紧,课排得满满的,尤其是早上的课。那个星期四,梦醒和李映红上午十点半就下课,早早去食堂吃饭。这个时候食堂人不多,她们很从容地买了米饭,青菜底和大排,炒三丁放在一起吃。李映红父母搞外贸,她很洋派,吃饭用刀叉,当下拿出塑料刀叉去切那块大排,一人分一半。

  李映红正在咬牙切齿地跟那块大排做不懈的斗争,一个熟悉的男声在身边响起:“阶级仇,民族恨呢!要不要帮忙?”

  梦醒和李映红的目光从那块该死的大排上转移到身边发出声音的人身上,不约而同地惊叫一声:“张勇!”

  那个男生正是他们高中同班同学张勇。

  张勇不请自坐,一边跟她们一起吃饭,一边问:“你们在哪个系?我在历史系。”接着他如数家珍,说着同班同学的去向,某某去了哪个大学校,某某去了哪个中专,某某没考上,预备复读,某某正打算找份工作,不想再读书。

  马承波去了外贸中专。

  苏梦醒和李映红因为忙着改志愿,办各种手续,对班里同学的去向并不了解。

  张勇把自己的宿舍地址,家庭地址,宿舍楼下的公用电话,家里的电话统统都抄给她们,并向要她们的电话和宿舍地址。

  苏梦醒看看李映红,硬着头皮说:“我们走读。”

  张勇诧异:“为什么走读?”

  李映红白他一眼,直冲冲地说:“我们在外语系外贸英语大专班,属于计划外。”

  张勇尴尬地说:“噢,其实走读好,学校的条件不好,七个人挤一间房,转身都转不开。”

  李映红脸色稍霁。梦醒把自己家的电话抄给他,把郑家的电话也抄给他,告诉他自己除了星期六,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郑家。

  李映红也把自己家的电话抄给他,虽然她知道他要她的电话只是个幌子,他是向庄舞剑,意在沛公。

  梦醒是星期六晚上回家的时候才看到张勇写给自己的信。这个时候苏家已经分了新房子,三室一厅,由于厅只有七个平方,只能吃吃饭,所以那间带阳台的十四平方的房间被用来做客厅。梦醒上大学前住在朝北的小房间里,那个房间只有六个平方,志醒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梦醒上大学后,由于大部分时间住在郑家,志醒就住进小房间,梦醒周末回来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凑合一个晚上。

  张勇的信被放在父亲的工作台一角,上面细细的一层灰,刚好是她在学校食堂里碰到他的前一天到的。怪不得他那天看看她,又看看李映红,欲言又止。

  张勇在信中问她暑假过得怎么样,汇报了自己暑假都做了些什么,告诉她自己已经被H大历史系录取,目前的通信地址是H大某宿某房间,楼底传呼电话号码,自己的家庭地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等等。

  末了叮嘱她给他去信告知她的下落。

  梦醒的桌上铺着信纸,本来打算给郑义成写信汇报一下大学的新生活,读了这封信倒犹豫了一番,不知道该不该先回封信给张勇。她觉得他信中想知道的信息都已经知道,似乎她用不着再写信通报。

  于是她取出钢笔,先给郑义成写信,下笔如飞,一会儿写好,找信封装进去,贴上邮票,等第二天到楼下的时候顺便去小区的邮局寄出去。

  张勇家离H大也很近,离郑家只有两站路的样子。他喜欢读书,没事不怎么愿意回家,在食堂吃完饭后喜欢去泡图书馆。当时大学校园里正在流行钱钟书的《围城》,梦醒还特地买了一本非常美丽的软面抄把她认为很幽默很警世的句子抄下来。张勇的兴趣一直在历史方面,没怎么注意,听两个女孩谈得兴致勃勃,也发生了兴趣,又听说这本紧俏的书在梦醒手里,当即提出要转借过来读一读。

  李映红说:“去,去,你排在我后面。等我读完就要到期了。”

  张勇说:“不至于吧?你读书读得那么慢啊?到期也没关系,我跟你一起到图书馆去办转借手续。”

  大学里很多生活都是很新奇的,讲座,演讲,舞会,还有网球。校园里的教学楼都是些红砖老楼,楼的侧面无窗,网球的初学者会在这种楼侧开阔的地方对着墙壁练习。这种楼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墙面不平,使得小小的球不好控制,经常飞到意想不到的方向,于是这些初学者拣球拣得的不亦乐乎。

  李映红玩网球玩得最来劲。她居然通过他父母找到出口网球的进出口公司买了好几盒出厂价的网球,网球拍,穿上球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