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沉剑飞龙记 >

第53章

沉剑飞龙记-第53章

小说: 沉剑飞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迅在旁喝道:“老五,你不识得吕姑娘剑法精妙,别信口批评。”
  旁边的云茂居却铁青着脸,没有做声。喀沁巴很不以雷迅之言为然,偏生他也是性格强硬之人,便问道:“师兄,难道我说得不对么?”
  吴玉燕见吕曼音不曾分辩,实在忍不住,便忿忿地顶了他一句道:“宝剑锋利是一回事,谁叫云施车让她削到呢?”
  在场的全是名家,那有不懂之理,都明向吴玉燕话中之意,是说云茂居明知曼音手中是一口宝剑,如果他的武功实较曼音为高,那么他有很多方法能够避开和她刃口相碰的。这次分明是曼音迫着他不能不以剑粗迎,显然是云茂居的武功不如吕曼音,却并非曼音持有宝剑方占了上风。
  喀沁巴又接口道:“吴姑娘所说,我却不敢苟同。其实云老英雄那一招怀抱琵琶,乃是败中取胜的妙着。吕姑娘如非及时撤削,便会落个两败俱伤,不过吕姑娘只是削去一只手,云老英雄却难保性命,以此看来。似乎吕姑娘稍占上风,其实大凡交锋比剑,如非深仇大怨,谁肯残伤自己肢体,去换敌人一条性命?所以云老英雄这招怀抱琵琶,正是逼吕姑娘及时撤剑,如果吕姑娘手中所持者不是一口宝刃,两剑相交乃是极平凡的事,那能据此而分出高下来呢?”
  旁观诸人,善行是刚才赶到,先前交季之时他离得太远,没看清楚,自然不能批评。吴玉燕虽然不服气,却也找不出话来反驳,雷迅是看懂了,但不愿多说,喀沁巴则只见到了一半。所以帮着云茂居说。
  这时吕曼音便笑吟吟地回雷迅道:“雷师父,你不能老站在一边不说话呀?你倒是评评我们的剑法,看谁个高明些。”
  雷迅笑道:“两家剑法各有精妙,高出我辈多矣,我那敢批评?”
  曼音暗笑:这雷迅原也是个怕得罪人的,这姓云的不识好歹,待我点破于他。
  于是曼音笑着向喀沁巴道:“本来两家比试,总有一方要吃点亏,谁胜谁败也没多大关系,但喀师父的话却令人难以心服。”
  喀沁巴道:“我是就事论事,并没存有偏袒那方之意。姑娘既如此说,我倒要请姑娘指点一番,也好叫我长长见识。”
  曼音笑道:“太客气了。照喀师父所说,纵然我伤了云老英雄,但我自己又受了伤,也算不得取胜,是不是?”
  喀沁巴摇头道:“我不是这意思,果真是那样,自然仍算吕姑娘取胜,但我料定吕姑娘决不会牺牲手臂去换敌人一条性命。云老英雄此招,正是兵法所谓:攻敌所必救,不能算输招。”
  曼音点头笑道:“此言自是正理,但假如我可以不伤手臂而令对方废命,请问是否仍算平手呢?”
  喀沁巴闻言不禁一怔。
  曼音微笑道:“喀沁巴师父也许以为我这话有些过分,其实当时却容易得很,刚才我的宝剑是直抽回来,所以削折了云老英雄的宝剑,而如果彼时我改为斜拖,那么我岂非既可保全手腕不致受伤,又可削折云老英雄宝剑,而最要紧的,却是我的剑刃从云老英雄脖子上斜拖回来。敢问喀沁巴师父,这还算是平手不是?诸位皆是成名人物,如果人家让了招,还要说明的话,未免有些太费事了。”
  曼音这一席话,连讥带刺,把个喀沁巴说得面红耳赤。
  那云茂居更是无地自容,不待曼音说完,便大叫一声:“好,好,吕姑娘剑法高明,我云某甘拜下风,吕姑娘绕我云某性命,我姓云的知情就是,但三年之后,我还要向吕姑娘重行请教。”
  说罢掉头对他徒弟骂道:“蠢东西,咱们爷儿俩栽了筋斗,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趁早滚蛋吧。”
  善行忙道:“云老施主请息怒,请到前山休息一阵再走也不迟。”
  云茂居那里肯听,对善行道:“大师父盛意,云某算是心愿,三年后云某再上峨嵋,那时再朝拜我佛金身圣像吧。”
  云茂居说毕,对众人作了个箩圈揖,头也不回地大踏步向山下走去。
  众人也不好拦阻,眼看他师徒负气而去。曼音却只是舐着嘴笑。
  雷迅微喟一声道:“云师父火气太旺了,便是比武输招,也不值得如此大怒。”
  雷这虽是西藏黄教中的一流高手,但行事却和别的同道大不相同,武功修持惧臻上乘,胸中颇有容人雅量。因此喀心巴甚觉尴尬之时,他倒反而显得落落大方,不骄不怯,曼音玉燕等心下皆暗暗叹服。
  刚在这时,小善小信两只猴子却纵跃着跑来,拉住玉燕辽比又叫,吱吱吵个不已。
  玉燕听出是静因师太已经打坐完毕,正召玉燕入见。便对曼音道:“曼姐,师尊传我,我就先去啦。”
  曼音道:“好的,你趁空儿就回师父一声,西藏黄教的雷迅和喀沁巴两位大师来见师父,看她老人家怎么说。”说着话,一面顺手将寒潭剑还绘玉燕。玉燕插剑入鞘,随着两只猴子,向紫云庵走去。
  刚到庵门,小善拉住玉燕的衣襟扯了扯,用手向左边指了指,又吱吱叫几声。
  玉燕道:“你说师父仍在地藏静室中等我,不曾回庵,是么?”
  小善双手抱住头,连连弯腰,玉燕不禁笑了。她摸着猴儿脑袋,笑道:“看来你比人还懂事些呢,只差不会说话罢了。”
  玉燕牵着小善的手,来到一座石洞前,那石洞上有横额,写着“地藏静室”四字。
  玉燕整了整衣襟,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
  这石室是静因师太静打坐之处,故而布置得甚是朴素清雅。石室顶上有窗,光线能够透入。玉燕转过一道乌木屏风,便见静因师太垂眉合目,端坐在石床之上。案几上一座石香炉内,香烟燎绕,满室俱是檀香气味。玉燕忙上前拜倒。
  静因微启双目,说道:“燕儿回来了,你且站起来说话。”
  玉燕拜了几拜,方垂手站在一旁。
  静因对玉燕上下看了半晌,复又闭目静坐一阵,方舒腿下床,坐在床前太师椅上。
  玉燕赶紧将案上白玉拂尘递给静因手中,又洗净了茶杯,盛了一杯香茶,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静因接过手来,呷了一口放下,说道:“你坐下来。”
  玉燕应了一声,方坐在旁边一张凳上。静因问道:“才月余不见,你怎的如此消瘦?”
  玉燕陪笑道:“想是徒儿连日忙于赶路,睡眠未足,饮食不定,有以致之。”
  静因皱眉道:“睡眠和饮食,乃是人生世上的根本,岂是可以马虎得的,年轻人不顾惜身体,日后才知道后悔呢。”
  玉燕诺诺连声,不敢申辩。
  静因又道:“你两位兄长,今番自然是见着的了,他们向你说什么没有?”
  玉燕忙道:“两位家兄均命徒儿代他们向师父请安问好。”
  静因摇头道:“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昆仑方氏姐弟打算到碧云庄复仇之事,你两位哥哥到底有何打算了你又管与不管呢?”
  玉燕正苦于无法开口,今见乃师追问,便趁势说道:“这事前因后果,徒儿本不知悉,但此次据两个哥哥说来,似乎当初双方都有错处,并不能单怪家兄二人。”
  静困闻言只皱了一皱眉。
  玉燕又道:“不过大哥二哥对此事也时常心中不安,这多年来,他们皆常时引咎自责。”
  静因拦住她的话,说道:“玉燕,我是问你二位哥哥对今日之事作何打算,你说这些话作什么?”
  玉燕涨红了脸,顿了顿,方又说道:“二位哥哥已知道了昆仑方氏姐弟即将到来寻仇之事,但他们的想法却不一样哩。”
  静因微笑道:“你大哥素来忠厚,想来他是不愿与方氏姐弟为敌的了,可是不是?”
  玉燕道:“师尊慧眼洞烛。大哥确是打算束手任从对方处治。二哥却不肯。”
  静因点头道:“你二哥锋芒较露,况且又机智过人,自然不肯瞑目受死的。那么,你自己对这事有无主见呢?你天性纯厚,总是不肯袖手的罢?”
  玉燕登时离座跪下,含泪道:“师尊明鉴,徒儿在这世上的亲人只有这两个哥哥,要徒儿袖手旁观,这是决不能够的。”
  静因拉她起来道:“你休悲痛,有话慢慢说,我也没不许你管这件事啊!听你之言,你二哥是打算与方氏姐弟斗一斗的了?小小碧云庄,要想与昆仑派为敌,只怕胜算不多吧!”
  玉燕道:“二哥也没有说要与昆仑作对,他的意思只是想求个公道。”
  接着玉燕便将吴璞打算邀请各派长老前辈出面,对这事作一公平处置的想法说了一遍,又提到打算请静因师太也出面作一调人。
  玉燕说完以后,静因默然半晌,方摇头道:“燕儿,不是为师说你,你们年轻,做事总是一厢情愿,不肯仔细思索,你想想邀请各派长老要需多少时日,那方氏姐弟复仇之举如箭在弦,他们岂能等待?照我推想,在你尚未回山以前,只怕人家已去了碧云庄上了。”
  玉燕听静因如此说,先是一惊,但转念一想,又道:“碧云庄上还有我哥哥的许多朋友,华山点苍泰山各派的好手俱在,料想方氏姐弟也未必能那么容易得了手去呢。”
  静因师太道:“你道赤阳子就想不到这些么?你想方氏姐弟小小年纪,赤阳子居然敢允许他们下山复仇,岂无几分布置么?便是赤阳子不亲来,也必有昆仑高手暗中接应,万无让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轻易去涉险之理。”
  静因如此一说,玉燕才有些着慌起来,不禁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才好。
  过了半晌,静因又道:“姑勿论他们得手与否,只要双方一动了手,便又结了新仇。你想旧怨还未能了,再加上新仇,这事还能化解么?”
  玉燕听了静因这样一说,深感此事绝望,人坐在椅上,已自呆了。
  静因本来还有许多话对她说,今见她如此,深恐她身体柔弱,受不住刺激,便忍住不说下去,只向外叫了声:“小信!”
  原来小信小善皆深通人性,都知道偷闲躲懒,每逢静因打坐时,小信小善知道偷懒无妨,便结伴出外玩耍,一到静因功课做完,两只猴儿又在洞外侍候着了,再不会误时的。这时一闻静因呼唤,小信小善便应声跳了进来,跪在地上。
  静因问道:“你们见着曼音没有?”
  小信吱吱叫了几声。
  静因摇手道:“你别和我多说,去给我唤她来。”
  小信拜了拜,返身出去。少时曼音走了进来,静因道:“你领燕儿去休息一阵罢,她心绪不好,你多陪陪她。”
  曼音躬身道:“弟子知道。”
  静因见她们站着不走,不禁奇怪,便问道:“你还有话么?”
  曼音道:“西藏黄教中的雷迅和喀沁巴两位师父在外候着谒见,候师尊示下。”
  静因忙问道:“来了多时了?”
  曼音道:“好一阵啦。”
  静因横了她一眼,说道:“人家远来不易,怎的不及早通报?”
  曼音不敢做声。
  静因又问道:“你难为了人家没有?”
  曼音那里敢提和云茂居比剑的话,只得含糊应道:“善行师兄在外陪着他们呢。”
  静因听说善行在外陪客,只当雷迅和喀沁巴是打从前山来的,便叫曼音:“快与我请进来。”
  曼音答应一声,返身走了出去,少时雷迅喀沁巴二人在前,善行和曼音在后,走了进来,静因站起身来相迎。玉燕也跟着师父起立。
  雷迅见了静因,抢前一步,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在下雷迅,久闻师太大名,所以不远万里朝参宝山,蒙师太赏面赐见,感激不尽。”
  静因道:“雷师父太客气了,荒山陋室,无物款待,还祈恕过。”
  说罢举手肃客,要与雷进喀沁巴二人分宾主相坐,雷喀二人执意不肯,最后仍是静因师太在石床上坐了,雷迅喀沁巴坐在下首宾位上,善行晋见了静因以后,坐在雷迅对面,曼音和玉燕却侍立在静因身后。
  静因见善行随身携带着兵刃,甚觉诧异,但当着外人在此,也不便多问。
  静因问了问黄教中的情形,又叙了些闲话,方道:“两位师父远来,想是为了那金凤幡之事了?不知是与不是?”
  雷迅欠身道:“师太明鉴,去年吕姑娘在六盘山下,单剑击败敝教中六名弟子,夺去金凤幡,敝教众同门引为奇耻大辱,都恨不能报此仇。是我再三阻挡,因我深知师太德高望重,领袖西南武林,江湖上无人不赞服。据我想:黄教和峨嵋派虽无关联,但同是崇敬我佛至尊,只有相敬相亲,那有相仇相恨之理。如今只求师太赐还此幡,算是赏我师兄弟二人一个薄面,不知师太能体谅下情否。”
  说着立起身来,又复深深合什弯腰。
  静因忙合掌起立道:“阿弥陀佛,雷师父用心之苦,贫尼深谢。请稍坐,听贫尼一言。”
  雷迅坐下以后,静因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