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15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15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产业是什么呢,就是中央七台吹嘘过的蛆虫饲养鸡了!想起来了的一个完整的蛆虫饲养鸡的节目由于蛆虫本身的各种抗病抗体,鸡吃了各种抗病抗体健康到一般的疫苗都不用打,禽流感么……这个似乎顶不住,据说只能降低感染几率,具体降低多少就不知道了,最让刘白羽腹诽不已的是这种鸡蛋好吃不假,只是一个鸡蛋卖咱两块钱就有点过分了,和打劫也差不多了。

    而这种蛆虫饲养鸡的副产品蛆虫还能用于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缺乏各种抗生素药物,感染比比皆是,很多英雄没有倒在敌人刀剑之下,倒是倒在了这些肉眼看不见的杀手之下。当然,刘白羽可以兑换出大量的现代药品来,可是抗生素类药品的抗药性实在是让刘白羽心悸,而且还要注意一点,现代抗生素都是剂量很大的,对应的副作用,过敏之类也是极为惊人,古代人身体素质象张天宏,刘熊,黄大力这种事很少的,大部分人营养不良还比不上现代的宅男,给他们用现代抗生素还比不上烙铁消毒更安全点。。。。。。

    刘白羽从位面商人系统花一百元兑换了相关教程,当然现代化的工业养鸡是够呛了,不过如果不太在意经济效益的土法大型养鸡场还是有条件实行的,至于拿鸡蛋生产出来给谁消费的问题,大不了就要给自己的仆人们好了,老年人吃了不爱得病,小孩吃了脑子聪明,年轻人吃了么……好吧,就当是奖励提升士气了。

    “老爷啊,不是老奴多嘴,实在是唉……”刘善对着这个老爷无语了,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鸡鸭都是要放着养的;关笼子里那是要拿去卖,如果养在里面,没一个月就瘟了。而且就是不瘟谁家有那么多吃的来饲养?农户的鸡都是放外面自己找吃草籽什么的,只有到了冬季才稍微地撒点散碎粮食,其他的法子不行的。”

    刘白羽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个便宜岳父是因为主奴关系,不得不对着自己勉强露出微笑,如果是别人说,恐怕直接就一个巴掌打过来了。

    刘紫琼可不管那套,她十五六岁正式喜欢热闹新奇的年纪,最喜欢跟着人凑热闹,于是笑吟吟地拿了毛笔将刘白羽叙述的养蛆和热炕孵化小鸡的方法记录下来。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直接纱笼里放了捉来的苍蝇里面放个装了糖水和麸皮拌搅拌物的小碗,苍蝇闻到这种气味就像瘾君子闻到毒品一样,就会在里面产卵。几天后碗里就会出现不知道多少万的小蛆,拿出来放到馊麸子大槽里饲养,烂麸子就会转换成高蛋白,循环喂鸡几乎无敌。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掌握气温这一项就很难了,在古代类似的技术都变成了一种手艺而不是科学。好在刘白羽掌握了温度计这一核心技术,而这个时代都会盘热炕了,理论上如果取暖的煤足够,即使小冰河期的北方山东一年四季都能孵化蛆虫和小鸡。当然非要纯天然些,不用热炕孵小鸡总还有老母**?严格说来都属于低技术高产出产业,这种蛋的价格刘白羽也用位面商人交易系统看了,价格足足有四块钱到六块钱一个,如同打劫,而打劫这黑心的位面商人公司,刘白羽就觉得仿佛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都轻了几斤,舒服极了……

    做完了诱捕苍蝇的诱饵之后,得意洋洋的刘白羽伸了个懒腰得意对着刘善的说道:“放心吧,刘善叔,咱家的鸡可不怕鸡瘟!别小看这蛆,可厉害的很,吃了之后百病不侵。”

    刘白羽这个便宜岳父实在无语了,只好对着自己的女儿发怒来表示反对:“拿一边去!老爷最喜欢干净知道不?”见刘紫琼拿了刘白羽抓苍蝇的纱笼好奇的看,愤愤地踢了一脚“苍蝇也拿上来不知道脏不脏!?”
24教农民种地
    “去一边看去,别让你爹看见。千万小心里面放的麸子碗别撒了。”刘紫琼对小动物很感兴趣十五六岁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龄。其实这是好事;在刘白羽的娇惯下,刘紫琼的心态已经不怎么怕自己的爹妈了,对着刘善做了一个鬼脸,直接拉大旗作虎皮:

    “我是给老爷做事的,又不是玩!”

    “不像话,你小心衣服,上好的缎子,弄脏了你赔不起!”刘善觉得自己的女儿越来越不像一个通房大丫鬟了,急忙敲打她。

    “白羽哥哥说了,弄脏了直接赏给下人就是了,不用我洗!”

    “老爷,你不能这么惯着这孩子!”

    刘善是看出来了,老爷是拿自己的女儿当成小妹妹宠了,作为一个下层奴仆,小妾之类仗着宠爱,无法无天,最后被主家冷落甚至撵出门的事情自己实在是见得太多了,何况自己女儿还不算是妾,而是一个通房大丫鬟,这样下去如何得了啊!刘善为自己女儿的未来担心,这丫头是该拾掇拾掇了,要不直接上天了!

    狗儿娘则是到附近的庄子收购了几十只母鸡三只公鸡,再多没有,都在青黄不接的前几天就换米吃了,就这几十只母鸡三只公鸡还是几个微型地主【富农】用来产蛋到城里卖的,不过那家蛋行接着青黄不接的时候欺负庄稼人要压价,狗儿娘价格再高一点,就得手了。

    “老爷,这徐老抠实在是抠,就这母鸡都养的瘦骨嶙峋了,还要二十斤糙米换一只,不还价,我也是没办法,耗费不起时间,不过从他那里要了两百二十枚种蛋,老母鸡现在就能孵化,也不算亏了!”

    狗儿娘胆怯的表示,自己实际上也没有吃亏,刘白羽哪里在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顺口敷衍道:

    “办的不错!以后记住老爷的事情,办成是第一位的,价钱是第二位的!知道了么?从账房拿一钱银子,就说老爷我赏的,办事得力有赏!”

    “多谢老爷!”狗儿娘顿时觉得骨头轻了几斤,自己的脑子果然好使!这两百二十枚种蛋中其实两百种蛋是添头,二十枚种蛋是徐老抠给狗儿娘的回扣,按理说这也是惯例,狗儿娘可以自己扣下,也是正理,不过狗儿娘考虑到刘白羽最烦的就是有人瞒着他什么事情,外加刘白羽对他不薄,这陋规也就不要了,老爷的好感更重要。

    “多谢老爷,我们夫妻一定好好为老爷效力!”狗儿娘感动的说道。

    这养鸡的大院子现在是鸡飞狗跳的,虽然母鸡们表示很淡定,几只母性强的甚至吃完饲料就开始孵蛋了,三只公鸡却是为了几只母鸡的归属,直接玩起了三国演义,从地上打到天上,鸡毛乱飞,乌烟瘴气的。

    另一方面,徐老抠还附送了鸭子十只,大白鹅一对【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白羽觉得狗儿娘冤枉人家徐老抠了,就那两只神骏的大白鹅,就值不少钱了,人家其实不抠啊。】

    大白鹅这玩意,笔者小时候去农村玩,知道这玩意看家顶半个狗用,自然就和同行有竞争关系,而且刘白羽家的这只狗看着体格不错,实际上却是一只娇生惯养,没打过架的纨绔子弟,还不知死活的对着大白鹅夫妻呲牙……

    不作死就不会死啊!大白鹅夫妻分进合击,围着可怜的狗狗就是一顿乱打,几个回合下来,可怜的狗狗就只能头藏到墙脚,露出屁股任凭大白鹅蹂躏了。

    本来许多家仆看不过眼,想来调解,架不住家主看的来了瘾头,只能让可怜的狗狗继续委屈了……

    刘善实在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的便宜岳父身份提醒:

    “刘老爷,您不是说了,下午要教我们种地么?这现在午饭都过去半个时辰了!您看是不是?”

    刘善对于刘白羽那是极为佩服的,真是诸子百家无所不知的能人,不过对于老爷有时候的胡闹就是另外一个态度了,您说您一个白面书生,学泥腿子去种地,这不扯么?只是人家是老爷,很多事情自己还不好张嘴!否则不和自己的女儿一样,主家给点脸就忘记了奴才本分了么?这不行的!

    其实我也不是教大家种地啊,而是教大家积肥啊!刘白羽如果会心灵感应,一定会这样叫屈!

    中国的传统农业就是精工细作,单产高——听着挺不错的,但是在没有普及化肥的情况下,如果不强制休耕,那么肥力会迅速下降,而中国越是王朝后期,人口越多,就越是不能强制休耕,就算土地主们变得目光长远起来,豁出去不要租子,养护地力,有地不让人种会让秀才们喷死你,甚至引起农民暴动,直接把地主家分了……直到三百年一次的大动乱,给土地强制休耕为止。当然三百年一次的大动乱原因肯定不止这些,但这无疑是其中原因之一,却是无可辩驳的。

    刘白羽自然不怕没有良种,用位面商人的交易系统,地瓜,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种子那是随意兑换的,可问题是高产作物,尤其是现代的高产品种,没有足够的肥料,根本还不如地产抗贫瘠的品种高呢。

    不过刘白羽还真不是拍脑袋主意,他直接找来了张家田庄的管事,了解起了本时空的农业状况。

    张天宏家其实也不算是传统的地主,他也是有着自家的田庄的,不过里面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一般贫瘠和位置零零碎碎的土地,都被租了出去,没有集中管理的价值。

    张家田庄的土地完全是自长工家耕种,没有招佃的。种地的有张天宏家田庄的管事,还有田庄的管事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十几个家养小子外加三个有手艺的长工,农忙的时候再招几个短工。

    种的除了水稻,还有前几年才从海外密传来的红薯,这是最大宗的两项,还有就是各种杂粮了:芝麻、花生、大豆、绿豆之类,再有就是园子地里的蔬菜,卖不出钱,主要是张家自己吃和喂猪用,当然因为刘白羽用位面商人的交易系统大规模的收购了一大批这种无公害蔬菜【十块钱一斤左右】用现代的大米作为报酬给了张天宏。现在已经是暂时空了,只能外买蔬菜了,两头猪更惨,直接改吃猪草了。
25下乡
    不管种什么地里的出产都很有限,不管是水稻还是传说中高产的红薯产量都不高。这一是因为红薯的高产品种也是在本地慢慢驯化才能有的,二是因为高产就需要高肥力,哪有那么多肥料?

    张天宏家田庄的管事一家人连长工起五更,睡半夜。一年到头年景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大家吃得饱饭外加稍有积蓄。这积蓄也得保存起来――明末的山东属于大灾害偶尔有,小灾害也不断的地方,旱涝、土匪,流民。外加官府的种种加派,尽管背靠着张天宏的大树,关老爷这个县令也算是清官了,张天宏家田庄的管事张田还是攒不起钱来,一个大灾就把几年的积蓄一扫而空,所以张天宏家田庄也变成了一个家生子安排就业的地方,张天宏也不求有什么产出,能自给自足就行了,结果一个封建社会愣是玩起了80年代社会主义安置就业的小集体那套了,算是所谓的封建社会主义?

    也不能说张天宏就不思进取,否则他也不会引种红薯这种高新农作物了,曾经学着江南的人种过桑树养过蚕,种过烟草,还尝试着种过甘蔗。但是因为或是雇不到真懂行的把式当长工头【这些人基本都是大户人家的家奴,或者本身就是商人】,或是被当地的商人富户暗算,被阴招排挤出市场,或者是被当地官员抽取高额保护费,得不偿失,这些冒险全部都失败了,好在张天宏及其注意风险控制,失败次数虽多,损失微乎其微,反倒是获得了不少经验,家庭也没败落下来。

    刘白羽降临之后靠着刘白羽自带的逆天位面商人外挂,以及现代对所谓纯天然无污染农产品的价格追捧,张天宏家田庄向刘白羽销售了大量的蔬菜、生猪、鸡鸭禽蛋,换回了这个时代的硬通货,银子和大米,张天宏家田庄的事业才稍微有了些起色。现在田庄里又添了一头壮牛,算是近年来张家田庄少有的大进项了。

    “二老爷,您这金贵人看这大田干什么?这都是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事情,别折了您的身份……”张天宏家田庄的管事张田说到,对于刘白羽能凭空拿出海量大米一事,其实张府的下人隐约都知道了。

    不过这个时代已经走一里地就能看到几个路倒,就是张天宏这样的大户人家也日子不好过,作为受益者,无论是佃农还是张家下人,都把刘白羽自动脑补成有聚宝盆的仙人下凡,根本没往什么无生老母,白莲老佛之类的起事宗教上想,讽刺的是这种民间传说其实更接近于事情的真相。当然这种想法是感恩还是当鸵鸟就难说了。

    “没事,其实我虽然不是农民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