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岭南震撼 >

第20章

岭南震撼-第20章

小说: 岭南震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望关山路不尽,白云何处是家园?
白云何处是家园,荒象白骨照月寒。
铁骑踏破昨夜梦。家无归期心茫然。
项羽侧耳听了一遍又一遍,像是问身边的虞姬也像问自己:莫非楚地都被汉军占了,怎么四面都响起了楚歌?
站在一旁的虞姬,听项羽如此一说,觉得事情不妙,她在夜色中偷偷擦去流到腮边的泪水,安慰项羽说:“今日大王虽败,并没有全军孩没,只要鼓舞士气,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请大王勿优!”
这时,一个军吏前来案报:“案大王,将士们听了楚歌,都纷纷散去,连项伯、钟离昧、季布将军也骑马出走了。眼下只剩下亲兵八百骑,还在保卫着大王。”
项羽大吃一惊,盼咐说:“传达我的命令,做好突围的准备。”说完,就挽起皮姬回到帐中。项羽闷坐在那里,痴痴地望着皮姬,然后拿起酒壶,斟了一杯,双手捧给皮姬,又给自己斟满一杯,一饮而尽,慷慨悲歌,赋诗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反复唱了几遍,虞姬和着歌声翩翩起舞,项羽唱着唱着,脸上已布满泪水,虞姬舞着舞着已泣不成声,用一种绝望的语调边舞边唱: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虞姬唱着唱着,最后终于扑到项羽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虞姬的哥哥虞子期和大将桓楚走进帐内,对项羽说:“大王,天快亮了,赶快突围吧”
项羽从悲哀中解脱出来,果断地说:“你们快去准备,我随后就到。”待两人走后,项羽深情地对虞姬说:“我死不足惜,无论如何也要带你一起走,要么冲出重围,要么死在一起。”
虞姬抬头深情地望着项羽,心中希望两人一起冲杀出去。但是,该下已被汉军围得水泄不通,好比铁桶一般,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壮士,她要跟着突围,岂不是个累赘?那样一来,不但自己逃不出去,还可能连累项羽。为了项羽能死里逃生,将来东山再起。她只有一死,才给项羽增添生的希望。就这样,她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声音颤抖着说:“妾生是大王的人,死是大王的鬼,在此危难之际,妾不能助大王一臂之力,也决不能拖累大王,万望大王保重!”
虞姬说完,趁项羽不备,猛然从他的腰间抽出佩剑,向自己的颈下一抹,顿时,鲜红的热血流淌出来,她大叫一声,“大王啊!”就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拂晓时分,项羽掩埋了虞姬的尸体,骑上乌雅马,悲壮地率领着八百子弟兵,借着朦胧的夜色冲杀出去。等汉军回过神来,已经是黎明了,刘邦派骑将灌婴率军追击。
突围之中,项羽一马当先,左劈右砍,汉军死伤遍野,不敢靠前。当项羽来到乌江边上时,早有一叶小舟箭一般划了过来,站在船头的乌江亭长高声喊道:“项王,快上船来,我渡你过江!”项羽回头望望追兵,心情非常复杂,想不到自己英雄一世,竟落得今天的下场,一时感到心力交瘁,无心再与刘邦斗下去了。亭长催促道:“项王,江东虽小,地方干里,人口数十百万,足以称工,快上船吧!”
项羽笑道:“天要灭我,为什么还要渡江。想当初,我率八千子弟渡江反秦,而今只我一人生还,我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江东父老!”
亭长急切地说:“大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何必往绝处想,还是随我回江东吧!”
项羽悲凄地仰天长笑了一阵,转而对亭长说:“不必了,天下连年战斗不休,只因我与刘邦两虎相争,既然天要灭我,我又何必跟他斗下去。我死不足惜,只是这匹乌雏马随我征战多年,所向无敌,有时一日能行千里,杀了实在可惜,就请你把它带走吧。”
说完,就令十几骑壮士下马,持剑与汉军短兵相接。项羽这时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见身边的亲兵一个个倒下,怒从心头起,一口气又斩杀了数百名汉兵,但他身上也受了十余处创伤,终因寡不敌众,自刻于江边。死时年仅31岁。
随着项羽的死去,历时4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落下了帷幕。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由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衡山王吴茵、赵王张敖(张耳之子)、燕王减茶等诸侯王联名上书,请求刘邦称帝。这一幕“上皇帝尊号”的喜剧导演虽然就是刘邦本人,但表面上他还要装模作样地推让一番,对文武朝臣说:“寡人听说只有贤圣的人才能称帝,而徒有虚名的人是不能取‘皇帝’尊号的。现在,诸侯王都推举寡人,一可寡人有什么功德处在此位呢?”显得颇为“谦逊”,表示不愿接受“皇帝”的尊号。诸侯王又不免再一次歌功颂德。经过如此这般地一再请求,刘邦才表示接受。
二月初三,刘邦在“祀水之阳”的定陶即皇帝位,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正式建立了西汉政权。吕难被册封为皇后,刘盈为皇太子。
随着刘邦的登基,又一个新的封建统一王朝—汉朝(史称西汉)形成了,荣登大位的刘邦也就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这样,中原经过几年混战,又重新归子统一。
从陈、吴起义到西汉王朝的建立,这短暂的七年之中,一个貌似强大、无敌于天下的秦王朝灭亡了,无数英雄豪杰在你争我夺、中原几易霸主之后,又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王朝。整个中原这种刀光剑影、翻云覆雨的格局,也就不可避免地对岭南地区具有极大影响。那么,在这七年之久的时光里,岭南的统治者以及广大的军民在干些什么呢?
第六章
千年容颜初露
神秘坚固的石门挡住了大家行进的道路,无奈中,考古人员再度钻入幽暗的墓穴深处探测隐情。奇妙的破门之术,第二道石门轰然洞开。发现丝缕玉衣。基主露出千年容颜。一件镇墓之宝出世,千年隐秘即将揭开……
第二道石门轰然洞开
当墓内前室和左右耳室的工作行将结束时,考占人员便开始策划后部各室的清理工作。
同前室的情况基本相同,后室的入口处也安装一道大石门,石门紧闭,不留一点缝隙,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众人通过观察发现,这道石门与前室第一道石门的结构相似,即两扇石门的卜下门轴都加有铜器件,只是这些铜器件锈蚀严重,且两扇门板被铜锈蚀成一个整体。有几名队员试着推动石门,但任凭他们怎样用力,石I' 1就像山中天然凸现的石头,纹丝不动。这后边到底用何种器物和形式将此门封住,队员们心中无数。按照常规,这道石门理应采取第一道石门的封闭方法,也就是用长条石柱作顶门石,以此让后来者无法进入。然而这第二道石门难以用人力推开,而后室的顶部又牢牢封死,并不同于前室多有裂缝,可供入从缝隙中钻进钻出,以此窥视里边的景况,要想进入后室,看来只有在这道石门上做文章。
经过仔细观察,考占队员陈伟汉看出了一点门道,他发现石门下方的一段石制门槛有些松动,若先将这段门槛移开,对整个石门的打开或许有些帮助。这个建议在得到发掘队领导认可后,几名队员开始实施起来。陈伟汉的想法的确有些道理,由于石门槛并未和其他的建筑物紧密相连或叠压,且又有些松动,故考古人员未费多大力气就将其移出了原来的位置。当这件工作完成后,石门脚下便露出了一条约有10厘米高的缝隙。这条缝隙的显露,无疑为打开整道石门创造了条件,考古人员找来几根木棍,沿着门槛空出来的缝隙伸进去,并用力向上撬动。与此同时,几名队员双手按在石门的中上部用力推动,企图以撬与推相结合的方法将石门打开。但是,不管队员们怎样用力,石门依然纹丝不动,当大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些灰心丧气时,考古人员黄淼章提出了一个用液压千斤顶放人门下工作,或许可将石门顶松并有可能打开的设想。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发掘队的麦英豪、黄展岳等人只好决定按黄淼章的想法一试。很快,液压千斤顶从广州一家机械厂借来并按计划施行,令黄淼章以及众人大为扫兴的是,千斤顶的使用仍然未能把铁板一样的石门移动分毫。至此,一个开门人室的事情变得棘手、复杂起来。
“大活人不能被一泡尿憋死。来,大家都到工棚里去,一是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再就是研究一下我们到底该怎样把这扇顽固不动的石门给打开。”面对眼前久推不开的石门,麦英豪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大着嗓门对大家哈喝起来。考古人员陆陆续续钻出墓室,来到工地临时搭起的席棚内,一边喝水,一边为打开石门出谋划策。经过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最后大家感到要进人后室,可行的有如下三种方案:
一、设法打开石门,哪怕是只打开一扇也好,但不能让石门受损。
二、如果石门最终无法打开,可考虑采取当初白荣金提出的大揭盖的方法,工作人员从室顶下去。
三、如果以上两种都不可取或无力做到,可尝试从前室正对石门处开挖一段坑道,工作人员从地下坑道进人,先观察一下内部情况,然后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不难看出,以上三种方案,第一种过于虚无,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至少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将石门打开。第二种最容易做到,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揭取顶盖石,难免会有碎石、泥土掉人墓室内,在对室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里边器物的安全难以保证,同时也会破坏墓室的原貌。相对此前的两种方案,第三种当算是上策,这样做既保证了室内文物的安全,又可从此进人后室,将情况了解清楚。经过反复比较推敲,考古队领导决定按第三种方案行动。
正当大家再度振作精神,欲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时,却意外地传来第9号台风马上就要在广州登陆的消息,如果台风一旦登陆,发掘工地临时拉来的照明电源就要中断,工地上的席棚以及墓顶上的防护棚也有被狂风暴雨掀翻浸塌的危险。鉴于此情,发掘队领导者决定,暂时停止地下清理工作,所有人员都要把精力用于防护棚的加固以及墓葬外部的保护。于是,众人只得放下惦念着的墓室文物以及打开石门的行动,全力以赴地投人到抵御台风的紧张与忙碌之中。
9月10日下午,台风逐渐减弱,发掘工地中断的电源再度接通,打开第二道石门的方案得以正式实施。
当天傍晚,黄淼章指挥几个民工,先把石门下方西端的一段石门槛移去,又在石门下开挖出一段可容一人钻进钻出的小通道。当这段通道挖好后,为弄清室内的具体情况,麦英豪指派黄淼章、陈伟汉以及国家文物局的李季等3位身体瘦削的人,先后进人后室进行侦察。由于通道极其狭窄,进人的人无法以俯卧的姿势行动,第一个钻人的黄淼章只得仰躺在通道中,头向内。脚朝外,两手攀扶着石门底部,双腿的后跟用力蹬地,屏住呼吸,用尽气力,一点点蹭了进去。紧接着,其他两人也按照黄淼章的姿势和做法渐渐进人室内。
当3人像幽灵一样遁人地宫的后室时,眼前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里面出奇地寂静,寂静得让人心中发慌、发毛、发休。这3人相互拉扶着站起身,拧亮携带的手电筒,开始小心冀翼地观察着面前的一切。关于进人墓室的情形以及当时的心情,身临其境的黄淼章曾在当天的日记中有过这样一段叙述:“手电在黑暗的墓室失去了原来的光亮,变得十分黯淡,似萤火虫光一样,使这冥冥的地宫,在微弱的光柱下更加神秘莫测。通过观察看到,室内跌落了不少垫石,使本来不算太大的墓室显得有些狭窄。我们置身于这灰暗的室内,一种幽禁的感觉涌上心头,四壁角在向我们压了过来。这封闭了两千年的主室,充满了潮湿腐朽的气味,阵阵阴风徐徐飘来,扑在我们的身上,只觉一阵阴冷,不寒面栗,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定了定神,才轻步进人室内。只见墓主的棺荐早已腐朽,六个安在外停的大铜兽首衔环却仍然完好,只是它们都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下,一个个双眼圆瞪,张牙露齿,在手电光的映照下泛出道道令人心寒的绿光,恶狠狠地盯着两千年后从地下冒出的三个不速之客。在棺掉位置内,我们发现了许多玉器,还有宝剑、箭傲等,室东部还有一座大型屏风的铜构件。我知道,这仅仅是墓室中(所藏器物)极少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奇珍异宝还掩盖在泥土和石块之下,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个令人惊心动魄的伟大时刻的到来。”
经过黄淼章等人的观察,终于弄清了室内的大体情形,整个后室分为四部分,每个部分独立成为一个室,正中的一室(后被考古人员称为主棺室)两边墙头上的条石有多块断裂落下,其余各室也有断石跌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