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H文电子书 > 人从那里来 >

第23章

人从那里来-第23章

小说: 人从那里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人解:其一说,我国古代以“夏”为名,因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其二认为,华夏为历史上的夏族,因自然环境的变迁,夏族也相应地向四处迁徙,东迁中原的称“东夏”,西迁甘肃的称“西夏”,原地不动的称“大夏”。而中原土地肥沃,人口集中,东夏即是华夏。
  其三是以文化高低而定,文化高的民族称为“华”,文化高的周礼地区成为“夏”,合起来就是华夏。反之,文化低的四方而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华夏文化也就是代表中国本源的始文化。中国的始文化应从三皇开始。
  据文献载,三皇之首的伏羲,在南陀山和湔山寻找到规木和楛木,制成弓箭。又受到蜘蛛网的启发,用绳结网,大网可以网兽网鸟,小网可以网鱼网虾。从此改善了狩猎方式,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此时,伏羲见天下大治,民众喜悦。便调六律、五声、八音,创下了《驾辨》、《劳商》、《凤来》、《立基》等古曲,使中国始有音乐。
  先民在劳动中本就有抑扬顿挫的呼号,伏羲创造的音乐旋律恰好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于是人们弹起了瑶琴、唱起歌,开始了弦歌千扬、诗情逸唱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民族文明肇始,就以优美浪漫的音乐诗歌传承后世。后来编纂的风、雅、颂便是先民遗留下来的辉煌灿烂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再之后的楚辞、汉乐府、晋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继先祖遗风发展创造出来的。
  伏羲的另一个贡献是他98岁时在渭水创造出的高智慧哲学理念:易理、太极、八卦。后经周文王演译成《周易》。
  《周易》、《诗经》、《书经》,就成了中国古文化的支柱。
  伏羲不愧是中国的三皇之首,他在人类的初期文化中就能创造出这样高智慧的哲学理念,在人类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的近万年的繁荣昌盛,尽管这中间断断续续地产生过战乱和暴政,毕竟无伤大局。纵观世界上不少文明古国(如巴比伦、赫梯、亚述、波斯、罗马等),在盛极一时后都已消失,只有华夏儿女受伏羲文化的教化,盛时会克制自我,弱时能自强不息,养成一个崇尚道德、思想峻极、境界高远的民族和具有宽厚、和平、仁道、尚礼的国风。
  华夏文化的分支陶文化,也是伏羲时代管陶氏发明的。人类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家庭的建立,更是伏羲的妹妹,也是三皇之一的女娲倡导建立起来的。
  华夏文化始于伏羲时代,其后传承十五世,直到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数千年的太平盛世,无不与华夏文化内涵有关,公元前,到了春秋战国,可谓是一个奇妙无比的时期,生产力在战车的呼啸中进步,文化也在刀光剑影的间歇中繁荣。历史在这里为炎黄子孙的各色能人、哲人、文人、贤人、仁人乃至圣人,提供了一个奇特的空间,于是炎黄子孙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后无超越的绚丽灿烂的文化奇迹,中国的诸子百家在这段时间里诞生了。如思想家的申不害、尸佼、告子、环渊……儒家的孔丘、孟柯、颜回、仲由、曾参、冉雍、卜商、言偃、冉求、颛孙师、荀况……道家的关尹、老聃、田骈、庄周、列子、杨朱、庚桑楚、文子、填到……墨家的墨翟、禽滑厘、高石子、高何、县子硕、治徒娱、公尚过、弦唐子、耕柱子、魏越……纵横家的鬼谷子、苏秦、苏代、张仪、公孙衍、端木赐、陈轸……军事家的田穰苴、孙武、吴起、孙膑……名家的邓析、尹文、惠施、公孙龙……法家的卫鞅、李俚、韩非……阴阳家的邹衍、梓慎、裨灶……冶炼家的欧治子、干将、墨阳……文学家的屈平、宋玉……天文学家的甘德、石申……水利学家的白丹、李冰……相马家的伯乐、九方皋……医学家的扁鹊……农家的许行……鉴别家的卞和……木艺家的鲁班……工商企业家的猗顿、郭纵、卓氏……都为华夏文化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中国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之邦。笔者敢说:中华民族的华夏文化绝不落后外来文化!但无论是西方的历史学家或中国当代的历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或《上下五千年》,几乎都将埃及作为文明史
  的开端。西方人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历史短,没有古文化可言。因此将古埃及文化列为文明之首,中国的现代历史学家本身就生活在文明古国里,华夏文化并不比古埃及文化出现晚,怎么可以忘却华夏文化也嚼西方人剩下的馍呢?君不见同是近5000年在浙江出土的中国艺术品,比埃及古文化逊色吗?为什么自己明明是东方的中国人,非要唱西方的调呢?再有:因埃及有金字塔科学家便推断埃及是首先与外星人接触的民族,同是近5000年,中国的三星堆文化(在今天的四川省广汉南兴镇)出土的青铜器人头偶像为什么酷似今天所知倾斜的大眼睛、颀长的大耳的外星人形象呢?难道在4500年前至5000年前,外星人只接触了埃及人就没有接触中国人吗?否则三星堆文化中的这些青铜偶像是凭什么想象出来的?4500年前的三星堆人的想象力能与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外星人”形象不谋而合吗?是不是当年的外星人曾在三星堆人面前自诩为神呢?
  如果仔细挖掘,中国的古文化绝不落后世界任何民族!但使笔者不解的是:现代的中华儿女中有一批自诩为文化人的人,他们一旦谈及人类起源时,便大谈特谈英国人发明的猿猴变人说,忘了自己是龙的传人。说起世界大哲学家、大圣人时,张口便是苏格拉底、柏拉图,闭嘴便是亚里士多德,似乎忘了伏羲、老子、孔子。每每一说到造物主时,必要搬出犹太人的上帝耶和华来,而忘却了盘古氏。一旦谈到为人类带来火种时,必谈普洛米修斯,而忽略了燧人氏。如果讲到爱神时,必称那位身背箭囊的小娃娃丘比特(儿童能懂多少男女间的爱情?还是西方儿童早熟?),而不提及女娲氏。当谈及美的化身时,总要学着西西里岛和罗马文学,抬出那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维纳斯(难道只有失去双臂才算美吗?还是只有光屁股的才算美?),殊不知尚有超群绝世的美貌仙子嫦娥、织女和洛神。尤其是现代的小学生,宁可放弃学习ㄅㄆㄇㄈ,也要死记硬背ABCD。为什么一定要引用外来传说和学习外国字母为荣呢?还是能说出几个外国人的名字或说上几句洋话,就显得文化高、知识渊博呢?
  根据当前的英语已成了中国儿童必修的一门主课,大有成为中国第二国语的势头,有必要吗?如果考虑到有利于今后的世界文化交流,应该像当前美国人学汉语一样属于自愿型,不要搞强廹型!曾记否:当年被廹学俄语的孩子又有几人在未来生活中起到实际作用?几十年后在生活中难以找到发挥作用的俄语,早已忘掉多一半的人大有人在,这种学不致用的教育是不是在浪费孩子的精力和青春?当年主张普及俄语的教育使命似乎完成了,教育系统不再普及俄语而又改成英语了,谁敢保证若干年后会不会再普及联合国语?历史的教训要求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了,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这种崇洋媚外文化的熏陶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曾经领先的古中国在近二、三百年的科学革命和文化主流中,几乎找不到中国人了。华夏文化不是下等的奴文化,当今人士何必非要仰慕外来文化呢?莫非外国的月亮真是那么圆吗?
  10。对印度文化的思考
  印度古称信德(Smdhu),印地语称“婆罗多”,她是南亚次大陆的主要文明古国,由于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古人因“核大战”又缺乏文字记载几乎失踪了。印度考古学家拉·巴涅尔在印度河下游发现的核大战遗址摩亨佐·达罗及在印度河上游发现的同时代的哈拉帕古城遗址(如今均在巴基斯坦境内),才确立了哈拉帕文化。
  令人惊奇的是哈拉帕文化竟然超越了世界各地区的文化水准,在距今5000年前,两座古城不仅有城墙、谷仓、作坊、浴池、塔楼和整齐的街道,还有城市排水系统,更不可思议的是从他们使用的青铜鹤嘴锄上看,他们已经使用上焊接技术!然,这一切先进的文化都随着核大战消失了。
  历史学家只承认哈拉帕的文字雕刻、金属物品、石刻印章,却不愿触及到核大战的史实,因为再善于雄辩的人,也无法解释5000年前的猴变人是如何拥有核武器并使用的。
  奇怪的是哈拉帕文化后,印度才进入了神话与宗教的发展阶段。以梵天神为主的吠陀文化到婆罗门教的兴起,随后释迦牟尼和大雄的登场才改变了印度众多民族的精神命运。直到孔雀王朝统一了印度,佛教文化在印度才占了主导地位。
  首先是印度的文学掘起,《吠陀》、《梨俱吠陀》、《摩呵婆罗多》、《罗摩衍那》、《佛本生经》、《往事书》、《风神古史记》、《沙恭达罗》相继问世,在哲学方面常与宗教结合,出现了正统哲学六宗,即: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瑜珈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以及顺世派、阿什斐迦派非正统派别,宗教哲学的争论使人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值得让人思考的是: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文化为什么始终就没离开过“神”?
  四、史前艺术告诉我们
  在现代考古工作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史前艺术作品,它包括史前岩画、古代壁画、大地图画、陶器绘画、艺术圆雕,甚至陨石刻画等。这些作品虽然有时仅仅是勾勒出简单的线条,表现手法显得笨拙,艺术性还处于低级阶段,但它却是了解史前的百科全书,它都应该是反映作画者所熟悉的内容。如果用“猿…人进化论”的“科学”眼光来审视,就会出现另一种结果。不信?请看:1。有关“天外来客”的岩壁画
  古人对外星人的描述除了出现在各民族的“神话”记载中,也出现在大量的岩画中。如:1933年,驻扎在撒哈拉的法军中尉布伦南带领一支侦察队进入了塔里西山脉中的一个无名峡谷,在这荒无人烟的峡谷石壁上发现了大量的岩画。直到1956年他们才开始对这些岩画进行专门考察与研究,发现岩画中记述的是1万年前的景象。但其中有不少“圆头”人像,奇怪的是圆头像上只画有两只眼睛,却没有画鼻子和嘴,并且身穿厚重笨拙的服饰。当时他们一直不明白这些画的意思是什么?直到人类发明了宇宙飞船以后才发现,这些圆头人像与戴宇航头盔、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有着惊人的相似。塔里西高原属于现在的阿尔及利亚,这岩画上的圆头人是阿尔及利亚的古人吗?1万年前的猴变人连裤子都不懂得穿,能穿上宇航服吗?
  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众多岩 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有岩画300 多幅,其中近五分之三是人物像,在这些人物像中(贺兰山北侧六号点)有一幅惟妙惟肖、形态逼真的身穿宇航服的天外来客。这位客人的装饰与我们今天身着宇航服的宇航员相比,几乎是如出一辙。在山口北侧1号点的上部有一位头顶圆形天线的人画像,其下部还有一个头顶枝状天线的人物……这些岩画中是作画者凭空想象的人,还是他熟悉的人?谁又是画面人物的模特呢?
  在乌兹别克的费尔干纳发现的史前岩画中,画面上也有头戴圆形头盔的人物,他背上还背有一个很像当今宇航员离开飞船在太空中活动时使用的呼吸器。
  在尼日利亚的阿伊尔山区发现了许多石刻,石刻人物都是身穿着奇特的连衣裤,裤腿肥大,脚蹬当今飞行员那样的靴子,戴着装有天线的圆头盔。
  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些岩画中,刻画着“光的儿子”(是不是从发光的飞碟中走出来的外星人呢?),他们都是头戴着密封的宇航帽,身穿臃肿的宇航服。
  在中国内蒙古阴山发现的岩画中,也有一些头戴宇航帽的空中人物,在他们四周还刻有许多天体的形象。
  在意大利的布列西亚发现的史前岩画中,同样刻着两个头戴密封盔、身穿宇航套服的人物,手里还拿着不知名的“工具”。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乔洛特谷,发现有一段12公里长的壁画,经鉴定它是5500年前的作品,壁画作品中描绘了在太阳和月亮的上方飞有鸟、蛇、人和人与动物的混合体生物,它们的身体都同现代宇航员一样,十分肿大。
  浮雕,有一个人兽混合体的生物乘坐一只会喷火的“箱子”,飞过人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