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69章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69章

小说: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翻箱倒柜,还逼迫马林等人脱衣服,说是马林等人的身上藏有钱财。当时正值盛夏,马林等人根本没穿多少衣裳,身上也不可能藏有什么钱财,但那些蒙面大汉不相信,非逼着马林等人把衣裳脱光,且有几个蒙面人开始剥马林那几个朋友的衣衫了。马林实在忍不住,就与蒙面人动了手。
  马林当时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凭自己的拳脚把那些蒙面人打走了事。蒙面人虽多,但马林的拳脚却端的厉害。然而出乎马林意料的是,那十多个蒙面人,竟然个个身手不凡。马林一时间不仅未能将蒙面人打走,自己的那三四个朋友还被蒙面人打得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直叫唤。
  马林不敢轻敌了,只得屏气凝神使出浑身解数与蒙面人交手。这样一来,蒙面人就不是马林的对手了,但蒙面人似乎都不怕死,好像要豁出性命与马林决一生死。再看这家酒店,早被马林和蒙面人打得一塌糊涂。
  酒店老板慌了神,忙着跑到开封府报告。都更深夜半了,赵光义居然没有休息。听了酒店老板的报告后,赵光义拍案大怒道:“堂堂京城,怎容这等无耻之徒胡闹?”
  赵光义当即唤来一名捕头命令道:“速去将一干寻衅滋事之徒拘捕归案!”
  那捕头领命,带着数十名捕快赶往那家酒店。至酒店时,那十多个蒙面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马林和他的那个几朋友。那几个朋友都受了重伤,其中一个已经奄奄一息了。马林见开封府的捕快冲进来,刚要解释,却被捕快们一拥而上地缚住了手脚。其中一个捕快还拿什么东西往马林的脸上涂抹。再看马林的脸,黑乎乎的一团,俨然是一个蒙面人。
  马林没有挣扎,也没再解释。他以为,到了开封府之后,一切都会讲清楚的。殊不知,马林去往开封府,便是去了黄泉路。
  马林被押到开封府之后,并未能马上就见到赵光义,而是被那些捕快们利索地套上了枷锁,嘴里还被塞进了一大团破布。这之后,他才被推到了赵光义的面前。赵光义的身边,哆哆嗦嗦地站着那个酒店老板。
  赵光义指着马林问酒店老板道:“你看清楚了,是不是这种人闯进了你的酒店?”
  酒店老板哪里能看清楚?光线那么暗,心里又那么紧张,加上马林的脸上一团漆黑,所以酒店老板只朝着马林的方向瞟了一眼,便马上冲着赵光义点头哈腰道:“是,大人,就是他们这伙强盗闯入小人的店里大打出手……”
  “那好吧,”赵光义吩咐酒店老板,“你在供词上画个押就可以回家了。待本大人将那些强盗都缉拿归案后,再去核实你店里的损失。”
  酒店老板满脸堆笑地走了。赵光义换了一种嬉皮笑脸的表情问马林道:“你这个小毛贼,为何不及时地逃跑啊?”
  马林当然想解释,可嘴里堵着破布怎么也说不出话,只能“啊啊呜呜”地直哼哼。若不是灯光昏暗,定能看见马林的眼珠子都急红了。赵光义愀然作色道:“小毛贼!竟然敢在京城重地杀人越货,难道你就不怕天理国法吗?”
  何来的“杀人”一说?原来,马林的一个朋友在抬进开封府之前就咽了气。再看马林,急得手舞足蹈,可终也摆脱不了枷锁的限制。
  就听赵光义大喝一声道:“来啊!将这个无法无天的小毛贼推出去就地正法!”
  马林就这么被砍下了头颅。不知道马林在临死的时候是否已经悟出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悟出了,他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马林不知道的是,他刚一被推出开封府,赵光义的身边就多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赵普。
  赵普“哈哈”笑着对赵光义言道:“兄弟办案真是雷厉风行啊!”
  赵光义也笑道:“兄弟本想逗逗那小子玩的,但又怕夜长梦多,还是早点处置了早点省心!”
  赵普问道:“兄弟明日入宫,可需为兄相伴?”
  赵光义思忖道:“依兄弟之见,赵兄就不要相伴了。不然,我那位皇兄定会起疑心!”
  赵普点点头:“光义兄弟,抓紧时间打个盹吧,天就要亮了!”
  天刚蒙蒙亮,赵光义就离开府衙径往皇宫而去。一开始,赵光义的表情十分地悠闲,可进入皇宫之后,他就做出一逼神色慌张的表情来,而待站在了赵匡胤的面前,他的脸上就更是显得惶惶不安了。
  赵匡胤急忙问道:“光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赵光义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皇兄,臣弟昨夜误杀了马林……”
  “什么?”赵匡胤大惊:“你把马林杀了?”
  赵光义忙道:“不是臣弟故意杀了马林,实乃误杀……”
  接着,赵光义把那酒店老板的供词呈与赵匡胤。待赵匡胤看完供词,赵光义言道:“酒店老板指着马林,说马林就是蒙面之人,当时天暗,马林的脸上又抹着黑,臣弟一时没能认出,就这么把马林的脑袋给砍了。直到今日凌晨,臣弟才发现砍错了人,便慌忙跑来向皇兄禀告……”
  赵匡胤一时没说话,只紧紧地盯着赵光义的双眼。赵光义多少有点心虚,喃喃言道:“马林为国征战,功劳显赫,臣弟虽是误杀,却也铸下不可弥补之大错,请皇兄降罪于臣弟……”
  “光义,”赵匡胤突然开口道,“朕且问你,在你杀死马林之前,马林就没有向你解释?”
  赵光义回道:“臣弟的手下把马林的嘴给堵上了!现在想来,在臣弟决定处死马林的时候,马林又是摇头又是跺脚,定是想对臣弟解释,可臣弟当时误会了……”
  “光义,”赵匡胤脸色铁青,“朕再问你:你任开封府尹多年,都是这么抓住犯人就立即处死的吗?”
  “那倒……未必。”赵光义小心翼翼的,“不过昨夜是个例外。京城重地,竟有毛贼公然劫财,还犯下命案,臣弟实在按捺不住,就误将马林就地正法了!”
  赵匡胤一拍身边的几案喝道:“光义,你还敢在朕的面前信口雌黄吗?”
  赵光义做出一脸的无辜相:“皇兄,酒店老板的证词,白纸黑字,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构!臣弟错就错在不该把马林误当了蒙面人,皇兄因何言说臣弟信口雌黄?”
  “赵光义!”赵匡胤本来是坐着的,现在“呼”地窜起了身,“你要朕把那赵普唤来做证吗?”
  赵光义本能地一愕:“皇兄,此事乃臣弟所为,与那赵普何干?”
  赵匡胤突地纵到了赵光义的近前,并指着赵光义的鼻尖问道:
  “你说,赵普昨夜身在何处?现在是否还呆在你的府里等你的消息?”
  赵光义无言了。他不敢否认,赵匡胤只要派人出宫便会发现赵普确实坐在开封府里。看来,故意杀死马林一事,是瞒不过赵匡胤了。
  赵匡胤冷冷地问道:“赵光义,你怎么不说话啊?”
  赵光义回道:“皇兄既然都说中了,臣弟还有什么好说的?”
  “好啊!”赵匡胤的眼里几乎要冒出了火,“那赵普劝朕将马林问斩,朕没有同意,他便去劝你,而你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真的把马林斩了!你,你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兄吗?”
  事已至此,赵光义也就不想隐瞒了:“皇兄,臣弟以为,那马林虽有功劳,但又罪恶滔天、罪该万死……”
  “住口!”赵匡胤逼视着赵光义,“你,你就那么听信赵普的鬼话?”
  赵光义急忙道:“不是臣弟听信什么鬼话,而是臣弟觉得赵普所言有理。那马林每到一处,便纵容部下放火、杀人、奸淫、掳掠……皇兄,七年前蜀人叛乱,不就是这样引发的吗?莫非皇兄还想看到南汉的百姓再来一次大规模的叛乱?皇兄,赵普劝臣弟杀掉马林,也是在为皇兄着想、为大宋国运着想!臣弟以为,皇兄应将马林被斩之事晓谕天下,以安抚南汉百姓之心!”
  “赵光义,”赵匡胤直直地瞪着赵光义,“现在站在这里的两个人,究竟谁是皇上?”
  赵光义赶紧道:“当然……皇兄是皇上!”
  “好!”赵匡胤点点头,“既然朕是皇上,那你是听朕的话呢,还是听那赵普的话?”
  “臣弟自然惟皇兄之命是从!不过,赵宰相的有些话,臣弟也不能充耳不闻!”
  “滚!”赵匡胤大吼一声。在此之前,他还从未如此对赵光义发过这么大的火。“赵光义,你不要做开封府尹了,你到宰相府去做赵普的管家吧!”
  赵光义不再说话,脸色铁青地“滚”回了开封府。一见赵普,把入宫的经过大略说了一遍,然后苦笑着言道:“赵兄,我可要到你的府上讨口饭吃了。”
  赵普“哎呀”一声大叫,拔脚就要离开。赵光义连忙拦住问道:“赵兄意欲何往?”
  赵普言道:“你今日遭遇,全是为兄之罪!为兄要面见皇上理论,不然,为兄于心何安?”
  赵光义摇头道:“赵兄啊,皇上气怒如此,你此时入宫,岂不要惹上杀身之祸?”
  赵普回道:“纵然被皇上千刀万剐,为兄也无怨无悔!”
  “算了吧!”赵光义将赵普拉回了座位上,“既然此事是兄弟我出头,那你赵兄就不要去自讨没趣了!如果皇上真要处治于你,那你就是想躲恐也躲不掉啊!”
  赵普叹道:“光义兄弟,我赵普本只想着要把那马林绳之以法,万没料到,竟惹得兄弟你与皇上产生这么大的矛盾!我说马林罪该万死,我这般作为,岂不也是罪该万死?”
  “赵兄言重了!”赵光义居然笑了笑,“其实啊,我俩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你若是安然无恙,那我就会平安无事,而若我真的到了宰相府去做管家,那大宋的宰相就肯定不是你赵普了!”
  赵光义所言应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虽然闹出了矛盾,但赵光义与赵普之间的关系却又大大地加深了一层。这层加深了的关系,对赵匡胤而言,是喜还是忧,是福还是祸?
  不几天,赵匡胤突然当廷宣谕:马林恃宠骄纵、恃功妄为,已着开封府依律正法,以儆效尤。赵匡胤还令赵普代拟诏书,颁布天下。赵光义暗谓赵普道:“看来,皇上是想通了!”
  赵普喟然言道:“在我看来,不是皇上想通了,而是皇上给了我赵普一个天大的面子!”
  从表面上看起来,赵匡胤也的确给足了赵普一份脸面。自马林死后,赵匡胤一直未在赵普的面前提及此事,似乎马林之死,与赵普毫无关系,更似乎,本来就没有马林这个人。
  连那和氏都觉得有些疑疑惑惑的,她问赵普道:“老爷,皇上是不是变了?”
  这回赵普的回答就与在赵光义面前所言有所不同了,赵普回答和氏道:“不是皇上变了,是因为皇上要攻打李唐了!”
  这一年(开宝四年)十一月,大宋都城汴梁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不速之客是谁?乃南唐国主李煜的弟弟李从善(李从善时封南唐郑王)。说来也许不信,李从善竟然独自一人从江宁渡江北上,一直走到了汴梁。
  早有地方官把李从善朝宋的消息报告了赵匡胤。不过,直到李从善进入汴梁之后,赵匡胤才弄清楚李煜派弟弟朝宋的目的。
  李煜让李从善带给赵匡胤一封信。信中,李煜先大大地歌颂了一番赵匡胤的丰功伟绩,接着,便谦卑地向赵匡胤请求去掉其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改“唐国印”为“江南国主印”。李煜还在信中请求赵匡胤不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直呼“李煜”的名号,说是这样听来亲切。
  赵匡胤看了李煜的信后,自然是万分的高兴。高兴之余,他设宴款待李从善,赵普、赵光义等人作陪。就在李从善喝得面红耳赤的当口,赵匡胤笑嘻嘻地对李从善言道:“郑王爷,你就不要回江宁了,就留在汴梁吧!”
  李从善大惊,赵匡胤此言,分明是要拘留于他。可还没等李从善开口说话呢,赵匡胤又唤道:“来人啊!送江南郑王去休息!”
  李从善就这么被带走了,在座的宋臣大都很是愕然。按理说,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大宋与南唐未交战,李从善又是李煜的弟弟,还代表李煜来向赵匡胤讨好的,赵匡胤应该没有理由将其扣下。
  不过赵普没有愕然,因为他觉得赵匡胤有充足的理由将李从善扣留。这理由就是四个字:弱肉强食!在赵匡胤看来,攻灭南唐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既如此,南唐皇弟主动送上门来,那自然就该叫他有来无回了。
  想当初,赵普与赵匡胤制定统一天下大计时,是把南唐作为南方最强的对手而放在最后一位攻打的。没想到,时过境迁,南唐国竟然变得如此软弱。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赵普的眼里,南唐国也并非一攻即灭的。所以赵匡胤决定将李从善扣押做人质,赵普就很想劝说赵匡胤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