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国贫困乡村生存实录:粮民 >

第15章

中国贫困乡村生存实录:粮民-第15章

小说: 中国贫困乡村生存实录:粮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看着他强忍着疼啊。他自把眼睛炸伤后,就一直说不要管他。给他看眼睛就不要指望了,他让我想办法让孩子能上学就可以了。可我又不能出去打工,他看不见连饭都吃不到嘴里,不出门在家里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你说我们农民这个日子怎么过啊?”
  我问她,“现在不是农村有合作医疗吗?”她长叹了一口气说:“那个啊,是指望不上哟!要我们先去看了病回来再报销,可我们哪有钱先去看啊?再说那个合作医疗表面上是给我们农民办好事,实质上是给医院办好事。我们农民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我们农民一分钱也不会少花,反而会要多花钱。”
  当听到“合作医疗不是给农民办好事,而是给医院办好事”的这一说法,我再次问她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她沉思了一下说:“表面上看给我们能报销百分之几十,其实我们花得要比原来的多出好几倍。不报销他们就不给你开那些没有用的药,或者少开点药。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是参加那个合作治病的,药费是报销的,他们就给我们开一大堆药,还要我们做许多用不上的检查。这样我们反而花得多了呀。就是报销一半吧,剩下的还比不报销要多得多。你说是不是害我们农民啊?去年他伤了眼睛第一次就花了好多。”
  听到这,我感到震惊与无奈。如今败坏的社会风气真是无孔不入!农村合作医疗才是刚刚起步,就有人把黑手伸了进来。这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不要让农民对这件好事失望了,同时更重要的是防范在这里又滋生新的*。
  看着对未来生活迷茫的这个家庭,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从他们的表情里、言语里流露出的是对未来不抱希望,对生活是能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他们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孩子“识字读书”。
  老杨的妻子说:“我们山里的农民日子过成像我们这个样子就看不到什么希望了。孩子读点书识点字我们都无能为力,更不敢想考什么大学了。你说我们农民还能有什么希望,还能看到什么希望啊!打小抱着很大的希望,现在结了婚有了崽儿,不说有好转反倒还更困难。真是你们有文化人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啊!什么都不去想了,能活到哪一天就算哪一天。今天你突然的出现,让我真的感到特别特别的惊奇。如果你不是骗子,那你一定就是个救星。可我还是不敢相信如今的世上还会有像你这样的人。就连我们农民现在叫他们帮个忙都要谈钱。你不要钱不说了,还自己花钱跑到我们这么远的山区农村里来帮我们,我真的不敢相信。要不是我们校长和你一起来,我绝对不敢相信。这个世上,像你这样的人多几个就好了,我们农民就不会这么苦个没有头了。你看那个合作医疗,这才刚实行,那些黑心的人就害人了。你说你是不要钱帮我们农民,真不敢信你。我们是粗人,说话不好听,可说的都是大实话,你不要见怪。”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最后希望的破灭(2)
听完她这些话,我完全能够理解她复杂的心情。我开始帮扶“万村行”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怎么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来。但当我走过了这么多村庄,看到了那么多最初疑惑或者怀疑后却对你抱有满怀期望的农民时,我才认为我的帮扶“万村行”是走对了。处在孤立无援和痛苦挣扎中的农民,他们是多么需要社会的帮扶啊。他们并不贪婪,他们只求一点小小的希望,就是起死回生的那么一点希望。就这么一点儿,也不全是为了自己。就拿这个家庭来说吧,被伤痛折磨的男主人心中不是考虑怎么医治自己的伤痛,而是能为两个孩子交起几十元的书本费就足矣。这是一个多么微小的愿望啊,可现在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几乎就要破灭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受着伤痛和内心中的痛,别无他方!
  3月8日
  农民不需要地方政府越俎代庖搞新农村建设
  早晨八点多在杨校长家吃过早饭后,他骑着摩托车送我到一个半山坡上。因为摩托不能再走了,我下车后准备按照杨校长指给我的方向去山后的一个村寨。就在此时,正好碰见从山坡小路走下来几个要外出打工的村民。他们看见杨校长连忙打招呼问好。杨校长也顺便问起他们寨子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下我。其中一个高个年轻的村民听说我是从上海来这里做扶贫的事情,他很是轻蔑地上下打量我一番,就用贵州本地方言对杨校长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人,是骗子的可能性很大。我就在上海打过工,我非常了解上海人。他们都非常精明,也很小气,哪里会有这样的人?你要注意,不要被他给骗了。”
  殊不知,我能听懂他们的方言。我假装没有听懂就还是平视着他们,听着他们的对话。杨校长听他这么一说也有一点儿迟疑,但他很快就很肯定地对他说:“不会,我相信这个老师。昨天我已经带他去过下边几个村寨了,晚上就住在我们家的。今天我去不了你们寨子,他说自己要去你们寨子看看。”说完后杨校长就给我详尽地说了下行走路线,由于山路窄小陡峭,我几乎是顺着小道向上爬行。
  由于前天下过一场大雪,山顶气温还比较低,远远看去还有许多积雪。我爬到山顶一个垭口处,向坡下看去不见有村庄。就在我不知道向左还是向右时,山坡的后边走上来几个人,我加快步伐走过去,向他们打听去栾老寨的方向。我沿着村民指的方向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这个非常偏僻的小寨子。
  这个寨子也属于丰勇村的一个自然村,但是它们相距有20多公里,寨子被四面大山紧紧包围着,耕地就是陡峭的石崖缝隙里开辟出来的零星地块。
  当从山顶上下到谷底就要进到寨子时,我心里忽然想起了在山背面遇到的那几个村民说的话,也有些忐忑不安。我不知道寨子里的村民能不能接待我这个不速之客?可我已经走了这么长的崎岖山路来到了这里,不能打退堂鼓啊。我安慰自己说:“你不是骗子,你怕什么?你是来考察农民生活和发展状况的,你是来帮助他们的人啊……”
  我在内心作了一番思想斗争后走向一户村民院落。场院中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正在打家俱,我走上前去与他搭话。他听我是外地口音,忙停住手中的活和我说话。他很热情,随手搬过一个凳子赶紧让我坐。我就对他简单地说明了我的来意,他听后很是吃惊,又仔细看了我一遍问道:“你是自费来做这件事啊?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社会上像你这样的人能多一点我们农村发展起来就快了,农民过上好日子也就快了。我不是这里的人,我家住在镇上。这家人女儿要出嫁,请我来给做陪嫁的家俱。”

最后希望的破灭(3)
我们正说着一位和这位木匠年龄差不多的村民走了进来,木匠就忙对我说:“这是主人,他弟弟就是村干部。你来这家还是来对了,你让他带你去村干部家去谈谈。”
  我就和这位村民去了他弟弟家。当我走进屋子时村组长正好准备要睡觉,因给一位朝鲜志愿军老人办理后事,他连着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他听我介绍后就赶紧从床上跳了下来,带我去走访了几户生活状况不很好的家庭,然后他让我和农民谈,他回去休息会儿。
  我随着一中年村民到了他家,还有几个村民也一起来了。我们坐下就攀谈起来。这位中年村民向我谈了他家情况,之后他一直向我强调一件事:“我很想办一个粉丝加工厂,就缺乏资金。我不要很多钱,有个四五万块钱就足够了。我们这个地方很偏僻,每年种的红薯都喂了猪,好可惜啊。如果办个粉丝加工厂把淀粉加工成粉丝,粉渣喂猪,这样经济效益也好,红薯也不浪费了。”
  村民都对我这个陌生客人比较感兴趣,问这问那。可这位中年村民自说完他的心愿后就很少发话,他一直默默地坐在一旁,不时给我和村民们添茶水。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后,他才开口说话:“这位老师,你一直说尽你一个人的力量为我们农民做点儿事。我认为你这不是一件小事,今天看是你一个人来我们这么偏僻的寨子,可你的行为会影响一大批人来关心我们农民的。你的这个行为非常高尚。你做这件事啊,要我说就是为人类做着贡献。我非常敬佩你,尊敬你!我们农民不会说假话空话。”
  当听完这位中年村民的“总结发言”,我很震惊!在这么偏僻的深山之中,一个看似极其普通的村民能够对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真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
  当离开这个山寨时,一路上我一直在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不能用歧视或者用有色眼镜看人。农民并不缺乏智慧,他们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他们的贫困只是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资金、信贷等),并不缺乏改变家乡、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由此,我想到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只要各级政府把国家政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村民,把他们短缺的资金及时解决了,他们一定能够把新农村建设起来,并且能够建设得更好。农民才是最了解当地实际状况的。他们做出的发展项目一定非常符合当地的实际。我们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不要越俎代庖去搞那些政绩性的“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只要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就是了。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下午六点多告别了孤儿姐弟后,我们加快步伐往山下赶,到山下冉老师家时已经是黑夜了。
  晚饭时木盆村的有10多位村民陆续来到冉老师家中,因为在白天他们听说村里来了一个搞帮扶的上海客人,所以想来探个究竟。
  木盆村是一个自然村,全村20多户人家,在一个近似木盆盆底的深山谷底,但是该村农民耕种的土地全部在三面山坡上。
  “村民原来的住房是依着山势拾级而上建造的木屋,有的木屋都有上百年历史了。可就在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场大火几乎把寨子里所有村民的家给烧毁了,留下的也只是些残垣断壁,无法正常居住了。房子没有了,粮食没有了,衣物用品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全寨子老老少少赤手空拳地在山坡上看着大火在瞬间就把自己的家给吞噬了,但也无能为力。那天夜里真是天寒地冻,可我们每家每户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真是绝望啊……”今天清晨,冉老师指着那陆续已经恢复重建的山坡跟我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最后希望的破灭(4)
在大山深处,阳春三月的夜晚还是比较冷,饭后大家纷纷叫我坐到烤箱边烤火取暖(一个木炭火盆放在中间,火盆是用木板架空着,四周用木板做成一个四面相连并且密封的板凳,人们围坐在这个四方形的木凳上烤火,这里的人们叫它为烤箱),大家围着烤箱聊了起来。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向我发问,有一句非常直接的话当时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这就是——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老师,你对我们这里的生活习惯吗?我们这里穷啊,没有什么好吃的招待你,只有一片热心肠,可是不能吃。老师今天上山看了我们这里的大山,体会了这里的山路,你看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条件能发展个什么吗?”
  “我们寨子和其他农村都一样,年轻人都出去广东深圳还有你们上海打工去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你看搞点什么能把我们这穷面貌改改啊?要不改变啊,就连个下一代都没有了。女娃出去就不回来了,男娃谈不上对象,就是谈上了也不进我们这里来。有的一听你是贵州山区的干脆就不和你谈。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光棍了,他们常年在外打工也挣不上个钱。你看我们这日子过得难不难啊?”
  “我们这里的山区没有公路,离城市又很远,发展点什么都卖不出去,没有人来买啊。你看翻过我们后面这个山就是重庆的秀山了,那里就有许多农民把地荒弃了打工去了。我们这里出去打工的也挣不到几个钱,有许多年轻人没钱连个家也回不来。我们也想搞点什么新东西,可没有那个资本和技术。再说在我们这里搞什么都不成,首先路不通啊。”
  “老师,我一直想搞养鸡,你看我们这里合适吗?不过我们缺乏技术,鸡得了病就没办法了,我们本钱少担待不起病灾什么的。我计划了许多年了。我现在住的那个镇上土鸡价钱还是很好的,销得也很快。我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搞好,想了又想就是不敢养。”
  这是一个年轻人问我的。他问的问题,正好是我今天沿途考察后想告诉村民的一个项目。这个村虽然交通不便,土地都是山坡地,但是三面都有很好的自然山林。家家都有承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