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135章

北侯-第135章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民报》之名。”刚刚步入青年的黄宗羲说到这里,不顾旁边李从年的眼色,嘴里口无遮拦说道。

“这个……,你看着办吧,朕不会多加干涉的。”听见黄宗羲的话,崇祯满脸苦笑,他看向李从年的目光中满埋怨,你从哪里找来的人啊!对此李从年却是装着没有看到,别过头去看向另一边。不过崇祯想想也是,他刚要求完民报》的办报宗旨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马上又要求“须与朝廷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确实有些难为人,不能怪黄宗羲如此激动了。

对此不仅李从年十分的矛盾,在大明朝的官僚集团,他早已有所领教了,最近的几项变革,几乎都没太顾及反对意见,强制推行了下去。因此而产生的各种麻烦事情,接踵而来,扰的崇祯与内阁不胜其烦,原来持支持态度的几位辅臣现在也有些微词,认为过于急躁。

☆、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纸(2)

加强商税征收等措施,触动了富商们的根本利益,遭到了朝廷与地方官员的强烈抵制,对某些不法商贾的乱象,或是怂恿或是不作为,现在各地上疏如雪片般传来。大明虽是重农抑商的国策,但立国已有两百多年,富商巨贾早通过科举或是收买贿赂,渗透到明朝的各级政府中间,商人已具有极大的话语权,权钱勾结更早就是普遍现象了。

李从年和崇祯的改革尽管取得了朝中部分重臣的支持,在加上李从年打击党争,借用反贪污手里的权利,强权下压,虽然有李从年保举的官员吹风造声势,可是还是让李从年感觉势单力孤,而当他知道黄宗羲之后,李从年决定把报纸的权力交付黄宗羲,因为李从年想起,眼前这个黄宗羲是未来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这样的人物,正好是李从年看中面对权力面不改色的黄宗羲,也正合崇祯的心意,只有这种身怀浩然之气的人,才是民报的总编辑,而且崇祯还给了黄宗羲面圣不用通报的权力。

这次报纸,根据李从年的建议,民报相当于朝廷宣传朝廷政令的报纸,上面不仅书写了朝廷政令,还有各种的农业知识,在大明每个州县乡镇设立宣讲人员,李从年希望这个民报能朝廷的宣传机构。皇宫之内,黄宗羲被崇祯皇帝招到了御书房当中。

“黄爱卿,朕希望你担当这民报总编辑之后,不能入仕。”崇祯直接说道。

“什么?”屁股刚刚坐下椅子的黄宗羲忍不住说道,崇祯这么说,让黄宗羲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这毕竟关系黄宗羲切身利益。

黄宗羲想得虽然很多,但实际不过三两分钟,“草民领旨,陛下能以黎民百姓为念,泽被天下苍生,草民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扑通跪倒在地,黄宗羲此次才是真心诚意的拜倒在地。

“不得入仕为官,才能更好地深入民间,真正体察民间疾苦,才能不受朝野各方所左右,如实反映民情民意,卿可明朕之深意。”崇祯耐心地解释道。他也知道不让科举入仕,这对一个士子来说,该是何等残酷;比之后世不让考大学,不让考公务员,还要来得严厉。

黄宗羲以弱冠之年,即熟读二十一史,精通各类经典,皇帝的意思他还是非常明白的,也确实感觉有此必要;他对科举取仕早就厌恶,也正因此,他更多的是学博古通今之学,而非习练八股。黄宗羲只是感觉,这么快就要决定一生之命运,就令他是颇费踌躇了。

“历朝历代,为何最多不过三百年而亡,卿可曾想过其中原因?”崇祯望着眼前这个做事有些冲动的青年。→看书吧…。kanshuba。org←

“草民读史,古今对朝代更替,各有总结不同,其中以贾谊之过秦论》最为著名;而今之议,多……”黄宗羲说到这里,有些不知该如何措词。“非君”思想,在明末已开始提出,黄宗羲是其集大成者,明代吕坤“天地间惟理与势最尊,理又尊之尊者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相夺而理则常伸于天下万世”。

☆、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纸(3)

这时期民间思想,已经开始认为“坚持真理是天地至尊,天子不得以势相夺”。何心隐提出“君臣相师,君臣相友”,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的,出仕为臣必应为天子之师,否则就失其本也。东林党人钱一本,更提出“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

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即东林党人,自幼即受这类思想熏陶,已经认为“皇帝家天下”正是问题的症结,这次能够受诏进京,也是因为崇祯有意变法,屡有亲民之举,才让其内心真正接受崇祯的强迫之举。

“呵呵,朕也能猜到,怕多是些不中听的话,没关系,尽管说就是。”崇祯脸上笑道。

“古往今来,无论明君贤相,还是昏君佞臣,无非是关注百姓疾苦的多和少。士林地主商贾利益受损,自能上疏朝廷,又有各级官府维护,唯有普通百姓利益受损,朝野上下哪里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鲜有官员士子为此上疏。百姓为天下最大多数,而民声却不能上达天听,朕身为天下百姓之子,于心有愧啊!”这些东西崇祯心理有数,他作为一个皇帝,民间对他有什么评论,崇祯心理自己十分的有数。

黄宗羲在在心理想道:“崇祯皇帝主张办民报》,不正是前辈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主张,“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而皇帝之民报》,如今能较前辈主张更进一步,也正是我辈多年奋争之故,当此之时,岂能再犹豫不决。

“百官能名爱民如子,即能受民爱戴,称为清官;而陛下却能居于‘天下百姓之子’,这才是真正的爱民为民。陛下都能如此想法,草民又何惜此身!”

黄宗羲的此番思想斗争,崇祯虽然能猜出一二,却绝不会想到,自己办民报》的想法,会被黄宗羲认为是东林党人奋争的结果。当然黄宗羲更不会猜到,皇帝的这番“是非听之天下”,不过是受到李从年的影响,是后世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

“草民接旨!”黄宗羲再次叩拜,语声异常坚决,欲与刚才的那番私心犹豫划清界限,崇祯与黄宗羲,这才开始真正商量这份报纸该如何办。只是商议的内容无人知道,周边侍候的太监,这时已被崇祯遣退。

但后人也从中看出,民报上从不刊登商户广告,更不受各方金钱权势扰乱。但是到了后来,各类报纸层出不穷,广告已成生存之必须;为顶住这方面的压力,黄宗羲才说出,不刊登广告,天子早有谕旨。此时,黄宗羲才意识到崇祯告诫的意义,他原本对这个要求并未在意。也正因没有金钱权势的干扰,民报成为真正的百姓呼声,评议时政深刻精髓,报纸发行遍布中外天下,最终成为天下第一大报。

仅靠报纸的发行收入,部分人士的捐赠,崇祯提供部分内帑支持,只是维持个收支平衡;黄宗羲为弥补没有广告收入的不足,集刊成书专项调研策略谋划等等,不断深耕精作,又有崇祯皇帝给予支持,民报集结了明朝大批有思想的志士仁人,进一步成为天下第一智囊。

但是,民报最直接地反映百姓的呼声,必然侵犯了许多官僚地主富商的利益,激烈交锋论战不可避免,朝野间风起云涌,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给崇祯年间更增添了许多故事,这是李从年没有想到,原来一个开明的思想浪潮却能引起诸多的浪潮。

☆、第二百章 敌后特种战

第二百章 敌后特种战

辽河位于中国东北南部,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辽河平原,辽河流域基本已落入后金建奴之手,明军只控制着辽河西部近两百里外的大小凌河以南,燕山山脉以东沿渤海的一条狭长区域,而燕山山脉及其西部大草原则为蒙古诸部所属,崇祯二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格外的晚,已是早春三月,边墙外的雪还是白茫茫一片,看不到融化的迹象。

辽东大地同样遇到了旱灾,尽管比陕甘等地要好一些,但百多年不遇的严冬,却令骡马牛羊等冻毙无数,各游牧部落损失惨重,饥荒漫延,明朝对建奴早就开始禁市,断绝了双方的贸易往来,虽然有些见利忘义的商贾走私,也只是贩些急需的盐铁等物,却不能解决根本的粮食问题。

而朝鲜李氏虽迫于鞑子威逼,提供了部分粮草,同样也支应不了鞑子日益增多的人口,八旗制度在奴酋皇太极时,更进一步予以巩固,改旗换帜亲掌两黄旗,利用掳掠来的大量汉人为奴,开拓屯田,以缓解日益严重的旱冻灾荒,可惜这年的冬季太过寒冷,整个辽东之地被白雪覆盖,再加上后金遭受两次的大败已经伤了元气,而且李从年已经断了鞑子所有外援通道,他就不相信皇太极还能想出多大办法,不过最多不是依仗后金以往的储蓄硬抗而已。

早春三月,辽河仍是封冻着,厚厚冰层上覆盖着积雪,京师特战队小队长什长刘峻率着十几名游骑,穿越辽河去到辽东地界去破坏,因为谁也不会知道在这寒冷的冬季明军竟然出击辽东。

如刘峻这般的游骑,李从年派出了数十路,遍洒辽河以东之地,有的甚至深入后金内地不断袭扰,当初发动袭扰的站,让李从年看到了这种特种战的威力,特别是现在后金内部矛盾重重的时候,李从年让锦衣卫广派探子,探析后金的所有情报,为日后反攻早做准备,于是锦衣卫随即派出大量斥候游骑,遍布黑山白水森林草原沼泽之间,重点侦察建奴与蒙古诸部间的联系与动向。

自从建奴迁都沈阳以来,锦衣卫就从未如此深入到辽河以东了,以前这般深入探察敌情,都是那些细作们的差事,他们这些侦骑能被全面洒网式的派出,进行扰乱后金战略,不过刘峻等人对这种任务却是十分的热衷,因为在后金之地所有的缴获,他们这些特战队可以随意分配,不必上交。在李从年看来,这些特战队在敌人区域里远战千里,缴获的敌资朝廷也管不到,还不如分给这些特战队员。

而且李从年把军械司设计出来的雪橇板,分配给这些特战队员,而且这些特战队员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在雪地里来去如风,现在马背上就每人都有一套。只是现在他们还都不是非常的熟练,经过一月的集训就被派了出来,在这次探察的任务中,实战训练滑雪也是其中一项。

☆、第二百章 敌后特种战(2)

然而这次任务,一出来怕不就会有月余,由于不知这雪何时会化,马还是必须要骑的,如此一来反而弄得行军速度缓慢了,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充斥天地之间,寒风凛冽,刘峻等一什人马,早已无法骑行,由于不能走官道大路,只能牵着马,在森林原野中艰难地行走着。

“都跟上队伍,别那么磨叽,小心被大雪冻死了!”刘峻带着十几个人特战的队伍,拖着老长距离的距离行走在这风雪之中,望着身后缓慢的行进队伍,刘峻不由得低声呼喝着。“老大,这路也太不好走了,还不如滑雪橇来得快呢。”有人不由得牢骚道。

“就你事儿多,真让你滑雪,就你那水平,还差得远呢。”旁边一人听了不由得说了几句风凉话,那人也许确实滑雪滑得不怎么样,听了之后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嘟哝了两声。,“就你话多,赶紧跟上。”刘峻说道制止了两人间的争吵,但他也觉着如此行军不是回事儿。

“停,集合。”口令被一个个传了下去,诸人牵着马,迅速向刘峻身前集结过来站成一排,刘俊望着自己这些虎威的手下,这些都是李从年招募出来的江湖好手,经过特殊训练的。可以说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鞑子的势力范围,大家要小心谨慎,这次咱们一定要让鞑子好看,可不能输给其他的小队啊!”刘峻看看眼前的这一什人马,虽是行军多时,已略显疲态,但从眼中透出的却是一股坚毅,他心里十分的满意,这才是大明精锐之师。

自从李从年开始改组军队之后,大明军士的地位已经被提高,而李从年开始全面整顿军中的伙食住宿,而且各级将领克扣粮饷的事情大大减少,军士们的生活状况很快就得到改善,他们这些斥候游骑,是都是军中精锐的精锐,人人都是千中选一,新式火器在还未装备全军的时候,他们已经每人各配四枚掌心雷,一什更配备了轻便的虎蹲炮一具,备弹四枚。

李从年当时建议研发火箭炮的时候,更多的强调了多管齐射时的火力覆盖,忘了单兵作战时的火箭筒,可是军械司的工匠们增加了护虎蹲炮射击的准确度,尽管射程缩短些却加强了单兵作战的实力。如今明朝的火器制造,发射药与炸药都问题不大,最重要的是没有撞击引火药,现代枪弹中,是以撞针撞击,引发火药的,也就是常说的雷酸汞。因此,也就无法研发铜壳子弹,当然机械加工能力也是一大问题。

“王顺陈五你俩照顾所有坐骑,随我居中。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