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总序(1)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 李致中将军 《太平洋战争史话》系列丛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问世,可谓应时,亦正是其价值之所在。 人们总是处在回顾、思考、展望、进取之中。历史与往事是经验,是教训,总给人以启示,是为“师”也。今日之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均未解决,五洲狼烟不断,尚无宁日可言。战争依然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不能不正视的一大怪物。诚然,正义终归要战胜邪恶,战争本身也终有消亡之日。而回眸战争的足迹,当有助于人们探求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以为正义之胜利而谋,为人类最终之和平而计。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反对法西斯日本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一次大较量。1941年12月7日(日本时间8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全面爆发。美、英...
黑云压城城欲摧1990年那个春天,整个中国似乎深陷因果轮回之苦。在帕米尔高原和长白山之间,火焰绵延不绝,长达四千八百公里,覆盖着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大片国土。一位学者把这“条带状的火线”叫做“地火”,说它已经燃烧几百年,每天烧掉至少五十万吨煤。不过,没有死人,伤者也很少,这是北方人的幸运。可惜这条“地火”之外,火灾也是层出不尽,平均每天一百五十六起,烧死七个人,还烧掉八十万元人民币。新年第一个月,北京接到五万件告状信;上海有数千吃了不洁毛蚶感染甲肝的人,尽管大都痊愈,却还抱怨不已;广州有几个大公司的经理逃到国外去了;云南发现一百四十六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有刑事犯罪、环境污染、老少两代之间的隔阂、怠工的、吸毒的、嫖娼的、冷嘲热讽政府的。诸如此类的消息,在当日媒体上是没有的,所以老百姓很难知道。普通人身边的气氛倒是和和平平的。10日,在北京城内实行了七个多月的戒严被取消。东长安街上的国贸中心大...
开始是兴致后来是责任——增订版序 我也没想到,《文武北洋》会一直有人读。我是一个喜欢寻找真实历史境况的旅人。只因怕那些荒冢一样颜色的“真相”被时代的残砖碎瓦所埋没,所以,我大着胆子走进一条条被废弃的巷子里,推开那里面的每一扇虚掩着的旧日宅门,定睛搜看阴影里的一切——“真相”往往还斜悬在结满蛛网的褐色的壁上。我怀着敬畏之心描摹我所发现的东西,尽管我努力画下的也许还不是真相,但至少比人云亦云的某些所谓的定论更接近本质。我的行囊里没有来路不明的海外孤本,我的导游图全部是大陆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我把国家利益当成评判历史巨子和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我的直觉每每在史料与遗址的场景切换中得以印证。我行,我记;我思,我写。开始是兴致,后来是责任。每过一段时间,便有了讲述的欲望。2004年1月版的《文武北洋》,就是一次话题比较集中的讲述。尽管我的“北洋观”得到了一些有独立思想的朋友们的...
序 (摘自哈吉·拉希姆《旅途札记》) 目录1 在东方修史人的茅屋里 /1 2 夜半来客/3 3 人失去战马将一事无成/5 4 骑士的生命之路/8 5 蒙古人准备出征 /12 6 不可战胜的统帅/13 7 左右为难的伊玛目/15 8 贵尤汗的板子/17 9 勇敢的纳扎尔—克亚里泽克/19 10 汗的慷慨赏赐/21 11 沿着马蹄印走/24 12 白 马/26 13 牧马人兄弟/29 14 驯服野马/32 15 公正的法官/35 16 女人的劝告/38 17 尤勒杜兹/40 18“把全体托钵僧都召来!”/42 19 征服者的梦想/45 20 只罕盖尔,世界征服者/48 21 推举主帅/50 22 大军出动了/54...
2004年重版前言(1)文/[美国]巴拉克·奥巴马2004年重版前言(2) 后来,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世界崩溃了。 作为一名作家,我无法描述出那一天以及随后的日子所发生的事情——飞机,就像怪物一般,撞进了钢筋和玻璃筑成的高楼里;双塔缓慢倒塌成为了废墟;街边躺满无人认领满是灰尘的尸体;痛苦和深深的恐惧蔓延开来。我也不想假装了解这种十足的虚无主义,这种主义驱使了那天的恐怖分子并且还在驱使着他们的同胞。我的洞察力以及我触及他人内心的能力,根本无法洞悉那些的空洞眼神,他们仅仅怀着虚幻、抽象的满足就能去杀害无辜的人。 我知道,我曾经目睹过社会底层人们的绝望和混乱。那种绝望和混乱扭曲了那些流落在雅加达和内罗毕的街道上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的生活,也同样扭曲了芝加哥南部地区的孩子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蒙耻和爆发无可抑制的愤怒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他们多么容易陷进暴力和绝望中。我知道当局者对这...
【西江月】醉看花前妙舞,闲听座上新歈。繁华冷落尽消除,片晌顿成今古。 一段幽魂渺渺,两行红泪疏疏。贞夫烈女世间无,总为情多难负。【满庭芳】王女娇娘,厚卿申子,天生才貌无双。心期密订,彼此系衷肠。笑把梨花掷处,拥炉语,生死情长。姻缘好,分烬断袖,风月两相将。 为求亲间阻,天愁地恨,无计成双。更飞红暗妒,屡致参商。帅子豪华慕色,挟家势、强结鸾凰。男和女,情同铁石,并冢配鸳鸯。烈娇娘心择多情种,俏飞红妒阻真欢宠。豪公子强入燕莺群,义申郎情合鸳鸯冢。 孟称舜自题云:“天下义夫节妇,所为至死而不悔者,岂以是为理所当然而为之耶?笃于其性,发于其情,无意于世之称之,并有不知非笑之为非笑者而然焉。”又云“性情所种,莫深于男女,而女子之情则更无藉诗书理义之文以讽谕之,而不自知其所至,故所至者若此也。”借男女恋爱的深情来表现对诗书理义之文的不满,是全剧宗旨,跟汤显祖...
《杨贵妃》*第一部分***************---总序(1)--- 现代文学两大阵营,一是现代主义,一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旨在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现实主义则以反映社会为目标,它们的关怀所在,都不在历史而在现代。即或采用历史题材,如鲁迅之写《故事新编》,或后来的姚雪垠写《李自成》之类,目的也不在讲史,而在自抒怀抱,改造时代。 可是,人类对历史的情怀,仍是不可磨灭的。现代社会中,讲史仍以巷议街谈、稗官野史的形态在继续发展。刘绍唐先生主持《传统文学》月刊,自号“野史馆馆长”。其所谓传纪文学,实即古之所谓讲史也。 但传记文学发展至今,在笔记、考证、述传等方面,固然足以绍续古人;然而衍古事以敷说,足以为古代《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一类作品之嗣响者,实不多见。...
江西有陈姓庆名者,常贩马往南京承恩寺前三山街卖。时有一匹银合好马,价约值四十金。忽有一棍,擎好伞,穿色衣,翩然而来,伫立瞻顾,不忍舍去。遂问曰:“此马价卖几许?”庆曰:“四十两。”棍曰:“我买,但要归家作契对银。”庆问:“何住?”棍曰:“居洪武门。”棍遂骑银合马往,庆亦骑马随后。 行至半途,棍见一缎铺,即下马,放伞于酒坊边,嘱庆曰:“代看住,待我买缎几匹,少顷与你同归。”庆忖:“此人想是富翁,马谅买得成矣。”棍入缎铺,故意与之争价。待缎客以不识价责之,遂佯曰:“我把与一相知者看,即来还价何如?”缎客曰:“有此好物,凭伊与人看,但不可远去。”棍曰:“我有马与伙在,更何虑乎?”将缎拿过手,出门便逃去。缎客见马与伙尚在,心中安然。庆待至午,杳不见来,意必棍徒也。遂舍其伞,骑银合马,又牵一马回店。缎客忙奔前,扯住庆曰:“你伙拿吾缎去,你将焉往?”庆曰:“何...
() 苏醒不知怎的竟然走到了这块古老的墓地。是的,这是一块长满青苔的墓地,墓碑上的石刻经雨淋rì晒模糊不清,想必年代已经非常久远。墓碑前台铺着花岗岩石地板,野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昭示着寂寞与荒芜。 早几个小时前,苏醒跟旅行团其他成员一起登山,导游简单介绍了几处风景,然后由大家zì yóu组队游玩,约好傍晚五点在山脚集中。苏醒没有跟大部队一起走,他选择了一个偏僻的景点独自出发,结果七弯八拐便来到了这块墓地上。 四下打量着墓地,苏醒惊奇地发现,在墓碑的后上方,立着一尊石刻——一只展翅的飞鹰!观这墓地的气势,想必主人定是古代的一位权贵了,试想在这荒山野岭,要把那些大块头的花岗岩石搬上来,得花多少人力和银两啊!只是飞鹰代表着什么呢?苏醒觉得一时摸不着头脑。...
导言:30年的帝国挽歌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其间的30年对满清皇室而言如白驹过隙。就在冯玉祥的革命军逼宫之前,溥仪还在过着"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日子。但这30年于中国,却是苦难的30年,也是大变革的30年。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都排斥变革,认为完美无缺的自己并不需要做什么变化。甲午战争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上国梦,让中国人痛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逊色于外国的并不仅仅是长枪和大炮。 紫禁城内外都响起了"求变革"的声音。那些"西体不如中体"的自我安慰已经经不起现实的考证。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奉行着君主专制的皇权政治,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强大的皇权。从公元前221年开始,皇帝就是中国的最高权威。但是起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积弱就起于那个只手遮天的皇权。背负着封建色彩的知识分子们也顺其自然地将强国振邦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编 首 语江 南 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先驱者的探索是多么艰难,客观上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主观上各自带着理论与实践的局限。他们处在历史大变动的时代,许多陌生而复杂的问题,提到这些并不成熟的革命者面前,他们的前面是没有前人涉足过的险山恶水。在历史没有作出答案以前,一切事物都隐在云雾里,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说走进峡谷是绝对的好,也很难说攀上悬崖就绝对的坏!也许,认定的平坦大道上突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许在山重水复时出现柳暗花明。在危急和闭塞的条件下,不允许你从容地思考。革命理论水准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丰富都需要时间,乃至沉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