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气象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万千变化 >

第6章

气象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万千变化-第6章

小说: 气象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万千变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有150—200万亩农田遭受雹灾。一般来说,我国冰雹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中纬多于高、低纬地区。广东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但冰雹却较少发生。我国地跨高、中、低纬,幅员广大,冷暖空气交汇带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因此冰雹的出现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成片的雹区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并且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雹区大致有三个地带:2-3月以西南、华南和江南为主;4月……6月中旬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6月下旬至9月以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为主。成片雹区出现在2-9月份内,其中在4-7月内集中出现的约占总数的70%
  38、冰雹天气形势
  用天气图作冰雹预报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历史个例,将过去出现的冰雹天气形势分成若干类型,分别给出预报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就以相似法来进行冰雹天气预报。
  下面简述各型的基本特征。
  39、高空冷槽型
  对流层内有清楚锋区的高空冷槽,移动显著,由于上、下锋区移速不一致,可出现前倾槽和后顾槽,降雹可在锋前,也可在锋上。主要降雹机制是锋面移动促使前方暖湿空气抬升而成。此类降雹按降雹区和高空槽的相互位置,又可分为槽后和槽前降雹两个副类。
  40、高空冷涡型
  高空500毫巴有闭合低压中心,并配合有冷温度槽或冷中心。高空冷涡是一深厚的辐合系统,强的正涡度中心,有利于低层暖湿空气抬升,并且移速较慢,可以连续几天出现冰雹。据统计,雹区多出现在冷涡的东南象限、距冷涡中心7个纬距的范围内。影响我国降雹的冷涡中心一般在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生成,以后向东南方向移入我国。这种冷涡可分成东北冷涡,蒙古冷涡、西北冷涡。主要影响地区在东经100度以东,北纬35度以北。
  41、高空西北气流型
  500毫巴等压面上有稳定的长波槽,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长波槽随高度而后倾。在槽后西北气流里不断有小股冷空气滑下来,而且风速垂直切变较强,可促使低层暖湿空气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并形成冰雹。因为长波槽稳定,所以同一地区可连续几天降雹。此型在4-9月都可出现。降雹地区主要在东经100度以东,北纬32度以北。
  42、南支槽型
  春季,在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上空,西北极锋急流与西南副热带急流交替出现,也就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欧亚环流特点为:极锋锋区退至北纬40度;西西伯利亚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为一宽广的低压区,贝加尔湖一带为低压活动区,冷空气自西向东活动,而500毫巴和3O0毫巴等压面上,南支槽脊活跃。孟加拉湾出现清楚的南支槽,槽前西南气流与北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汇合,在高空形成一支强风带…副热带急流。当对流层中、低层暖区内出现辐合中心、辐合带、切变线等系统时; 暖湿气流受到抬升,容易造成剧烈的对流性天气。
  43、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太阳输送到地球和大气及返回空间的过程。所有天气现象实质上都是由辐射过程所引起。入射的太阳能中约王分之二被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余下的三分之~则被地球、大气和云反射回空间去了。所造成的地球热收入由热损失特别是热通过水分蒸发过程(此过程需要耗费能量)的损失所抵销。
  地球获得的辐射能分布是不均匀的,地球向大气输送的能量也是如此。所有空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这种不均匀加热造成热由暖区流向冷区所引起的。尤应指出的是,在热带增收能量的同时,极地在冬季不断损失热量。极地地区的气候因巨大风系不断地
  把较暖空气向极地输送,把较冷空气向赤道输送而得到暖和。
  ??由于有了不同类型的气象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对太阳辐射及其效应进行观测。
  44、大气总环流
  天气以多种尺度出现。规模最大的空气运动称为总
  环流,包括引起日常天气变化的风系。这些风系又控制象雷暴这样的小尺度运动。大气中空气这种永不止息的环流引起某一特定年份出现的地球上温度、降水、风和云量的巨大差异。
  正如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在1940年所发现的,在温带由西向东的宽阔高空气流形成了一连串的‘长波’。之所以叫“长波”,是因为一个波的东西向长度可以长达三千到五千英里(4826到8046公里)。长波数目,其移动速率及根幅都随时间而变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天气类型的变化。在这一波状的西风气流中有一中心风带叫做急流,其速度每小时150到200英里(即每小时241到322公里人有时还要大些。沿着这一风带的轴通常出现最急剧的天气变化。
  45、云是水滴或冰晶的积聚物。水汽凝结发生于非常小的盐粒、尘埃或烟粒上。这些叫做凝结核,它们在大气中含量是十分丰富的。当空气处于接近百分之百的相对湿度时,即使温度远低于冻结点,小水滴也可形成。要达到雨滴的大小,这些云滴的直径必须增大达一百倍。
  冰晶可在冻结核上发展起来。这些冻结核来自某些土壤的尘位,也有可能来自陨石尘。由于冻结核数量远小于凝结核,所以水滴可在低达… 40 F(-40℃)的温度下存在而不冻结。这种状态叫做过冷却状态。如果冰晶进人过冷却云,这种云可能变成冰晶云。我们可以通过对大气引进人工核(如碘化银),使过冷却云变成冰晶云。
  冰晶与过冷却水滴相互作用影响了云中电荷。当在对流云中小水滴冻结时,就产生电。电荷分离,正电行上升到云顶部,负电荷下降到云底层。当其间电压足够大时,就出现闪电。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第一章(1)
(1)46、大尺度的大气运动主要是因地球目转才存在的。尤其要指出,由于气压和科氏力相互作用而平衡,才使空气倾向于作匀速运动。这种受到平衡的风就叫做地转风。因此,空气基本上是沿压力等值线即多压线运动的。由于这一重要关系,所以对大气中气压分布的分析是气象工作的重要手段。?流向极地的暖空气及流向赤道的冷空气(这些气流运动使地球上热量分布得以平衡)是引起所有运动的推动力。然而为了理解大气总环流,我们还必须考虑地球的自转。风通常是根据在地球上静止的观测者的观点来描述的。由于这一参考系,即地球是不断旋转的,所以在静止参考系中直线的运动,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似乎变得弯曲了。这一效应叫做科里奥利力,这是根据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德·古斯塔夫.科里奥利而命名的。风遵循这一流型而吹:在北半球风向偏右,在南半球偏左。所以,地球自转产生西风、东风以及南风、北风。
  47、我国冰雹的气候特点
  雹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年年发生,危害很大。全国冰雹分布很广,大多数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中高纬地区内陆的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危害重。如甘肃等省每年有150—200万亩农田遭受雹灾。一般来说,我国冰雹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中纬多于高、低纬地区。广东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但冰雹却较少发生。我国地跨高、中、低纬,幅员广大,冷暖空气交汇带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因此冰雹的出现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成片的雹区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并且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雹区大致有三个地带:2-3月以西南、华南和江南为主;4月……6月中旬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6月下旬至9月以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为主。成片雹区出现在2-9月份内,其中在4-7月内集中出现的约占总数的70%。
  48、冰雹天气形势
  用天气图作冰雹预报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历史个例,将过去出现的冰雹天气形势分成若干类型,分别给出预报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就以相似法来进行冰雹天气预报。
  下面简述各型的基本特征。
  1.高空冷槽型
  对流层内有清楚锋区的高空冷槽,移动显著,由于上、下锋区移速不一致,可出现前倾槽和后顾槽,降雹可在锋前,也可在锋上。主要降雹机制是锋面移动促使前方暖湿空气抬升而成。此类降雹按降雹区和高空槽的相互位置,又可分为槽后和槽前降雹两个副类。
  2.高空冷涡型
  高空500毫巴有闭合低压中心,并配合有冷温度槽或冷中心。高空冷涡是一深厚的辐合系统,强的正涡度中心,有利于低层暖湿空气抬升,并且移速较慢,可以连续几天出现冰雹。据统计,雹区多出现在冷涡的东南象限、距冷涡中心7个纬距的范围内。影响我国降雹的冷涡中心一般在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生成,以后向东南方向移入我国。这种冷涡可分成东北冷涡,蒙古冷涡、西北冷涡。主要影响地区在东经100度以东,北纬35度以北。
  3。高空西北气流型
  500毫巴等压面上有稳定的长波槽,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长波槽随高度而后倾。在槽后西北气流里不断有小股冷空气滑下来,而且风速垂直切变较强,可促使低层暖湿空气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并形成冰雹。因为长波槽稳定,所以同一地区可连续几天降雹。此型在4-9月都可出现。降雹地区主要在东经100度以东,北纬32度以北。
  4.南支槽型
  春季,在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上空,西北极锋急流与西南副热带急流交替出现,也就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欧亚环流特点为:极锋锋区退至北纬40度;西西伯利亚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为一宽广的低压区,贝加尔湖一带为低压活动区,冷空气自西向东活动,而500毫巴和3O0毫巴等压面上,南支槽脊活跃。孟加拉湾出现清楚的南支槽,槽前西南气流与北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汇合,在高空形成一支强风带…副热带急流。当对流层中、低层暖区内出现辐合中心、辐合带、切变线等系统时; 暖湿气流受到抬升,容易造成剧烈的对流性天气。
  49、冰雹的预报
  目前冰雹的预报方法,主要有天气图方法、点聚图、 T-LnP图及高空风分析图方法等。使用这些预报方法的基础是对成雹因子的客观分析。根据成雹因子的分析,在天气形势分型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各型的预报指标,或用成雹因子制作点聚图或用T-LnP图等作出合理的预报结论。
  制作冰雹预报时除遵从对流性天气预报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外,还要根据冰雹预报特点来进行。
  1.用天气图作预报
  首先根据天气形势判断是否有对流性天气发展的可能,是否符合某种冰雹形势模式。然后确定容易产生强对流性天气的区域,如:(1)高空冷中心或冷槽与低层暖中心、暖脊相叠置的区域;(2)前倾槽的地面锋前;(3)高低空急流相交叉的地区;(4)高层干冷空气侵入低层为暖湿空气上空的地区;(5)高空辐散、低层辐台区等等。
  与此同时计算不稳定度以及水汽指标(如85O毫巴及500毫巴的温度露点差,850毫巴或700毫巴的比湿等等)。把达到可能产生冰雹的临界值的区域标出来。根据各种冰雹天气形势下的指标值,作出是否产生降雹可能性的估计。
  2.用T…LnP图作预报
  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当判断有发生对流性天气的可能时,进一步根据不同参数的组合等等判断有否降雹的可能。根据预报员的天气图预报经验,分析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能量学的有关预报因子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判定是否有冰雹出现以及冰雹出现的时间。 txt小说上传分享

(1)第一章(2)
⒊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
  根据数值预报产品中k指数、能量指数以及物理量场的实况及预报分析,结合天气学原理中冰雹的落区预报,确定数值预报的冰雹落区预报。
  ⒋综合预报
  综合经验预报、数值预报、冰雹专家系统的最终结果,经天气会商后最终作出冰雹预报,同时向公众及政府部门进行预报服务,以减少灾害损失。
  50、对流性天气的预报
  对流性天气只要指雷暴、飑、冰雹、龙卷等天气。
  “雷暴”即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变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因其一般伴有阵雨,所以常与“雷雨”通称。雷雨是夏季常见的降水形式。通常把只伴有降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有的雷暴会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般把伴有这些严重灾害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