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洗锋录 >

第91章

洗锋录-第91章

小说: 洗锋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被徐达率军团团包围了。徐达见到凌冲,自信满满地说道:“年前定可平定山东全境,则往北一马坦途,不日便直薄大都去也!”
  果然,到了十一月中旬,益都城破,元朝在山东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普颜不花死于乱军之中。十二月,徐达兵指济南,元平章忽林台、詹同脱因帖木儿弃城而走,退保大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山东全境都已光复。同一月,福建方国珍兵败,向吴将汤和投降。
  凌冲腊月回到的应天,朱元璋正忙着登基事宜,也没空招呼他,更没委派任何任务。正月,朱元璋恢复应天旧名建康,登基称帝,建立明朝。他要授凌冲枢密院四品同之职,凌冲推辞说:“陛下但有差遣,微臣敢不赴汤蹈火,以报君恩?只微臣非是做官的材料,请陛下收回成命罢。”中参政胡惟庸笑着劝他:“国家肇建,中原未定,陛下自有差事与你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无个官职,如何好办事?左右不教你入府理事,便挂个虚衔,又怕的甚么?”凌冲无奈,只好拜领了。
  登基没几天,朱元璋就召见凌冲,让他作为使者,送信去给王保保。朱元璋说:“卿与扩廓甚是熟稔,见了面仔细觑看者。他今四面楚歌,若能倒戈来降呵,品位定在众将之上。他若不肯时,也只索罢了,卿且细查中州军动静,归来报朕。若得便时,你更往关中去窥李思齐等人动静,往太白山中访那彭素王可曾归去。朕包容天下,旧恶不究,他若肯来降我,往事便不计较了也。”
  凌冲回到清真居拜别义父母。陈杞人道:“保保自小便好大主意,岂是你劝得动的?我与他十数载未见,且待我与你共走一遭去看来。或他觑看往日情份,便不降时,也不会害你。”凌冲心想,王保保绝不致于伤害自己,但义父愿和自己同行,原是求之不得,急忙满口答应。
  还有一个原因,凌冲也不想那么快就和义父分开。前此在大都,义父和师父考较他的武功,发现他内力大有长进,问起来,凌冲回答说是修练沛若神功的结果。杞人关照他说:“陆前辈赠你此功,是好大的恩德,你须牢在心上,得便时必要报答。”冷谦却笑道:“且随缘罢,也休太挂了。”
  凌冲问杞人:“父亲常说,六花拳的第七段,非有深厚内力相辅,不得运用,因此不肯交我,不知儿现今可学得么?”杞人摇摇头:“且再理会。你婚事在即,哪有空闲学拳?”
  这次南归应天的路上,凌冲又旧话重提。杞人仍然说:“且再理会。你刀法中破绽甚多,我且先与你讲些运刀的精妙处。前此你内力不足,领会不得,便与你讲了,也是无益。”凌冲大喜,悉心向义父讨教。陈家这套刀法,是从先祖完颜陈和尚处传下来的,似拙实巧,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功夫,凌冲学习其中奥义,苦练一个多月,才领悟了不到三成而已。因此,他虽然受命往山西去,仍希望义父就在身边,可以时时请教。
  于是,父子二人带同十余名随从,晓行夜宿,兼程赶往潞州,见到了王保保。王保保在正厅召集诸将,会见使节。凌冲递上信,王保保展开略看一看,冷笑着放下:“前孤与你主每有使节往还,以为其身在盗穴,心存忠义,今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僭号称尊,则仇国分明,还多说些甚么?孤是大元藩王,岂能受你伪朝之诱?”
  凌冲笑道:“我朝圣主,德加海内,初亦以为大王心存忠义,要匡服元朝哩。若非今日元廷下诏,削夺大王的职权,而大王虎踞山西,不肯从命,圣主岂能教凌某来说大王?”
  毛翼喝道:“使节无礼!我大元一统瓯宇,万世不朽,偶有奸臣作乱,谗害我主,我主若从了乱命,则是自毁长城。汝以为我主不忠耶?!”
  凌冲“哈哈”大笑:“忠与不忠,还不是庙堂大老们说了算?你休与我讲这些门面话,各人心中,自有分数。”说着转向王保保:“我圣主英雄睿智,大王若肯归附,品爵不在今日之下,又不受鞑子的鸟气,岂不是好?”
  王保保一拂衣袖:“休得妄言。你且退下,等我报朱某。”说着,起身退到后堂去了。众将皆散,毛翼对凌冲一拱手:“大王承先王遗志,是断不肯降的,凌兄你何苦多劝?”凌冲摇摇头:“说甚么‘承先王遗志’,我看他并无意于匡扶元室,只是不甘居于我主之下哩。我为使节,这些话总要讲我,我也知劝他不回,只是形势所迫,好不为他担心。”
  毛翼轻叹一声:“各自有命,且看天意罢。”行个礼,退了出去。
  公事办完,王保保在后厅设宴,招待杞人和凌冲,由商心碧在旁服侍。凌冲见商心碧上了头,换作妇人装束,笑着拱手道:“先恭喜王兄了。”王保保笑笑说:“不过纳个妾侍而已,我还未曾恭喜凌兄与雪姑娘成亲哩。”他端起酒杯,又对杞人说道:“如此喜事,岂可不痛饮三杯?我与陈叔父也十五年未见了罢,此番重逢,不胜之喜。”
  杞人也端起酒杯来:“日月穿梭,真个时光如同流水。去年我往大都去,绕道往河南你养父坟上祭奠,他昔日雄心万丈,今也做了一掊黄土……”王保保摇摇头:“古往今来,圣贤莫不有死,便陈叔父你勘破红尘,也终不得做万年神仙,感伤怎的?”
  两人对饮了一杯酒,凌冲喝茶做陪。杞人想想,低声说道:“察罕本是沈丘一个田主,中年起兵,纵横河朔,殁后得封梁王,此生也算不枉的了。然时局动荡,诸将违命,你今虽领其兵,承其志,却不知异日结果究竟如何?”王保保苦笑道:“我是不肖子,今日弄做这般田地,便死后,怕不敢往见先王去哩。”
  “王兄何必如此颓唐?”凌冲正色说道,“梁王号称兵马百万,中原厮杀一生,不能底定一瓯。王兄承袭父志,破孛罗、入大都,封王拜相,成就岂在梁王之下?世事多舛,饶你德并尧舜,才过孙吴,也难免落寞的一日,些许挫折,何必放在心上?”
  王保保诧异地望着凌冲,凌冲继续说道:“元朝已失天心,故我大明兴起。逆天而行,岂有好结果的?顺时而动,才是英雄豪杰哩。兴衰成败,也都在王兄你一念之间……”王保保打断他的话,“嘿嘿”笑道:“凌兄休劝我。咱们内厅只论交情,不谈国事。我看那朱元璋外表似忠厚长者,实则其心忌刻狠毒,但看他瓜步溺杀小明王一事……”
  凌冲惊问:“你说甚么?!”王保保笑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定是他教廖永忠溺杀了韩林儿。此谋既成,他又隔得一年,等平灭了张氏才登基称帝,其能忍处,不下于勾践。我虽敬服其谋,然此种人平生最厌的,要我屈居其下,除非是斫了我头去哩!”
  凌冲默然不语,连王保保都一口咬定杀害小明王是朱元璋的主使,使他长久存在心里的疑惑又加深了一分。其实他一直在逃避这件事的真相,他不由想到,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接受真相呢?不管那幕后黑手是朱元璋还是彭素王。自己是不是有勇气去询问一下廖永忠呢?虽然对方未必肯说真话,但也总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吧。
  陈杞人和凌冲在潞州才停留了一天。第二天中午,王保保就挥军北上太原,临行前,把回信和礼物交给凌冲,让他带回去给朱元璋。他问凌冲:“你们这便回建康去么?”凌冲也不瞒他,回答说:“还有些事,先往关中一行。”
  王保保对陈杞人说:“如此,我有一信,托叔父带与李思齐。他常以长辈自傲,不见我的使者,陈叔父亦与先父平辈论交,他或肯相见哩。”杞人皱皱眉头:“你知我与李思齐,也只在罗山他庄院上见过一面,并无交情……”王保保笑着说:“请叔父助我,国难当前,教他休旧恨,再出潼关来与我厮杀。他若仍不肯见你呵,也无别计,我也不怪叔父的。”
  杞人只好答应,接下给李思齐的信。凌冲叫手下先带着回信和礼物回建康去,自己只和杞人父子同行,西往关中而来。春节过后,关中诸将又纷纷往潼关增兵,关保也将统帅部进驻到最前线的阌乡,大战一触即发。潼关东西,两军都戒备森严,难以穿越,杞人父子只好越过伏牛山,绕道商南,偷渡武关,再进入陕西。
  凌冲对陈杞人说:“若见了李思齐,怕踪迹暴露,此后行止不得自由。咱们不如先往太白山丹枫九霞阁去来。”杞人点头同意。
  这样兜了一个大圈子,翻越数座高山,等他们来到亚柏镇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中旬了。凌冲先往镇上去寻彭素王的部下褚平,可惜大门紧闭,敲了半天,却不见人出来答话。
  彭素王对凌冲说起过,丹枫九霞阁建在太白山中,位于太白梁与三官殿之间。凌冲上次进入太白山时虽然被关在车厢里,看不清路径,离开的时候,却是并马与彭素王、史计都同行的,也还隐约得道路。当下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在山里转了整整两天,终于被他寻到了日帝留下的那所庄院。
  凌冲上前叩门,隐约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音。他退后一步,抬头望去——上次来的时候,没有留心,此刻却清楚地看到庄门上悬着一块大匾,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两个大字:“洗烽”。凌冲一愣,突然想起史计都的绝笔来:“烽烟何日洗,大道几曾公?我心如皎月,耀然照穹窿!”
  庄门“喀拉”一声打开,迎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在亚柏镇上探访不到的褚平褚长宁。褚长宁见了凌冲,笑着拱手道:“主人猜得不差,可不是凌官人来了么?小人见礼。”凌冲还礼,指一指陈杞人,介绍说:“这是家父。”又问他:“彭前辈可在庄中么?”褚长宁回答:“主人已离去也。临行前有话留下,吩咐小人等凌官人来时转告——两位官人请。”
  褚长宁摆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凌冲让到一边,让陈杞人先行,等轮到他迈步的时候,却又抬眼望了一眼庄门上的匾额。褚长宁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笑着说道:“此庄肇建于金末,第二个字原是山峰之峰。是建庄人看前后两峰,苍翠如洗,于是起了这个名字。日帝入主后,改做锋锐之锋,取磨剑杀贼之意。主人承继日帝的事业,才改为今名的。”
  凌冲听了,微微点头,沉吟不语。
  让到堂上,褚长宁请杞人父子上坐,叫仆役奉上茶来。他笑着对凌冲说:“主人神机妙算,料凌官人必要往庄中来寻他的。他教小人转告凌官人两句话。”凌冲说:“请讲。”褚长宁咳嗽一声,严肃地说道:“第一句话,主人道:我看那吴世子朱,是个仁厚之主。今天下未定,鞑虏未扫,我暂不动朱元璋。但中原复了,便要取他性命,教朱承其志,料必能重开我大汉新天的!”
  凌冲吃了一惊,手一哆嗦,几乎就要打翻茶盏。褚长宁继续说道:“第二句话,主人道:凌官人甚欲辨清忠奸善恶,偏又看不清爽,既如此,何必执着?你既以为保的是命世圣主,便好好保将下去。你我今后是敌非友,见得面时便要厮杀,休怀妇人之仁也。”
  这是割席断交的意思了,凌冲闻言,摇头苦笑,心里好生烦闷。转述完彭素王的两句话,褚长宁收敛起严肃的神情,笑吟吟地说道:“官人休惊,也休感伤。从来朋友若是倾心相交,便两国交兵也不得抹杀的。你不看那晋之羊祜,与吴之陆抗么?”
  他说的是三国末年的故事:晋将羊祜镇守江陵,与他对敌的是吴将陆抗,两人各安边界,使节来往,既能不废公事,又能长保友情。陆抗曾送酒给羊祜,羊祜毫不犹豫地饮用,还赠以良药,陆抗也煎来便服,不疑有他。
  凌冲听了褚长宁的话,苦苦一笑。褚长宁接着说道:“主人已弃庄而去,教小人在此等凌官人与那简若颦。若简若颦来时,却好将此庄院交付与她,了却多年宿怨。”凌冲问他可知道彭素王到哪里去了,又问他木星李树坤的下落,褚长宁只是摇头:“主人领着李星君自去了,小人也不知何往。”
  凌冲嗟叹不已。当晚请求上丹枫九霞阁去休息,嘴里说是因为喜欢那里风景绝佳,实则别有用意。褚长宁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凌冲起身下阁,就往枯草丛中去找厉铭和陆清源隐居的那个秘窟的入口。
  找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被他寻到了,分开乱草,却看堵门的大石上用漆写了两行字:“付素王、退思等,我二人出门耍子去也,休入我门,不告而入,是为贼也。”虽然没有署名,凌冲也知道是陆、厉二老留下的。
  他本想进入秘窟,再好好拜谢二老,同时问他们可有甚么心愿需要自己帮助完成的。陈杞人关照他要知恩图报,他一直牢在心,因此寻了过来。却不料二老留言挡驾。
  也许二老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