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

第51章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第51章

小说: 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喜欢用路来形容生命的过程,每个人都在由一个起点走向一个终点。而我觉得生命应该是一个圆,每个人走在不同大小的圆上,圆的大小决定了生命的长短。任何时候都可以是起跑线,恍然之间可能已经到了终点,但同时也发现那也正是重生的起点。千万不要介怀属于你的这个圆是大是小,因为尽管圆有大有小,但它们都会是有始有终,也都会是一样的圆,同样的圆满。
  生活在不同时空的人,往往对生命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古人曰人死如灯灭;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爱情坚定叫做生死与共;颓唐者则醉生梦死。最近,听到太多的死亡字眼,不禁开始对生命有些思考,如果说死亡是繁殖过程中的一个结果,倒不如说死亡更多的是生存者成熟的一个开始。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却病如山倒,一去不回。听到消息只感觉,珍惜生命四个字开始那么容易被人理解。死亡离自己其实很近很近,你想抓住它也许不容易,但它要抓住你却不难。因此我的感受从开始的悲伤变为平静,也许他在另外的世界里面找到更适合他的存在空间。庄子有鼓盆而歌的举动,我虽若不能如此,却学会用平常的心态面对死亡。
  为什么说起生命总想到死亡呢?生命的过程除了结束之外其实还包括开始和成熟。我应该是个享受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人。
  有一个朋友爱上了一个人,他花去若干的时间和精力等待她的爱,不果。再花去若干的时间和精力去等待,仍不果。我问他,你不觉得这是在浪费生命吗?明知道没有结果。他的回答虽然平常却很真实:平静地等待是享受而不是虚度。我想我理解这话的意义,他等待的过程其实让他的生命更延长。有期待,他才总是年轻,而一旦得到了也许就等于是结束。
  新手上路
  如果把人生比做道路的话,感情就像是一辆车。能把感情这辆车驾驭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谓路,是建筑感情的平台,必然是阡陌纵横,有如网络一般地复杂交错,也一定不会都是平坦的阳光大道,因此新手开车最重要的是要会认回家的路,确定好自己最有效率的行车路线。永远要记住,有些路是单行线,驶过去却无法再沿原路回来。这个时候您一定要这么想,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我仍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到达目的地,或者就干脆去另外一个地方。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错过路口,大可以掉头再重新来过的。路上一般都设有红绿灯,这东西可是非常必要的啦,它和警察一样起到监督和限制的作用,没有了它,恐怕火星都会撞着地球,何况大车撞小车。路的旁边一定是有美丽新鲜的风景,自然清新的乡村风格,时尚典雅的都市风格,那叫一个眼花缭乱。看是看,可千万要把住方向盘哟!
  关于车,是运用感情的方式,一般分为豪华型和经济型两种。有条件投资的话,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当然啦,该车空间大,内饰时尚,平稳,高速,抓地能力强,安全性高,最要命的是,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换取它的人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推出了家庭紧凑经济型,所谓紧凑型就是,勒紧裤腰凑够MONEY去享受的奢侈品。其实,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开什么样的车,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受累和不切实际的感情投资。偷偷告诉你一成功的诀窍吧,你该做决定的是选择驾驶一部好车还是驾驶好一部车。
  至于人,是感情的操作者,也就是驾驶员本身。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然是要有安全意识的,首先表现在对灯位的处理上,遇到交叉路口的时候,有安全意识的驾驶员是遵守交通规则法律约束的。他们一般都不冲红灯,但能够做到从来不冲红灯的恐怕难找几人。切记,该踩刹车的时候一定得踩,别让你的感情泛滥到红灯那头。大多数时候,你不会被照相和JCSS发现,但麻烦就算只出一次,你也得罚款和扣分。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感情永远不会遇红灯。严格意义上来说,驾驶高手的定义并不是看谁开的速度快,而是懂得如何控制速度,没有危险的时候可以飞驰在网路上,找点成功的快感和惊险的小刺激。遇到前方有麻烦的时候,要懂得一慢二看后镜三绕开,当然肯负责任的驾驶员还会打打方向灯,让别人知道他想改变线路,另有所爱了。优秀驾驶员的标准是懂得油门和离合器的配合,离合器控制发动机转动的速度,油门是火候,想成为优秀永远要懂得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速度用什么火候。什么时候该热情如火,什么时候该冷静如水。
  很多人永远都不能成为一个驾驶高手,比如小女子我。尤其是初学的时候,经常油门当成刹车,该止步的时候,却轰轰几下去碰壁,伤痕累累不说,还没人同情。该加油向前冲的时候,却为畏畏缩缩,结果经常被人捷足先登,在前面夹塞,错失冲过黄灯的良机。
  好在虽是新手,但终究是上路了。
  小米,35岁,湖南人,现居深圳,全职妈妈。
  

刘海燕 和孩子一起阅读
刘海燕
  孩子七岁,一年级,入睡前已不再强求讲故事,她从自己的屋子里把被子抱过来,放在我书桌旁的硬板床上,她的要求很简单:我坐在那儿学习就行了。这是一个情感细腻的孩子,她希望在妈妈的气息或声音里入睡,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全集,西游记等,一遍又一遍地成为她四五岁时的催眠曲。现在她已经懂得关爱我,知道每晚我做完杂事后,总要读会儿书,哪怕是很短的时间。
  灯光下,阅读之中的妈妈,给夜晚带来甜美和神秘……宁静像水一样从身体的内部洗过,我偶尔望望她,她的表情里有感谢有幸福,甚至还有鼓励,那是我无法言传的表情,一个孩子,她却什么都领悟了。昨晚,她突然抬起头说:“妈妈,我喜欢你这样,这样,你就不会生气了。”她说得很犹豫,一时找不到更确切的表达。孩子不愿看到那个在日常中容易烦躁的妈妈,她从小就很唯美,她希望我、我们之间有一种幻想性质的东西。她是我生活中最高的艺术,因为她一直感动着我,使我努力活得美好一些。
  给孩子最初最深远影响的那个人,应该是妈妈。我一直感到读书的多少并非首要,由外部目标带动的阅读更在其次,首要的是阅读成为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在阅读中获得幸福。她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推个大椅子到书架旁,站上去,翻我的那些书,一个一个地问我它们的名字,她感到那里隐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她拿一本书,有时是一张报纸,读给她的那些毛茸茸小动物听,她不认几个字,可她就那样认一个,猜几个,或者编下去,还不停地翻着书页,有时她会把门反锁上,她已经能够沉浸其中并获得快乐。她开始对字感兴趣,在我的自行车后架上,她不停地问着大街两行一闪而去的门面字,那个字,就是那个,她向我描述着它的样子,懵懵懂懂地她来到了汉字的起源处,再去博物院时,陶器上的文饰,断残的碑帖,已开始引起她的注意。她的爸爸每次出差问她要什么,她总是说要书。
  城市里的孩子时常很寂寞,他们不缺吃,不缺穿,可缺少同一屋檐下的伙伴,缺少天高地阔的环境,孩子的心性受到很多阻隔。一个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是不需要读《大山里的秘密》、《河流里的秘密》、《鸟的世界》、《树的家族》、《庄子说——自然的萧声》,以及自然教育的经典之作的;甚至也不需要读百科知识,什么天文卷,地理卷,动物卷,等等。那些秘密向他敞开着,它们就在那儿,再多的言语也不能探知山的灵魂,你怎么向一个孩子描述大地的广阔呢,只能让她看见,让她在那上面奔跑,多年以后她会发现那种开阔影响了她的内心。现在我不得不和她一起读这些,多少弥补一些远离自然的缺憾。
  孩子毕竟是孩子,她的天性中潜伏着热爱自然,和自然相通的东西,我们稍做一点点引导就够了。土地上的一切她都喜欢,偶尔去郊外,她的眼睛鼻子似乎都不够用的,她曾不止一次地问我,挖多深才能找到恐龙蛋?她想找到土拔鼠或者野兔的家,地下没有光,它们怎么生活呢?来自大地的诱惑使孩子不愿踏上回城的路。
  孩子不自觉地就成了一个朴素彻底的环保主义者,家里的地下水水管,她从来不让开,除了她的小树能一杯两杯地享用,因为她知道树木喜欢天上的水,地下的水。去年暑假,我带她和她的读中学的表姐去青岛看海,她的表姐遇到摊点就走不动,相对于那个海,她更关注那些花花绿绿的小东西。她的妈妈常告诉我,她不会写作文,现在我发现了症结所在:她的的眼睛和内心没有敞开,就已经关闭了。看完水族馆,她的表姐在摊前买东西,她有些着急地告诉我:她想晚上来把那些鱼放回海里。“鱼类的监狱。”她似乎在自言自语,有些愤怒和伤心。我说人类为了研究、观看的方便,她说她宁愿背着氧气瓶到海底看它们。
  孩子,天使一般的孩子,她希望万物都在自己最适宜的环境里,依上帝安排的秩序,鹰击长空,鱼翔海底,海水蓝得能望得见天空的影子……对孩子的童心稍微做些保护,就会比大学课堂上那些大而无当的道德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事实上,从家长到社会,都在忽略这些,因为要竞争,要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里不受伤害,他就必须进入游戏规则,依成年人的思路做事。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的天使呢?
  怎样使一个向善向美的孩子不受伤害?在我的经验里,应该是使内心开阔起来,来自内心的阳光使一个人能够昂起高贵的头颅,她能依据内心的尺度来评价自己,不会把外部的尺度作为唯一。她能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美的事物面前心跳或流泪,如柯罗的风景画,梵高的阿尔的阳光……在这种心境里,一些具体的得失会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一起读《爱丽斯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鲁滨孙漂流记》还有《老人与海》之类的经典作品,故事性较强,孩子能听得懂。她的心被遥远的事物所牵引,带她出去玩时,她总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越远越好。一次我带她去校园,她说那儿太熟悉了,去热带雨林吧,诸如此类的词就在她的嘴边。更具体一些,在作业本上组词时,她不想写小朋友们都写的那些,她总能写出自己所喜欢的新鲜词。她已经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老师。
  孩子有了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有了和事物建立内部联系的倾向,她需要我做的事情并不多。她的认真和方式倒是时常让我惊奇,譬如她在屏幕上刚看完一个童话故事,就匆忙打开录音机听那个故事带,而那些故事带她还有不同的版本,她一个一个地听,比较,推测哪一个结局更真实,有时她还会想出另外的结论,她做这些事情时,我们不会打扰她,除非她想和我们一起讨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有了这种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我想这和那些阅读有一定的关系。她天天都很忙,忙那些她喜欢的事情,包括和小朋友们疯玩,天天兴奋得不想睡觉。昨天她居然感叹她没有自己的时间,也许那是我说过的话,那句话对于我来说,就是没有时间读自己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内心的空间越来越大,她需要找到对应的物理空间去释放,现在她最迷天文和地理,多次说长大要当天文学家或自然学家。能不能成“家”是另外的事,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从生活的质量到所从事的职业,到一定的时候便成定数,越往后便越取决于心理的健康开阔,而不仅仅是勤奋。
  面对孩子,谁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时常感到自己像一粒微尘,孩子的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都可能把我难住;自身又有那么多的局限。我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呢?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是什么?那些一千遍一万遍的罗嗦,不如自己先去热爱一点点,去做一点点,让自身的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去教育孩子。
  刘海燕,作家、评论家,河南太康人,现居郑州。供职于某高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高克芳 给女儿的信
欣欣,再有十天你就六岁了。在这收获的季节,你总是那样的快乐,看到你纯真的笑脸,妈妈就像看到了早晨的太阳,是的,欣欣,你就是妈妈的太阳,是妈妈的希望。
  记得六年前的那个早晨,妈妈费了好大的劲生下你,但看到你伸伸懒腰,打个呵欠就看着妈妈,所有的苦和痛妈妈觉得都值得,我的宝贝,我的天使。
  妈妈一个人带你,你仿佛了解妈妈的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