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地下异族 >

第26章

地下异族-第26章

小说: 地下异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停下脚步,拿手电向平台上照了照,看到一根婴儿手臂粗的铁柱横在平台上。我用脚踢了踢,铁柱一动不动,应该是被固定住了。我又仔细照了照,这根铁柱肯定不会平白无故放在这里。

  老九几人见我停住脚步也跟着停下来,老九问我怎么回事,我把铁柱的位置照给他们。致远沿着铁柱向平台外边缘走了几步说:“这玩意儿还挺长。”

  老九听了朝我们一招手:“过去看看。”

  我们五个开始沿着铁柱的方向往前走,直到走到了平台边缘才发现,这条铁柱的长度已经超出平台直直伸进了深渊里。

  致远站在平台最边上,他拿手电往远处照了照说:“这铁棍头上还有东西。”

  我心里一动,忙看过去,眯了眯眼才看清楚铁柱顶端居然四通八达支起许多细铁棒,横竖排列的很整齐,上面一层白垢,有点像桅杆上的船帆。‘船帆’的最里端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看不出来什么东西。致远站在平台边沿上伸手够了够,但胳膊不够长。

  蛋清照了照‘船帆’说:“我可能认识这东西。”

  老九冲蛋清说:“你小子又开始打哑谜。”

  蛋清不好意思得笑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东西叫八木天线,专门为了接收无线电信号架设。”

  卓宇问蛋清:“你能确定?”

  蛋清看了卓宇一眼,点点头。

  致远抓抓头:“在这鸟地方能接收到什么无线电?难不成能深渊底下还有发射信号的东西?”

  蛋清回说:“这事说不好,这地方既然架设有八木天线,就应该有和它配套的设施。”接着转向老九问:“九叔,除了这个天线架外,你在下面还有没有见到其它设施?”

  老九摇摇头:“我跟钟向东在下面几乎转了个遍,除了一个废弃的石屋跟发电机组外,其余什么设备都没有。”

  “什么石屋?在哪?”蛋清问。

  老九说:“那石屋正是我要带你们去的地方,先别问了,去了就知道了。”

  我们六个不再说话,在老九的带领下,继续向石屋的方向进发。

  
 第四十二章 字迹 '本章字数:242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9 14:16:47。0'
  石屋跟发电机组建在一起,处在深渊平台的另外一个边缘上。我尽量让自己不往下看,视线范围全都放在石屋跟发电机组上。

  石屋很大,样式也很奇怪,全部都是用巨大的石块拼造而成,很方整,整体呈现灰白色,差不多有三四米高。根据石块的体积估算,单个石块的重量少说也有几百斤,单靠人力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建筑。

  老九站在石屋的门口说:“都先进来。”

  石门很大,我们五个鱼贯而入,首当其冲得就是一种浓重的铁锈味儿,比机密实验室的锈味还浓。

  我拿着手电在石室里照了一圈,里面很空旷,墙角两边都是碎石块。蛋清俯下身,拿手抹了抹地上一片黑乎乎的东西,说:“这些都是防冻机油,这地方应该存放过大型设备。”

  老九没说话,而是招呼我跟他向石室深处走,我心跳不由加快,终于要解开谜底了,能让老九这么上心的东西还真不多。

  越往里走铁锈味儿越浓,呛得鼻腔里发痒。随着向石室深处靠拢,一些铁器的碎屑也开始慢慢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地上的铁器的不成样子,一片一片瘫在地上,拿脚踩上去吱吱响。

  走到最里面,老九停下脚步,拿手电照着墙脚说:“铁头儿,你去认认墙上的字迹,看看有没有印象。”

  我心里七上八下得走过去,看到墙角一侧写着两个灰白色的汉字,我只看了一眼,心跳就骤然加速,心里的震动难以平复,那两个白色汉字居然是我的名字:铁生。

  从字迹的颜色上看,这两个字不像是最近写上去的,应该很长时间以前就有了。这里是封闭了几十年的地下空间,而且处在深渊内部,怎么会突然出现我的名字?我脑袋里就像炸开了锅,事情的诡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之外。

  我心里忽然又生出一种侥幸心理,或许这两个字不是指的我,而另有其含义。

  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些手足无措,看向老九,老九问我:“下面的字看了没有?”

  我一愣,扭头重新看向墙角,经过老九的提醒我才注意到在那两个白字的下面有一行被擦拭过的痕迹,我仔细看了看,擦痕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千万不要下去,离开这个地方。

  两行话加起来就是:铁生,千万不要下去,离开这个地方。

  这次我彻底懵了,心里仅存的一丝侥幸被彻底粉碎了,这句话明显是对我的告诫,字迹里的所提及的‘铁生’百分百指的是我,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出现可能同名的情况,那纯粹就是扯淡。

  “铁头儿,字迹认不认识?”老九的声音忽然从背后传过来。

  我摇摇头,脑中一片空白,墙上的字迹很潦草,我从未见过。

  老九顿了顿,又问:“你认不认识你爸的字迹?”

  我先是一怔,接着心里一震,问向老九:“九叔,你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些字是我爸写出来的?”

  老九的面色很差:“如果这个封闭的地下空间有三十多年都没人进入的话,那这些字肯定是三十多年前写上去的,你今年才多大?三十年前你根本就还没出生!”

  我脑袋里‘嗡’的一声,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刚才我犯了一个典型的先入为主错误,只根据眼前的情况判断事件,而没有联系到相关的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现在我心里终于开窍,思维方式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

  老九说得没错,三十年前我都还没出生,而这里就有了我的名字,从唯物主义角度解释的话,只有我的父母才有这种本事,因为我的名字就是他们给起的,我妈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很少出门,我爸天上地下来回跑,保不齐他就下到过深渊里, 不知出自什么原因,刻上了我的名字。

  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仔细想想却又漏洞百出,首先一点是三十年前的老爹怎么会未仆先知,知道我三十年后我也会下到深渊里?这地方不是天安门广场,随随便便就能到的地儿,如果不是因为超自然小组这档子事,打死我都不会来这鬼地方。其次就是三十年前这地方仍旧是鬼子的地盘,我父亲肯定不是座上宾被鬼子招待进来的,他当时的处境不敢说九死一生,至少生死都悬在一线,怎么就一口咬定将来还会生一个孩子,起名叫铁生?

  这些问题就像泥沼一样,把我深深陷进去,刚刚开窍的脑袋又被堵死,心里不由烦躁起来,毕竟这件事涉及到了我的父亲,已经不是普通任务那么简单的事了。

  卓宇的话打断了我的猜想:“首先一点就是时间上的判断,这些字迹的时长不一定是三十年前留下的,这个地下空间就地势来说相对封闭,但是也不是无门而入,贾四儿就是一个例子,三十年的时间,说不定期间就有人进到过这里,包括写下了这几句话,当然目的不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字出自同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暗中给我们提示‘有鬼’的人,古玩玉器可以人为做旧,字迹同样也可以。”

  老九听完卓宇的话收收神说:“墙上的话记下就行了,先去发电机组,一切等把阿天找出来再做研究。”

  我点点头,这事来的太过诡异,在上面大费周章确实有些不值得,以我现在这种状态很难再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判断问题,只能暂且略过。至于那句告诫‘千万别下去’,我是有心无力了,我能勉强下到这个平台上已经是奇迹,再往下去根本不可能。

  “九叔,这个笼子干什么用的?”忽然致远问道,不知道这小子什么时候已经转到了对面的墙角上。

  致远口里说的笼子是一个将近两米高的大铁笼,上面锈迹斑斑,还有有几处窟窿,该是锈穿了。

  老九问:“你们还记不记得筒子楼的三层?那里面装得全都是这种铁笼子,至于用处,我也弄不明白。”

  致远‘哦’了一声,没再说话。我们几个对鬼子们层出不穷的古怪东西也都有了抗性,稍微一愣,也就过去了。还是那句话,没有亲身经历那段历史,你永远不可能原原本本的还原它们。

  从石屋到发电机组不超过二十步的距离,等我到了跟前,才发觉机组不只规模庞大,而且设计复杂,未曾接触过发电设备的人根本碰不了这玩意儿。庆幸的是这两组发电设备防锈错失做得很到位,过了这么长时间,发电组上只有小部分发生锈蚀。

  老九说曾当过工程兵,给一个主修电力设备的老师傅打过下手,对这种发电机组有所了解,他说这两组设备叫做水轮发电机,虽然挂的是日本人的牌子,但工作原理换汤不换药,全是依赖水流推动,只要能启动转轮就能启动发电机组。

  老九刚说完,致远立马问:“水流发电?这地方哪有水流?”

  老九指了指副机组后面的一大捆黑皮子电缆说:“应该就在那些电线下面。”

  我顺着老九指的方位朝下看去,看到那一大捆电缆透过一个半掩着的铁盖子伸进了平台里。

  
 第四十三章 思维 '本章字数:2862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9 14:16:41。0'
  我们走到铁盖子旁边,老九两手抓上盖沿说:“来,都搭把手,掀开看看就知道下面有没有流水了。”

  铁盖子很宽很厚,上面一层黑锈,我们穿得很厚,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再加上铁盖子的分量,着实让我们费了一番功夫,不过到最后总算让我们磨开了一个能过人的缺口。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致远说这下面缺人手了。

  致远嘟囔了一声:“狗日的小鬼子真舍得下料!”

  望着黑黝黝的洞口,我忽然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心情,当时第一次见到蜈蚣洞时也就是这个心情,对于未知的恐慌。

  蛋清耳朵灵,身子往洞口凑了凑:“还别说,下面真有水流的动静。”

  老九嘴角露出一个笑意:“有水流就对了,谁跟我下去看看?”

  卓宇说:“启动设备不是都在这吗?还下去干什么?”

  老九说:“这种独立的水力发电设备一般依靠储能才能自动启动,过了这么多年,机组里储存的电力早就耗净了,想启动设备,只能到下面的人工启动转轮。”

  致远说:“九叔,我跟你下去,这个洞口我能钻下去。”

  老九点点头:“不知道下面的导叶有没有锈死,你小子力气大,正好帮忙。”

  我们在洞口给他们两个打着亮,老九跟致远开始抓着电线往下爬。从上面看,洞口很深,看不见底,只能感觉到一阵阵凉风从下面吹上来。伸进洞口里的电线被捆在一起,整齐有序,上面有一些白色编号,应该表示分类,电缆的上半部分沿着深渊壁伸出了深渊之外。

  因为手电筒光亮有限,让我误以为下面会很深,实际上老九跟致远没用多大功夫就到底了,他们在下面用手电向上闪了两下,代表安全,我们帮不上忙,只能焦着心等。

  时间过得很慢,我几乎掐着秒算,差不过去半个小时,下面终于传上来了声音,不是人声,是一阵‘隆隆’的机器声。

  我心里一喜,该是下面的发电机启动了,很快,致远就从洞口里探出脑袋,我们把他跟老九都拉上来,心里安稳下来,老九跟致远都是满身黑油,看来在下面没少遭罪。

  老九把手上的油往裤子上蹭了蹭说:“多亏了尚致远,一般人人还真搬不动下面那些铁家伙。”

  致远呵呵一笑:“给组织出力是应该的。”

  钟向东问:“九叔,下面什么情况?发电设备启动了?”

  老九说:“下面有一处夹在崖壁里的山溪,溪流很缓但水量很足,足够推动转轮发电。电动机已经启动了,至于能不能发电,还不好说,因为电路跟机组零件老化的很厉害,只能碰运气。”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上不上去?”致远问。

  “等一会,”老九指了指主机组旁边一个罩着大玻璃盖子的白炽灯说,“这玩意儿亮了就说明发电设备能正常发电了。”

  老九的话刚完,就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从脚下传上来,我心里一惊,忙拿手电向平台上的洞口照去,听到这样的声响,我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洞底的发电设备出了故障。

  老九比我还紧张,拿着手电筒几步跑到洞口边上,伸长了脖子往下瞅,但手电筒光亮有限,根本看不清下面的状况。

  “九叔,灯亮了!”蛋清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