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24个比利 >

第2章

24个比利-第2章

小说: 24个比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阿达娜,19岁
  害羞、孤独、内向。会写诗、烹调,并为其他人做家事。一头鸟黑的直发。茶色眼睛时常会左右飘动,因此有人说她有一对“舞眼”。
  《惹人厌的人格》
  由于他们具备惹人厌的特色,因此被亚瑟压制隐藏。他们首次在雅典心理健康中心被郭大卫医师发现。
  (11)菲利浦,20岁
  粗暴者。纽约客,有浓厚的布鲁克林口音,言语粗俗。以“菲尔”之名让警方及媒体知道比利体内不只有十种人格。大过不犯、小错不断。棕色卷发、褐眼、鹰勾鼻。
  (12)凯文,20岁
  企划高手。他曾计划“葛雷西药房”抢案。他喜欢写作。金发、绿眼。
  (13)华特,22岁
  澳洲人。自认为是狩猎专家。拥有优越的方向感,常被委以确认位置方位。压抑情感,性情古怪,留八字胡。
  (14)艾浦芳,19岁
  女流氓。波士顿口音,她不断计划如何报复比利的继父。其他人格认为她是个疯女人。会缝纫、帮忙做家事。
  (15)实缪尔,18岁
  流浪的犹太人。他是个虔诚的犹太教徒,唯一相信神的人。雕刻家,尤其擅长木雕。黑卷发、山羊胡、褐眼。
  (16)马克,16岁
  工作狂。无自主性,若无其他人格的命令,他什么也不做。负责做单调劳动,无事可做时便凝望墙壁。有时称他是“僵尸”。
  (17)史蒂夫,21岁
  经常骗人。喜欢借着模仿嘲笑别人。极端的自我,在众多人格中唯一不接受多重人格的诊断结果。由于经常嘲讽地模仿别人而惹来众怒,造成其他人格的困扰。
  (18)李,20岁
  喜剧演员。喜爱捉弄别人、小丑、富机智。由于他的捉弄令其他人格争吵,而被狱方关入禁闭室。对人生与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毫不在乎。深棕色发、栗眼。
  (19)杰森,13岁
  安全阀。由于歇斯底里的反应和暴躁的脾气而常招致惩罚,但是却有解除压力的效果。由于独自一人承担不快的记忆,因此可让其他人格忘掉一切不愉快,而导致自己丧失记忆。棕发、棕眼。
  (20)罗勃(鲍比),17岁
  梦想家。不断幻想旅行及冒险。虽然梦想自己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是欠缺野心与对知识的关心。
  (21)萧恩,4岁
  天生的聋子。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发出嗡嗡的声音而感觉到脑部的震动。
  (22)马丁,19岁
  势利鬼。是个爱摆架子的纽约客,喜好炫耀、装模作样。凡事皆妄想不劳而获。金发、灰眼。
  (23)提摩西(提米),15岁
  在花店工作,结果遇上一位有断袖之癖的老阔,自此因为害怕而叫隐藏自己的感情,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
  (24)老师,26岁
  二十三个自我人格的融合体。他教导其他人格所有的知识。聪明、敏感、具高度幽默。他说:“我是融合完整的比利。”他称其他人格为“我制造的傀儡”。老师对往事拥有几乎完整的记忆。由于老师的出现协助,本书才得以完成。
  (编注)本书出现人物多达两百名左右,而英文人名复杂难记,故将中文译名简化,以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产生障碍。
  第一部:混乱时期
  第一章
  (1)
  1977年10月20日星期六,俄亥俄州立大学校警警长柯约翰,派出许多警力守护整座医学院,警车和徒步警员到处可见,建筑楼顶上也都有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监视。妇女们已接获警告不可单独外出,尤其是在进入车内时,更要留意附近是否有任何可疑男子逗留。
  八天之内,已发生第二宗校园年轻女子在槍口威胁下遭绑架的案件,时间都是在早晨八点至九点之间。第一位受害者是25岁的眼科学生,第二位是24岁的护士,她们都被载到荒郊野地先遭强暴,继而被迫去银行兑现支票洗劫一空。
  报纸上刊出嫌疑犯的素描画像,数以百计的电话打到警察局,通报了不同的名字及描述,但都是捕风捉影,全无参考价值。目前仍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及可疑嫌犯,校内的紧张气氛日益高涨,尤其是当学生代联会及社区委员要求警方立即逮捕“校园之狼”时,柯约翰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柯约翰将这个案子交给巡佐白艾里负责,率性自我的白艾里在1970年就读州立大学时,便因校园暴动导致校园关闭一事而与警方有所接触,当年他一毕业即被校警队网罗。
  当柯约翰和白艾里查看嫌犯的素描画像及两位受害者提供的资料时,他们有一项共同发现,即做案者似乎是单身汉、美国白人,年纪大约是23岁至27岁,体重介于175至185磅之叫间,棕色或红棕色头发;两案之中,嫌犯均着棕色运动外套、牛仔裤及白色运动鞋。
  第一位受害者名叫戴凯莉,他记得嫌犯戴手套,持左轮槍,眼睛会不由自主地飘来飘去,她认为那是眼球震颤症的迹象;当时,他先用手铐铐住她,推进她的车内,载到郊外强暴她。强暴后,他警告她不得向警方说出他的特征,否则会对她不利,为了表示所言不假,他还从她的笔记本上抄下几个名字和住址。
  魏达娜是第二位受害者,她身材不高但非常丰满,她说嫌疑犯带手槍,指甲缝里有一些东西,不是油污或脏东西,而是某种油渍,他曾说过他的名字叫菲尔,口里直说脏话,戴一副棕色会变色的太阳眼镜,没能看见他的眼睛;他同样也记下她亲友的名字,并且警告她,如果指认他的话,她或她的亲友就会遭到他兄弟们的报复。她和警方都认为,那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在两次作案的手法中,有个明显的差异让这两位警官搞迷糊了:第一位嫌犯留有一撮整齐的八字胡,而第二位嫌犯的胡子大概有三天没刮,但未留八字胡。
  白艾里笑了笑,“我猜嫌犯在第一次犯案后,就将八字胡给剃掉了。”
  在哥伦布市警察局内,麦妮可警探属于“性暴力犯罪特勤小组”的一员,10月26日星期三下午三点来到警局上班,她刚从拉斯维加斯休了两个星期假。第一班值勤的格林姆警探告诉她,他刚送一位年轻的强暴受害者去俄大医院。由于这是麦妮可负责的案件,因此他交待她有关的细节。
  倪波莉是俄亥俄州立大学22岁的学生,当天早上八点,她在居住的公寓靠近大学校园的地方被绑架,当时她正好停妥她男友的蓝色汽车,突然被人押进车内,被逼着开到乡下无人的地方遭强暴。后来,又被迫开车回哥伦布市兑现两张支票,接着又载他回到大学园区。
  麦妮可与她的伙伴贝艾捷警官开车前往俄大医院,与倪波莉会谈。
  倪波莉告诉她们,绑架的嫌犯自称是“恐怖份子”,后来又说他是个商人,开的是马莎拉蒂轿车。倪波莉答应警官,在接受当天的治疗后,她会陪同警官去搜查她曾被强迫前往的地方,但由于天色昏暗,因此她已经无法找到该地点,她同意明天早上再试试看。
  刑事组的鉴识人员在倪波莉的车上找寻可疑的指纹,他们顺利发现三处清晰的指纹痕迹,可用来比对任何将来找到的嫌犯。
  麦妮可与贝警官开车载倪波莉前往刑事局,要她描述嫌犯的面部特征,以便警方画出嫌犯的面像;然后麦妮可又要求倪波莉看一叠男性白人犯罪的口卡相片,每叠有一百张,她一共看了三叠,但都不是。经过一天七个小时的折腾之后,天色已晚,她也累了,当天的工作就此打住。
  第二天早晨十点十五分,刑事组值早班的警探们载着倪波莉前往达拉瓦郡,此刻她记起当时的情景,她引导警探前往她被强暴的地点。警探在池塘旁找到九厘米的子弹匣。她告诉警探,嫌犯曾开过槍,将一些啤酒罐射进池水中。
  当他们返回警察局时,麦妮可刚巧来上班,她带领倪波莉进入一个小房间,再给倪波莉看另外一叠相片,随后将门关上,让倪波莉一个人留在房内。
  几分钟后,白艾里与第二位受害者魏达娜护士到达刑事局,他也要魏小姐去看罪犯的相片。白巡佐与柯警长决定也预备让那位眼科学生受害者出面指认嫌犯。
  麦警探让魏达娜坐在沿着档案柜长廊的桌子旁,给她三叠嫌疑犯的相片。“我的天哪!”她大叫道,“外面真有这么多性罪犯吗?”白巡佐与麦警探在一旁等待,魏达娜一张接着一张看,看到一半时,魏达娜对其中一张年轻潇洒留有落腮胡,两眼呆滞的男子相片迟疑了一会见,她从椅子上跳开,椅子几乎翻倒。“就是他,就是他!我很确定!”
  麦警探要她在相片的背面签字,然后再从该嫌犯的身份证号码中查出嫌犯的名字,她记录了下来:“威廉。密里根。”他是个前科惯犯。
  然后,麦警探将指认出来的相片混入倪波莉还未看过的相片堆里。这时,麦妮可、白艾里、布朗逊以及贝警官也进入房间。
  麦妮可已感觉倪波莉知道自己可以从这叠相片中找到嫌犯了,她仔细端详每一张相片,看到一半时,麦妮可发现自己有点儿紧张,如果倪波莉能够挑到同样一张相片,想要逮捕“校园之狼”便非难事了。
  倪波莉看了一眼威廉。密里根的照片,然后继续翻看下一张,麦妮可警探感到自己的肩头和手臂都不断紧缩;只见倪波莉又再次把威廉。密里根的照片翻回来看一次,那是个年经留有落腮胡的男子。“好象就是他,”她说道:“但我不太确定。”
  白艾里对于向法院申请拘提威廉。密里根的拘票有些犹豫,虽然魏达娜已肯定他就是强暴犯,但因为该照片是三年前拍的,他不愿匆促下定论,并要求等到指纹比对报告书出来后再说。布朗逊警探则拿着威廉。密里根的身份证号码,到一楼罪行鉴识组去比对从倪波莉车上采得的指纹。
  麦妮可对这些拖延非常生气,她认为已经找到嫌疑犯了,希望立刻将他逮捕归案,但因为受害人倪波莉并未确切指认出凶嫌,所以除了等待之外也别无他途。两个小时后报告出来了,汽车后座车门外的玻璃上所采得的右食指、右小指以及右掌的指纹确为威廉。密里根的指纹。比对结果完全相符,是一模一样的指纹,这已经足以呈堂做证了。
  白艾里和柯警长仍然有些顾虑,为了确认万无一失,他们在前往逮捕嫌犯之前,又再要求一位专家鉴定指纹。
  由于威廉。密里根的指纹与受害人车上采得的指纹相同,因此麦妮可警探决定申请绑架、抢劫与强暴的拘票,她要求逮捕嫌犯,然后再将嫌犯与其他人站在一起让倪波莉指认。
  白艾里巡佐向柯约翰警长报告此事,但柯警长坚持一定要得到专家的比对之后才采取行动,只需花费一、两个钟头时间,凡事谨慎为妙。当晚八点钟,该专家确定那就是威廉。密里根的指纹。
  白巡佐说:“好了,我要申请绑架拘票,这是在校园内发生的唯一罪行──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强暴地点并不在校园内。”他查阅了一下罪行鉴识组所提供的资料:威廉。密里根,22岁,六个月前自俄亥俄州立利巴嫩监狱假释,记载的地址是俄亥俄州兰开斯特市春日街933号。
  麦妮可要求霹雳小组支援。不久,即见霹雳小组成员在性暴力犯罪特勤小组办公室前集合,拟定行动计划。他们要知道的是,有多少人与比利住在同一栋公寓里;两位遭强暴的受害者均指称他是个恐怖份子,而且还曾经在倪波莉的面前开槍射击,他们必须假设嫌犯有武装,而且该行动是一项具有危险的任务。
  霹雳小组的克拉格警官建议耍花招──派人捧着必胜客比萨的外送纸盒,假装该地址有人订比萨,当威廉。密里根开门时,克警官即可观察室内的情形。后来,这项计划被采纳了。
  但是,当白巡佐看到嫌犯的地址时,他觉得十分迷惑,一位假释犯为什么会远从兰开斯特市经过四十五哩到达哥伦布市,在两个星期内干下三件强暴案?他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在他们离去前,他拿起电话拨411,查询是否有比利的新地址,他听了一会儿后,写下新地址。
  “他搬家了,地址是雷诺斯堡旧里维通街5673号。”白巡佐做了以上的宣布,“开车大约十分钟就可到达,在城东,这样应该就比较合理了。”
  这时,每个人看来无不松了一口气。
  九点整,白巡佐、柯警长、麦警探、贝警官以及来自哥伦布市的四名霹雳小组警员分乘三辆汽车出发。高速公路上由于浓雾,能见度极差,只能以每小时廿哩的速度前进。
  霹雳小组成员最先到达目的地,平常只需十五分钟的车程,却耗去了他们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又在复杂的街道中穿梭来回,花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