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

第47章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第47章

小说: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生素、22种氨基酸、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营养成分丰富,堪称“百花营养之王”。早在屈原《楚辞,九歌》中就有记载:“援北斗兮酌桂浆”,后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中也有“尊桂酒,宾入乡”,可见古代人民早就知道用桂花浸酒招待宾客。

  现代人更是广泛利用桂花酿酒、制成保健食品。用糯米加桂花酿成的“黄桂稠酒”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味甘甜美,酒香适口,滋补身体。桂花加工蒸馏而得的“桂花露”,有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宽胸化痰作用。还可用桂花熏制花茶,拌糖渍成桂花糖,制成桂花糕、桂花粥、桂花栗子、桂花山芋等保健食品。也可用桂花提炼香精,做为食品的添加剂。

  药用价值。桂花作为一种药材,其根、枝、皮、叶、花、果(俗称桂子)等均可入药。桂花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而现代民间也有不少古人流传下来的桂花入药治疗咳喘痰多、感冒发热、虚寒胃痛、闭经腹痛、风湿麻木等疾症的便方。因此,桂花也可作为药材工业的原料。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它在少花的季节开花,那斑谰的色彩,馥郁的花香,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奇光异彩,因而成为";独占三秋压众芳";的秋花之冠。

  丹桂是一种少见的桂花品种,其花浓香,被尊为上品。《南部新书》的作者,便把它赋予神话色彩,说丹桂就是月宫中的那棵桂树传来的。宋代诗人杨诚斋的诗更说得真切:";不是人间种,移从月宫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的确,桂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把它视为崇高、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

  中国桂,中秋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墨客吟诗填词,描绘、颂扬,甚至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毛主席用革命浪漫主义的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著名的《蝶恋花》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成为现代广为流传的佳作。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提到桂花,就自然地联想到花的馥郁。宋代王十朋在诗中写道;“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朱贯之在《桂》中咏道:“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熏。自是庄严等金粟,不将妖艳比红裙。”都说桂花是天上传来的。我国古代人们常常把桂花作为美好幸福的象征,称誉良家儿子、孙子为桂子、桂孙。

  三国时代,人们用桂枝、桂叶纺织成帽子,戴之以表示清雅高洁。上至隋唐,下至明清,在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下,一些文人武士梦寐以求的登科及第,就被知名人士为蟾宫折桂,意即从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现在我国人民还把各种擂台比赛的优胜者,誉为夺得了桂冠。月宫和桂花,不仅被传为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而且还是人们的精神食粮。

  桂花曾被作为吉祥、友好之手互相赠送。战国时期,燕、韩两国就曾以互赠桂花,表示友好,密节睦邻关系。《晋书·欲诜传》中记载,累迁雍州刺史,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成为天下佳话。现在我国盛产桂花的地区,男女青年还在互赠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农历八月桂花开时,叶密千层秀的桂冠上花开万点黄,犹如碧绿光亮的冠盖上,缀满了无数的金星,令人常心悦目。而满树花香,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十里方圆都被沉浸在香甜的气氛里,逾月不绝,无怪乎前人后嗣对桂花的品格都赞誉不绝。宋代爱国名相李纲,最喜爱桂花的英名、气度和品格。他晚年退居福州时,其书房就命名为桂斋。而且亲自植桂以明志。后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旁修建李纲祠时,也在祠旁筑了书房,也题名为桂斋,以此表达继承李纲遗志之愿。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盛誉,而园林中最著名的观赏花木和珍贵的芳香植物,就是桂花。许多地方的得名,都与桂花戚戚相关,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广西桂林风景区,就是因为广种桂花而得名。桂林市不少街道,都栽植桂花做得道树,四季长青,满城秀色。每到秋季幽香四溢,为这一风景胜地增色不少。据《成都古今记》中所载,古代成都一带,把每年的八月定为桂花会,卖桂花、买桂花、赏桂花、吟桂花成为一时盛观。而且至今仍有用桂花命名的桂花街、桂花巷。

  “宝树林中碧玉凉,秋风又送木樨黄;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这是杨升庵的诗《桂林一枝》。杨升庵是新都人,他的住家距古桂湖很近,常在此游玩休息,并且在湖边遍种桂树百余株,与诗友唱和其中,他在诗歌《桂湖曲送胡孝思》中为新都驿取了一个极具诗意的雅称。这一名称到了清代便成了桂湖的正式名称。他幼年时在此攻读书,濒临湖畔,广植桂树,游憩其间,吟诗作赋。据说桂湖旁有几株老干挺拔、郁郁葱葱的明桂,就是当年杨升庵种植的,这些正德年间所栽的桂树在五十年代还存有十余株。每年的金秋八月,桂湖天清水碧,金风送爽,沿湖四周的金粟银桂竞相绽放,香飘十里。据“成都古今记”中记载,古代成都一带已有把每年的八月定为桂花会的传统。桂花会期间,大家赏吟桂花、买卖桂花、吃桂花糕、喝桂花酒、品桂花茶,成为一种民间盛会,至今延续不断。

  每逢金秋佳节,花香弥漫,远近可闻,十分壮观。桂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杭州、苏州、南阳、花河口、合肥、桂林等市,选定为市花。 。。

02  金秋又到采莲时
莲藕(学名Nelumbonucifern),俗称荷藕,简称藕,《尔雅》又名水芙蓉、荷、藕、水芝、水华、朱华、水芸、水旦、泽芝、玉环、君子花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以肥嫩根状茎供食用,是我国极重要的水生蔬菜,堪称果、蔬、药三者俱佳,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莲子更是我国公认的传统滋补食品,能养心补脾,益肾固精。

  莲藕(学名Nelumbonucifern),俗称荷藕,简称藕,《尔雅》又名水芙蓉、荷、藕、水芝、水华、朱华、水芸、水旦、泽芝、玉环、君子花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以肥嫩根状茎供食用,是我国极重要的水生蔬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我国和印度是莲藕的故乡。我国有3000多年莲藕栽培历史,品种丰富,对莲藕的生产和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定向选择和培育,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品种群。按其产品器官和用途的不同,可划分藕莲、子莲和花莲三个类型。藕莲以肥大根状茎供食,皮白、肉嫩、味甘,开花少、结籽少,我们经常作蔬菜食用的就是这类品种;子莲以采收莲子供食用,根状茎瘦小;花莲则以花供观赏用。

  莲藕作为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种水生蔬菜中居首要地位,它既是一种蔬菜,又兼有水果特性。莲藕多为栽培,在我国分布较广,以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产者为优。

  莲藕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喜爱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转化,人们对莲藕制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莲藕的营养价值。莲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鞣质等。据测定,每100g藕含水分~89g,淀粉10~20g,蛋白质1~2g,VC25~55mg,以及棉子糖、水苏糖、米糖、蔗糖及胡萝卜素、多酚化合物、钙、磷、铁等。莲藕的营养价值很高,既可当水果吃,也可作烹饪的佳肴,若用糖腌成蜜饯或制成藕粉,更是别有风味。因此,莲藕既为优质蔬菜,又兼有上乘果品的特性,并集营养和药用于一体,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堪称果、蔬、药三者俱佳,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因而它可作为老幼男女,尤其是体弱多病者的优质补品。

  从现代营养学看,莲藕、莲子都是属于营养丰富的食物。首先,莲藕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每100克中含40~50毫克),比番茄高1…2倍。最近研究指出,维生素C有多种抗氧化特性,特别是帮助除去呼吸道中有氧化作用的空气污染物(如臭氧和二氧化氮)的毒性。其次,莲藕中还有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都是自由基清除剂,它们像清道夫一样,能把人体内的“垃圾”打扫得一干二净。第三,莲藕中含有比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约2%),其氨基酸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生物学价值高。此外,它还富含食物纤维(1%左右)。食物纤维是清除体内垃圾的“铁扫帚”。对人体保健大有帮助。而莲子则属于优质高蛋白食物,含量高达16%~19%,它含有谷类普遍缺乏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100克中含量高达1000毫克以上,其他氨基酸种类齐全,能与主食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钙、磷含量较丰(钙为89毫克,磷285毫克)。钙对于神经的敏感性、肌肉的兴奋性、心律和血压的调节都有重要作用。莲子的养心安神作用可能与其钙含量较高有关系。磷在骨骼中约为钙量的一半,80%~85%的磷存在于这些“硬组织”中,磷也是软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同时,磷还具有一些重要的非组织功能,如参与碳水化物的吸收和代谢,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酸碱平衡的维持和调节等,这可能与莲子的“养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的功能有关。

  莲藕的保健作用。中医学将藕入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而且藕与藕节均入药。中医认为,生藕性寒,可祛瘀、清热、生津、止呕、止渴;熟藕其性温,有健脾益气、养血生肌之功效。历来医家都用鲜藕制成藕汁,用于治疗多种火热征,而利用熟莲藕治疗虚征更为常见。

  南朝梁人陶弘景《名医别录》认为生藕性寒,能生津凉血;熟藕性温,能补脾益血。藕节被古代医学家视为止血药中之佼佼者。临床实践证明,藕节止血作用强,几乎对体内各种出血症都有较好的疗效。故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尿血、便血、鼻衄及子宫出血等症。荷花作药用可活血化瘀,去热解暑。

  至于莲子更是我国公认的传统滋补食品,能养心补脾,益肾固精。莲须即莲花的雄蕊,能清心固髓、益肾涩精,可治男子遗精、滑精,妇女月经、白带过多。莲房即莲蓬壳能消瘀止血、化痰去湿。莲心,即莲子的胚芽,能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至于荷叶、荷蒂、荷梗均可作药用。从上述可知,说莲藕全身都是宝,并非言过其实,其中莲子、荷叶为国家卫生部列为法定药、食两用食物。

  莲藕的药用功效十分可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味甘,性寒,无毒,视为祛瘀生津之佳品。

  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妇女产后忌食生冷,唯独不忌藕,是因为它能消瘀。藕有清肺止血的功效,肺结核病人最宜食用。不喜生吃的人也可以炖鸡炖肉,既能滋补,又能治病。莲藕能恢复疲劳,安慰精神。患支气管炎、咳嗽不止时,可饮用藕汁。藕汁对晨起时痰中带血丝及晚上声音嘶哑的病人,亦有良好效果。发烧且口渴严重时,可饮用莲藕汁,既能退烧,又解除口渴,若加入梨汁效果更好。无特殊外因的鼻出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