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趣谈 >

第12章

趣谈-第12章

小说: 趣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与洛林公爵弗朗西斯订了婚。当时的法律规定,正式订婚后禁止再嫁给他人。而且,双方当事人也都否认存在过合法婚姻,所以亨利的妻子还剩下5个。
  ★教皇曾经宣布亨利与安妮?博林的第二次婚姻是非法的。因为当时亨利仍然与来自西班牙阿拉贡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保持着婚姻关系。
  作为报复,亨利自任为英国新教会的最高首脑,并反过来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不管教皇是否认可,亨利把《旧约全书》称为“上帝的法律”。按照这一法律,他不能与兄长的###结婚。因此,取决于你究竟是认同国王还是教皇,亨利的妻子只剩下了4个或者3个。
  安妮?博林后来以通奸罪被处死,在此之前,亨利废除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这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如果婚姻从来没有存在,安妮不应该因为通奸罪而被控诉。
  ★亨利的第五任妻子凯瑟琳?霍华德是第二任王后的表妹。这段婚姻维持了1年半,凯瑟琳又被以通奸罪砍头。这次的罪名倒是实有其事,许多证据显示,王后在结婚之前和婚姻期间,对国王都有不忠行为。这一次,亨利通过了一项特别法令,将王后通奸视为叛国行为。同样,他再一次宣布他的婚姻无效。
  因此,亨利的婚姻有四次是无效的,只有两次是无可争辩的合法婚姻。
  除了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外(比亨利八世长寿),亨利第四位妻子安妮王后在与亨利分手后生活得最为风光。亨利赏赐了她大量的礼物,并赐予正式封号“深爱的妹妹”。安妮经常拜访宫廷,与从未真正成为她丈夫的亨利互换美食、良药和一些家庭用品。
  亨利八世(1491—1547),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八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此外,亨利八世时代,武力打败了苏格兰,把威尔士并入英国,使不列颠的联合向前又迈进了一步。——译者
  

下面哪些是中国的发明?
玻璃 人力车 炒杂碎 签语饼
  ★炒杂碎。许多人想当然地把它当作美国的发明,实际上,它却是一道中国菜肴。
  安德森在其权威著作《中国美食》中指出,炒杂碎是中国广东南部台山地区的一道菜肴。当地人称之为“杂碎”,广东话的意思是“混杂在一起的动物内脏”。因为到加利福尼亚的早期移民大多来自这一地区,所以在美国很早就有了这道菜。
  ★玻璃不是中国发明的。已知最早的玻璃制品,来自公元前1350年的古代埃及。中国瓷器年代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古代中国的瓷器文化非常发达,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掌握制造透明玻璃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透镜和透明玻璃技术的发展,因此,这点有时候被用作解释中国为何未像西方那样发生科学革命的理由之一。
  ★人力车是一个叫乔纳森?斯科比的美国传教士发明的。1869年,他第一次使用人力车推载他有残疾的太太,穿梭于日本横滨街头。
  ★签语饼也是美国人的发明,尽管它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名叫萩原诚的日本移民。萩原诚是一个室内设计师,曾经设计了旧金山的金门茶室。大约从1907年起,茶室就提供一种小小的、甜甜的日式圆面包,里面夹着“感谢”词语的便条。旧金山唐人街的餐馆老板模仿了这种方法,不久,便条内容变更为占卜未来的命运。
  以上只有一项是中国发明,但是,又有谁因此质疑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呢?中国人已经带给世界太多的伟大发明了。例如:算盘、青铜钟、白兰地、历法、指南针、弩、十进制、石油钻探、烟火、鱼线、喷火器、冲洗式厕所、火药、直升机、马项圈、铁犁、风筝、油漆、哈哈镜、火柴、机械钟、微型的热气球、负数、纸、降落伞、瓷器、印刷术、地形图、舵、地震仪、丝绸、马镫、吊桥、伞、水泵和独轮车。
  签语饼一般被认为是美国华侨餐馆业发明的,指饼里纸条上印着占卜性的“签语”,如预言、箴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马可?波罗来自哪里?
英国 法国 克罗地亚
  马可?波罗(英语中叫马克?奇肯)1254年出生于马库?皮里克,它位于达马尔提亚的克尔丘拉(现位于克罗地亚境内),当时是威尼斯的一个保护国。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在17岁时与他做商人的叔叔一起到了中国,或者他的游记是否只是记录了逗留在黑海港口的那些丝绸之路商人之间的传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马可?波罗的游记主要内容是由一名叫鲁斯提契洛?德?皮萨的传奇作家完成的。1296年后,他与被热那亚人俘虏的马可?波罗住在一个牢房里。波罗口述其东方见闻,鲁斯提契洛用法语记录,这是一种马可?波罗并不会说的语言。
  1306年,游记作为一种娱乐读物而流传,不久它就成了无印刷术时代的畅销书。然而,作为真实文献,游记并不十分可靠。
  游记原来的名字叫《百万》,这个书名的意思,现在很容易理解。那是因为欧洲人觉得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中国元朝,实在拥有超乎想象的财富。但很快,书名被人篡改为《百万谎言》,而当时已成为富有和成功商人的马可?波罗也被戏称为“百万君”,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尽信。这本书13世纪的版本的名字非常好记,叫做《世界奇异录》。游记的手稿没有被保留下来。
  有人认为,意大利面和冰激凌也是由马可?波罗传到意大利的。
  实际上,9世纪时,意大利面已经在阿拉伯地区十分流行。据记载,1279年热那亚就有了一种干通心粉,它比马可?波罗返回意大利的年代要早258年。根据饮食历史学者艾伦?戴维森研究,意大利面与马可?波罗有关的说法最早出现于1929年,当时,一本美国意大利面食市场的杂志上提到了这一观点。
  冰激凌可能是中国人的发明,但它不可能是马可?波罗传到西方的,因为直到17世纪中期,还没有人提及冰激凌。
   。 想看书来

谁把烟草和土豆传播到了英国?
沃尔特?雷利 都不是从美洲直接传入的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位。
  人们总喜欢把虚构的故事与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沃尔特?雷利就是个生动的实例。他是个诗人、大臣、探险家和多才多艺者。不过,现在他的名声大部分来自他并没有做过的事情。
  ★关于英国人最早抽烟的报道,来自一个在波士顿的水手,报道上写道:“从他的鼻孔喷出了烟雾。”这是在1556年,比雷利出生时间还早4年。
  雷利从未亲自到过弗吉利亚州或北美的其他地区,是一个叫琼?尼科特的法国人在1560年把烟草传播到了法国,后来,“尼古丁”一词就是取自他的名字。然后,烟草从法国传到了英国,而不是从美洲新大陆直接传入。
  雷利是一个烟鬼,据说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把烟草介绍给了他,然后雷利把吸烟普及为公众嗜好。“吸烟”是17世纪晚期才创造出来的新词汇,在那之前,这种行为被称为“吸取烟雾”。
  ★土豆,到了16世纪中期在西班牙已经十分普及,它可能是由欧洲大陆传播到英格兰岛屿上,而不是直接从美洲传入的。作为一种茄属植物,土豆曾被认为有毒(实际上只是发芽、发青或腐烂部分有毒)。当雷利在自己爱尔兰的花园中种植土豆时,邻居曾经威胁要烧掉他的房子。
  随后,土豆渐渐流行起来。到了17世纪中叶,外科医生威廉?萨蒙宣称土豆可以治愈肺结核、狂犬病,能“增加精子的数量并对两性提高性欲十分有效果”。
  ★至于为女王在水坑上铺斗篷的故事,它是雷利死后,由历史学家托马斯?富勒演绎出来的。1821年,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瓦尔特?司格特在关于伊丽莎白的传奇文学《肯纳尔沃斯堡》中对此再次引述,从而使这个故事更加有名。
  雷利的名字有许多不同的读法,更多地被称为“雷利”(RawLie)。他的姓的发音与“水”(water)大致相同。
  雷利在死囚室内待了15年,在那里他写出了早已计划的5卷本《世界史》,书中所述历史起始于公元前1300年。
  当雷利被处死后,他的妻子把雷利的头颅涂上了防腐剂进行保存。她把头颅放在了一个天鹅绒包中一直携带在身边,直到29年后她去世。之后,头颅被放回了位于威斯敏斯特地区圣玛格丽特的雷利墓中。
  沃尔特?雷利爵士,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31岁封爵士。在雷利一生的早期,他试图在北美洲建立英国殖民地并付诸行动。——译者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法国吐司来自法国吗?
罗马 意大利 经过法国人的改造
  法国吐司是最受到人们喜爱的早餐之一,不光是因为“法国”两个字所带给人浪漫的遐想,还有它热腾腾的蛋香和奶香所洋溢的幸福滋味,在早餐时享用法国吐司,就是愉快一天的开始。
  法国吐司的普遍做法是用一般的吐司面包,或法国面包,切片之后,裹上牛奶和蛋汁,炸成金黄色,然后再洒上糖粉,或淋上糖浆,甚至涂上果酱。当然,也有人做成咸口味。
  法语中有一个古语称为“tosteesdoress”,意为金黄色的吐司,后来这个词演变为“painperdu”,意为过期面包,这个名字随后被应用到法裔美国人的高档菜谱中。
  这种面包最早的做法,是罗马厨师阿皮修斯在公元1世纪发明的。在《烹饪的艺术》一书中,阿皮修斯不经意地提到它,说它是“不同口味的美食”,具体做法是:“把白面包切片,去除外皮,用牛奶浸泡,油煎后再浇上蜂蜜。”
  早期法语文献中,这种做法做出的面包被称为“罗马面包”。也就是说,文献中把它作为了一种意大利式吐司。
  1660年罗伯特?梅写的《厨艺技巧》一书,是最早提到“法国吐司”的英语文献。同一年,杰维斯?马卡姆的畅销书《英国主妇》中,提到了一种非常辛辣的“过期面包”(painperdu),因此,至少那时,在英国人眼里就认为法国吐司就是法国人发明的。
  有时,法国吐司也被指代为“贫穷的温莎骑士”。这一词语在德语、丹麦语、瑞典语和芬兰语中都是意指贫穷的骑士。
  这样比喻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因为当时香料和坚果需要进口,价格昂贵,所以中世纪宴会中最奢靡的部分就是甜点。骑士们虽然拥有封号,但不是每个人都很富有,用煎过的裹蛋面包,再加些果酱或蜂蜜,制成可口的法国吐司就可以简单满足宴会要求,不至于倾家荡产。
  

法国人发明了香槟酒吗?
并非法国人,而是英国人
  尽管这样说可能会使人大吃一惊,甚至引起义愤,但是,香槟确实是英国人的发明。
  做过自制姜汁啤酒的人都知道,发酵会自然产生泡沫。但问题是,如何控制这一反应。
  16世纪,英国人研制出一种泡泡酒,他们从香巴尼地区进口成桶的绿色纯葡萄酒,然后加入糖或糖蜜使之发酵。英国人还发明了一种用烧煤法制成的硬质玻璃瓶,用软木塞封口以保存泡泡酒。
  英国皇家学会的资料显示,现在所称的“香槟酿造法”在英国的最早记录时间是1662年。在香槟发明过程中,法国只是加入了一些方法和营销手段。直到1876年,法国才研制出了干或极干口味的现代香槟,不过那也是为了出口英格兰。
  英国是法国香槟最大的消费地。2004年,达到了3400万桶。这差不多占整个出口市场的三分之一,2倍于美国,3倍于德国,20倍于西班牙。
  本笃会的修士多姆?佩里尼翁(1638—1715)并没有发明香槟,实际上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去除泡沫。
  “快来,我正在畅饮天上的星星”是他著名的感叹,这句话在19世纪晚期被修改为一条广告。佩里尼翁对香槟最大的贡献是,巧妙地混合了来自不同葡萄园的葡萄,以及在软木塞上使用金属丝或麻绳。
  《马德里条约》(1891)规定只有原产于法国香巴尼地区的葡萄酒可以使用“香槟”这个名字。《凡尔赛条约》(1919)中再次重申了这点,但是美国单独与德国签订了和平条约。所以,法律上有了一个漏洞,使美国可以把他们的发泡葡萄酒也称为香槟。
  禁令生效后,美国葡萄酒商人依然可以利用这个漏洞,自由地出售他们自己的“香槟”,这让法国人非常烦恼。
  碟形香槟杯的设计灵感,并非来自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的丰满胸部。1663年,英格兰已经生产这种杯子了,这大大早于玛丽王后的统治时期。也没有证据说明,碟形香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