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年薪从微软的1000万元人民币,飙升到盛大期间的4亿元进账,再到加盟新华都的10亿元天价转会费,唐骏这位“打工皇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津津乐道于他从跨国公司高管到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成功转型,而他转型过程中的两次跳槽,每次都成为媒体的焦点,每次都跳得华丽而炫目。 唐骏之所以能够引起全面的热切关注,除了他的成功之外,更因为他曾经跟我们一样普通。实际上,在成为微软中国总裁之前,他的经历和多数人一样平凡无奇。在北京邮电大学上学期间,唐骏的成绩只能用普通来形容,而在赴美留学4年后,32岁的唐骏几次创业也处于仅能“糊口”的状态。 而唐骏自己也说:“我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和即将迈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大多数成功企业家更具备借鉴价值。”他认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相当数量企业家的成功都不可复制,“但我的职业生涯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你也可以找到好工作》 目录(1)要毕业了,往哪儿走 既然职场是无可逃避的归宿,一个你躲不开的江湖,那么你还真得有所规划,越早越好。 职业规划,并不需要弄个什么文案出来。关键是要做到心里有谱,定好大方向,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你才能一路积聚能量,最后在找工作时释放出来,势如破竹。只有“心想”,才能“事成”。 不可或缺的职业规划 / 002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 / 005 第一份工作 / 006 你真想当公务员吗 / 008 要不要考研 / 009 能不能创业 / 011 大城市or小城市 / 012 到中西部去 / 014 求职前的心态 求职者在面对企业时,应该更多地调整自己,不要一切从“我”出发。应该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自己,了解企业的需求,适应企业,先得到进入企业的机会,再使“我”在企业提供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实现自我与企业的双赢。这是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思路,只要掌握...
入关(一)“嗨,小姐——醒醒……”有人轻轻推我。 我懵懵懂懂睁开眼……原来,飞机已抵雅加达。 我头脑混沌地随着人流涌进入境大厅,慢慢靠近入关亭时,瞥见走在我前面的男子从手提袋掏出护照和入境卡,我懵懂的神志完全清醒过来……糟糕!刚才在飞机上只顾睡觉忘记填写入境卡了! 人们涌向各窗口排队入境,我急急忙忙在这陌生的异国大厅寻找入镜卡,转了几个圈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等我填好那张卡,排队入关的人已寥寥无几。 我跑到一个没人排队的窗口把证件递过去……我低头看表,已是晚上八点多,飞机在新加坡停留一个小时比我预期到达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多钟,到机场接我的那个人一定等不耐烦了!可此刻,窗口里那皮夫黝黑、满头卷发的男人拿着我的证件翻来覆去看着就是不肯盖章,我拿的是商务签证——他不至于把我拒之门外吧?现在可是历史上中印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中印两国的贸易日趋繁荣……在我想来,被卡在关口...
珍藏于哈佛大学的孤本(代序)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更令人兴奋的是,在200年后的中国,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片断理论的启迪和指点下,将女儿培养成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她妈妈感慨道:"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
自序(1)1. 《浮沉》、《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圈套》…… 坦白地说,以上这些书我一本都没有从头到尾地看完过。倒并不是因为我轻看它们——里面折射出来的东西确实能让人有所收获——而是我觉得书中讲的那些道理,当我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灌输了,只是在我们慢慢长大后,许多该忘的不该忘的都被我们忘记了。 当然,这不能怪我们,要怪就怪这该死的生活! 人生其实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争先恐后地想逃出去,外面的人却挤得头破血流地想钻进来。在这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们*裸地来,最终又*裸地去了。 其实钱锺书钱老还忘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人生这座围城之中,并不仅仅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还有进退维谷的骑墙派,而且这一群人的数量还非常庞大。他们既不知道进城的入口在哪里,也不知道出城的出口在哪里,只好很辛苦地骑在城墙上面,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美丽人生。他们并不是不想进来或出去...
从《绝对挑战》到绝对挑战(1)从《绝对挑战》到绝对挑战 ——写在《绝对挑战》创办一周年之际 《绝对挑战》制片人 詹 未 1926年,当英国工程师贝尔德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接收机时,他也许没有想象到,这个小小的“魔匣”会带给世界怎样的改变。 12年后,多愁善感的美国散文作家怀特生平第一次在一个小型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些闪动的图像后,不无感慨地开始思考“电视”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我认为,电视是对现代世界的考验。我们通过这个崭新的机会看到了视野以外的事物,从中我们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前景:或是破坏安宁,使世人再度陷入煎熬难忍的困境;或是灵光照寰宇,福自天来。电视将使我们屹立不倒或使我们沦落,这是可以断言的。”...
石述思说中国2书名:石述思说中国2:中国各阶层财富报告作者:石述思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作者简介:石述思,资深媒体人,现担任《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十一次获中国新闻奖,数十次获省部级各类新闻奖项,发表各类新闻作品二百万字,已出版《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内容简介:书摘正文: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压力下,各级政府同时也面临着确保经济增长的要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发展挑战与美国相似。投资、外贸、内需都呈现出疲软状态,唯一的不同是:奥巴马政府快破产了,中国政府却不差钱。由于不差钱,于是投资冲动再度悄然升温。地方政府官员纷纷"跑部进京",搞得发改委传达室每日人声鼎沸,周边旅店、餐馆再现了2009年的辉煌。...
编辑手记 书中从“商品”概念着手,按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展开。从生活中对“商品”的界定、对“好东西”、“坏东西”的界定上,指出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相对概念。并且,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你要享用各种美食,就得付出“身体发胖”或“牺牲一点健康”来作为代价。生活中充满了交换,你想少学习、多点时间“谈恋爱”,就得以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成本代价。好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坏东西也不是彻底消灭就最好,这都取决于获得好东西的成本代价与消灭坏东西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所以,万事万物都有个“度”,生活中存在平衡点,就看你怎么把握。这就是均衡。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假定前提。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就是“理性人”和“理性行为”,即使是犯罪分子,他的犯罪行为也经历了“理性分析”过程,有其对犯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比预测要容易得多,解释只需要主要信息或者说部分信息,但预测则需要全部...
蒙牛十年 序言(1)题记:“希望是个好东西,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2008年的9月18日下午。我坐在电脑前,编辑一篇题为《雷曼不死,华尔街之难不消》的文章。三天前,这家有着158年历史,诞生于电气和机车时代的公司终于在金融海啸中倒掉了。更早前几天,我还在跟这家投资银行的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大家都在水中,水现在还在我们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下巴。但雷曼大船在瞬间沉没了。 当我在为这家隔山跨海,千里万里之外的投资银行写挽词的时候,其实我所在的媒体也正面临没顶之灾。当晚,雷曼兄弟的文章没有最后签发,报纸被宣布停刊。 这次猝死与雷曼一样,发生在一周之内。这张中国最早的财经媒体在沉默中销声匿迹了。...
1?不吃也要留种 一个富人有一位穷亲戚,他觉得自己这位穷亲戚很可怜,就发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告诉穷亲戚:“我送你一头牛,你好好地开荒,春天到了,我再送你一些种子,你撒上种子,秋天你就可以获得丰收、远离贫穷了。” 穷亲戚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反而比以前更难过了。穷亲戚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小羊长大后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可是当他吃完一只羊的时候,小羊还没有生下来,日子又开始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他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点,鸡蛋可以马上卖钱,日子就可以好转了。...
第一章救街 --风暴行进中的美国式阻击 暴富与辛酸,喧嚣与宁静,世俗与神圣,教堂与铜牛这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感受,每天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奇妙地组合着。 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衍生品市场,后来也允许商业银行介入,因而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入商业银行。正是1999年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的界限被打破, 缺乏风险交叉感染的防火墙,才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一路难以探底。 看来,中国、中东和欧佩克对于美国增发国债的态度最为关键,必然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这就好比银行放债,对于一个需要续放的客户,放与不放,这是一个问题。被美国绑架,还是主动为美国陪绑?面对美国救市,各国央行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
朱虹/文 学生时代,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曾经让我痴迷。那种在夜晚台灯下,独自一人走进一个个离奇案件的奇妙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其实,福尔摩斯的每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福尔摩斯做出结论后,接着给华生一步步讲解自己的推理过程的部分。他缜密而令人惊叹的逻辑,不放过细枝末节的观察能力,总能让我在看过故事后,回味无穷。 在金融这个每天和钱打交道的领域,因钱而牵动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因钱而引发的贪婪嗜血更是暗流涌动。金融从业人员内幕交易、洗钱黑幕;国际私募基金涉入公司并购内幕;政商勾结的巨大掏空案件……这些涉及上亿资产的金融事件经常会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而这些案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