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扛挺机枪到南宋 >

第39章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39章

小说: 扛挺机枪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连续收复三座县城,几乎没有费一点儿力气。一听说赵善良的大军开回来了,那些投降了元朝的官兵和财主的兵勇都惊慌地狂呼:“机枪神军打回来了,机枪神军打回来了。”马上开门反正。
  我们对投降过的人采取了优待的,既往不咎的政策,只派少数士兵留下监督。十天后,我们到了陆河。
  陆河城门紧闭,城墙上刀枪如林。
  我和王东提,辛若是骑着战马远远观察。
  陆河在当时是一个府城,人多城坚,据进过城的郊外老百姓们讲,陆河城里驻扎着两多千元兵,他们是汉兵。
  “汉兵?也是我们的人?真是遍地汉奸啊。”我感叹地说。
  “非也,将军,元人把中原的金,夏,汉人称做汉人,把我们大宋百姓叫南人。”辛若是纠正道。
  我醒悟了,“哦,是汉兵,不是南兵,不是新附兵,那他们的战斗力一定要强,我们得打上一打费点儿力气了。”
  派出了一名士兵,他在两个当地百姓的带领下举着白旗向城门口走去。我们认真地观察着。
  果然不出所料,元兵射下来一封回信,狂妄地宣称要和我们决战。
  辛若是高兴地说:“将军,这太好了,我们马上就打!一定能轻松打败他们!只要他们出城一步,我们就赢定了。”
  王东提不服气地说:“这帮人都是老兵,经验丰富,我们兵力相当,不可轻敌!”
  想了想,我在马上草草回书:半个时辰后应战,请贵将军务必努力!
  我们的军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护理少量的缁重粮草,一部分人看守护卫炮营,一千人的战斗搏击阵势显得有些苍白。
  我命令部队迅速展开,占据一定的地势。
  王东提提醒我:“将军,你往后些,剩下的事情就用不着你操心了。可是,将军,你不是说我们要骚扰敌人锻炼部队吗?和敌人硬碰硬会把
  我们这点家底都打光的。“
  辛若是不屑一顾地说:“都统大人早有定案,我们一定能大获全胜,还伤不了几个人!”
  王东提说:“哪有恁美的事!”
  我制止他们的争论,详细地交代着:“现在城外的开阔地不小,够我们四五千人摆设,王将军,你带好这一千人的大阵,怎么防范敌人的猛冲怎么防止他们的箭弩伤害你要安排好。辛将军,你带领我们全部的一百名骑兵在东侧翼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敌军溃退就发起追击,最好能抄到城门口夺取它,断了敌人的后路。”
  我亲自把炮营的十五门大炮调到大阵后面,正前方五门,向西侧五门,东侧也放五门。幸好天晴了些,昨天我们又刚刚暴晒一阵,火药干得很。炮兵们安装调试好,然后只得敌人来送死。
  我揣测着敌军守将的意图,难道他不怕我们的机枪威胁?他不知道我们的大炮厉害?难道他在这里设下了什么圈套?
  半个时辰之后,陆河城门洞开,大队的元军骑兵在前开出来,后面是步兵,他们个头平均要比我们的士兵高半头,显得精神强壮,旗帜很多,身边的老兵说:“将军,他们是探马赤军。”
  探马赤军是蒙古人的前锋部队,机动灵活的快速反应部队,也是精锐部队之一,最初全由蒙古人组成,后来才吸收其他部族士兵,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和机动能力还是一流的。
  老兵的话让我有些沮丧,要全歼敌人是不可能了,元将敢出城迎战的原因恐怕也是这一点吧?
  对面摆出一千人的骑兵大队,后面是一千左右的步兵方阵。旗帜招展,马声咻咻,威严的阵势显示出元军的训练有素和军纪严明。
  元军作战的特点我比较熟悉,因为文天祥和陈述之不断地给我讲解,我也虚心地请教老兵老将们,各营还专门派出教官给所有新老战士们讲解这些,以期战士们知己知彼。
  敌人发起冲锋了。步兵大队没有动作,只有骑兵队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他们拉开距离,扩大着正面,三五个一组,行进中自然而然地中间慢两边快,形成包围之势,两翼的骑兵迂回包抄,成为巨大的U字。他们离我们有一箭之地,骑兵的速度异常惊人,几乎马上就要压到我们的兵阵里了。
  我们的前沿兵阵也开始变化,这是早已演练好了的,中间的战士往两翼收缩,加强它的防守能力。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有战术的支撑点吧。
  辛若是的骑兵一百人是我们的宝贝疙瘩,他们一见元军冲击就赶紧往边上逃开,避免硬战,然后更大地迂回向陆河城门。
  元军预期里的箭弩射击开始了,他们的箭雨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战士覆盖住了,我这边也承受了一些,卫士赶紧用两面盾牌遮挡我。我看见尽管战士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还是有不少的人受了伤,一些箭猛烈地扫过盾牌,滑到地上,一些轻型的小弩穿进盾牌,只露出短短的尾巴。
  箭雨之后,元军远远的退避了一些,观察着我们。
  这是很奇怪的,我一想,哦,这是元将在试探我们有没有机枪。
  我军没有大规模反击。只有聚集到两侧的步兵阵势里不断地准确地发射一些强弩,多数的战士保持着盾牌防护的姿势,紧跟他们的是两排长枪兵,远远地伸出枪头,往里面再是盾牌兵,盾牌和长枪交相辉映,把步兵的防守力量发挥到极点。
  我们的两大步兵群里有十几个强弩,他们准确的射击使远处的元军骑兵不时惨痛地栽下来几个。
  元军依靠的不是强弩,而是小弓小箭,这和他们的闪电式进攻的战术相匹配。
  几个零星的骑兵试探着靠上来,马上被强弩准确地射毙,有一支弩箭甚至穿透了一个士兵的身体,宋军一阵欢呼。
  我们的步兵弓箭手保持克制,隐蔽着神秘的毒箭。
  元军习惯性地在周围游动着,他们真象一头头恶狼,远远地盯着猎物,一有机会就会猛扑上来。
  相持一会儿,元兵的步兵开始缓慢地发动,在少数中央骑兵的引导下向我们压迫,他们神情冷酷,弯刀闪亮,用一排排巨大的盾牌保护自己。
  步兵一动,就说明元兵的将领下决心大干了。
  果然,元军的步兵队伍里发出了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金鼓和鸣,士兵们野兽般地呐喊着,潮水一样向前涌。接着,骑兵队开始猛冲,再一次向我军阵地发射密集的箭雨。
  我身边的卫士有一个新兵,他紧张得啊地叫出了声。
  老实说,我也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独自带兵打仗,以步兵主力对骑兵主力从兵种上讲是大劣。
  机枪!我非常怀念机枪,可是……
  我军的大阵几乎收缩成两翼的两个大圆形阵势,互为犄角地支持着,忍耐着。
  两军接近了,一大股元兵闯到了我们大阵的中央,把我们的两大圆形阵势分割,两翼的元军骑兵也紧紧地逼迫上来,缠绕住我们的步兵圆阵,白热化的战斗马上开始。
  “放他们再近点儿!”我咬着牙说。
  就在前锋士兵白刃战开始的一刹那间,元兵的骑兵和步兵大队都密集地压上来,我把手里的令旗一挥,身边的号令兵们就猛地击鼓敲锣,同时,北边正迎着元军步兵主力的大炮点燃了。
  轰!轰!五声惊天动地的炮响,把元兵密集的冲锋队吓得停顿了一下,然后就被打出五个大窟窿。
  我的炮兵阵地设在步兵阵地的后方很近的位置,中间的空地就是留给元军钻的,人群密集正好发挥炮火的效率,一些元兵当场给炸得晕头转向,鬼哭狼嚎,缺胳膊少腿的残兵在五个弹着点上仆倒了一片又一片!
  我们没有使用石头和铁片的实心弹,而是装了满满的炸药混合了铁石的众多小片块儿,一炮下来,满天铁石飞舞,霰弹形成巨大的杀伤面,
  凡是被罩着的元兵非死即伤!
  元兵见识过金人的震天雷,可是那是在城墙上往下抛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笨拙的,主要用于号令的大炮也能有这样的效力,好象遭受了一场冰雹巨灾的袭击,一下子就蒙了。
  我们东西两面方向的十门大炮也准时开火,把两翼气势汹汹冲上来的元朝骑兵队扫倒了一大片。
  震天动地的炮火把元军打晕了,那些战马纷纷转身逃跑,骑兵们怎么也控制不住。步兵们呆了一呆,士气和精神立即崩溃,哗地一声就溃退回去。
  这炮火声也是给步兵的进攻信号。隐匿在盾牌和长枪兵阵里的弓弩手立即快速地发射淬过剧毒的箭弩,一阵箭雨猛烈地盖向元兵。
  箭毒木固然毒性不小,可是在研制过程中我们还是强化了,我们经历了三道工序才算完成,先把制成的箭头浸泡在毒汁里三天,然后取出晒干,第二次再泡进毒汁里浸染,我们这一次用的毒汁是经过提纯后的,毒性更强劲。晒干之后还要经历一次涂抹,我们把混合了蛇毒等的综合毒药抹在箭头的附近,这是实验中摸索出来的。不过,因为太过繁琐,一部分的箭只浸泡一次,那就是用提纯过的箭毒木的毒汁。
  我们试过,这批箭真正是见血封喉的毒物!
  毒箭雨追逐着元兵,把他们一一拦截在灼热的土地上。一群群的元兵短促地哀叫着,象冰雪消融和坍塌。
  真过瘾!
  我们赶紧填装第二次打击的炸药。
  就在元军退出一些距离后,又遭到了我们的猛烈炮火覆盖,无数的元军倒在血泊中。
  我们的步兵队开始松动,一排一排的盾牌兵,长枪兵和弓弩手的组合队伍紧张有序地向前追击了。一阵阵毒箭残酷地追逐,吞噬着敌人。
  元兵逃奔到城门口时,遭到了我军包抄的骑兵小队的毒箭欢迎。他们一看没有办法进城就惊慌地向两边逃窜了。
  远远的,我清晰地看到,辛若是的骑兵小队打出鲜艳的军旗没入城门里,接着一闪,就插上了城楼前的城垛上。
  炮兵阵地上,人们蹦啊跳啊的,高兴疯了!
  横冲直撞 二章 意外收获
  (起6T点6T中6T文6T网更新时间:2006…9…5 23:11:00  本章字数:4334)
  高大的城墙上垛口累累,均匀规则,墙跟儿的巨大砖石上血迹斑斑,一些杂乱种植的浓郁的樟树林从城门边儿一溜儿伸出长长的枝叶,树下野草茂密,夹杂着细长的荆棘。还有不知道什么树非常非常地高,从城墙里都可以无遮挡地看到它的树冠,上面开着一些红色的耀眼的花儿,也挂着不少绿色和黄色的长荚形的果实。护城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河坡里簇生着水芹,有些河段有鲜嫩的芦苇丛,在宽阔的水面上随风摇曳,蒲草绽开了简单的叶子,从中心抽出褐色的,棕红色的棒状花絮。
  南城门外有两个瓮城,象两个高台或者说是碉堡,不过样子很破败,元军是攻击型的建军战略,对城防不是很关心,它们已经废弃了。崩裂的土块就堆在台基边,使三丈高的瓮城中部深深地凹了进去,有一种随时随地都可能倒塌的危险。
  两面元军的虎威军旗从城上栽下,一面在护城河的河水里随波逐流地漾着,一面覆盖在一个死马的肚子上,那死马的主人则扑在地上,头钻在草丛里,仰天而卧,翘着一条腿,脚上是坚硬的黄色的皮靴,还有一些元兵的尸体零零星星地在宽阔的城外野地里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倒毙着,身上纷纷地穿插着一些箭只,几十个战士正在逐个收拾着,箭拔了还要用,尸体则人道地抬到坑里埋了,(大热天的,不埋起来还真有瘟疫的危险)凡是中毒箭而死的敌马堆在一起准备将来剥皮用,伤马拢集到另一处。
  战场上已经基本安静下来,能逃的敌人已经逃远,跑不动的敌人已经就俘,受伤的活者很少,中毒箭的人几乎不能幸免一个,在短暂的交战里被刀枪所伤的元军也不多,但此起彼伏的重伤者的呻吟声或短促或绵长,还是很吓人,有一股二百多名元军的步兵队伍被我们的骑兵快速分队堵截擒获,垂头丧气地排着混乱的队列往城门口儿押解,几个俘虏扛着打成捆的兵器艰难地走着,俘虏们的脸色很难看,眼睛狡诈地不时偷看战场两眼,试图寻找那些发出巨大声响,造成巨大伤亡的炮火,一个满脸胡须的老兵干脆向我们的战士打听。我军战士骑着马扬着鞭儿,排成两排,夹着俘虏行进,得意洋洋地吆喝着:“快!走快点儿,谁跑我就不客气了!还有你!哪有那么多的废话!”当俘虏们走来的时候,一些正在忙着的我军步兵则停了手里的活计,眼睛跟着俘虏看,神情里充满了骄傲。当俘虏的队伍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城里城外已经跑出了许多的百姓,他们有些怯生生的,又很好奇地围观,老人孩子和青壮年都有,一些妇女也悄悄地混在人群中。队伍一近,这些人慌忙向两边更宽敞地让开。
  进了城,张贴安民告示,派些战士到街上收拢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