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同时代的游戏 >

第37章

同时代的游戏-第37章

小说: 同时代的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冒三丈地反复说:〃简直是胡来!到底想干什么!根本没有把孩子们的教育放在心上。〃人们担心体育教师很可能逃出营地投奔大日本帝国军队去,所以还得派两个年轻人经常监视着他,给作战时期带来人力的浪费。

五十天战争的开始阶段,体育教师的事态还不严重。传递战争进行情况的消息已被隔断的体育教师,对于现在对他所采取的措施,他都理解为军队根据什么理由进行强制搜查,峡谷和〃在〃的人全体逃避。但是有一天体育教师看到换班监视他的青年拿着一支带菊花皇室徽章的步枪,他再三打听这支枪的来处,被追问的青年不得不谈一番他的战功,最后他说:〃被打败的敌人的武器,战胜者有选择他的武器的权利,这是老人们这么决定的!〃这位体育教师一听气得发抖,那小小的面孔憋得通红,喊了一声:〃简直是胡来!〃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当天晚上企图逃走的体育教师竟然把看守他的两个青年打伤。作战本部的老人们再也不能对这个〃敌性村民〃不加以处理了。把体育教师拘押起来之后,老人们开会商量。向体育教师传达军事裁判判决的,妹妹,也是父亲=神官。到营仓帐篷来见体育教师的父亲=神官对他说,释放他的道路有两条。一是他决心当一名中立的教师,在学校营地好好工作;二是去占领峡谷的大日本帝国军队那里投降。体育教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一两天之后,在越过〃死人之路〃的地点释放了他。但是,此刻战争已经开始,体育教师怎么能够证明他直到现在一直未曾参加反对大日本帝国军队的敌对势力那一边?父亲=神官给他出的主意是让他向大日本帝国军队报告说,他把被抢走的大日本帝国军队的步枪弄到手之后跑出来的。那步枪,老人们作为给体育教师的饯别礼品送给了他。

释放体育教师的那天快天亮的时候,盆地的游击队袭击过保卫用竹管接水的给水装置的大日本帝国军队。体育教师和搞特别训练时身穿半新制服的青年们来到这里。体育教师也穿着同样的制服,但佩戴着指挥官的肩章,举着原本属于大日本帝国军队的步枪,从原生林边缘但从峡谷却看得很清楚的斜坡奋不顾身地跑下去,守候在那里的士兵朝他一齐开火,中弹而亡。

〃无名大尉〃最初的积极作战行动是越过〃死人之路〃,覆盖峡谷全区域的搜山式进攻。这时,森林里作战本部的老人们是这样迎击的:当天一大早,监视峡谷的巡逻队看到从营里走出来的大日本帝国官兵们那些动作和气氛,就预想到可能是大的作战即将开始。作战本部的老人们通过组织得很好的联系网向原生林里帐篷群落发出指示:作好转移的准备。搜山式的进攻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拉开一定距离的一列横队登上斜坡的时候,避开他们前进方向,扛着帐篷以及家财用具的女人和孩子们,以及大多数战斗成员已经开始转移了。

随后是三人一组的游击队,在大日本帝国军队前进的方向的正面等待他们。游击队是由我们当地富有搜山经验的消防队员组成的。比如:暴力犯从下游的村庄潜入这边的山里时,在分驻所警察指挥之下,只好出动,再者,盆地的孩子失踪了,他们无不闻风而动,认真搜山。说到孩子们失踪,我们当地是受破坏人神话般的影响所致。妹妹,你小时候独自一人登上〃死人之路〃去玩耍,妇女们就说你那是破坏人影响之下的失踪。至于我自己钻进深山瞎折腾,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由一向在原生林里搜山而饱有经验的老手组成的游击队,三个人为一班,他们自称右翼少士、中坚少士、左翼少士,以彼此两米半的距成横向一列。他们搜山时最感辛苦也最难处理的是各班都得打伏击。军队搜山的攻击战列是每隔五米一个人往上走。那一列横队的间隔不停地出现变形,一个兵有时就被他两侧的兵看不见,从而出现盲点。倒木、岩石、大块洼地造成的这些难以处理的地点,就是伏击的必须特别注意之处。搜出的横队走过这些难点,这个单个兵就成了孤立的人。从正面狙击的中坚少士一枪把他打倒。使用的武器只要单发或双发猎枪就足够了。中坚少士立刻退下去,藏在原生林的深处。大日本帝国军队的一列横队看到一个兵被击中,左右两侧的兵便跑上前来,于是右翼少士打右边的那个,左翼少士打左边的那个,砰砰两枪,全部消灭。结果是搜山的队列出现二十米宽的凹陷之处。虽有来自两侧的呼叫,但是无法联系得上。乘此混乱机会,右翼少士和左翼少士也退到后面去。妹妹,游击队的这种战术,除了一班之外,其余各班各歼敌三人。

搜山式的进攻队列就这样被分割寸断,但是〃无名大尉〃仍然没有下令恢复战阵方策。大日本帝国军队的官兵遵守的是春秋雨季大演习总结的经验,也就是像打兔子一般的一列横队上山。如果游击队不是适可而止,仍然继续活动下去,原生林里可能陷于更大的惊恐状态,官兵将遭到更大的惨败,以至于苍惶逃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给予〃无名大尉〃心理上的打击将是更大的。而且连长作为指挥官还要出席军法会议,官兵们对于搜山式作战方法带来的混乱必须作出裁决。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制定作战方案与实行如此方案的领导层,就不能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我们本地游击队的第一班出了事故性的差错,一个队员身负重伤而成了俘虏。如果不出事故,〃无名大尉〃这次作战行动,评价为全面惨败是绝对不会错的。好不容易开始活动起来的战局,因为这搜山式的作战行动而再呈胶着状态。

第四信 赫赫武功的五十天战争

(五)

我们一名重伤员被俘,好歹算给这位〃无名大尉〃搜山式的作战全面失败争回一点面子而告结束。本来是不失一卒每班各毙敌三名的我方游击队,一班却出了事故。这事故是绝对不该发生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漏洞,甚至可以说,由于同一个班的中坚少士、左翼少士行动错误造成右翼少士的周章狼狈。辛亏他们坚持下来,他们急得出冷汗,然而也非常生气,可是来不及把右翼少士救出来。这个游击班,在迎击的第一阶段确实很有成果。他们班埋伏在坦克一般大小的一块岩石的背荫处,这块岩石被长得不高树干却粗大的一棵树上的山葡萄叶子盖得严严实实。因为有这块巨石,所以才能从大树的夹缝中能够直接望得到天空,正因为从这里能直接射进日光,所以这山葡萄长得特别旺盛。妹妹,你一定知道那可是在我们这些孩子们中间极负盛名的山葡萄啊,你对它很感兴趣的时候,我每年必给你采来的山葡萄就是这棵秧上长的。当年我就是冒着在森林迷失方向的危险,来到这个连鸟也飞不过去的森林,为的就是采这山葡萄。我总爱回忆这五十天战争的插话……

埋伏在这大岩后边的游击班,从他们的角度看来,向这大岩石而来的敌兵是沿着岩山的右边而来,估计是企图迂回而进。左侧和大岩石相连的是个稍高的地方,右侧只有涌水的细流,没有路,那士兵想从右侧通过就是埋所当然的了。于是岩石正面的兵和右侧的兵之间的间隔自然缩小,致从岩石左侧上来的兵陷于孤立。中坚少士开枪打他,然后往原生林深处退去。随后从左侧跑上来的兵由左翼少士把他打倒,然而从岩石迂回过来的一下子就成了两个士兵了。右翼少士打倒了其中的一个,不得已只好后退。但是另一个兵是个精力旺盛的家伙,勇敢地追了过来。后退中脚下一滑而跌倒的右翼少士立刻头脑发昏失去了方向感,他不假思索地跳上大岩石之后一下子跳了下去,也就是朝着敌方阵地深处的峡谷方向跑下去了。那士兵紧追不舍,险些丧命的那个勇敢的士兵也跟着跑下去了。晕了头的右翼少士等于跳进后续而来的士兵们的口袋一般成了俘虏。即使这样,他也是前后挨了三枪才被他们抓住的。他立刻被带到他们的司令部,〃无名大尉〃还没来得及审讯他就死了。所以,并不是〃无名大尉〃从最早的俘虏得到情报而改变了搜山式的作战方法。话虽如此,对于〃无名大尉〃来说,抓住俘虏并非毫无意义,是因为这件事夸张成仿佛一项巨大成果,从而结束作战行动。

右翼少士当了俘虏被运到峡谷之后终于死去的情况,我们的侦察员当然无法看到。和平时期一向被称为〃带狗的人〃,他是经营酒和酱油为主的杂货店的老板。这位〃带狗的人〃既然是五十天战争初期被害,也就是说,妹妹,既然是还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从峡谷消失的人,那么,我亲眼看到的骑着一辆大个货箱在车把前面的自行车,头戴猎人帽,穿一条高尔夫球裤蹬车的〃带狗的人〃,同肩上挎一条用多层布衲在一起的红布带子拉着自行车,像一条大狗一样的人,那就只能是错觉了。但是,〃带狗的人〃的狗我却摸过,我把手伸进它脊背上温暖的毛里摸着它那胖胖的脊梁。妹妹,我记得你也和我一起这样摸过它。〃带狗的人〃死后,他的狗还活着,太平洋战争中为征集军用毛皮而捕杀狗,在峡谷和〃在〃的狗全被杀光之前它确实一直活着。杀狗的那天早晨,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狗去森林边上,我没有自己的狗便领着杂货店老板的这条狗去了,我们的目的是让它和森林里的野狗成为伙伴,逃跑而去。但是已经喂熟了,我们只是徒劳了一番,它们照旧跟我们回来了。大量的狗血把河水染红了。我们当地的大人们,从狗血的腥气充溢峡谷的那天,会追忆起五十天战争结束时像杀狗一般对人的大屠杀吧。

〃带狗的人〃是把这个红色短毛的大狗拴在自行车上往来于峡谷和〃在〃之间的商人。他每天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为了解闷似的就对他位于〃在〃的住家的仓库旁边摘波斯菊和除虫菊玩的小姑娘说:〃你是从峡谷某某家抱养的孩子,我带你去找你亲妈去好不好?〃据说因此而遭到非议。四十出头的人而捞了〃带狗的人〃这么个绰号,足见左邻右舍的人们以及他本人的家属都不怎么敬重他。狗虽然像牛犊那么大,但毕竟是狗,从这个想法把一个小姑娘也拴在自行车上的行为来看,他这〃带狗的人〃绰号,明显带有轻蔑的意思。

这个〃带狗的人〃作为游击队员在对抗搜山式作战行动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当了俘虏死于敌人营垒,从这时候起就出现了奇妙现象。这就是,显示〃带狗的人〃是个出乎人们意料;深深爱着他的家人和他那条狗,足以表明他感情细致的这种现象,使五十天战争中战斗在原生林里的我们当地人深受感动。这天傍晚,躲开搜山式进攻方向的非战斗员们正要返回原来营地的时候,〃带狗的人〃的亡灵很快就出现在他的家人和狗的旁边。我对于亡灵一词,如传承所说,只用在有特别意义的场合,也就是说,人的肉体死了,脱离了肉体的魂从这个地方去了别的地方,在这移动过程中,使活着的人们看得见他的出现。让〃带狗的人〃总是折腾得疲惫不堪,一解开牵它的带子立刻就躺下的那条狗,注视着从树叶夹缝洒下来的黑红色的阳光,它像轻烟一般漂荡的周围,似乎难禁爱慕与悲伤的感情而吠叫起来。〃带狗的人〃的老婆和孩子们正在搬运帐篷和炊事用具,似乎很沉,所以低头走着,听到狗叫抬头望去,只见大树树荫处稀零零的杂草上,〃带狗的人〃无精打彩地站在那里。那形象仿佛供电不足的幻灯片上的人物一样,还是头戴猎人帽,穿着高尔夫球裤,脚上穿一双为了蹬起自行车时脚不在踏板上打滑而特制的皮靴,躬身哈腰地站着。

〃奇怪,你那是干什么?不到跟前来,想看看这边儿,又好像不想看。难道我们是在作梦?〃这话与其说〃带狗的人〃老婆是对孩子们说的,倒不如说自言自语更合适。就在这时候,疏淡的人影更加淡了,终至消失。〃带狗的人〃的亡灵出现与消失,那天傍晚在到达规定下来的营地之前曾经重复了几次。因此,〃带狗的人〃老婆决心把这一情况向作战本部的老人们报告。在此之前,父亲=神官已经从本地每个老人那里详细听到从神话与历史的研究出发,明确了的〃带狗的人〃的亡灵出现的意义。

〃带狗的人〃的游击队战友报告说,他是勇敢地进行战斗之后成了俘虏的,他被抓住之前似乎受了枪伤,遗憾的是他死于盆地侦察虽难以看到的地方。于是,〃带狗的人〃的魂魄还可悲地想到,自己的家人和爱犬不知道自己死,还在等待自己回家呢。因而他想,应该去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死了,等也没用。还有,他可能想到,作为死者,他应该受到家人的祭祀,于是显灵于家人和爱犬之前。我以为,他也会想到,如果以一个轮廓分明的亡灵出现,会把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