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界通史 >

第41章

世界通史-第41章

小说: 世界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美洲,在南美投身解放运动,一直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加里波第立即返回欧洲,亲自指挥了罗马共和国的保卫战。革命失败后曾去美国避难。直到1859年才回到意大利参加统一祖国的运动。
  1860年4月初,西西里岛发生了农民起义,首先在巴勒摩一带,随后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地区。各地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联合起来进行战斗,整个西西里岛都卷入了这场斗争。起义虽然很快遭到了镇压,但起义者仍然英勇地坚持分散的游击战。他们渴望得到外来的援助。在北方的加里波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组织志愿军。他向人们发出呼吁,说:我不能提供薪饷和营地,也不能提供军需品;我能提供的是饥渴、强行军、战斗和牺牲。让衷心爱国而不是口头爱国的人跟我来吧!很快,加里波第就组织起了一支由工人、手工业者、渔民、大学生、自由职业者组成的千人远征军(因为这支队伍身穿红衫,也称红衫军)。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却斗志昂扬,情绪高涨。
  5月5日,远征军从热那亚乘船出发,经过6天航行,在西西里岛的马尔萨拉登陆。附近的游击队都赶到这里来欢迎他们,又有很多人加入远征军。不久以后,这支队伍就扩展到2。5万人。15日,远征军同两西西里王国政府军第一次交锋,王国军被打得大败而逃。接着,远征军攻占了首府巴勒摩。6月底,远征军取得了政权。加里波第下令,废除教士和贵族的特权,把没收来的王族的土地交给农民,西西里岛得到了解放。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两西西里王国的那不勒斯地区。那里的人民也纷纷举行起义,盼望着加里波第远征军的到来。8月,加里波第挥师北上,横渡麦面那海峡,在卡拉布利亚登陆。在各路游击队的配合下,势如破竹,直捣两西西里王国的首府那不勒斯。9月7日,那不勒斯被攻占,国王和宫廷官员仓皇出逃。10月1日,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加里波第被人民拥立为两西西里国家的元首。西班牙对意大利的统治宣告结束。
  两西西里国家的解放是意大利人民的胜利,是实现意大利民主统一的重要步骤。加里波第有可能通过革命战争来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但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是撒丁尼亚王国。它是意大利唯一的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早就有统一全意大利的野心。不过,它不赞成通过革命战争实现统一,而主张以撒丁尼亚为中心,由萨伏伊王朝通过国与国的战争和谈判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王国的首相加富尔表面上答应同起义军联合,同时又采取欺骗的办法,要从人民手中夺走南意大利。
  加里波第虽然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他轻信了撒丁尼亚王国政府,把俘获的原两西西里王国的舰队交给撒丁尼亚王国的海军,支持它派兵攻打罗马教皇国。但是,撒丁尼亚的4万大军并没有向罗马进军,却进入了那不勒斯境内。同时,加富尔又要求加里波第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南意大利的归属,加里波第轻易地答应了。1860年10月下旬举行公民投票,结果两西西里国家并入撒丁尼亚王国。人民争得的权力被夺走了,农民分到的土地被收回。加里波第带领起义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就这样葬送了。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把佛罗伦萨定为首都。国王的宝座落入了撒丁尼亚萨伏伊王朝的手中。1862年,加里波第组织志愿军出征罗马,王国政府害怕得罪教皇和法国,不但不支持,还派兵阻拦。当加里波第带领的2000名志愿军沿路高呼誓死解放罗马!的时候,王国的军队正在向阿斯普罗蒙泰山区进发。两支军队在那里相遇,立即发生流血冲突。加里波第在战斗中负伤,远征失败了。
  为了实现意大利的民主统一,另一位著名的革命领袖马志尼于1865年建立了起义委员会,准备在1866年发动武装起义,赶走奥地利统治者,解放北部的威尼西亚。这个计划引起了意大利王国政府的恐慌,害怕威尼西亚落到起义者手中,使王国统一整个意大利的企图不能实现。于是,他们就警告起义委员会说,敌人的力量太强大,意大利应当同普鲁士结盟,联合同奥地利作战,依靠普鲁士的力量来收复威尼西亚。
  1866年6月,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加入普鲁士方面作战。王国政府军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都参加了战斗。但是王国政府军到处打败仗,加里波第的军队却每战必胜。萨多瓦一战,奥军主力被普鲁士军队消灭,奥地利投降。根据维也纳和约,奥地利从意大利撤军,把威尼西亚归还意大利。这时候,只剩下中部的教皇辖区没有收复了,那里仍驻扎着法国军队和教皇的雇佣军,阻碍着意大利的统一。
  罗马教皇顽固地反对把罗马并入统一的意大利。加里波第心里清楚,不动用武力是得不到罗马的。1867年,他组织了第二次远征。但这次远征受到了教皇雇佣军和法军的夹击,没能取胜。加里波第只得退回南方,等待时机。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撤回驻罗马的军队,教皇辖地顿时失去了庇护。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乘机长驱直入,9月26日占领了罗马。10月举行公民投票,罗马教皇国并入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教皇的世俗政权也被废除。同时,意大利王国政府同意将梵蒂冈作为教皇的避居地,每年向教皇提供12。9万英镑的经费。这样,意大利的统一最后完成了。1871年1月,王国的首都从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加里波第的远征在意大利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促进了意大利的统一。虽然最后被萨伏伊王朝窃取了革命果实,但是,意大利的统一毕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81。友谊和事业
  国际工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时期。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就是在这期间诞生的。
  1848年的革命失败后,欧洲各国又处于专制统治之下。统治者对工人运动严厉镇压,逮捕了许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员。马克思一家迁居到英国伦敦。这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1851年夏天,马克思开始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可是所得的稿酬仍不够一家人的开销。马克思曾经在给恩格斯的信上说:我不能再出门,因为衣服都在当铺里;我不能再吃肉,因为没有人肯赊给我了。1852年,马克思在完成《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这部著作以后,连寄书稿的邮费都没有。他曾十分幽默地说:小册子的作者因没有裤子和鞋子而被囚禁在家里,他的一家人过去和现在每分钟都受到极端贫困的威胁。
  孩子们缺吃少穿,加上不适应英国潮湿的气候,小亨利·吉多刚满1岁就患肺炎死去。过了1年,小女儿弗兰契斯卡也死了。3年以后,马克思又失去了爱子埃德加尔(在家里,大家都叫他穆希)。1855年4月6日,马克思在信中把自己的悲伤心情告诉了恩格斯:可怜的穆希已经不在人世了,今天五六点钟的时候,他在我的怀里长眠(名副其实地长眠)不醒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个可怕的时刻,你的友谊是怎样地减轻了我们的痛苦。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这一组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因为署的是马克思的名字,所以直到191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发表出来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恩格斯。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马克思才有可能长期坐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里,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大量材料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只要家里没有人生病,也没有特别紧急的事需要办理,他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总是坐在不列颠博物馆里固定的坐位上看书。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共产主义者同盟在1852年自动解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总结了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国际团结,对抗联合起来的反动势力。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同各国革命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他们学习理论,推动革命的发展。到了5060年代,随着世界一场经济危机的发生,各国工人阶级运动又高涨起来,陆续成立了工人自己的组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被更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这些,十分高兴。
  1864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堂里,挂着许多国家的国旗,各国工人代表聚集在一起,举行集会。集会的直接目的是支持波兰人民反对俄国沙皇统治,而会议进行中,联合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英国代表说:为了工人的利益,各国人民必须团结一致。法国代表也说:我们要团结起来救自己!出席大会的马克思听了,脸上露出笑容,他觉得,成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在马克思的支持下,这次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并受委托修改章程和宣言。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战胜资产阶级。这以后,在第一国际的领导和支持下,英、法、瑞士等国工人纷纷罢工,并取得了胜利。
  马克思一方面关心、指导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加紧了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也常把有关资料寄给马克思,并且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867年4月初,当恩格斯得悉《资本论》第一卷写成的消息以后,马上写信说:好啊!我终于看到白纸黑字,知道第一卷已经脱稿了!就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欢呼声。马克思把《资本论》第一卷的手稿交给出版商以后,曾到曼彻斯特恩格斯家中作客。两个人对下一步工作交换了意见,并且商定要在书的附录中做一点补充。恩格斯自然而然地成了这部巨著的第二个校阅者。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它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近代社会的经济法则,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强有力的武器。
  第一国际和《资本论》的发表,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82。明治维新
  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在亚洲,最先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是日本。
  过去,日本曾经号称神国,是所谓诸神保护的国家。天皇就是神的化身,他对自己的臣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忠君报国、效忠天皇的思想一直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这样一个神国,要转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可真不容易。
  事情还得从19世纪后半期说起。那时候,天皇已经没有了实权,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受幕府将军的支配。幕府,原来是指将军带兵出征时处理军务的营幕,后来,将军掌握了大权,幕府就成为将军统治全国的最高政权机关。自从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以后,幕府将军的职位一直由德川家族世代相传。将军下面有200多个藩侯国,由大名(藩主)统治。大名下面还有武士和下级武士。到了19世纪后半期,因为那时日本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商业有很大发展,在一些地方,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益兴起,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以幕府将军为首的一方主张守旧,反对改革。以长州、萨摩两藩的大名为首的另一方主张改革,反对幕府的封建统洽。城市的人民也不断掀起暴动,反对封建统治者。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就借口长州藩有罪,两次派兵征讨,结果都失败了。德川家茂也连气带病,死了。改革派趁此机会,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联系,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186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京都(当时日本的国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