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玉带河畔 >

第7章

玉带河畔-第7章

小说: 玉带河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抢收麦子时候,林民便安然地呆在家里伺候月子,要不就到自家果园里打理果树。老李头赶着牛车打他家门口经过了好几次,他愣是装着没看见,还趁着这段日子在屋后开了块菜园子种了茬夏白菜。
  老李头气得直骂娘,偏偏村里头都笑话他,“老李头,你想着让你儿子下地,也得先给他找个伺候月子的才行啊!”老李头婆娘宁可在自家门口乘凉,也不去照看孙女的事儿村里人都知道,面上拿这事儿埋汰他的不说,私下里嚼舌头的更是不少。
  林宝回来知道这事儿后,去供销社买了好几包豆粉饼干,揣了一百块钱,悄悄去大哥家道歉。林民收下豆粉和饼干,钱却退了回去。“你的心意俺跟你嫂子都领了,钱就算了。过两年你也要结婚了,正是要花钱的时候,下大力挣得那点儿钱自己好好攒着,你哥俺不差这点儿钱。至于爹娘那里,这些年都这么过来了,俺也没啥好说的了。以后就各过各的就行了,俺也舍不得你嫂子吃这么多委屈!”
  林宝看了眼嫂子,见她月子里虽然胖了不少,可精神却憔悴得很,也知道除了要照顾孩子外,肯定是爹娘给不痛快来着。大哥与爹娘的矛盾,他夹在中间,哪边都劝不住,只好叹着气回了家。

☆、爬坡山葡萄

作者有话要说:  夏去秋来,正是丰收的季节。曲曲蔓蔓的枝藤上爬满串串如黑珍珠般紫红的浆果,不过青豆般大小,便是偶尔夹着几粒青色,便是枝叶相连的蔓延,也遮不住秋日送来的丰硕,这,便是大山给世人的馈赠。——爬坡山葡萄
  林民喜欢青云,除了心里觉得亏欠想着补偿外,还算有些机缘赶巧。
  原来,青云出生这年,因为伺候月子的事儿,林民跟老李头再次闹僵。林民虽然有地,但种的全是果树,树空里便是种了些许花生、地瓜,也是些初夏时节不大用打理的作物。不用去老李头地里干活,时间自然就充裕了起来。林民跟玉秀商量了一番,夏季叫行划地时,又投了玉带河畔上五亩荒地的标。
  玉带河是鲁东地面上数得上的长河,河边上隔着几十米固堤林便是一片滩涂沙地,丁槐村正好坐落在上一片固堤林结尾、沙地开口处。一旦下大雨,没了固堤林加固的沙地便会被上游的洪水冲积,这种沙地上淤泥堆积,肥料充足,种庄稼都不用施肥。但也有一点不好,玉带河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发洪水,一发就是几天,再抗涝的庄稼,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在水里浸泡。是以这片沙地,村大队便一直划做开荒地,没有提留,想投标的只需交极小的一笔钱便可以盘下很大一片。
  林民投中后,大水一过便开始着手翻整这几亩荒地,他没像其他人似的等着秋后种麦子,而是分了垄,大夏天的全种上了大白菜。
  虽然雨季已过,可天偶尔的还会来几场中雨。自从有了这五亩菜地,整个夏天,村里人都会看到林民背着筐子去地里打理菜苗。
  林民的筐子里,总是背着一筐脏尿布。天不是很热的时候下地除草、分苗,快到中午太阳渐毒时,便背着筐子到地头的玉带河边上洗尿布,洗干净的尿布直接晾到菜地边上的草地上。吃完晌饭回来,晒了一个中午头的尿布基本上也就干了。
  白菜生长周期短,林民种得又早,入秋玉棒子刚变硬时,白菜地便已经有了丰收的迹象。林民家白菜长得喜人,各个块头大,翠绿的叶子结实的帮。虽是这样,村里人却没几个羡慕的,五亩大白菜哪!天天赶集去卖,卖上两个月也未必能卖完。再说,这个时候正是菜园子里蔬菜丰盛时候,自己家的白菜虽不及他家种的早,过个十天半个月也便下来了,有几个会掏钱专去买这玩意?
  林民没有去赶集,也没窜村卖,他去钟家村借了玉秀大姐家的拖拉机。不过几天功夫,五亩白菜便拉到城里批发完了。因为夏白菜种得少,卖相又不错,物以稀为贵,林民这五亩白菜,挣了不下一千块钱。
  一千块钱在这个时候是个什么概念,笔者之前已经说过。林民决定不动这笔钱,准备来年春天给自家重起五间大瓦房。
  林民闷头发财的事儿大家并不大清楚,也没太关注,因为毕竟集上的白菜向来不值钱,且秋收很快到了,大家都着急忙慌地轧场院、拾掇农具,准备接下来的收花生、割黄豆了,谁还去关心沙滩地上的那堆白菜?
  林民果园里也有两亩半落花生,有了收麦子的教训,老李头这次却是学乖了,听闻林民上山收花生了,便忙赶着牛车跟了过去。林民家地少,说是两亩半花生,去了一个个树盘子,也就一亩多点儿,是以,两人不到一天便收完了。
  明知老李头的小心思,可毕竟是亲爹,老头子都递了梯子,林民也不是那小心眼的,着实不愿意跟老李头整日致气算计,收完自家地里,林民便顺道将老头子家的一块儿给收拾了。
  看着堆在场院里的花生,老李头自以为得了天大的便宜,便谋划着过几天掰苞米时让老婆子也跟着去打下手,那儿媳妇也就不好意思老窝在家里偷懒了。四个人一块收,那几亩苞米不过是两三天的事儿。
  可老李头筹划虽好,却忽略了自己还有个不到半岁、正需要人照看的孙女。接下来收玉米的日子,林民虽然还跟着去忙了一天,第二日却没出现。
  老李头夫妇满心嘀咕,以为是小心眼儿的儿媳妇背后嚼了舌头,中午从地里回来便气冲冲地往林民家杀了过来。
  老李头婆娘从玉秀生了闺女便不待见这儿媳妇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正是计划生育严抓严打的时候,老太太又对政策一知半解,以为国家只准生一个娃,老大这支日后便要绝了后。民不与官斗,抓这政策的父母官她不敢惹,可大儿媳妇她还是能恨的。老太太深以为,大儿子这辈子只这一个闺女就是眼前的这女人肚皮没出息给害的。
  是以,老太太一进门瞅见玉秀正在院子天井边一边洗衣裳一边逗摇篮里的娃娃玩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全家人都在白日黑夜累死累活地忙,怎就你一个这般清闲?!真当自个儿是城里的小姐哪,也不看有没有那金贵命儿!
  老李头婆娘拉着脸进了院子,也不等玉秀唤人,披头骂道:“天天窝在家里养膘卖钱啊!吃这么好也不见生出个带把的来,整日里好吃懒做,真是个浪费米面的!不过养了个崽子便出不得门了,地里的活计也不晓得搭把手,却把俺大儿哄到哪里去了?”
  林民刚从果园回来,正在里屋歇着。虽然今年是果树第一年结果,没长太多,可看上午落果的数量,最起码也有个五六百斤,差不多能卖个二百多块钱,也算是项不少的进项……林民心里正琢磨着,却不妨听到自个儿老娘的叫骂声,听这话语,不用问也知道是骂谁。林民顿时觉得玉秀跟着自己,真是受了不少委屈!
  “妈,你找俺就找俺,埋汰玉秀算个啥事儿?”林民鞋也没穿,赤着脚从屋里出来。
  玉秀一见林民,眼圈立时就红了,也不吱声,抱起闺女就进了屋子。
  老李头婆娘没想到儿子竟在屋里,有些讪讪道:“也没啥,就见你今天没去地里,来看看你咋的了?”
  林民瞄了一眼站在门口没进门的老李头,又瞅了眼自家老娘,不在意道:“怎么没下地,俺今天去果园落苹果了,怎么,妈你也要去帮忙?那感情好,多个人到底是落得快些!”
  老李头婆娘这些年被老头子给压得,也就在儿媳妇面前敢耍个威风,一听林民这么说,哪敢做主?伸着脖子瞅老李头,盼着当家的能给个提示。
  老李头将烟袋子往鞋底一磕,很是拉着脸赶着牛车就走了。
  老太太见状,忙转了话儿道:“那啥,民子啊,你爹叫俺回去做饭了,俺先回去做饭去。”说着,也不等林民回答,匆匆地出了院子。
  林民不客气地将院门一甩,打里面拴上,赶紧回屋哄媳妇去了。
  玉秀这些日子积攒的不痛快被这一骂,顿时全部爆发了,在屋里收拾了几个包袱,抱着闺女便要去孩子她姥爷家。林民也不拦,锁上门便跟着媳妇屁股后边颠颠儿出了村子。
  却原来林民昨晚乘凉时,见村里其他几个矿山上上班的几个村民都回家秋收了,而自家弟弟却没见踪影。一打听才晓得,老李头竟专门捎信给林宝说家里活儿不多,让他在矿上好好儿干,勿要回来分心。林民又不是傻子,会不知老李头打的什么主意?!
  上午去果园将苹果收了,下午本想着上场院里将晾干的花生驼回家,没想到自家爹妈竟来了这么一出!林民索性啥也不管了,跟在媳妇后面去了老丈人家。
  老李头知道大儿子跟着大儿媳去了亲家村后,更是气闷地连中午饭都没吃几口,便赶着牛车下地了。
  打这之后,两家再也没合着收种过庄稼,当然,这是后话。

☆、红花

作者有话要说:  光滑细直的茎如同邻家姑娘白皙的颈脖,头上开满或黄灿或血红的花,引得路过的牧童不禁想去采摘。可吹哨的少年呀,别忘了它那布满针刺的叶子,光滑、翠绿、细长,再多美好的词语都比不过一刺钻心的记忆……——红花
  不得不说,卦半天当年那一卦算得还真是不孬。
  林民这人,虽然性格有些阴沉,但心眼儿的确活,有主意,眼光远,是个会搂钱的。
  自打闺女出生,林民便定下心来专心在丁槐村种地。玉带河畔的五亩荒地,夏季种白菜,秋季种菠菜,借着隔季菜和冬天绿叶菜招人稀罕的光,两三年下来,也给他挣了四五千块钱,直到后来一个夏季里发大水,将其中的一茬白菜全卷进了玉带河里,林民才丢掉了种菜的营生。
  这时候玉带河以西,村子以南的地头上,已经驻住了几家菜农,人家选的是上好的人口地连着玉带河沙地种菜,除了白菜,还有夏日里不怕水泡的芹菜。但在这种菜毕竟风险太大,除了雨水防病要求颇高外,菜贱伤农,更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正好打这一年开始,林民的那六亩果园进入了真正的产果期,少的时候一年结果两万斤,多的一年竟然结了五万斤的果子。
  物以稀为贵,那几年没四里八乡没几个种果树的,林民的苹果一下来,能卖个四五毛钱一斤,几年下来,光果园的收入就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之后,不仅新起了五间大瓦房,还自己买了拖拉机,置了冰柜、洗衣机。
  这些,在村里都是头份的。
  看着林民家种果树带来了好收益,村里也渐渐开始出现种果树的人家,丁槐村四周的几个山头几乎全被开成了果园,连老李头都在自家的几亩二等地上挖了树坑,种上了苗子。
  在几乎家家种果树时,林民却痛快地卖了自家果园子,将玉带河西南处的整块荒地都包了下来,在上边种上了葡萄秧子。这葡萄不是农家院里常见的巨峰,而是一种没有籽儿的无核白葡萄。为学这技术,林民专门去几百里外的“葡萄之乡”打了半年小工。
  葡萄园占地面积大,沟壑垄渠也长,盖满了丁槐村地界将近一半的玉带河滩,足足五十亩。为了这园子,他将这些年攒下的钱全投进了进去。
  村里人有那长心眼儿的,知道林民脑子活会挣钱,便也悄悄地跟着种起了葡萄。
  结果葡萄种上的第二年,玉带河又一次发起了大水。待那洪水退后,本来没长几穗的葡萄被水一泡,便开始一穗穗儿地自里向外烂。这年秋天,林民跟玉秀不干别的,整日里就是在葡萄园里剪烂果。园子里的葡萄没留住几个,园外的玉带河岸上倒是堆满了大穗儿小穗儿的烂葡萄。但凡有人打那一过,便能瞅见成群的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
  跟风的村里人当然也赔了不少,当年冬天没到,便将葡萄刨了,种上了冬小麦。
  玉带河连着发了三年大水,这种情况也一直持续了三年。在此期间,也有人劝过林民,还是早早将葡萄刨了种上庄稼,还能收回点儿本钱来。可林民就是犟脾气,任谁说都不听。为这,玉秀都被气得带着青云回了好几趟娘家。
  那时青云才七岁,正上幼儿园大班。别家小孩儿在班里说她爸是个傻的时,她便抡着积木朝人家孩子脑袋上砸。结果,林民被老师很是叫到学校训了一场。
  哪知刚出学校门,做爹的便抱起闺女来狠亲了一口,还带着青云上商店买了两版娃哈哈和五包华丰方便面。
  青云刚上小学这年,玉带河没发大水。这时候林民的葡萄已经种了四年,根也扎实了,营养也跟上了,枝蔓缠绕连绵,正是峰果期。到了秋天,五十亩地竟然有三十多万斤的产量。林民专门到外地联系了两个客户,用拖拉机拉回了好几拖拉机塑料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