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梦幻王朝 >

第4章

梦幻王朝-第4章

小说: 梦幻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氏一家很是严谨,从来守时。魏征这次重病,便让长子叔玉代替听朝,然后回去转述于他,病中依旧理事。可现在叔玉依然没来,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李沐风心头格登一震,已然猜到自己预感的来源。他有些疲倦地闭上了眼睛,一种悲凉的情绪在身体里流动。该来的终究会来,大唐终于失去了一颗重要的基石,而自己也将失去一个或可扭转圣意的纽带。
  李建成微微有些色变,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沉声发问道:“诸位爱卿,魏叔玉为何缺席?”
  众人的目光显然也带着疑问,没有人答得上来。
  “起禀万岁!”突然一个小太监,拾级而上,扑通跪倒,颤声道:“魏大人突然急病弃世,现其长子魏叔玉在承天门外跪哭报丧……”
  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震的所有人目瞪口呆。太极殿上一片死寂,再无半点声音。
  有人抽泣了起来。这就像投入池水中的石块,轻轻泛起了微澜。渐渐地,叹息声,抽泣声,交谈声混成一体,间或还夹杂了一两声冷笑,却不知是谁发出来的。
  李建成根本没有理会臣下的失仪,只是呆呆的发愣,表情阴晴不定。
  李沐风虽然心里早已经有了准备,此刻还是禁不住暗自叹息。造物中冥冥自有定数,不是所有人都能改变命运。李沐风心中虽然悲戚,却不得不盘算:魏征一死,尚书令职务空缺,该何人递补?此职务非同小可,虽然为正二品,但统领百官,为六省之首,其真正势力远非有名无权的三师三公可比。
  魏征并不是李沐风的支持者,但至少绝对不是反对者。虽然他曾经带头反对过立李沐风为太子,但那是对理不对人的谏言。他为人耿直,向来不结党营私,因此一部分高官反倒形成了以魏征为中心的团体,这恐怕是魏征没想到的。他们对各位王子都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势,并不参与权势争斗。正是这些人的存在,隐隐的制约和平衡了各方面的势力。而这些人的存在,正是以魏征的存在为前提的,现在魏征一死,恐怕他们必须要选好拥立的对象了。
  赌博阿……押对了日后就是拥立之功,押错了将来就是结党营私,意图叛乱,还真难为他们呢……李沐风如此想着,唇边笑容渐冷。
  
“怎么昨天还好好的……”李建成回过神,脸色变了几变,道:“传进来。”
  那个太监转身刚要传唤,听得李建成又道:“慢,先让他回去家里准备丧事,朕亲自过去。”
  那太监一声遵旨下去了,尚书左仆射赵梦阳出班跪倒,颤声道:“万岁如此厚待魏相,想来魏相酒泉之下也必感万岁大恩,就是我等……也深感皇恩浩荡……万岁圣明……乃千古名君呐!”说道后来,居然哽咽无语了。殿上殿下都不甘落后,连呼万岁圣明,竟是整齐划一,余音不绝。
  李沐风心中大为佩服。这赵梦阳素来和魏征不合,此刻却是说哭就哭,当真是训练有素,绝对有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功夫虽略显夸张,但论其效果,看到李建成的一脸陶醉就知道了。
  凭心而论,李建成虽及不上李世民内外建功,威加四方,却是一代守成之主。此时的大唐,已然一扫隋末纷乱,颇有兴盛之象。即便达不到应有的贞观盛世,却也不差于文景治世。
  然则不论如何,提什么千古名君,实在阿谀过度了。
  李沐风努力不让脸上露出鄙夷之色,也随着诸位大臣高呼万岁,心中却是一阵的恶心。
  此时却听赵梦阳又道:“启奏陛下,尚书令日理万机,不可有一日之空缺,陛下切莫过于悲痛,为大唐社稷着想,还请陛下速速定夺!”
  李沐风已然猜到他会有如此说法,心头暗笑:这老狐狸的尾巴还是露了出来。他心中早有算计,岂能让他如意?刚要有所动作,忽的目光一转,却又停住了。
  赵梦阳的一番马*让李建成极是受用,面上带笑,如饮甘霖。可他又是何等心机深沉之人,怎会听不出赵梦阳毛遂自建之意?他面色一沉,刚要说话,却见殿上有人出班奏道:“父皇且慢!”
  正是一直一言不发的二皇子李征。
  “父皇。”李征话也不多,语气却不容置疑,道:“尚书令一职非同小可,还请陛下三思。”
  李建成颔首道:“这个自然。待朕想上一想……”
  李建成又不是昏庸无脑之人,怎会不知此中关键。尚书左仆射赵梦阳是太子一派,而尚书右仆射秦仲则是二皇子的人。尚书令的任命会直接影响两派的势力均衡,而且还间接表露自己的倾向,影响那些中立派的官员走向。倾向二皇子当然不行,李征是四个皇子里面唯一带过兵的人,和各位将军过从甚密。要是任命赵梦阳……李建成看了太子李志一眼,心中也是一寒,他可不想早早的学自己父亲李渊去当太上皇。
  李建成全向下扫了一眼,正好对上李沐风的眼睛。李沐风早就有成竹在胸,微微一笑,出班奏道:“启奏父皇,儿臣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建成点点头,道:“讲!”
  李沐风道:“魏相劳苦功高,无人能及,为我大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刚刚身死于任上,不如尚书令暂时空缺,由尚书左右仆射二人代行其职,以示魏相之功绩,又可全陛下爱臣之心。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沐风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似乎维护了各方面的利益,谁也不得罪。实际上依旧是把权力分散,保持两大势力平衡,使其不敢妄动。
  太子李志皱眉道:“二人代行其职……若是意见相左,争执不下又当如何?”
  李沐风笑道:“那自然是承奏父皇,由万岁决断了。”
  李建成目光一闪,起身大笑道:“如此甚好,散朝!“
  四皇子李陵一般是不上朝的,一来他年纪还小,二来向来贪玩,别人也就随他去了,可这并不表示朝中之事他全然不知。或许,最不被别人注意的人才是最危险的。
  此刻,他正在自己府中听一人讲早朝之事,眉头轻锁着。
  “殿下。”那人身在厅堂的角落里站着,全身被阴影所遮盖,看不清面目。“这其中可有什么不对之处?”
  李陵踱了几步,端了一杯茶呷了一口,笑道:“没有什么不对,只是魏相故去,我有些措手不及。”
  影中人道:“魏相去世,各方面蠢蠢欲动。”
  李陵道:“不错,不过暂时让三哥给压下去了,三哥这一手可真漂亮呢……”他突然问那人道:“你对我三哥怎么看?”
  那人一愣,忙道:“三皇子天资聪颖,为人温文尔雅,不骄不躁,是为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恐怕不是你的心里话吧?”李陵格格笑了几声,然后沉声道:“他岂是甘居人下之辈!不过我还真看不透他……他似乎一出生就带着秘密来的。”
  李陵见那人似乎听不明白,又道:“他连名带姓是三个字。按理说应该两个字才对,这一点就不合祖制……听说是皇上一时兴起赐的名字,后来不好改口了……冥冥中似乎有什么定数吧……”
  那人没有说话,心中却不以为然。四皇子想法着实有些不着边际了,他才不相信名字和定数有什么关系。
  李陵目光投向窗外,似乎自言自语道:“风起青萍之末,或许一场风暴要来了吧。”
  唐,公元643年。魏征殁。魏征的死或许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了一丝微澜,但是在当时,却是一场风暴的开端。
或许任何风暴来临的前夕,都会以一阵异常的宁静为开端。
  李沐风抬头看着夜空,怔怔的瞅着一颗颗清冷的星辰。在他看来,就算是片刻的寂静也好,对于谁也无法预料和掌控的未来,眼下的平静实在令人留恋。
  “殿下,咱们出去吗?”
  循声一看,原来燕王府的侍卫统领林凡,身后还跟了几个年轻侍卫,都是一脸的渴望。
  燕王府家将最没规矩,这是长安公认的事实。说他们没规矩不是说品行不良,而是对那些王公贵族们礼数不周。这当然都是李沐风一手培养出来的,他自己就对那些繁文缛节卑躬屈膝的古代礼法十分厌恶,只是出于特殊目的自己才压抑本性去遵照,把自己变成一个温和守礼谦谦君子。
  因此对于府中的人他就特意要求他们不可拘礼。天长日久燕王府中的人也就习惯成了自然,言语行为日渐“放肆”了。不过心中对李沐风的尊重爱戴反倒日益加深。可不知情的外人却看不惯,宽厚的说李沐风为人和善,刻薄的说他御下不严,管教无方。对这些言语,李沐风依旧是微微一笑,听之任之。
  像现在这样,要是别的王府,谁敢随便打扰主人的清净,更别说提什么要求了。
  李沐风却毫不恼怒,只是有些诧异的问:“出去?出去作什么?”
  林凡一脸怪异,道:“殿下,今天是上元节,正月十五阿,有花灯会的。”
  李沐风恍然大悟,自己最近殚精竭虑,心思用尽,全放在宫斗上去了,眼前喜庆的日子到了反倒不觉。
  “好,咱们去。”李沐风来了兴致,扯了扯林凡的侍卫服,笑道:“你们就这样去?换身衣服,别打燕王府的旗号,唯恐天下不知道!”然后又朝其他侍卫说道:“你们去问问女眷,谁想去的,咱们一并去。”
  众人哄然一笑,分头准备去了。
  ※※※※
  唐代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其中最被重视也最热闹的节日,就是后来被称为元宵节的正月十五上元节。
  从正月十五到正月十七,长安宵禁全开,锣鼓喧天,灯火通明。赛灯会的花灯争奇斗艳,夺人眼目,艺人戏子更是使尽浑身解数,百戏同开,弦管齐鸣,一时观者如堵。此时不论老少男女,高低贵贱全都投入到狂欢之中,如此热烈的气氛确实让人心醉。
  当然有利自然有弊。家家都去观灯,人走室空,盗贼由此而起还可理解。倒是有人为了竞灯会一时之风光,千金一掷,竭资破产,倒是让人叹息了。可见攀比之风,古来有之。
  李沐风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赏玩。众侍卫衣着光鲜,气宇轩昂,跟出来的几位女子更是婀娜多姿,她们一路嘻笑,顾盼生姿。偶尔横目扫过路人,眼波流动,娇媚非凡,让旁人登时色授魂与,不知是该看灯还是看人了。李沐风被人众星捧月一般围在当中,自然更是吸引了无数目光。这样出游虽然是风光惬意,可却也感到几分无奈。可无论怎么说,众人偏偏严守职责,依旧寸步不离,李沐风只好苦笑作罢。
  整个灯会的中心在安福门外。安福门位于长安偏东最繁华的地段,朝廷不惜破费,居然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高达二十余丈的灯轮。上面更是点燃了数千只各具形态的彩灯,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巨大的环形发光体,光焰飘忽不定,端的是火树银花,壮丽非凡。灯轮下有上千名身着褶裙的年轻女子载歌载舞,妙态横生,直让李沐风等一干人也看的眼花缭乱,心驰意动。
不过此景虽然堂皇华丽,却染了太多的富贵之气,看了片刻,便觉无甚意味。众人信步而行,不知不觉间,已经从安福门走到了小雁塔附近。
  这里又别是一番光景了。也有花灯竞奇,但并非炫耀富贵,只是比斗巧心思。也有人潮涌动,但不是非富即贵,大多数一望便知是白衣庶民。这里没有皇家的气派奢华,尽是平民百姓的溶溶之乐。
  李沐风看到前方挑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赛诗会。心中一时技痒,不由的向前走了几步。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掠过,突然在一个女子身上定住了。
  李沐风又向前走了两步,借着飘忽的灯光,看清了这个女子的面目。他突然好像被雷击中一般,呆呆的僵立不动,眼睛却直勾勾的盯着这个女子。
  那是一名犹如白玉般清冷的女子,衣衫素雅,更衬着冰雪般的肌肤,乌云般的发髻上,插着一只翠绿的玉步摇,如同蜻蜓般微微颤动,摇曳生姿。她……她……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仿佛在那里见过她?为什么这姿态,这面孔如此的熟悉?为什么?为什么?
  眼睛!
  是的,那双眼睛!那双宛如秋水的寒眸!这双眼睛早已铭刻在灵魂深处,从千年横亘至今!
  一瞬间,往日的记忆如同潮水般倒灌入脑海,一种苦涩和甜蜜的感触回绕在心田。仿佛,自己从来都在和她相处,仿佛,自己回溯千年只为了见她一面。不错,她,就是她,就是那尊白玉美人!
  李沐风一时心中千回百转,胸中涌动着无限的感动,人却呆立在那里一动也不会动了。
  林凡烟岫等人何曾见过燕王殿下如此失态,也都万分惊讶,手中偷偷指点,交头接耳起来。
  那女子似乎感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