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江青传 >

第52章

江青传-第52章

小说: 江青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手”心狠手辣,终于置王莹死地:
  “江青这个一心要杀人灭口的刽子手,她哪能让王莹活下去呢?就在她的密令下,几个丧尽天良的打手惨无人道地折磨着王莹,连续对她审讯、毒打。一九七○年,王莹被他们折磨得下肢瘫痪,浑身抽搐,不能说话,其状惨不忍睹。可是,毒蝎心肠的江青,却迟迟不准为王莹看病!直至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监狱才把她送进医院治疗。一九七四年三月三日,王莹在狱中含冤逝世了!死去的当天,遗体就匆匆火化,没有让亲属和任何有关单位的人去做最后的探望和告别!有关方面交给的死亡书上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只有一个监狱囚徒的号码——六七四二!”①
  ①李润新,《洁白的明星——王莹》,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仅仅因为与江青争演《赛金花》,王莹落到了为此丧生的地步。
  江青闻王莹死讯微微一笑,喝下一杯红红的葡萄酒,庆贺这一“历史性的胜利”——江青为蓝苹报了仇,雪了耻!
  那个华垣妮,也要查一查,整一整。
  江青记得,华垣妮是开服装店的。蓝苹去做过衣服。哼,华垣妮仗着丈夫史东山是大导演,居然小看蓝苹,挑三剔四的,不给做。
  虽然史东山在一九五五年已经死了,可是,华垣妮还在,此仇也要报,华垣妮应列为“审查对象”!
  对啦,那个夏衍,成为“四条汉子”之一,早在“文革”的大幕拉开之前,已经把他跟陈荒煤一起,作为“夏陈路线”进行批判。“文革”中,他是重点批判对象,已经把他整得只剩半条命。不过,在江青看来,那笔“托派”的帐,还必须跟夏衍清算!
  于是,突然有人找夏衍外调,要他交代:“一九三七年二月,你借反对托派为名,打击过哪些人?”
  如同猜哑谜似的,夏衍不知从何说起。
  在铁窗下细细回忆,幸亏夏衍的记忆力不错,总算记起,如他在《懒寻旧梦录》中所言:
  “记得蓝苹这个所谓‘电影明星’,当时也是以‘左’的面貌出现,在公开的集会上表示反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我曾要于伶约她单独谈话,做一些思想工作。
  “当时上海的托派活动得很厉害,在谈话中于价可能讲了一句‘要不让托派利用’之类的话吧,这个以左派自居的人竟大为不满,和于争吵了一阵。……可是,奇怪的是,在十几年以后,解放初期,有一次蓝苹请赵丹、君里、楚生和我在北京一家小饭馆吃饭,杂谈中她忽然收起笑容,咬牙切齿地说:‘抗战前夕有人说我是托派,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这是对我的政治打击。’这一突如其来的发作,不仅君里、赵丹,连参与过这件事的我也不知道她讲这些话的用意……”
  就那么一句话,她在十几年后的解放初记得,在三十多年后的“文革”还依然记得。她要报“仇”,她要报复一切“仇人”……
  她,双眼发红,成了一个“复仇的女魔”。
  恩将仇报,阿桂蒙尘
  有仇报仇,有冤伸冤。
  无仇无冤,有的曾是她的好友,有的曾给她以帮助,有的为她所敬仰,有的甚至曾为她所爱,仅仅因为知道蓝苹的往事,也在“文革”中遭到她的挞伐。
  郑君里和赵丹知道蓝苹的往事太多,自然在劫难逃。抄家之后被投入狱中,郑君里屈死于冤狱。
  顾而已,“六和塔婚礼”中的一个。要整掉他!
  于伶,“十?八”抄家“候补”名单中的一个。此人知内情,该整!
  史枚,当然该整。好在他蹲过国民党和军阀盛世才的监狱,一九五七年又划为“右派”,整他不难。
  章泯,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就在眼前,就在鼻子底下,太容易招惹是非。不过,他是“走资派”、“三十年代黑线人物”,何况北京电影学院的“主义红卫兵”的“造反精神”是闻名北京的,整他也不难。哦,终于在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把他整死了,了却江青一桩心事。
  最令人震惊的,是秦桂贞向我讲述的故事。①
  ①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六日采访于上海。
  秦桂贞,不是“走资派”,不是“三十年代黑线人物”。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妇女——解放前当佣人,解放后在幼儿园当保育员。成为“旗手”之后的江青,本来早已把阿桂遗忘。
  一九六八年二月,张春桥密报江青:“上海的红卫兵在找一个保姆了解你过去的情况……”
  当时,张春桥只是听他手下的密探的汇报,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他并不知道那个保姆是谁,住在什么地方。江青一听,心中一惊:她马上意识到那保姆是秦桂贞!
  当年,蓝苹跟唐纳之间的“武斗”,蓝苹跟章混的同居,阿桂一清二楚。如果红卫兵从阿桂口中知道这些,贴大字报,刷大标语,“旗手”的脸往哪儿搁?
  一个电话,江青就把肥头大耳的空军司令吴法宪召来。因为上次江青通过叶群,委托吴法宪指挥上海的“十?八”抄家,干得很不错,这一回,她就直接找吴法宪,当面交办重要任务了——尽管这次的任务,又与空军业务毫不相干。
  “是这样的,你赶紧派人到上海去,给我找一个人。”当年的蓝苹,如今耳提面命,向堂堂空军司令发号施令了:“这个人的名字叫秦桂贞,人家喊她阿桂。三十年代,我在上海的时候,她照料过我的生活,知道我的一些情况。这个人长期被上海市公安局里的坏蛋控制利用,可能泄露过我的机密情况。听说,最近又有人找她调查。这个人不能放在外边……”
  “我马上派人把她抓来!”吴司令到底是个明白人,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他听出了江青的意思。
  “不过,我们多年没有联系,我不知道她现在住在上海什么地方。”江青说道,“你派人到上海,注意不要惊动上海市公安局。你要秘密调查,秘密押送,把她抓到北京来。在她手头上,可能有我的一些照片,一起拿来。”
  “我用飞机押送她,又快又保密。”空军司令手底下有的是军用飞机,充分发挥他的“空中优势”。
  江青想了一下,授予锦囊妙计:“不要明火执仗,不要当场逮捕,你借我的名义,如此如此,她一定会言听计从,乖乖地来北京……”
  吴法宪连连点头,领命而去。
  吴法宪找了一个姓张的心腹,面授机宜。此人坐了专机,来到上海。由于江青关照过,在上海市公安局里可能还隐藏着坏蛋,那人只得自己设法在茫茫上海滩寻找秦桂贞。
  秦桂贞调换过好几个工作单位,况且已于一九六七年退休,单身一人,住在某处一间小屋里。她是个小人物,不像郑君里、赵丹那样好找。
  姓张的在上海查了三、四天,这才查明秦桂贞究竟住在哪里。
  三月二日这天傍晚,作为里弄干部的秦桂贞,正在安排几个红卫兵的住宿。忽然,一个四十来岁、留着齐腮短发的女人,前来找她:“你是秦桂贞阿姨吗?”
  “是的,我叫秦桂贞。”
  那女的拿出一张纸头说:“我是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这是介绍信。”
  秦桂贞原是文盲,眼下也识字不多,看着那纸头上盖着红色圆形大印,猜想那介绍信不会是假的。
  “什么事?”秦桂贞问。
  “请你跟我去,到市革会,有点事情。”那女的答道。
  秦桂贞随着她穿过热闹的南京路,见僻静处停着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那女的带着她上了车。
  秦桂贞已经五十四岁了,还没有坐过这么漂亮的小轿车。她在揣测着,市里有什么要紧的事找她呢?
  风驰电掣一般,那小轿车左抹右拐,驶入幽静的所在,停在一幢小楼前。
  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那个姓张的满脸堆笑,请她坐在沙发上,说道:“秦阿姨,北京首长想念您,托我问您身体好!”
  秦桂贞一听,心中顿时豁亮:那“北京首长”,当然就是当年的蓝小姐,今天的江青。
  姓张的又紧接着说:“北京首长派我来,接您去北京住几天,好不好?”
  “什么时候动身?”
  “今天晚上就走!”
  事情这么突然,秦桂贞毫无思想准备。好在她孤身独居,无牵无挂,要走就走。
  她想了一下,记起今天是星期六,便说:“明天是星期天,如果我今晚走,我要跟陈阿姨说一声,因为我向来是在她家过星期天的。”
  “陈阿姨是谁?”
  “她是我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同事,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家离我家不远。”
  姓张的一边记下陈阿姨的姓名,一边说:“北京首长关照,您去北京,不要告诉任何人!您赶紧回家收拾一下,马上就走。北京比上海冷,您要多带些衣服……”
  小轿车送秦桂贞回家,那女的陪着她。
  事有凑巧,秦桂贞刚刚进屋,陈阿姨来看她了。那女的催秦桂贞快收拾,快走。
  “你要出门?上哪儿?”陈阿姨问泰桂贞。
  秦桂贞支支吾吾,未敢答复。她只是说,身边总共只剩三角钱了。
  陈阿姨立即掏出四元钱,借给她。
  “后天发工资,你替我领一下。我出门的消息,谁也别告诉。”秦桂贞对陈阿姨说完这句话,就出门走了。
  秦桂贞做梦也想不到:她前脚刚跨出家门,抄家者后脚就来了,把小屋里所有的照片和有文字的纸片抄得一干二净,全部带走。
  那个完全无辜的陈阿姨,由于目击了秦桂贞离家的一幕,被作为“反革命”遭到审查!
  夜空像锅底一般乌黑。小轿车把秦桂贞送入上海军用机场。一架专机在那里等候。
  秦桂贞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当她走进机舱,那个姓张的穿着一身军装,早已坐在那里了。这次飞行,总共只有两名乘客——她和姓张的。
  北京的天,也如同墨染一般。专机在一片黑暗中降落。
  早已等待在机场的小轿车,把秦桂贞送人空军招待所。
  秦桂贞独自住在铺着红地毯的房间里。她向来睡硬板床,因不惯弹簧床,只得躺在红地毯上过夜。她向来做惯了,一下子闲得无所事事,双手不知搁在什么地方好。
  她帮助服务员扫地、倒痰盂、冲刷各处的抽水马桶。
  她盼望着蓝小姐早日“接见”,以便可以早点回上海——她过不惯这种“红地毯生活”。
  终于,三月六日,几个军人来了,说是“首长”有请,要她带上东西走。
  这一回,接她去的不是小轿车,却是一辆军用卡车。她刚坐定,两个军人立即分坐在她的两侧。
  卡车开出了北京城,在郊区公路上开了很久很久。
  高墙铁门,到处是岗哨。这是什么地方?
  她的鞋带、裤带全被没收,换上难看的黑色的衣服。
  她的头发被剃掉,只在头顶留下一小撮。
  她被单独关进小小的水泥屋里,窗上钉着铁条。
  她这才恍然大悟:她被抓去坐牢了!
  关押她的地方,便是秦城监狱——关押要犯的场所。
  她的罪名,是“首长”定的——“特务”!
  天哪,她怎么会成为“特务”?
  她,常州乡下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姐妹兄弟六个。母亲生下她的那年,乡下发大水,没办法,母亲到上海给人当奶妈,她是靠米汤、稀饭喂大的。
  才十三岁,她就到上海许家当佣人,刚到许家的那天,天那么冷,她却赤着脚,连双鞋子都没有。吃饭的时候,她光吃米饭,什么菜也不吃,使许家惊诧不已——她在乡下向来吃南瓜、山芋当饭,如今能吃上大米,在嘴里打个滚就吞下去了,还用得着吃什么菜?
  她一直在许家当佣人。后来,蓝小姐成了许家的房客。
  她看到蓝小姐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出于同情,她瞒着东家,给蓝小姐送饭送菜……
  她万万想不到,这个蓝小姐成了“大人物”之后,竟恩将仇报,忘恩负义!
  她是“特务”?她怎么会是“特务”?
  纯朴、善良的她,说什么也想不到,蓝小姐成为“旗手”,会变得那样心狠手辣;
  她记得,当蓝小姐临走的时候,她送了一本照相册。蓝小姐当即送她照片留念,还说“将来我有出头之日,一定好好报答你”(其实阿桂并不要什么“报答”);
  她记得,一九四六年二月,她忽然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里面有一张蓝小姐抱着孩子的照片。她不识字,请东家念给她听,才知道蓝小姐改了名字,叫江青。那孩子叫李纳。信是蓝小姐从延安到重庆看牙病的时候,从重庆寄来的。东家读罢信,千叮万嘱,叫她千万别声张;
  她记得,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的时候,她在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