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空流星雨第一章 居安思危英雄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但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宋江他们最后的命运不是象施耐庵描写的那样落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而是......日近黄昏,秋风刮着一团团西北特有的笼笼草在干涸的地面上打着旋,抬头望去,天阴沉沉的,连一只路过的飞鸟业看不到。整个河西走廊好象只有他们自己一样的寂寞,因为充耳可闻的也只有他们驼队的驼铃声。眼看还有顶多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园,驼队中的大宋商人们显得多少有些兴奋,毕竟家对于这些忙碌于生意的跨国商人来说,也同样代表着温暖和安全。何况几个月前出发是携带的中原特产已经全部出手,赚取的金币又买成了波斯和西域出产的货物,这样的一个来回可以使商人们投入的资金翻上一个跟头。就当商人们算计着即将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思念着分别已久的佳人的时候,沉闷的牛角号突然在山谷中响起...
作者:豆子惹的祸【由文】第一卷 将进酒 第一章 百岁第一百天……一百天了。五月初七夜里降生,今天八月十六,刚好‘百岁’。心中默默计算着日子,宋阳躺在木盆中,四脚朝天的乐。上一世突遭巨变,大好人生夭折,可宋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穿越来不存于国史的古代,附魂到一个刚降生的婴儿身上。宋阳已经‘来’了三个多月,还不会说话、不能走动,但他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这一家姓付,在他之上还有三个哥哥,真正的大户人家!府邸雕梁画栋、园中清溪假山,门口常设健卒,府内家兵巡逻……这还远远不算,就在自己‘降生’的第二天上午,竟有圣旨传来,给他册封了一个什么头衔。还不会说话就做了皇帝钦点的公务员。宋阳当然明白自己有这样的待遇究竟说明什么:这一世的爹,是天子近前的重臣。...
作者:鲟鱼作品相关 崇祯的成败崇祯和皇太极的区别崇祯勤奋不假,说他不容易也情有可原。但说“只不过运气太差”,未免太过幼稚了。当然,持此说者也不乏其人,新近便有“十七世纪危机论”,大致因为十七世纪亚洲大气状况改变而诱发以稻麦为主食的中国的粮食短缺,明朝经济大受打击,继而诱发政治社会危机。这自然是一家之言,但更多时,我们更应从内部寻找原因,崇祯初继位,诛魏客,扫阉党,意气风发,政治上的顺手使其高估了自己为政的能力,面对自万历以来积下的弊端,心急气躁,望图一朝以清寰宇,这是不现实的。且崇祯传其祖父万历的禀性,为人刚愎自用,刻忌寡恩,对臣下的极端不信任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继位时降座亲拜的四位的辅臣在不到几年的时间内或杀或贬,与当时“唯先生们之言”的誓言背道而驰。...
编著:刘仰东【,】内容简介刘仰东编著的《去趟民国》是一本随意翻翻的书——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只依类分了一二十个题目,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页之间,这一段说的是民国元年,下一段也许就到了四十年代末,再下一段没准又回到了民国初年,反正就是这三十几年间的人和事。作者简介刘仰东,祖籍辽宁,生于呼和浩特,在北京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政协报高级编辑。著有《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等。自序民国史很短,只有三十八年。民国的历史虽短,却很热闹,出过不少大事。事情是人干的,因而民国时期也出了不少人物。但再大的人物,干再大的事的人物,也得过小日子,正如丘吉尔所言: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大人物”过小日子,有时候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他们留下的故事,往往能让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其实人物不论...
【 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 】.[作者名] 楚江风雪 [类别] 架空历史 [最后更新时间] 2014-09-01 00:46:45.0作品相关1-《一剑刺向太阳》残稿注释 [本章字数:90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6-30 13:29:49.0] 残稿整理编委会主要成员(单位): 郑小龙(古龙长子,台湾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会长) 陈晓林(台湾风云出版社社长/古龙生前好友,台湾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 孙立川(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古龙生前好友) 余 人(北京海峡奇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剧/制片人) 《一剑刺向太阳》残稿注释: 1、关于残稿内容:古龙遗作残稿《古龙江湖三部曲》第一部《一剑刺向太阳》其实是三部中大纲最完整的一部,但这个“完整的大纲”本身就是在古龙当年口述及不完整手稿基础上,由其身边好友进行了补充,此次古龙残稿续笔委员会担心过于完整的大纲束缚了参赛作者的创作空间,是以在残稿大纲基础上,仅提供简略大纲...
作者:天朗之后第一节 世事云千变 “钱,我……没钱,要不然,老板,我拿这个还债吧。”Q从怀里摸出一个圆圆的光碟,正面画着一个裸体的外国美女,这自然是一张黄色光碟,巨大的胸部把老板的眼睛紧紧吸引住了,咽了咽口水,老板又拿起这碟子仔细看看,狐疑:“这,到底是什么玩意?”,Q不由叹道:“似你这等俗子,岂能知晓天缘镜的妙处啊。”心里也哀叹:“自己怎么就走到了这个时候呢,买几张黄碟这么大的罪过吗。”。他经常在说书中间,插进一些笑话,逗得听书人哈哈大笑,又兼着他渐渐的学会如何留下扣子,他也就留下一批客人,名声越穿越大,只一年时间,他的名声传遍了太原府。在他的听客之中,他经常可以见到一个年经人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听书,年轻人英姿勃发,小孩子却像得了什么重病一样,面色焦黄,骨瘦如柴,但是听书听的很仔细,每每到了结束的时候,他就嗷嗷大叫,还想往下听,一来二去,他就注意上了,向茶馆老板...
作者:随风随缘声明:序章呼终于做好了真是漂亮看着手里大航海时期大英帝国战列舰的船模让我连想到它在海上的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海战的英姿我站起来把船模放到模型架上的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模型架上放着一艘艘各种帆船的模型这是我用几年的时间根据书上的资料亲手做的我叫陈浩13岁GY市XH小学6年级学生我父亲是个海军军官还是船上的大副也还是个航海迷(闲人甲:骗谁啊,13岁你会做那么复杂的古帆船的船模,GY市是内陆城市,还海军军官呢,主角真会吹,下去吧,换人欧!你~哼主角气的甩袖而去,哈哈,看那小样还来当主角,闲人甲在狂笑后台“东方明,西门海,南宫龙,我是不是你们大哥”当然是了我们还要跟着大哥你吃香喝辣泡MM呢你当然是我们大哥,三个魁梧的恐怖份子说到...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 作者:段战江 “脂”点江山 第一部分 目录(1) 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自序)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危机 妇好——文武双全的王后贵为王后的妇好,不爱“红装”爱“武装”,或者说爱“武装”更甚“红装”甲骨文的记载再次印证了妇好是王室中一位学识超凡、地位至高的祭司这样一奇位女子,得到武丁的宠爱,也自在情理之中 妲己——千古第一恶女? 说来妲己真是冤枉。历代文人,仅凭臆断和想象,便一步步地坐实了妲己的罪孽,让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
作者:混在沈阳楔子 男儿恨不逢乱世,空余胸中百万兵。扫尽百年胡虏恨,跃马横刀踏东京。周雨轩在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之后,热血沸腾地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胡诌的诗,想想又觉得自己的激情没有抒发尽兴,又继续写道:“和台湾开战,我愿意捐献一个月的薪水,和美国开战,我愿意捐献一年的薪水,和日本开战,我愿意捐献老子的一条命!”走出纪念馆,周雨轩还在回味自己的留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何年何月才能跃马踏东京呢?我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一时间心情沮丧了起来。正在自顾自想着,突然身旁响起了刺耳的汽车喇叭和刹车的声音,周雨轩抬头一看,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广场前的马路中间,一辆载重卡车正疯狂地向自己冲了过来,然后自己飞了起来,仿佛有一条五彩的通道,把自己吸了过去…...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四周的各部落都向这里迁徙,包括来自东方的九黎族,来自西方的炎帝部落,来自北方的黄帝部落等。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叫轩辕,号有熊氏,又号帝鸿氏。黄帝小时候伶俐懂礼,长大后聪明练达。炎帝和黄帝是同祖兄弟,炎、黄两族是从两个互通婚姻的集团发展而来的。炎、黄部落最早居住地是姜水、华阳,即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后来他们几经迁徙,由黄河支流渭水上游一带向黄河下游的中原发展。在东方的苗夷集团中最有影响的叫九黎族,首领叫蚩尤。他们活动在山东一带,共有9个部落,81个氏族。...
作者:阳东第一卷 日落悲风 【一】家国梦许多个早晨,夏维都是从同一个梦境中醒来的。梦里总是三月风光,小桥流水、巷弄人家,柔得像温婉的少女。一条小船缓缓而行,河面上漂着轻风抖下的花瓣。万物蒙蒙,满眼迷离,分不清是沉雾还是烟雨。夏维坐在梦里的船头,悠闲地望着前方,让小船载着自己漫无目的地向前,向前……直到醒来。徜徉烟花灿烂时,仿佛无知少年……梦的场景来自于记忆中的家乡——东洲,大华皇朝,江南。夏维五岁被迫离家,如今已经十年没回去了,有时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些关于家乡的记忆是不是真实的。今时去家八千里,少小离乡整十年,能忘的大概都已忘了。好在夏维还年轻,思乡的念头不太强烈,家乡只在梦里出现,醒来的时候就不那么真切了。...
**——勒鲁瓦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处长勒鲁瓦,是西方谍报界公认的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间谍大师。内部统计数字指出,法国90%的谍报战果归功于勒鲁瓦领导的第七处。回顾自己30年的特工生涯,勒鲁瓦说道:"我立志全身心投入特工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工作着,为了弄到情报,我四处搜寻,总能得手。但哪里料到,道路的尽头等着我的却是一场悲剧。"1.1 特工生涯的序曲勒鲁瓦是法国布列塔尼人,他生性倔强。他的特工生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勒鲁瓦还很年轻,觉得战争来临并非是件坏事,投身其中,兴许还能赢得欢乐。至于饥寒交迫。亡国丧权,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能磨炼人的逆境吗?面对艰难时世,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没有顶住,他们退缩了,但勒鲁瓦他们布列塔尼人,还有周围其它城镇的许多同胞却不屈服。...
:**《蒋介石逃台前发出的最后通缉令》作者:薛家柱/张邦友 目 录内 容 简 介引 子 第01章第02章 第03章第04章 第05章第06章 第07章第08章 第09章第10章 第11章第12章 第13章第14章 第15章第16章 第17章第18章 第19章第20章 第21章第22章 第23章第24章 第25章第26章 第27章第28章 第29章第30章 第31章第32章 第33章第34章 第35章内容简介引 子 沙沙的秋雨打在黑色轿车的挡风玻璃上,淋漓的雨水遮住了司机的视线。雨刷左右不住划动,玻璃上仍是模糊一片。 坐在后座的南京市警察局长尤大维的心比雨刷跳得还急,不住拍打司机的椅背催促:“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