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聊斋之后 >

第4章

穿越聊斋之后-第4章

小说: 穿越聊斋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卖胭脂水粉、珠钗首饰的,也有摆摊卖水果的,还有摆几张桌椅,停着两个担子叫卖混沌的。



  再看两头的铺面,则又高端大气一些。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脂粉坊、绸缎庄、成衣店、庙宇、公廨(xie,官署)等等,大的门店还扎有“彩门欢楼”,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大部分是行人,也有赶着毛驴运货,或者推着独轮车叫喊让路,又或者挑着扁担叫卖的。偶尔有坐轿的、骑马的和坐马车的贵人经过,大家都纷纷自觉的让路,这些人等非富即贵。



  张轩转了一圈,很快便在热闹的城隍庙前找到了卖字的摊位。



  相比于围着里三圈外三圈的杂耍,变戏法的摊位,这里就显得清静太多了,连旁边算命看相的都不如。



  再看摆摊的人员,七八个满面风霜的中老年的读书人,穿着破旧的粗布儒衫,坐着一把破椅子,前方桌子上摆着纸墨笔砚等工具。



  出来摆摊卖字的显然都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就像张轩,没有其他称号,只有“读书人”这块遮羞布。



  不过他们都已经老了,显然是屡试不中,年龄渐渐大了,就绝了科举的念头,又没有什么营生的手段,只能出来摆摊卖字了,毕竟圣贤书的脸面也没有吃饭重要不是?



  在大雍王朝,秀才可不是像中国明清时候,是个“穷酸秀才”。



  大雍王朝开国太祖登上皇位时曾说:“朕与爱卿垂拱而治!”一句话就奠定了文人士子的地位。



  而秀才就是最低级的士子,可穿青色儒衫,而不是平民百姓的黑色或者杂色衣服,可见官不拜,只需拱手以示尊敬即可,还可佩剑游学,没有普通平民出行的诸般麻烦。



  而且,除了增生二十名,附生二十名之外,禀生一甲十名,授禀田(为上品良田,作为禀粮使用)三十亩,二甲二十名,授禀田二十亩,三甲三十名,授禀田十亩。一直到本人死亡才会收回,可谓是一生都衣食无忧。



  正真可以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张轩站在树下关注了大概半个时辰,这几个写字摊也陆续开张了。最多的一个也不过有三批客人,都是念信和代写家书的比较多,由此可见,在这个类似古代的世界,认字的读书人还是比较稀缺的。



  一般念一封信一文钱,代写家书五文钱。念信属于无本买卖,写信需要两文钱的纸墨钱,差不多一个时辰能有五六文钱的收入,按估算,一天能摆摊四个时辰左右,差不多就是二十文钱,也可以养活自家了。



  至于问什么不多摆一些时间?那是因为在此方世界,人们都是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所以写字摆摊的时间一般为辰时到申时这四个时辰为最好。



  在这里,晚上虽然没有宵禁之说,但能在晚上出来玩的,除了做生意的生意人就是富贵人家了,你指望他们来找你代写书信?至于那些有需求的目不识丁的平民,晚上一般都关在家里,为人类的下一代而努力。



  这个世界,一文钱差不多相当于地球的一元钱,一千文为一贯,一贯铜钱等于一两纹银(纯度够高的白银),十两纹银等于一两黄金。



  不过自从隋太宗杨广威服四海,开拓出海运之后,大量金银从海外流入,造成钱贵银贱,一两纹银只能兑换八百铜钱。



  看着写字的生意可以做,张轩也不耽搁,找来一块平整的大理石当坐垫,把背上的书篓取下充做桌子,并从书篓中取出文房四宝,拿过一张白纸,研好墨,写上“代写家书”四个字,用的是张轩前世最喜欢的瘦金体,既漂亮又不失大气。



  这个时候,张轩是不虞有人会因为新字体的出现而谋害自己的,一来众目睽睽,二来谁也摸不准这字体就是张轩首创的,而不是从哪个大家那里学来的。



  写好后张轩将纸张用砚台压在书架上,就从书架中抽出一本《太宗本纪》研读起来。



  这方张轩将将翻开书籍,还没来得及上手,坐在张轩旁边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学究就开口了:“茂才公写的一手好字啊!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老夫读书三十年,从未见过,难道是茂才公自创的?只是茂才公如此才情,又何苦与我们这些人抢饭吃?”



  语气中透着酸气,其实他也知道张轩不是秀才,毕竟秀才可不会来做摆摊这种有**份的事情。称呼张轩茂才公也只不过是一种讽刺,虽然张轩不是秀才,可人家只有十六七岁,科举的机会还很大,不像他们,基本上已经科举无望,现在看到张轩却来跟他们争这扣吃的,有些不忿罢了。



  张轩看着其他几个写字先生也在看向这边,于是起身拱手道:“各位,学生这厢有礼了,小生最近病了一个月,为了给小生治病,家中已无米下锅了,这才不得已出来写字补贴家用,还望各位海涵!”



  听到张轩如此说,那位老学究也觉得有些赫赫,转过头闭目养神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其他人也专心自己的摊前,算是默认了。



  而且张轩要是真的不管不顾,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能管到张轩,最多只能孤立张轩,不给他好脸色罢了。但毕竟可能之后两三个月都要和这些人相处,张轩也不想把关系弄得太僵了,所以这才起来解释了一番。



  “卖梨喽!卖梨喽!又甜又脆的大鸭梨,一文钱一个,好吃又便宜的大鸭梨喽,卖梨喽,快来买梨呀!又脆又甜的大鸭梨呦!”



  张轩正看的入迷,却被身前经过的叫卖声打断。抬头看去,原来是一个乡下汉子用板车拉着数百个大鸭梨在叫卖。



  出来久了,口有些渴,看着板车上丰润饱满的大鸭梨,新鲜的梨梗显示着是刚刚摘下来的,张轩不禁口生津液,但摸摸口袋里的铜钱,终究还是没有追过去——口渴可以回家喝水。
第七章 种梨
  “卖梨勒,刚刚摘下来的新鲜大鸭梨,清脆可口,一文钱一个,好吃又便宜啊,快来买梨喽!”



  随着乡下汉的叫卖,不时有人掏钱买下一两个,乐的乡下汉子脸都笑皱了,叫卖的也越发卖力了。



  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个道士,戴着破头巾,穿着破烂道袍,背着个破布袋,看着满车香脆的大鸭梨,不断地咽着口水。



  最终道士还是忍耐不住,于是上前对那个乡下人打了个稽首,道:“无量天尊,贫道这厢有礼了,走久了有些渴,不知施主可否施舍个梨子解渴?”



  道士一边说还一边把手伸到一个大鸭梨上抚摸着。显然是馋的紧了!



  “去去去,哪来的臭道士,想吃梨拿钱来买,没钱滚一边去,别耽误我做生意!”乡下人一把把老道的手打开,大声呵斥道。



  虽然没讨到梨,那老道却也不走,只是两眼死死的盯着满车的梨子。



  “臭道士,臭乞丐!赶紧滚开,想吃梨,先去讨个一文钱来,没钱,门都没有!再不走,小心我揍你!”乡下人看见老道不但不走,还敢继续窥视他的梨子,大声辱骂起来。



  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贫道只讨你一个,对你来说也没多大损失,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周围观看的人也劝乡下人拿一个不好的梨给老道士,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却坚决不肯。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张轩总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时,旁边一个店铺里的伙计看着热闹,也跟着凑上前去。



  看到这里,张轩福灵心至,赶上前去,说:“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呐,小生买一个梨送给这位道士吃了。”边说边掏出一文钱递过去。



  乡下人见有人付钱,立时眉开眼笑,也不骂了。张轩不管他,从车上挑了个大个的鸭梨递给老道。



  “谢谢这位茂才公了!”老道打了个稽首道谢。



  张轩有些赫赫,毕竟自己离茂才还差着好远呢。



  老道道谢后对着众人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东西。我有好梨,请大家品尝。”



  有人问:“你既然有梨,为什么不吃自己的?”



  道士说:“我是需要这个梨核做种子。”于是捧着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道士吃完梨,把核放在手里,从肩上的破布袋中取出一把小铁铲,在地上挖了个几寸深的坑,然后放进梨核,盖上土,向旁边的人要点热水浇灌。



  有好事的人便到路边店铺中提来一壶滚开的水,道士接过开水浇进了坑里。



  大家都经不住好奇,围了过来,瞪着眼看着,连那个卖梨的乡下人也不例外。只见先是一棵嫩芽儿破土而出,冒了出来,并渐渐长大,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转眼间开花、结果,再转眼间又大又香的梨子便挂满了枝头。



  道士从树上摘下梨子,分给围观的人吃,其中最大的一个分给了张轩。张轩接过,也不嫌脏,用袖子随便擦了擦,便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水甜汁多,顿时满口生津。不一会儿的功夫大家就都吃光了。



  然后,道士就用铁铲砍树,“叮叮当当”地砍了好长时间方才砍断。道士把满带枝叶的梨树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走了。



  一开始,道士做戏法时,那个乡下人也杂在人群中,伸着脖子瞪着眼看,竟忘记了自己的营生。道士走了以后,他才回来去看顾他车上的梨,却已经一个也没有了。



  他这才恍然大悟,道士刚才分的梨子都是他的;再细细一看,一根车把也没有了,碴口是新砍断的。乡下人心里非常气愤,急忙去追赶道士。转过一个墙角,见砍断的车把扔在墙角下,这才知道道士刚才砍的那棵梨树,就是他的车把,而道士却已经不知去向了。满集市上的人见了都笑得合不上嘴!



  就在老道砍树的时候,旁边吃完梨正用袖口擦嘴的张轩猛然反映过来,“怪不得这个场景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这不正是蒲松龄笔下《聊斋》里种梨的故事么?”



  这一刻,张轩想到了很多,法术、修仙、长生等等,突然心中升起一股抑制不住的情绪,有激动,有惊,有喜,还夹杂着些许恐惧的感觉!



  原本张轩在看这个世界的历史书籍的时候,在野史,甚至有些正史上都看到过仙人,妖魔的传说,但却总有点不以为意,认为是古人把一些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神化了,或者妖魔化了。



  但从今天的遭遇来看,这个世界恐怕真的不简单,真有神仙妖魔也说不定。



  于是,在老道砍完树离开的时候,张轩连自己的书篓都不管了,小跑着追了上去。



  在原来的世界,张轩之所以对古籍那么感兴趣,就是因为从小受给他启蒙的道士影响,对成仙了道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



  只是在地球上,就是他那个道士师傅也只是会几套养生的拳法罢了,现在在这个世界,张轩突然看到了修仙的希望,又怎能不急切?



  “道长,道长,等等我啊!”追到拐角的时候,亲眼看到老道手上扔下来的梨树变成了车把子,张轩对自己心里的猜测更加肯定了。



  但不论张轩怎么追,甚至已经由小跑变成了快跑,却仍然不见和老道之间的距离缩短,老道就那么悠闲的走着,却又好像缩地成寸一般,让张轩只能看到老道的背影。张轩不由有些急了,连忙呼喊起来。



  又是一个拐角,老道衣袂一闪,便不见了踪影。张轩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双手撑着膝盖,却是这个大病初愈的身体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抬头望去,原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贵族区。心中却又有些懊悔,“白白错失了一场机缘!”



  待张轩歇了一会儿,回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却看到老道站在一个府门大院的后门处,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一时间又惊又喜。连忙正了正衣冠,拱手拜道:“道长,小生张轩这厢有礼了!”
第八章 法术
  “茂才公,老道刚刚吃了你一个梨,却也还了你一个梨,咱们两不相欠,怎么茂才公还紧紧追着老道不放呢?”



  “我给你的是我花钱买的,你给我的却是你使法术从乡下人哪里偷的,这能一样吗?”张轩心里大翻白眼。不过嘴上却说;“道长,当不得‘茂才公’的称呼,小生刚刚看到道长戏耍那乡下人的手段,不似凡间手段,请问道长是修仙者吗?”



  “是怎样,不是又怎样?“老道不置可否,讥笑道:“世人皆愚昧,刚刚还称呼我道士,这厢看贫道手段不凡,立马就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