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名妓卷 >

第3章

名妓卷-第3章

小说: 名妓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聋作傻,忍而不发。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俗话说:“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这嫪毐见自己深得太后垂爱,又一连生了两个男孩,知道以后万一太后去世秦王政定饶不了他,于是暗地里起了篡位之心。首先,要太后命秦王政给他封侯。太后当然同意,以嫪毐侍奉有功为名,下懿旨一道要秦王政封他为长信侯,并加封为太原郡国、宫廷总管,凡宫中的车马衣服、苑圃驰猎等事,全由嫪毐掌管。这下,他的威势日增,他也用钱收买人心,培植党羽。渐之,他的野心膨胀,便与太后私下密谋,欲除秦王政,让嫪毐所生之子,继位为君,由太后垂帘听政。这太后色迷心窍,居然也就同意。于是嫪毐大肆发展亲信党羽,阴谋发动政变,小人得志,往往忘乎所以。一日,他与朝里的王公贵臣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因猜拳赌酒互相引起了龃龉,于是彼此引起口角。嫪毐依恃皇太后的势力,目中无人,他对着那位大臣嗔目大骂道:“你算什么东酉,敢顶撞老子?我乃秦王假父,你有眼无珠,不识高下,今后这大秦天下,都得听老子的。”这些贵臣听了,旋即禀报秦王政,云嫪毐有谋反之意。秦王政已在位九年,年已逾冠,血气方刚,听到这话,不啻火上加油,再密派亲信使臣,赶紧查明事情真相。这嫪毐也是活该气数已尽,自寻死路,本来这件事秦王政早有耳闻,但碍于家丑不可外扬,尽量隐忍。这下既已捅穿,他不认真对待就不好说话了。这般被密派的使臣,本来就看不惯嫪毐这无赖的狐假虎威和不可一世的行为,这下来了这样的机会,正中下怀。秦王政切齿交待他们:“务必查明真相,若隐情不报,经联查出诛灭九族!”诛灭九族,谁不害怕?这秦王政说话可是不打折扣的,他们潜入雍宫查明,嫪毐确非阉人,确与太后私通,所生两个男孩也是事实。
  秦王政听过汇报之后,气得咬牙切齿,毛发竖立。当即下令逮捕!嫪毐也得知消息,不甘坐以待毙,于是矫太后之命,发动禁军抵抗。毕竟禁军人数有限,秦王派去率军缉捕嫪毐的是昌平君,此时,昌已被授封相国。他率领大队官兵围剿抵抗的禁军,宣布嫪毐的罪行,禁军听了当即溃散,单剩嫪毐百余死党,趁机突围潜逃。
  秦王政下令全国搜捕,并悬赏若活擒来献者,赏钱百万,携首来献者,赏钱五十万。
  官兵们见了重赏,便踊跃追捕。结果在好畤的地方,将嫪毐并贼党等二十余人生擒送往京师请赏。嫪毐被解到京师,以谋反罪,处以五马分尸,其余二十余名贼党全部骈诛,并且诛灭三族!秦时的刑罚是十分酷烈的,这嫪毐因小人得志,酒后狂言,招致这等酷刑,确也可悲!嫪毐服刑,秦王政又下旨发兵包围雍宫,搜出太后私生的两个儿子,当场捕杀。此外把太后驱往棫阳宫,派禁军监管,不准自由!吕不韦引嫪毐入宫,串通作祟,淫乱官帏,法应连坐。姑念相素多年之功,功罪相抵,免去一死,褫去相国职衔。勒令迁往河南地方居住。
  秦王政这一措施,不免引起朝中一些老臣宿将的不安,尤其王剪、白起、蒙骜等人,认为他此举不当。但又深知秦王政生性暴戾,他们自己不便出面,怂恿其他巨子上书直谏,请迎还太后,顾全国体。秦王政生得黄蜂鼻子,长眼睛,说话声如狼虎,眼睛看人时神光莫测,是个刻薄少恩的人物。他一阅谏书,火上加油,怒上加怒,当即命处谏官死刑,并榜示朝堂,敢谏者一律处死!出榜后。也还有几个不怕死的,继续上书劝谏,结果徒落得自讨没趣,脑袋搬家!这次总计为此事直谏被杀者,有二十七人。为谏功秦王政宽恕迎还皇太后被杀了这么多的人,偏又冒出个不怕死的齐客茅焦,他跪伏金殿以死请谏。秦王政大怒,命武士设油锅支立,将锅里之油烧得翻腾滚沸,欲将茅焦丢下烹焦。不料这个茅焦丝毫也不畏缩,他举步直往油锅近旁迈近,他纳头再拜说道:“臣闻生不讳死,存不讳亡,讳死未必得生,讳亡未必不死,生死存亡的道理,为明主所乐享有,现在不知陛下愿听否?”秦王政听了,以为他别有高论,不关皇太后的事,也就改容相答道:“容卿道来。”茅焦见秦王怒容稍敛,便正色朗声说:“臣闻治天下以仁德为先,以德服人者昌,以力服人者亡,治天下者民心为重。陛下今日行同狂悖,失去君王的理智,裂假父,捕杀同胞二弟,驱走仲父,软禁母后,残杀谏士,就是最残暴的夏桀商纣,尚不至此!天下不明真相的,听了此事都会指责陛下残忍过人,而这事的真相却又不便向天下公开。明智者应将此事巧妙隐敝,为尊者讳,这是古人早就教导了的。如果陛下继续将皇太后软禁,这无异张扬其事,引起天下军民人等异议,如果六国以此事为由,合力抗秦,各国百姓,都会以死相拼,生身母亲的养育之恩不念,何以为君?倘若天下人等齐力反对你这不认生母的暴君,我看天下的得失很难预料。”说罢,他脱去外衣,就往油锅果跳。在旁的王公大臣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为之惋惜,不料秦王政赶忙下座上前扯住,并且当面认过:“爱卿,你敢如此当面骂孤。好胆识,朕佩服!谢你一片直言。”当即奖赏黄金百两,加封上卿。后来,齐客茅焦以死劝谏秦王政多施仁政、宽容其母后,秦王政才撤销了软禁太后的命令并亲往雍城向母亲赔罪。赵姬也自知理亏,只好忍住心头之痛,母子和好如初。
  而吕不韦定居河南之后,各国都知吕相秦多年,颇有才干,都纷纷写信和派人请他去主持国政,以便抗秦。秦王政闻听此讯,亲写一信质问他:“君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邑十万户?君于秦究有何亲?得为仲父?今可率领家属迁居蜀中,毋得逗留!”
  吕接此旨,长叹数声,他想若将真相全盘托出,事属暧昧,确实不便明言。秦王政生性暴戾,国君的面子比黄金贵万倍,我若说出实情,说不定会受极刑之苦,于是绝望了,狠心饮鸩自尽!临死时他还喊了一声:“赵姬,你好好保重,我先你一步走了!”
  赵姬闻听吕不韦死讯,恸不欲生,但又不能自尽以殉。她想起与吕当初一见如故,想起他救拔自己于风尘,想起与他已往的恩爱……千丝万缕,不由肝肠寸裂。自此每日以泪洗面,默语寡言,在悲苦中苟活了三四年终于抑郁而死。
  赵飞燕姐妹的汉宫韵事
  古今来不少美人,问他瘦燕肥环,几个红颜成薄幸?
  天地间尽多韵事,对此名笺旨酒,半江明月放酣歌。
  “瘦燕肥环”,瘦燕就指赵飞燕。赵飞燕和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生在江南水乡姑苏。赵飞燕原名宜主,只因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概,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她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妩媚与赵飞燕不相上下。
  追根究底,赵氏姐妹在血缘上与皇家刘氏多少还有点关系。她们的母亲是江都王的女,嫁给中尉赵曼,暗中与舍人冯万金私通而生下二女,将她们丢在郊外,居然三天不死,以为命大福大,才又抱回抚养。
  由于赵曼死得早,赵氏姐妹早年也备尝艰辛,母女三人从姑苏一直流落到京师长安。住在城郊的陋室之中,靠着纤纤双手,替人作女红为生。赵母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后,赵氏姐妹便倚托在同里的赵翁家中,成为赵翁的义女,过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
  汉代自高祖开国以后,历经惠、文、景、武四帝,文治武功,卓有绩效,但从昭、宣开始,霍光秉政,到元帝时,外戚王氏开始独揽朝纲,汉成帝十九岁继位,大权旁落,落得个清闲自在,深宫内院,日日醇酒美人;而长安市上各处的侯王爵府中,也都弦歌不辍,通宵达旦;即便是市井小民,也习惯于奢华浪漫的生活,帝京的繁华,到处是斗鸡走马,选色征歌的景象。
  赵翁当时年近花甲,膝下犹虚。如今平白捡到一对豆蔻年华的少女,乐不可支。他就像个“经纪人”似的,知道以赵氏姐妹美艳的姿貌,再稍稍加以琢磨、培植,不愁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于是在她们身上不惜工本投资,加意教养,赵氏姐妹聪颖慧黠,居然也像模像样地学会了不少大家闺秀的风范。
  不久,赵氏姐妹便被有钱有势的富平侯张放罗致府中,充任歌舞姬,开始卖笑生涯。
  汉成帝与富平侯张放,年纪相若,情趣相投,原本就是极为要好的朋友。虽然在公开场合要顾到君臣之礼,然而在寻欢作乐时,却放浪形骸,彼此了无拘泥。张放时常应召陪汉成帝在宫中宴乐,自然也不时怂恿汉成帝微服出游,以领略宫廷之外的长安风月。
  汉成帝终于按捺不住,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轻车简从驾临富平侯府。张放尽出府中歌女舞姬轮番上阵,轻歌妙舞,使得汉成帝眼花撩乱,目醉神迷,不禁慨然叹道:“谁料侯府风月更甚皇家!”
  论场面富平侯府自然难与皇家媲美,但在风情尺度上,就远远地超过了宫花拘谨的模式。大约是一种新鲜的感觉,也许是歌女舞姬临席侑酒而不拘形迹,总之,使得汉成帝有些飘飘然了。
  等到赵飞燕出场时,歌声娇脆,舞姿轻盈,若空谷莺鸣,似仙子凌波;再看她纤眉如画,秀发如云,尤其是一对流星般的眸子,含情脉脉地回身一瞥,闪烁出无限诱人的风情与醉人的媚力,顿使汉成帝如痴如呆。
  毕竟是身为大汉皇帝,岂可为一个平民女子而失态,立即端正身板,漫不经意地询问赵飞燕的背景情况。富平侯张放自然是心知肚明,过了几天便依照当时的宫廷礼法,把赵飞燕送进宫去。暂时以待诏宫女身份,侍候许皇后起居,便使汉成帝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这个出色的美女。
  汉成帝当然了解张放的苦心安排,于是有事没事,三天两头前往许皇后宫中蹓达,频频注视立在皇后身后的赵飞燕。久之,皇后看出了皇帝丈夫的心意,不得不主动地故示贤淑与大方,叫赵飞燕入侍皇帝。
  芙蓉帐里,帝泽如春。翡翠衾中,妾情似水。娇喘吁吁,若不胜情,醉眼惺松,勾人魂魄。汉成帝如获至宝,喜极而狂,彻夜颠鸾倒凤,不觉东方既白,立马封赵飞燕为婕妤。
  赵飞燕能歌善舞,通音律,晓诗书,妖娆媚艳,是一个天生的人间尤物。初时封为婕妤,后宫议论纷纷,都认为只不过是个惯于蛊惑的货色,难登大雅之堂。而赵飞燕一味地谨言慎行,对皇后很恭谨地执婢子礼,从而消除了皇后的戒心,待之如姐妹;又刻意低声下气地与宫中粉黛结好,也逐渐松驰了后宫佳丽对她的敌意。
  既蒙皇上宠幸,还得委屈求全,赵飞燕的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为了打破形单势孤的局面,于是有计划地在枕边进言,终于在她进宫半年之后,赵合德也被引进宫来,受到汉成帝的宠幸。
  赵合德入宫数日,也被封为捷妤,两姐妹轮流承欢侍宴。不但后宫莺莺燕燕被抛诸九霄云外,就连原先宠爱有加的许皇后与班捷妤,也被冷落一旁。于是两人为了利害而结合在一起,与赵氏姐妹展开一场白热化的争宠斗争。
  几番交手之后,赵氏姐妹已稳操胜算,许皇后被收回后印,废处昭台宫,班婕妤也激流勇退,匿居长信宫中侍奉皇太后去了。
  情敌既去,赵氏姐妹志得意满,除了竭尽所能,使出混身解数讨好皇帝之外,再就是一步一步有计划地进行夺权固位的步骤。迨至永始元年,也就是赵飞燕入宫两年之后,终于被册立为皇后。赵合德也被封为昭仪,两人并得宠幸,权倾后宫。这种地位的得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总揽了朝纲的王太后以赵飞燕出身微贱,对立后之议曾加阻挠。汉成帝排万难而前进,为了搪塞母后,也为了防杜天下悠悠之口,乃封收养赵氏姐妹的赵翁为成阳侯,赵翁终于得到回报。虽然如此,朝堂上仍然啧有烦言。
  赵飞燕姐妹用来达到她们目的的,当然是女人的资本。
  赵飞燕初次与汉成帝燕好时,为了掩饰她曾经与富平侯张放有过肌肤之亲,故意选择月事来潮的当儿,装出一副不解“人事”,又若不胜情的模样。以致使汉成帝大感新鲜,发狂似地在凝脂般的香肩上狠咬几口,齿痕竟至经月不褪。更妙的是赵飞燕的体血沾污了御袍,她要为他浣洗,成帝怔怔地望着那些血迹,说是要留作永久纪念,可怜也可笑的汉成帝竟然把“此血”当成了“彼血”,可见赵飞燕伪装的手段是如何高明。
  赵飞燕册封为皇后以后,移居建筑豪华的东宫,汉成帝特地赐给她一把古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