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中岳第 一 章 混世龙蛇八桨浪里钻快船靠上了码头,江流浊浪滔滔,春汛余威犹在,水势湍急,码头的船只浮荡摇摆不定,旅客们纷纷登岸,各找旅舍投宿。这艘快船显然不打算在镇上停泊,系妥舟,旅客并没有出舱活动。片刻,码头来了五位雄赳赳的大汉,在舟子的客气招呼下,登舟钻入舱内,逗留了许久。左方不远处停泊的一艘小船,有两位中年人倚在舱窗浏览江景,目光转投在码头上,看清了登船的五大汉,两人互打眼色,脸色微变。“罗家五虎竟然在这处小镇出现,岂不透着邪门?”那位留了八字胡的中年人,皱着眉头向同伴讶然问。“可能约了人在这里会面,不会逗留的。”同伴的一双鹰目冷电湛湛,指指随时准备解缆的几名操舟大汉:“快船内的人不出舱,无法看出来路,肯定不是好路数,八成是臭味相投的一窝蛇鼠。”...
作者:紫微流年【由文】【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每天都有人死去,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暴虐无常的训奴官可以任意剥夺这里任何人的生命,不允许丁点反抗。动作稍稍迟缓,便会迎来一场暴风雨般的鞭子,落在肌体最脆弱的地方,外表完好,内里却溃烂疡伤,足足痛上十余日。...
作者:郑证因【由文,】第一回 走风尘失书贾祸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这日正当午后,潼关守备武建勋,督饬弁勇,检查过关的商旅,忽有一个游民模佯的汉子,慌慌张张来到关上告密。...
作者:龙门说书人【】1飒飒鞭刑幽谷暄和,魏园晴昼,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自鹂眼里望见的扶疏花木下,烈烈的皮肉鞭声又狠又准,专朝一处往日剑伤凝结的旧疤上鞭去,一道深过一道,直如被人从背上又猛砍了一剑般,旁的那些青衣小侍、婢童都不忍多看,皆是背过身去,原本闲适的暖日被这鞭声抽慢了一个拍子,噬骨地难熬起来……不知过了有多久,兴许只是高坐在石阶上的齐三公子刚细品完一炉白檀甘香的时候,这九十九道鞭刑方才了结,而谢阿弱的薄衣早已被沁出的鲜血沾连、揉绞、直模糊成一片红氲,而她的脸色亦已惨白如纸,额上结汗,却只能咬牙忍耐着不哼出一声来。若喊出疼来,依魏园的规矩,任何刑罚都是要翻倍的,谢阿弱可不想再挨九十九道鞭刑!...
作者:开荒【由文,】第一部 成长序章传说,在乾坤之初,混沌玄黄,所谓的宇宙就像个蛋一样。也不知何年何月,其中诞生了世间第一个生灵,叫做盘古氏。盘古氏对永远的混沌世界十分的厌倦,于是他取出身边的斧子,一斧头劈开了这个混沌的世界!其中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为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盘古氏开天辟地之后,为了怕它复合,于是他用头顶着天,脚撑着地,他不停的长高,天地也就越离越远。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天与地的距离已有十万八千里,天地再也无法重新合拢,不再变得黑暗混沌。但此时盘古也十分疲劳,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盘古死后,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和汗毛变...
作者:步非烟第一章 锦官城楼起千寻“欲知凶手为谁,请来草堂茶庐。”成都宣明门外的高墙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这么十二个饱墨大字。字旁边,赫然排着三具尸体。第一具尸体通体蜡黄,看去已经有了两三个年头,只是经一种特异香料的浸泡,并未腐败。更为恐怖的是,尸体似乎本已破碎,却经人精心缝到一起,脸上纵横着一个巨大的十字,只能依稀看出几分面目,而他的身边,依旧是几个大字:“华山掌门宁远尘!”第二具尸体身上顶盔贯甲,面容极为豪迈,须发如戟,虽已死但威严犹在。身边的大字是:“五军都督乔木。”第三具尸体是个剑客,相貌看去很平凡,身上的衣着也很平凡,似乎无法跟先前两人相提并论,但他身边的那行字却更为惊人:“天下第一神剑凌天宗!”...
作者:黯夜妖灵【由文】1、 寒江孤舟待小乔 ...飞雪飘零,寒江如素。枯絮败茎的芦苇荡,一叶小舟在凄风瑟瑟的江面上颠簸,船头,挂着一盏气死风灯,随着暗潮涌动的江水,那忽明忽暗的灯火,平添了几分诡秘。撑篙的是位老人,因为长年在江上风吹日晒,黝黑的皮肤几乎要融入这浓浓的夜色之中,唯一闪亮的是他一笑时,口中还残存的几颗牙齿,在月光与灯火的交映中,泛着深白色的晕辉。如此寒冷的夜里,老人还是把衣袖挽起,青筋凸爆的手背,干枯如柴的胳膊,上边还布满老茧与疤痕,他眯着眼睛,一边撑着篙,一边侧耳听着从船舱里边流淌出来的箫声。一般的人都喜欢用如泣如诉来形容箫声,可见萧之韵,如羁人卧病,寡妇夜泣,鳏夫醉酒,多是不能触之境,伤自肺腑,郁结五内,若想细细倾诉,却未语泪潸然。...
作者:萧逸一、联手报亲仇决斗落月涧夕阳把黄昏的影子慢慢拉长——夜,像梦一样的孤寒,为大地披上了一件深黑色的外衣,给每一个生物,都带来了一连串甜美的梦。柔和的月色,拂照着这片耸岭,偶尔吹起的夜风,把山林摇撼出一阵悸人的呼啸。夜是这么的静寂和神秘。在一片悬崖之上,月色拂照着一个苍老、伛偻而又寂寞的身影——她是一个老迈的妇人。她穿着一件单薄的长衣,宽大的袖子,拖在地上,当月光从她脸上掠过时,才看清了她的面貌,她竟是如此的恐怖和苍老!满头的白发已经脱了三分之二,水纹般的皱纹,堆积在她的脸上,她右目已瞎,左眼也已昏花,只能够用来辨别黑暗和光明,嘴里只剩下两三颗牙,鸟爪般的枯掌,紧紧地握着一柄黑铁拐杖,不停地来回摇晃。...
作者:舒惊羽上卷楔子她在分不清日暮与拂晓的昏惑光线里醒来,却仿佛坠入了另一场梦魇。身边的神驹与手里的长弓还在,雪野长长地出一口气,复又长吸一口,不敢回首来路与去路,她只能向前走,咬牙、挽弓、打马扬鞭,再不回头。朝霞中红日冉冉,天和地的界限亦在眼前明朗起来,而倒映在女孩儿的眼中的,却只是白昼与黑夜转换那一瞬间的血红,腥味漫溢,心里沉闷闷地,不透光风,前夜屠戮中的恐惧与悲哀如同铭刻在心石上的顽纹,穷其一生,方能归于尘土,此时乍松一口气,几乎都要以为自己多经历的不过是梦魇,醒来还有落花与微笑。但铎铎而至的马蹄声让她刚一缓下的神经复又紧绷了起来,长弓在马背上顺手一抽,火云驹飒蹄飞奔,眨眼已是百尺开外,张开的瞳孔,里面的困倦已换成了三分慌乱、七分惊异。握弓的手,绷得苍白,颇远地方的凉风拂得她额前乱发狂舞,她止马、搭弓上前——只要一握住弓箭,一切外物都变得缈若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