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圣经故事 >

第2章

圣经故事-第2章

小说: 圣经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诺大概此时已得道“成仙”了。它是圣经中仅有的几个没有用“死”记录其终结的人物之一。此后,以诺在世300年,也就是在他365岁时,“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上了。”
  以诺后代中又有个叫以诺的,他65岁得道,生长子玛土撒拉。
  玛土撤拉活到187岁时生了拉麦,之后又活了782年,并且生儿育女。玛土撤拉共在世969岁,在亚当的家族中高居榜首,成为活得最长的老寿星,后世西方人就以“比玛土撒拉还要年迈”来恭维别人享有高寿,有如中国人说某某寿如彭祖之类。
  玛土撤拉的儿子拉麦是个惹不起的人物,比他的曾祖父该隐还要厉害许多倍;有一天,他对他两个妻子夸耀自己的残暴,唱道:“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活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
  若杀了该隐遭报七倍,杀了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
  这成为希伯来早期著名的《拉麦复仇之歌》。小诗虽短,野蛮人时代噬血复仇的性格却跃然纸上。
  拉麦的儿子还算争气,他的妻子亚大生了个儿子叫雅八,后来雅八成了一切牧人和流牧人的始祖。妻子洗拉生的儿子犹八,是一切以吹拉弹唱为生的人的始祖。洗拉还有个儿子叫土八该隐,他是个手艺人,是个做铜铁活的能工巧匠,后世西方铜铁匠尊其为祖师。
  拉麦活到182岁时他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挪亚。生下来拉麦就预见了他将建立盖世之功。这个挪亚就是后来原始洪荒中的幸存者。拉麦享年777岁。
  挪亚50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做闪,一个叫做含,一个叫雅弗。(创4:16一5:31)
  挪亚方舟
  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但是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撕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挪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挪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挪亚一家:挪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丹17日那天,挪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注洋上。(创6;7)
  和平鸽与橄榄枝
  洪水汹涌,共泛滥了150天。上帝惦记着挪亚方舟和里面的生灵,于是叫雨停住,让大风吹地面,水势渐落。但是水退得很慢,雨停了150天还看不到一片陆地。7月17日,方舟停搁在亚拉腊山上。到10月1日,山顶大都露现出了水面。又过了40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以便了解能否找到陆地。但那乌鸦飞回来了。他又放出一只鸽子,但那鸽子也飞回来了,因为找不到落脚休息的地方,挪亚伸手把那鸽子接进了方舟。再过了七天,挪亚又把那只鸽子放出去。傍晚时分,鸽子噙着一个橄榄枝飞回来了,这意味着大地某个地方露出了旱地。再等了七天,挪亚又把鸽子放出去,这回鸽子没有飞回来,因为大地干了,洪水全退了。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人们把叼着橄榄枝的鸽子当成平安、和平的象征的原因。
  元月一日,挪亚撤去方舟的盖子睫望四野,看到地面已经变得于爽了,他和他一家人走出方舟;他把方舟上的动物也都放了出来。挪亚筑了一座祭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供在坛上为燔祭,奉献给上帝,以感谢他赐生之恩。上帝闻到燔祭的馨香之气就在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他,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
  上帝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蔬菜一样。唯独肉带着血,那就是它的生命,你们不可吃,流你们血、害你们命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就是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你们要生养众多,在地上昌盛繁茂。“因为这道诫命,世界上信仰上帝的人大都不以动物的血或血制品为食。
  上帝与人和其他一切生灵立约,决定以后不再如此毁灭世界:“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
  上帝用天上的七色彩虹作为盟约的标志,以此纪念他与地上的生灵订立的这个盟约。
  为了重建家园,挪亚又重新干起了农活,他耕种土地,饲养牲畜,栽培葡萄园,还学会了酿酒。有一回他喝酒喝多了,昏醉中他把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扒光,赤身裸体地在帐篷里睡着了。他的儿子含,看见他赤着身子酣睡在帐篷中,就笑着把这个情景告诉了两个兄弟。但闪和雅弗对父亲比较尊敬,他俩拿了衣服把父亲的身子盖上,为了不看见父亲赤身,他俩是倒退着进入帐篷的。
  挪亚醒来后,知道了含的所作所为,大发脾气,他诅咒含,说他的后代必将成为闪和雅弗的奴隶。(创8;9)
  巴比伦塔
  洪水过去后,挪亚又活了350岁,挪亚是950岁时死去的。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形成了人类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雅弗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闪是闪米特人的始祖,而含则是非洲民族——含米特人的始祖。
  挪亚的后代繁殖得越来越多,遍布地面。那时候人们的语言、口音都没有分别。他们在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这个地方遇见一片平原,就在那里住下。因为在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就发明了制造砖的方法,用泥作成方块,再用火烧透,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建造起繁华的巴比伦城,。
  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已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顺利,很炔就高耸入云。
  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样智慧的人赶出伊甸园,又用剑与火看守生命树上的果子,不让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类接近自己的狂妄。上帝就离开天国到人间,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人们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当然这也注定世间要增加一种本属多余的职业——翻译。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人们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语言形成许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
  上帝在这里变乱了人们的语言。“变乱”一词在希伯来语中读作“巴比伦”。所以,以后人们就管那座城市叫巴比伦城,管那座半途而废的塔叫巴比伦塔。(创31:1一31:9)
  吾珥的富翁
  挪亚的三个儿子分别立国,闪的后代中有一个富翁,叫他拉。
  他拉生活在苏美尔的古城吾洱(遗址现称泰勒盖那尔)。吾珥城最初是由古代苏美尔人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建立,1000年后,这里成了苏美尔国的首都。我们的故事大约就发生在这个时期的吾珥。
  那时,吾珥异常繁荣。城市曲曲弯弯的大街小巷总是熙熙攘攘的,一派热闹景象。宽敞的街道拥挤万分。驮驴商队或者国王的卫队不时地呛喝着从人群中费力地通过。只有当身穿白色法衣的祭司步履庄重地走过来时,人们才毕恭毕敬地闪卉道路。吾珥城中央耸立着一座远近驰名的圆形金字塔,塔顶上是供奉月神南纳辛的神殿。
  当时吾珥城的郊区看起来就象是百花盛开的花园。大大小小纵横交叉的人工渠里缓慢地流着从幼发拉底河引来的河水。运河是本城的自动给水系统,全城人都靠饮用这水生活。一块块“井”字形的田地里种的大麦和蔬菜郁郁葱葱,橄榄树、椰枣树、肥美的草原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到处可以看到农民和奴隶赤着黝黑的上身,在田地里劳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着一艘艘装满货物的大木船。远行走累了的商人和放牲口的牧人三三两两地偎依在门旁和城墙边歇息。
  他拉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到7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英年早逝,留下孤儿罗得。
  那个时候他拉一家信奉的不是圣经中的上帝那和华,人际伦常也不象今天这样,兄妹之间,叔侄之间都可以结合。亚伯兰和拿鹤各娶了妻子,都是自己的亲戚。亚伯兰的妻子叫撒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比他小10岁。拿鹤的妻子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是自己的侄女。
  他拉很富有,他住在华丽的房子里,家中奴仆成群,养了千百只羊,还有一间盛满金银财宝的宝库。他的儿子们帮助他料理家务,管理那些替他放牧的奴隶。他拉早就放弃了游牧生涯,经营起商业来。他还是吾珥城中受人尊敬的著名族长。
  他拉的家就建在城里自由民区,紧依着城墙。那是一栋两层楼房,用砖盖的,刷上了白灰的外表显得庄严肃穆,就象它的主人一样。房门后的穿堂里安有水池,客人来了可以净手和洗脚。院子里砌上了石头,整洁、宽敞,空气和阳光都很充足。有一架石梯通向楼上,楼上是几间卧室,各卧室之间用由四根柱子支起的室外走廊相连接。室外走廊上面覆着坡度很大的盖,雨水顺着良盖流到院子里,再顺着院中的水渠流到大街上去。梯子栏杆后面是陶磁盥洗问,还有厨房、仓库和磨房,女奴们在那里推磨碾面。
  房子的第一层里有祈祷室,里面供着家神雕像,祈祷室的石板下面是家族里死去的人的泥棺。
  他拉经管整个家业,他安排人力,管理帐目,处理买卖业务。
  每天早晚他都向家神膜拜,每逢节日则到金字塔塔座前,虔诚地祷告月神。他已经老态龙钟,挣来了一大笔家产,看样子,他将在富足与宁静中度过余生。但忽然有一天他拉决定放弃吾珥城舒适的生活,关上家门,离开故城吾珥,迁移到遥远的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哈兰去。(创11:10一11:30;圣经考古材料)
  迁往商城哈兰
  古代,牧民是最早的旅行者,也是贸易的中间人(经纪人),游牧者赶着牲畜从一个草场跋涉到另一个草场,往往走得很远。开始时,他们不过是拿自己的产品——皮革、羊毛织品、油脂、羊奶去换取他们自己所不生产的东西。慢慢地他们发现,他们可以从一个地方买东西,然后拿到另一地方去卖,从中获取利润。牧民们一年四季不断地迁徙,城乡居民很乐意同他们作买卖,从而促进了这种贸易的发展。
  他拉的家产就是这样挣来的。后来,他觉得他应该放弃游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