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精品历史小说推荐总排行榜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热度 19 | 历史 | 上传: 花旗 |更新时间:2024-05-05
简介川军出川,没有靠当时国民政府的丝毫补给,手里拿着比当时红军还有差的武器装备,全四川所有实力军阀,拿出了自己的家底,自己主力,不要地盘,全部出川抗日。川军出川一路上都遭受了鄙视、取笑的“待遇”,一路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上的补给,但是川军没有打退堂鼓,除了因病退出的,尽然没有一个掉队的。这对于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来讲,完全就是一个奇迹。书中,主人公李德明等川军将士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是殊死抗争,什么是血战到底!最终,藤县一战,川军的血战到底,既实现了自己出川抗战的誓言,也洗刷了内战给川军带来的污点,同时也为五战区及时调整部署赢得了时间。1980年,《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在国内发行,其中写道:“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对川军结予了完全的肯定。... 
胡雪岩2-红顶商人 |热度 24 | 历史 | 上传: 青涩春天 |更新时间:2024-05-05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在其《胡雪岩》、《红顶商人》之后的《灯火楼台》(此书亦为本公司出版)中,向读者铺叙了胡雪岩在为左宗棠办洋务和镇压捻、回起义大开钩源,并立功封官之后,商事达于鼎盛,生活极其腐化,因而临近衰落的过程。胡雪贮存器全传——红顶商人一“禀大帅”戈什哈向正在“饭后一局棋”的曾国藩请个安说,“浙江的差官求见。请大帅的示:见是不见?”... 
异时空-中华帝国 |热度 35 | 历史 | 上传: 做男人挺好 |更新时间:2024-05-05
作品相关致读者首先谢谢大家的支持。本人不是学文的,几乎从没写过长篇大论,勉强写出来已经不容易了,虽然自己看起来也不满意,象流水帐一下,可是水平摆在这里,怎么办呢,只能尽力吧。另外由于没地方上网,所以只能抽空到网吧更新一下,所以速度比较慢,但量并不算很少。对大家的评论回复更慢。这一点也请大家包涵。说句题外话,其实我更愿意每天更新一些,每天更新一章比每三天更新三章更容易让大家接受,而且在更新榜上出现的次数更多,可是没办法。再次感谢所有的读者,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很开心。论YY与反向YY网络小学通病之论YY与反向YY当然了,由于YY只顾自己爽,而失去了真实,所以经常被人诟病,一向被高雅人士鄙视。... 
三国李元霸 |热度 19 | 历史 | 上传: 两块 |更新时间:2024-05-05
第一章 给少爷我报上名来更新时间2011-5-4 22:13:18 字数:4329 第一章给少爷我报上名来“你这贼老天!居然敢用雷劈少爷,少爷和你没完!”废弃的荒村中,瘦小的黑影正一边跳脚一边破口大骂。在黑影脚下,有大约两个平方的土地变得一片焦黑。随着黑影的跳动,点点焦黑的碎屑不时从其身上掉落。而每一次黑影张口,都或多或少的冒出一丝黑烟。不远处人高的草丛里,两个衣着华贵的孩子心惊胆战的看着这一切,瑟瑟发抖的抱在一起。“御…御弟……”看起来略显年长的孩子满脸的眼泪,“朕…朕是不是看错了?那个…那个怪物……是被雷…被雷……劈下来…的?”“皇兄,你先冷静下来,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现在我们最好保持安... 
烽火狼烟 |热度 24 | 历史 | 上传: 想聊 |更新时间:2024-05-05
作品相关本书目前出场的主要人物朱天宇:男主角,23岁,特种兵,是有名的天才少年。因为一次抓捕恐怖分子的行动而来到另一个世界苍茫大陆。很有才华,而且风流不羁。但是对于自己的敌人却绝对残酷。正直有很强的同情心,对待朋友真诚,但是对于自己的敌人却绝对残酷而冷血。是统一苍茫大陆,开创新纪元的征服者。海伦娜-鲁拉:19岁,是鲁拉家族族长的女儿。美丽的仙女。有一双世界上最动人的美丽大眼睛(朱天宇的话)善良,聪慧,善解人意而乖巧。朱天宇的第一个妻子。也是朱天宇在商业上的得力助手。性格刚强,做事果断。荆颂:34岁。大陆上华族人建立的西秦帝国安阳州人。大陆有名的游侠。剑法高强,很有谋略,遇到朱天宇后为他的胸襟折服,追随他征服大陆。后来成为朱天宇手下负责安全的最高领导。屡次阻止了对主天宇的暗杀,被人称为“铁网”。...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419 |热度 20 | 历史 | 上传: 桃桃逃 |更新时间:2024-05-05
第01章月光下的行军第02章“赤匪”的兴起第03章前夕第04章“独立房子”的主人第05章最初的行动第06章计谋第07章担架上的“阴谋”第08章妇女第09章第一场大战第10章改变行动路线第11章进遵义第12章毛泽东掌权第13章“棉里藏针”第14章摆脱危局第15章牵住蒋介石的舅子第16章兵不厌诈第17章金沙江畔第18章歃血结盟第19章留下来的人们第20章死里逃生第21章传奇的土地第22章大雪山第23章毛张会师第24章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第25章魔毯第26章黑暗的时刻,光辉的荣耀第27章家第28章生死与共第29章浪子回头第30章“冷眼向洋看世界”第31章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编后记本作品为亦凡书库有偿征收,请按更新告示所列时间推后一周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亦凡书库扫校”字样,谢谢! 亦凡书库(Yifan.)... 
长征:英雄的史诗 |热度 19 | 历史 | 上传: 做男人挺好 |更新时间:2024-05-05
“长征”一词的含义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长征”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它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第25军,于1934年秋至1936年10月间先后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平均每天行军70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行程2万余里,转战8个省;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曲折转战4个省,行程万余里;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经4个省,转战近万里。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四路红军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物资供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就凭两只脚,跨江河,爬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打破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纵横14个省,行程共达65 000余里,与强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战斗达120余次,终于会师陕甘,挺进抗日前线,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工农红军... 
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热度 19 | 历史 | 上传: 花旗 |更新时间:2024-05-05
目录页 下一页“在德不在险”(代前言)吴起事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在一本专门讨论军事地理的著作中,对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的地位,自然会将其单独突现出来,作专门的强调。但这很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地理决定论”的印象,似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山下的花环 |热度 28 | 历史 | 上传: 笑傲网络 |更新时间:2024-05-05
高山下的花环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句不朽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者题记 引子在哀牢山中某步兵团三营营部,在赵蒙生的办公室里,我和他相识了。寒暄之后坐下来,便是令人难捱的沉默。赵蒙生是这三营的指导员。他出生于革命家庭,其父是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其母是位“三八”式的老军人。三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荣立过一等功。三年多来,他毫不艳羡大城市的花红柳绿,默默地战斗在这云南边陲。另外,他还动员他当军医的爱人柳岚, 也离开了大城市来到这边疆前哨任职。在未见到他之前,军文化处的一位干事简介了上述情况之后,对我说:“你要采访赵蒙生,难啊!他的性格相当令人琢磨不透。他的事迹虽好,却一直未能见诸... 
紫眸皇后 |热度 25 | 历史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24-05-05
正文一 凤凰门凤凰门,一个遍布全球的杀手组织,凡是收到凤凰令的人无一逃脱被杀的命运。位于洛杉矶的凤凰门总部。邪佞狂暴的黑衣男人一手捏住纤细女子的双颌。“你该死,雪儿居然被人掳走。”黑衣男人吐出愤怒的声音,手上的力道也越来越重。该死的,我的雪儿。“门主,就算杀了紫睛也救不回雪儿小姐。”站立旁边的俊美男人怜惜的看着好象随时会被捏死的柔弱人儿。“滚,永远别再让我见到你。”黑衣男人松开了手,柔弱的人儿如破布娃娃般跌落地面。“门主,求求你别让紫睛离开,你要怎么惩罚紫睛都可以,千万别让紫睛离开。”紫色的眼眸流露出惊恐无助,嘴角鲜红的血迹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怵目惊心。“不要,不要,紫睛不要离开凤凰门,不要离开门主。”柔弱的人儿拼命摇晃着小小的头颅,绝美的容颜给人一种绝望的错觉。... 
春秋故事 |热度 32 | 历史 | 上传: 孤悟 |更新时间:2024-05-05
千金一笑“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最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幽yōu]。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珦[bāo-xiāng],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了,冒了火儿,把褒珦下了监狱。褒珦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顶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 
抗日之遍地开花 |热度 34 | 历史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24-05-05
道歉,强烈道歉更新时间2011-5-1 14:57:52 字数:42 道歉,强烈道歉。我上传第二章后把第二章的下给漏了,现在重新上传,各位大大原谅豌豆吧。新手上路,跪求推荐更新时间2011-5-1 20:19:27 字数:27 新手上路,跪求推荐。各位大大,行行好,给点收藏推荐吧。日军编制更新时间2011-5-3 20:00:50 字数:294 小队就是排,一般40-60名士兵不等,大多是40人左右中队,就是连,一般3个小队,120名左右大队,就是营,一般3个中队+直属炮兵大约500人联队,就是团,一般3个大队+直属炮兵+直属后勤,大约2000-2500人旅团,有两种,一种是3个联队+炮兵+后勤,7000人左右,相当于师还有一种是以一个联队做基干,然后附加炮兵,工兵,后勤部队,4000人左右,相当于混成旅... 
顺治皇帝 |热度 34 | 历史 | 上传: 那年夏天 |更新时间:2024-05-05
顺治皇帝作者:杨立平  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有“特色”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里称帝的满人,尽管他的祖、父都有过这种入主中原的宏志,但直到他这一辈才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第一个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六岁的天子,不得不把政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摄政王多尔衮,而后者,竟狂妄到连皇帝的母亲也要娶来当老婆的地步;他是第一个从花街柳巷中把汉家风尘女儿迎进宫来的大清天子,他与董小宛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柔情,被后人口口相传,几乎成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经典;他还是第一个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的清帝,甚至连他的结局,也弄得如此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丧命花柳,更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大唐爵爷 |热度 33 | 历史 | 上传: 孤悟 |更新时间:2024-05-05
第一章 唐朝之旅“喂,小雪,你现在在哪里?我想见你!你有时间吗?”刘凯在公园看着长廊边相互拥抱的一对俊男靓女,对着手机低沉地说道。“哦,刘凯啊。我今天要加班,没有时间,有什么事情以后再说。就这样吧,拜拜!”小雪挂断了电话。刘凯依稀看到他们的对话口型:男的似乎在问道:“你在和谁接电话?”小雪说道:“一个同学,找我有点事情!”看着小鸟依人的小雪,看着镜片反射着绿色光芒的男子搂着小雪,刘凯心中一片苦涩,仰天长叹:“雪儿,是谁帮你还掉了你父亲欠下的十多万块债务?是谁把你母亲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你母亲得了肝癌,这种号称‘癌症中的癌症’的绝症,又是谁访遍名医,找遍偏方,尝遍百草?这个男人已经娶妻了你不知道吗?在大学得时候就是有名的花花公子,这难道你也不知道吗?”... 
正说清朝12臣 |热度 30 | 历史 | 上传: 尘小春 |更新时间:2024-05-05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鳌拜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对于这样一个在清初历事三朝(太宗、世祖、圣祖)、亦功亦罪的重要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一生?... 
再现民国文人风骨民国那些人(精 |热度 29 | 历史 | 上传: 白寒 |更新时间:2024-05-05
作者:徐百柯简介及书评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作者简介徐百柯,1978年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记者。2004年6月《冰点周刊》人物版“钩沉”开栏,徐百柯主笔两载。2006年,“钩沉”被评为年度《冰点周刊》最佳栏目。钩沉曾获2006年最佳专栏奖获奖词一个出色的专栏,最难得的品质在于“吾道一以贯之”。徐百柯的“钩沉”专栏就符合这种品质。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他独自承包了这个专栏,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共5296本 当前第136/331页 <<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137 138 139 1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