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25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255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交上的成功。苏联政府预先有把握地看到,如果德国真的进攻苏联,则其受害者只需在一面作战,而德国本身却不得不在两面作战,这种情况是以往德国所有想要发动侵略的人所害怕的,尤其是希特勒。
  苏联政府认为局势严重,这种看法此时也在国内的阵线方面表现出来。5月7日,斯大林根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命令接替莫洛托夫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这一步骤果断地改变了斯大林以往采取间接控制的政治策略,舒伦堡对此的评论是斯大林“显然觉得,在他认为严重的局势中,他个人不得不为苏联的命运负起全部责任”。5月9日,莫斯科通令派驻国外的苏联使团,要它们非常慎重地探察在万一发生俄德战争时,其他国家会持什么态度。在5月16日以前,苏联驻斯德哥尔摩公使柯伦泰夫人一直说,俄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象现在这样强大的军队集合在俄国的西部边境。
  这样,苏联政府已在摆出一种准备抵抗德国进攻的姿势,可是同时仍在竭尽全力,以求保住和平。它于4月13日——正是它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取得外交上的成功的那天——作了一次显示它十分希望避免战争的戏剧性表演。日本的谈判代表们离开莫斯科时在火车站上的情景,舒伦堡作了如下的描绘:
  松冈洋右的启程延迟了一小时,然后为他们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仪式。显然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感到完全出乎意外的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两人一起出现了,以十分友好的态度招呼松冈洋右以及在场的日本人,祝愿他们旅程愉快。然后斯大林公开地询问我在哪里;他看到我时,走上前来,搂住我的肩头,说:“我们一定要始终是朋友,您必须为这个目的尽一切努力!”过了一会,斯大林转向德国的代理武官克雷布斯上校,首先弄清楚他是德国人,然后对他说:“我们愿意始终和你们做朋友——无论怎样!”
  舒伦堡以及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其他成员差不多直到最后都继续争辩说,苏联政府决不会进攻德国,并且会不惜代价以求避免被德国攻击;他们这种说法显然是真诚的,而且显然也是看清事实的。4月16日,舒伦堡回国期间在莫斯科担任德国临时代办的蒂佩尔兹基尔希对4月13日那天的情景也是这样解释的。4月28日,舒伦堡在柏林晋见希特勒时也据此勇敢地进行争辩。舒伦堡在5月7日和12日从莫斯科发回本国的电报里,把斯大林接替莫洛托夫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这种引人注目的新方针,解释为是为了维持和平的一种手段。他说斯大林一直有意识地致力于创造和保持德苏关系的亲善,而“莫洛托夫的……自作主张则往往旨在顽固地为个别的一些问题辩护”。在5月12日的电报里,舒伦堡列举下列各事证明斯大林希望缓和苏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如:塔斯社5月8日发表一项公报,正式否认苏军大量集中在苏联西部边境;5月9日,苏联撤销对挪威、比利时和南斯拉夫三个流亡政府在外交上的承认;以及在5月12日当天,苏联和阿里·拉希德在伊拉克成立的反英政权建立了外交关系。5月24日,舒伦堡还在争论说,苏联政府的对外政策掌握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手里,不是反德的。“这种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避免和德国冲突,其证明是:苏联政府最近几个星期中采取的态度,苏联报刊的语气(它对一切有关德国事件的论调无可非议)以及它遵守对德贸易协定。”
  6月14日,在希特勒发动进攻之前八天,苏联政府以塔斯社电讯的形式向德国作了最后的呼吁,这条电讯表面上是针对英国的,在发表以前由莫洛托夫先转交给舒伦堡。
  甚至在英国大使克里普斯回到伦敦以前,但特别是在他回去以后,英国和外国报刊上就广泛地谣传“苏联和德国之间即将发生战争”。……莫斯科的负责方面,鉴于这些谣言沸沸扬扬,认为有必要授权塔斯社声明,这些谣言是和苏德两国敌对的一些势力的一种笨拙的宣传伎俩,这些势力对于战争的蔓延和加剧感到兴趣。电讯接下去详细地驳斥了这些所谓的谣言。
  这是斯大林想要使希特勒满意的最后努力,但没有效果。德国对塔斯社电讯不置可否。德国报刊甚至不予登载。与此同时,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预兆迅速发展得更加险恶。4月22日,苏联曾对德国飞机侵犯苏联边境提出正式抗议,德国最高统帅部于4月23日发出一项反抗议来抵挡。德国驻莫斯科的海军武官24日报告说,莫斯科流传的所谓德苏之间即将发生战事的谣言,由来自德国途经莫斯科的旅客们加油添料,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则预言动手的日子将是6月22日,而其他的观察家则把日期预定在5月20日。这位武官头脑简单地补充说,“我正在竭力辟谣,这些谣言显然是荒谬的。”舒伦堡本人以同样的态度于5月2日向柏林方面他的上司提出更强烈的异议:
  我和本大使馆所有的高级官员对于所谓德俄在军事上即将摊牌的谣言一直总是给予打击的;因为这类谣言对德苏关系的继续和平发展当然会有重大的危害。然而,请记住,假如这些谣言不断地从德国传来,假知来到莫斯科或者经过莫斯科的每一个旅客不仅带来这些谣言,而又甚至举出一些事实为证的话,那么要在莫斯科抵制这类谣言,其努力必然没有效果。
  5月4日舒伦堡接到柏林的指示,把战争谣言归咎于英国的宣传,同意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人员对于这些谣言所采取的方针,嘱咐他们继续辟谣。5月15日,舒伦堡奉命告诉苏联政府,有关它指控德国飞机侵犯苏联领空七十一次的问题,德国正在调查研究,可是这将需要一些时间。5月17日,舒伦堡向索波列夫传达此项通知时,后者“严肃地指出德国飞机侵犯边境的行为仍在继续,而且经常出现。”(在柏林,同一天,魏茨泽克在日本大使询问俄德关系现状时,作了一个极其骗人的使人定心的答复。)6月21日,即在德国宣战的前一天,驻柏林的苏联大使向魏茨泽克抗议,德国除了以前侵犯苏联领空八十次以外,从4月18日起又侵犯了一百八十次,并且“德方的飞行已经具有系统的和故意的性质”。有几次德国飞机曾深入苏联境内达一百公里或者甚至一百五十公里。在莫斯科,同一天下午9时15分,莫洛托夫召见舒伦堡,把杰卡诺佐夫在柏林提出的关于德国侵犯苏联领空的抗议通知了他。据舒伦堡报告,莫洛托夫接下去说:
  有一系列迹象说明德国政府对苏联政府不满。甚至谣传德国和苏联之间即将发生战争。……苏联政府不能理解德国所以不满意的原因。如果南斯拉夫问题在当时曾引起这种不满,他——莫洛托夫——认为他早先说的一些话已经澄清了这个问题,再则,这已是过去的事。如果我能告诉他是什么原因造成德苏关系中目前的局面,他将表示感激。我回答说,我无法答复他的问题,因为我缺乏有关的资料;但是我将把他的话转报柏林。
  仅仅过了两小时,有关的资料终于送给了这位不幸的大使,若干月以来,他的上司们一直并不把他作为亲信的代表使用(按职务本当是亲信),而是利用他打掩护,因为他们愚弄他,就不知不觉地为他们扮演了这个角色。
  6月初德国进攻苏联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德国最高统帅部能够颁发一份详细的时间表,规定陆军、海军和空军的部署和任务。6月9日,希特勒下令,要求于6月14日提出关于“巴巴罗萨行动”的最后报告。苏联政府方面这时正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同时不放弃力求避免这场即将临头的大祸。早在5月7日,各国驻莫斯科的外交使团就接到通知,告诫它们的成员不要在苏联的边境地区旅行,就是说不要前往芬兰、黑海港口、巴库、克里米亚以及西伯利亚的某些地区。在西部,特别是在基辅、敖德萨和列宁格勒周围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波罗的海舰队正在动员。所有通往罗马尼亚的公路都布了地雷。立陶宛边境的桥梁被破坏,整个整个的村庄被疏散。红军休假全部取消。6月初,莫斯科各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开始疏散。6月7日,克里普斯从莫斯科被召回伦敦商量问题。到达时候,大家都知道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德国部队共计大约一百三十个师。罗马尼亚军队的总动员令是在6月5日颁发的。到6月中旬,德军和它的盟军大约共有一百六十五个师集结在苏联边境一带。看上去好象德国又将攻其邻人于不备;而且柏林对其进攻的结果一定很有把握。谣传德国向苏联政府提出一些要求:乌克兰在德国的保护下自治,那里的重工业由德国控制;红军复员;苏联向德国供应军火和原料;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所有的造船厂以及太平洋的苏联舰队归德国控制;比萨拉比亚归还罗马尼亚。可是正式文件中没有证据说明这些所谓德国的要求曾经真的提出过。6月18日,土耳其被德国在希腊本土以及在克里特岛的胜利所惑,和德国缔结了一项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同一天,英国宣布封锁芬兰,因为它是敌方控制的地区。6月20日,芬兰军队动员。
  在此期间,6月15日,里宾特洛甫曾告诫匈牙利首相,要采取步骤保全匈牙利的边界,因为“最迟到7月初”希特勒大概不得不对苏联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其结果难以预料。这样,在发动进攻以前,纳粹政府已经动员了两个卫星国家的军队,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稍微透露了一点自己的意图,而同时仍然故意把自己驻莫斯科的大使馆蒙在鼓里。舒伦堡在莫斯科于6月21…22日的午夜收到德国对苏联宣战的文本,柏林指示他立即把文本递交莫洛托夫。在柏林,此项宣战文本于6月22日上午4时由里宾特洛甫交给杰卡诺佐夫。而在6月21…22日的夜间德军已在全线发动进攻了。
  里宾特洛甫对杰卡诺佐夫说,“他对于德苏关系中这一发展十分遗憾,因为他特别作了一切努力想使两国之间的关系较好一些。但不幸的是,事态表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冲突的势力超过了常识,而他这个德国外交部长却是把希望寄托在常识方面。”他说这番话的时候,也许并不是表里不一。另一方面,希特勒在表示感到宽慰时,也许是同样地心口如一——象他在6月21日写给墨索里尼的一封私信里以及在6月22日上午的广播声明中都表示的那样。在给墨索里尼的信中,他写道:
  自从我经过思想斗争作出这个决定以后,我又感到精神舒畅了。和苏联的合伙关系,尽管我完全有诚意要努力实现最后的和解,却还是常常使我非常厌烦,因为我总觉得这样做有些违背我的全部历史,我的思想和我以前的义务。我很愉快,现在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痛苦。
  后来他在广播中宣称:
  直到现在为止,我为环境所迫,不得不一再保持缄默。现在已经到时候了,继续坐视不动,不仅是一种无所作为的罪过,而又是对德国人民甚至对整个欧洲的犯罪行为。今天大约有苏军一百六十个师面对着我们的边境。几个星期以来,侵犯我们边境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使我们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刻,来对付象犹太人似的盎格鲁…撒克逊战争贩子,以及在莫斯科这个布尔什维克中心的同样象犹太人似的那些统治者所策划的这一阴谋。
  但是,宣战声明的语调——和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一样,是一种诉状式的自我辩解——显示出希特勒的宽慰感中含有焦虑的成分,在为这一大规模的新侵略行为的道义基础担忧。苏联政府在道义上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据加芬库说,莫洛托夫问舒伦堡,大使在6月22日黎明时对他宣读的柏林文件是不是宣战;舒伦堡回答说,他知道的就是这些,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于是莫洛托夫说,这就是战争。德国飞机刚刚轰炸了大约十个不设防的村庄。难道舒伦堡认为俄国人应该挨炸吗?
  莫洛托夫的公开声明,和希特勒的一样,在6月22日上午采取了广播的方式。他宣告德国军队已经越过边境,德国空军轰炸了日托米尔、基辅、塞瓦斯托波尔和考纳斯四个城市,炸死和炸伤二百多人。他又宣布有来自罗马尼亚和芬兰境内的空袭和炮击。他谴责这种“无比的背信弃义”,但又小心地指出应该对此负责的人不是“德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是“德国残暴的法西斯统治集团”。他讲到俄国人有抵抗拿破仑的光荣历史。“苏联政府号召你们,苏联的公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周围,团结在斯大林政府的周围,团结在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同志斯大林的周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败,我们必胜。”
  第二章 德国进攻苏联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