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

第31章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第31章

小说: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结束后,敌人被迫全部撤退,日军企图修筑两条堡垒封锁线的计划宣告破产。
  郯城攻坚战的胜利,给了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并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特别是滨海地区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八路军攻克郯城后,山东《大众日报》报道了这一胜利消息,并以《庆祝我军新年大捷》为题发表了社论。延安新华社也为此发了消息,对此次作战的胜利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115师驻滨海、沂蒙各部连日袭击日寇,并一举攻克郯城,予敌‘蚕食’以重大打击,实为1943年伟大胜利之第一击。”
  海陵、郯城战役的胜利,打乱了日伪军在1942年冬季继续进行大“扫荡”的计划。随后,“翻边战术”陆续推广到山东各个根据地。在胶东,从1942年11月12起,日军采用拉网战术,动用2万多人进行大“扫荡”。开始,有的干部想安几个“钉子”,来撕破日军的网。所谓“钉子”,就是在根据地内选择几处有利地形,进行坚固设防。罗荣桓及时指出,在八路军现有的装备条件下,这样做会给敌人以集中攻击的目标,使八路军失去机动灵活的主动性,从而会陷于单纯防御的被动地位。后来,胶东军民拆掉了修筑的工事,运用“翻边战术”,机动灵活地挫败了日军的拉网合围。日军独立步兵第20大队队长田副正信大佐,在叙述对胶东的拉网合围时承认:
  “在山岳地带内张网前进极为困难。由于包围网薄,容易被突破,特别是在夜间,曾有几次敌人突围出去,我军很难接触和捕捉共军。感到中共势力正在扩大,其根据地建设正在不断发展。”
  随着“翻边战术”不断在山东抗日战场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八路军广泛地采用这一战术,逐步争取了主动,使抗日斗争一步一步地推进到了日军的心脏地区。
  第十一章 民力无穷
  第十一章 民力无穷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如果能够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非烧死不可”。
  为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山东党组织和八路军在主力部队运用“翻边战术”打击日伪军的同时,派遣大批武装工作队分散到各个根据地,并挺进敌占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大力加强民兵建设,进一步开展群众性游击战,采用交通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法,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广大人民群众也以各种形式支援主力部队的作战,根据地成了八路军进行游击战的可靠后方。
  敌后武工队屡建奇功
  1942年初,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山东的八路军决心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利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士气低落、伪军恐慌动摇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军事上实行“敌进我进”,普遍组建敌后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占区,开展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打击并分化瓦解日伪军,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敌人的“扫荡”,打破日伪军的“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
  1943年是敌后武工队最活跃的一年。年初,山东军区和115师就派出600余人,组建了43个敌后武装工作队。敌后武工队是在根据地、敌占区或边沿地区进行隐蔽斗争的有效形式。它立足于边沿游击区(即敌占区与根据地相连接的地区),并逐步深入到敌占区,是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精悍的武装斗争组织。为了更有力地开展斗争,罗荣桓提出,要尽量挑选当地人或熟悉当地情况的干部,担任武工队的领导。武工队员要经过特别的军事政治训练,做到既能打仗,又能与汉奸、特务作隐蔽斗争,既能宣传、组织群众,也能对敌人开展政治攻势。武工队插入敌后的方法是,首先建立关系户,取得立足点,造成小部队进行活动的便利条件;然后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发展。工作上则采取隐蔽斗争的方式,依靠基本群众,广泛团结开明士绅和爱国人士,进而以合法形式与名义,组织秘密的群众抗日斗争。
  “看坡队”和“打更队”是武工队在敌后组织的秘密抗日武装。“看坡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日伪军抢老百姓的粮食。当时敌占区的大多数人都要交双份粮税,一份交给“皇军”,一份当作“国税”交给伪军和汉奸。同时伪政权的工作人员又趁火打劫,从中盘剥,害得穷苦百姓腹空肠断。武工队深入这些地区后,迅速在群众中进行串联,搞“不资敌公约”,即借用群众习惯的传统形式搞起来的一个反“征粮”合同。由于当时群众受够了日伪军抢粮的苦头,一旦有八路军武工队给他们撑腰,他们就纷纷参与,建立反“征粮”合同的活动。这个活动在大多数地区都开展得很顺利。到了收获粮食的季节,武工队即帮助群众抢收粮食,当日伪军到乡下抢粮、催粮的时候,他们就以袭击的方式打击敌人,抢回粮食。有些武工队还利用敌人夜间不敢外出的特点,在夜间组织群众收获粮食,由武工队担任警戒。一过半夜,就打一阵枪,然后把伪装成粮车的大马车赶到日伪军的据点附近,故意让敌人发现,但敌人却不敢走出据点。到第二天,武工队便放出消息,说八路军把粮食抢走了。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压力。
  武工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击伪军和汉奸。他们经常化装进城或进敌人的据点,对罪大恶极的卖国分子就地正法,杀一儆百,以打击汉奸的嚣张气焰。北海区的九区川里乡有个伪乡长,名叫蒋仁斋,是一个罪行累累的汉奸,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虽然武工队多次教育,但他仍然我行我素,继续作恶。北海武工队就决定除掉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武工队潜入蒋宅,活捉他,予以枪决。第二天武工队以县政府的名义,把蒋仁斋的罪行写成布告,张贴于大街小巷。武工队的这一行动,极大地震动了当地的其他敌伪人员。这些家伙坐卧不安,生怕武工队找上门来算账。有的还找到武工队,请求给他们改过的机会。对于一些可以利用的分子,武工队则尽量争取他们,为八路军和群众办事。武工队根据具体情况,对敌伪人员区别对待,除一些罪大恶极的人外,对其他的人则实行以教育为主、打击为辅的方针,通过各种关系,积极进行争取,使不少敌占区的伪乡长、伪村长转而倾向抗日力量一边。他们表面上给日伪军办事,实际上却为抗日民主政府办事。
  武工队还广泛地开展政治攻势,以点“黑红点”、记“善恶录”的办法争取伪军。伪军中谁做了坏事,就给他记个黑点,并把这些事登记起来。记红点可以赎罪,记黑点要受到惩罚。在对伪军进行喊话时,先将这种方法通知伪军,然后不断公布记录的结果。对不接受警告的,则坚决给予打击、镇压。临沂南王家镇马石河紧靠伪军的据点,有个汉奸叫刘清臣,残害百姓,无恶不作,几次警告他仍不改。当地武工队将他捉住处决,并把“汉奸刘清臣作恶多端,八路军代表人民处决”的字条贴在其尸体上。这种行动对其他汉奸和伪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武工队还利用伪军家属,争取和瓦解伪军。召集伪军家属开座谈会,通过他们了解伪军内部的情况,讲解八路军的政策,宣传抗战形势,要求他们劝说伪军改邪归正。这就是当时的“唤子索夫”和“一封信”运动。武工队还对伪军进行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宣传,要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在这一基础上,在伪军伪组织内部物色策反对象,与其交朋友,不要求他们轻易反正,以便在敌人内部积蓄力量。或让他们的组织成为表面上应付敌人,而实际上却为共产党和八路军服务的两面政权。对于一般伪军人员,武工队组建的民主政权颁发了宽待回家伪军的条例,订出了奖励伪军携带武器归来的办法,成立了接待回家伪军的招待所,颁发了伪军“归来通行证”。经过以上工作,仅在1943年,山东的八路军就瓦解伪军7000余名,在伪军内部建立了1000多个秘密关系。
  武装工作队到敌占区后,还按照罗荣桓等领导人的指示,以民兵、妇救会、儿童团以及看坡队、打更队等形式,将群众组织起来,实行联防。联防的方式是,当发现敌情,即以预定的各种信号,通知附近地区,村村作好战斗准备,一处打响,八方支援。在漫长的边沿区构筑了一条严密的警戒线,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
  铁道线上“飞虎队”
  一提到铁道游击队,人们马上想起《铁道游击队》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刘洪、李正等等,人们无不为他们高超的本领而啧啧称奇。其实《铁道游击队》的原型就是鲁南铁道游击队。
  鲁南铁道游击队于1940年2月成立于山东煤城枣庄,队长洪振海,是小说和电影中刘洪的原型,政委是教书出身的杜季伟,副队长是王志胜,队员主要是爱国矿工和铁路工人。开始时称为鲁南铁道队,亦称鲁南铁道大队,隶属于鲁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总部(后改为苏鲁支队)领导,不久归鲁南军区建制。在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时,铁道游击队成了铁路沿线敌后武工队的组成形式。而鲁南铁道游击队则是众多铁道游击队中的佼佼者。
  鲁南铁道游击队以微山湖为依托,活跃在津浦、临枣(临城—枣庄)、台枣(台儿庄—枣庄)3条铁路线上,打票车、劫货车、扒铁路、炸桥梁,神出鬼没,飘然而至,隐忽而逝,有力打击了日军的战略运输。平常,他们以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为生活基地,与当地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枣庄以北就是115师主力所在地。当敌人出动大部队“围剿”时,游击队就暂时隐蔽到山区去;敌人一退,他们又立即上岛,继续寻找机会在铁路线上与敌人作斗争。
  在整个抗战时期,铁道游击队进行了几次著名的行动。其中有打票车(运钱的火车)、二次血染洋行、奇袭阎团和临城、沙沟截布等。
  1940年7月,铁道队接到鲁南军区的通知,要他们弄一部分资金,以解决部队的困难。铁道队的几位领导商量后决定搞一次日军的票车。于是他们通过关系找到了跑连云港的伪车队长,了解了日军票车的行动规律。每星期六,铁路沿途各站都通过这辆车向济南交钱。于是,他们派人化装侦察,摸清了日伪军押车的有关情况。按照打票车的行动计划,铁道游击队选择了12名作战勇敢的队员作为先遣队,先潜入列车上侦察情况,选择目标,稳住敌人;副队长王志胜带20名精干短枪队员事先在预定地点设伏;队长洪振海和曹得清则负责干掉司机,掌握火车头。到了星期六,铁道游击队按计划开始行动。先期上车的队员都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列车过了枣庄站,洪振海、曹得清就跃上火车头,打死了一名司机,另一名司机则被捆绑起来。随后,驾驶着火车向前行进。列车一到预定伏击地点,猛一刹闸,车速放慢,王志胜带领队员爬上了火车,与车上的侦察员们互相配合,全部杀死了押车的20余名日本兵。随后他们来到最后一节车厢,将装钱的袋子一一抛下。这次行动共得款8万余元,并缴获短枪8支、长枪12支、手炮1门和机枪1挺。而铁道游击队则无一伤亡。
  打完票车后,铁道游击队还觉得不过瘾,决心再打一次枣庄国际公司,来个二次血染洋行。时间定在8月,当时的洋行戒备非常严,但王志胜在洋行的三掌柜金山(日本人)的带领下,对洋行进行了侦察。王志胜回到队里后,介绍了洋行的情况,大家决定当天就行动。晚上约10点钟,王志胜带领32名队员到了洋行附近。因为墙上有电网,他们只得从墙上钻洞进去,直到凌晨4点,墙才钻透。进去的人分为4个小组,按照预先的作战方案,各奔自己的目标,将4个房间的敌人全部干掉。这次行动共杀死13名敌人和1名翻译,缴长、短枪6支、手表和怀表100多块。
  1941年6月,铁道游击队又进行了一次奇袭阎团、临城行动,并取得了胜利。阎团即由阎成田任团长的一个伪军团。当时,该团由太安调至临城一带驻防,其中一个营驻在微山岛上。这个团与日本人一起在周围地区犯下了滔天罪行,并直接威胁到在湖区活动的抗日武装。因此,铁道游击队与其他兄弟部队决定歼灭敌驻岛的那个营。在一天夜里,铁道游击队与其他部队一同登上了微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