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圣经故事 >

第79章

圣经故事-第79章

小说: 圣经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10:1一24)
  天国里恭谦为大
  耶稣还在迦百农的时候,有一次,他的门人间他,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过一位孩童来,让他站在众人中间。对门徒们说道:“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入天国的。所以,只有恭谦如同这孩子,卑微如同这孩子的,才能在天国中成为最大的。”耶稣的意思很清楚,只有孩子一样单纯、率真而没有自以为是的,才符合跟随他的人应有的标准。(马18)因此,耶稣又责备那些不让小孩到他跟前来,阻止他给孩子们按手祷告的人。他说:“让孩子们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天国中正是这样的人。”(马19:13)恭谦的品德,就是耶稣的门人也不一定都能时时体现。有一次,西庇大的儿子的母亲,同她的两个儿子来拜见耶稣,向耶稣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她的儿子能够追随耶稣,一个坐在他左边,一个坐在他右边。耶稣回答道:“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吧?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的意思是:进入我的国,走我的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你们能无畏地接受一切磨难吗?仅仅要求坐在我的左右,不是耶稣允许了就行的。西庇太两个儿子的要求惹起门徒们的嫉妒,人人都有些温怒。
  耶稣再次告诫他们应该谦恭和容忍:“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以这样。你们中间谁愿意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意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为了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要牺牲生命作为救人的赎价。”(马20:20一28)为什么恭谦是这么重要的美德呢?耶稣认为,那怕是看上去最不足道的,在天上都有一席地位。所以他对弟子们强调:“凡为我的名而接待了孩子这样的弱者的,就等于接待我。而凡使信奉我的孩子跌倒的,倒不如以大磨石拴在这人的脖子上沉在深海里。”
  耶稣强烈谴责了世俗世界中“使人绊倒”的行为,认为凡使人绊倒的就有祸了。倘若有一只手或一只脚将人绊倒,就要将它砍下来丢掉。带着一只脚或一只手进入永生,强过带着完整的手脚进入永久的地狱之火。耶稣说:“你们要小心,不要轻看孩子中的任一个。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着我天父的面。”人不可以看轻别人,因为在神的眼里,任何小孩都是不可忽略的。耶稣这么说道:“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呢?难道这人不是撇下那九十九只羊,专去寻那迷失了的羊么?我实在告诉你们吧,他为寻得这只羊的欢喜要胜过喜欢那九十九只羊哩!在天的父也是这样,他不愿意小孩中有任一个丧失哩!”
  在耶稣看来,恭谦与怜悯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在内心里自我恭谦的,才会怜悯他人,宽恕他人。(太18)
  饶恕七十个七次
  一次彼得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回答说:“我对你说吧。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他接着举了这么一个比喻:天国好象一个主人,要和他的仆人算帐。才开始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偿还的,主人便吩咐他把他和他的妻儿以及一切所有的都卖掉来抵偿。那仆人就跪下求主人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要还清你的债。主人动了慈心,便放了他,还免了的债。
  可那仆人出门,又遇见另一个欠自己十两银子的同伴。他一把抓住对方,掐住他的喉咙,要求那人立即还清欠款。他的同伴跪下求他,也说“饶恕我吧!我将来必要还清你的债的。”但这仆人不肯,竟然将同伴送官下狱了。别的人看见了甚为不平,就去告诉他主人。
  于是主人叫了这奴才来,对他说:“你这恶人呀。你央求我,我就免了你的欠债。你难道不该怜恤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恤你么?”
  主人一怒之下,也把他交付掌刑罚的,让他也要还清所有欠债。
  耶稣的意思是,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认为他人有负于自己,对于天国说来,我们都是欠有债务的人。因此,耶稣反复说:“苦你们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的,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象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大18,19)
  什么人能进天国
  耶稣有许多次谈到天国,但都用的是或明或暗的比喻。他在加利利各地传道时,曾经运用过撒种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面酵的比喻、稗子的比喻和撒网的比喻。当他离开加利利往犹太境界及约旦河外传道时,又曾运用过别的比喻来说天国。
  他曾经这么说:天国好比主人清早到市上去雇人来葡萄园中做工。他清晨六点时雇了一批人,许他们一天一钱银子的工价。到上午十点又雇了几个工人;都下午两点了,主人一出葡萄园,看见还有人闲站着,便说:“你们也来我园中做工吧”,这帮人也就来了。
  晚上六点钟,主人让管事的通知工人们来领工钱,先让那下午两点才来做工的来,一人给了一钱银子。等到那上午就来做工的人来了,他们自以为工钱会比晚来做工的人多一些,结果仍然是一人只得一钱银子。
  先来的雇工便埋怨主人说,他们整天劳累,天气又这么热,可是那晚来干得少的,竟也与自己拿得一样多。主人便说:“朋友,我并未亏待你,我们不是早就讲定了,干一天一钱银子吗?你走你的吧!我给后来的也是一钱银子,那是我愿意的,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么?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眼了么?照这样,真是被召的多,选上的少哩。”(太20)耶稣在这里是要说,凡入天国的人,地位平等,没有什么差别,其中再没有什么先来后到的分别了。
  天国什么时候到来呢、法利赛人曾经问过那稣。耶稣当时回答他们:“上帝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哪里!'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耶稣的意思是说:能否进入天国,全在于人自己的行为善恶,在于人自己的选择。耶稣不止一次地表示,进入天国是跟从主的一种赏赐:“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
  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入天国呢?有人间耶稣得行何等善事,才能获得永生。耶稣说:“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那人间这诫命是什么,耶稣告诉他,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那年青人间,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还可以作什么善呢、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可那年青人听他这么一说,却垂头丧气的走开了,因为他实在有许多财产,而他舍不得放弃财产。
  耶稣对他们的门徒讲过,“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马19)在耶稣看来,人不能奔忙在财产和上帝之间,如同一人不能为两个主子当仆人。他说:”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子。不是恶这个就是爱那个,不是重那个就是轻这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金钱)。“贪钱财的法利赛人嗤笑他。耶稣便说:你们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
  你们的心,上帝却知道。因为人听尊贵的是上帝看为可憎恶的。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上帝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便要说明富人在死后的痛苦和穷人的得上帝恩宠。
  有一个财主,穿着华贵,或是紫色的袍,或是细麻布的衣服;天天都是酒席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满身疥疮,被人弃放在财主门前,从财主的桌上得碎屑充饥。得财主的狗舔疥疮去脓。
  财主与拉撒路都死以后,拉撤路给天使带到天上亚伯拉罕的怀中;而那财主则在阴问受苦。财主眼望着拉撤路得亚伯拉罕眷顾,便大声发出哀求:“我祖亚伯拉罕呀!可怜可怜我吧!让拉撤路用指尖蘸点凉水点点我的舌尖吧!地狱的火煎得我受不了了。”
  亚伯拉罕告诉他:“你生前享福,拉撒路受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苦了。不单如此呢,你与我之间有一道鸿沟,从你那边到我这边,或从我这边到你那边,都是不可能的。”
  财主只求亚伯拉罕,使拉撒路和财主能对他活着的五兄弟作见证,免得他们将来也象这位财主兄长一样在阴间忍受煎熬。
  (路16)死后的遭遇往往是对生前的待遇的报偿,耶稣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也向人们宣说了得人上帝之国是不容易的事,不仅富人进去困难,一切不义的人都是进不去的。天国的门是极狭窄的门。
  有人间那稣:“主啊!得救的人少么?”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才能进那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要想进去,却是不能。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却在门外叩门,并且说:'主啊!给我们开门吧!'他就回答:'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从那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帝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哀哭切齿。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上帝的国里坐席。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路13)
  基督的最大诫命
  耶稣到了耶路撒冷,立即同那里把持犹太会堂的法利赛人发生了冲突。耶稣传播的福音引起了他们的恐惧和仇恨。
  法利赛人中的一位律法师为要试探耶稣,便问他道:“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最大呢?”意思是,律法中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呢?耶稣毫不犹豫地答道:“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这两条诫命——爱主和爱人——在耶稣的逻辑中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可以简缩为一个爱字。爱主的人必爱人,爱主的人必守主道,恨主的人必恨信主的人。耶稣本人的生命是实践了他的博爱的。他在殉道前不久也给自己的门徒颁发了上帝的“新命令”:“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上帝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的荣耀。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以后你们要找我。但我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彼此相爱的,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耶稣使拉撤路复活故事便说明了他的深厚爱心。
  在离耶路撒冷不到六里路的地方,有个叫伯大尼的村庄,那里住耶稣的信徒和朋友马利亚和马大姐妹俩。马利亚便是那位用香膏抹他的脚,又用头发替他擦脚的女于。她的姐姐叫马大。先前耶稣也曾去过她家,马大手忙脚乱地料理别的事,她妹子马利业却在耶稣脚前听他讲道。虽然马大也是信主的,但耶稣委婉地劝告她,要象她妹妹一样抓紧时间听道,不要丧失了应有的上好福份。
  马大姐妹二人还有一个兄弟,名叫拉撒路。拉撤路患了病,马利亚便请人捎话给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耶稣听说后,不顾犹太拉比和法利赛人的迫害,便要去伯大尼看望拉撤路。
  等耶稣赶到时,拉撒路已经死去四天而且葬入墓室了。马利亚呆在家中,马大出来迎接他,并且说:“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上帝求什么,上帝也必赐给你。”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马大说:“我知道在未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耶稣说:“复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