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 >

第36章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第36章

小说: 还我河山之中华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一瞬间,他猛地一按炮钮,不足三十米的距离上,机炮的子弹拖着白光飞向敌机,浓烈的烟云腾地将这架包裹起来,王汉将飞机拉起来的同时,那架日本轰炸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下栽去。

    “哈哈,我打中了!”王汉正在得意地大叫着,忽然见自己左侧的机翼冒出了火花。

    “一号小心!”这时僚机驾驶员鲁功大声喊道。

    王汉吃了一惊,猛拉操纵杆,踩着油门,飞机就向右下俯冲了下去。

    这时他看到身后一架日本九六式战斗机凌空爆炸开来,原来是鲁功击中了那架偷袭自己的日机。

    由于飞机性能的差异,再加上数量还处于劣势,日本战斗机在刚开始还抵挡了一阵,在损失了十几架飞机之后,开始扔下轰炸机各自逃窜。

    王汉带着二团当然不依不饶,全力地穷追猛打,日本的九六式战斗机的最大速度才只有380公里,但日本飞行员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高超的驾驶技术还是大多逃了出去。

    这场在东台东北上空进行的空战以人民军击落敌人战斗机23架和轰炸机十二架,击伤五架,而自己仅损失飞机两架,其中一架还是由于在战斗中与敌击相撞失事引起的,我军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我军的飞机受伤的也有十八架,这是因为日本战斗机装备的是七点七毫米的机枪,而我军飞机却装备的是20毫米机炮所造成的,日本飞机装备的武器性能太差,几乎无法击落我军的飞机,否则,按实际架驶技能和经验,尽管我军的飞机性能要大大优于日本飞机,还是得有十五架左右的损失。

    而日本飞行员却十分吃惊于中国空军的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战术,似乎老行家遇到新问题。在仔细地分析了之后,他们才得出了结论,中国空军根本没有什么战术,纯粹是一种乱战,不过他们却为此头痛不已,因为根本找不到破解这种“战术”的战术。

    同时日本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中国飞机之间的差距,开始加快了新一代战机的生产进度。

    王汉率领二团的歼击机落地之后,陆航第一师全师轰动,一片欢呼。南通的某地,王汉先是受到了英雄的礼遇,接着庆功会变成斗争会。

    “大队长动作太猛,只顾自己打!”

    “指挥没战术,顾头不顾尾!”

    “还有,打下敌人飞机后洋洋自得,失去警惕性,差点让日本飞机击落!”连鲁功都开始对他进行攻击,这让王汉哭笑不得。

    不过,不管怎么说,二团还是荣立一次集体二等功,其中有十六人荣获二级金鹰勋章。

抗日战争篇 六七、台海间的准备

    日本人现在进行着两线作战,它大约在北米部署了二百五十多万的兵力,在南洋一线布署了大约七十万的兵力,在中国大概只有一百二十万人。另外它还装备了大约四十五万的满州军和三十万的新罗仆从军,日本方面现在已经深深感到了兵源的不足。

    台湾方面,日本现在只驻扎着两个正规师团和一个守备师团,另外有五个以台湾人为主组成的混成旅,总兵力不足十三万人,在此情况下,我军开始了进行登陆作战的准备。

    华北及山东方面,日军基本已经没有了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的能力,在察哈尔,我军第二和第八集团军已经攻占了张北一线,直接威胁着日军平津一带的安全。鲁南一线,我军已经收复济宁及兖州,保持着对济南一带和连云港方向的压力。

    在现在的情况下,日本加快了在南洋的军事行动步伐,山下奉运率第25军横扫整个南洋,并占领了荷属南洋的大部分地区,不过,由于荷兰人在临撤退时将南洋油田的所有设备全部炸毁,日本人现在还是无法恢复生产。

    到七月份日军第25军所属第九师团和一一三师团已经攻入英国设在缅汀洋广的殖民地总督府,并开始由曼德勒一线向孟拉湾一带急速进军,英军十几万人现在和日军五万多人就好象在赛跑,英军逃得快,日本人追得也不慢。

    妈的,这叫什么事?十二三万人让人家跟撵鸭子似的赶得到处乱跑,英国人也太草鸡了点吧,况且日本这两个师团里还有一个是预备师团!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十几万英国兵竟连兔子都不如,他娘的,是不是这些年在东南一带作威作福贯了,连枪也忘了是该咋放的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八月底,英国人一直逃到了印地境内,在恒河与布拉马普河一线构筑了防线,靠着宽阔的河水这才总算是挡住了日本人的进攻步伐。

    没有办法,我只好将进行换装的第九集团军抽调回了云南,同时将第三集团军调往了北圻,又将这两个集团军换下的装备从预备役抽调了九个师组建了第十九集团军驻防在广西南部,作为南线作战的预备部队。

    作为渡海作战的准备,我将晋南的第十集团军和苏北的第十八集团军已经调到南方一线,第十集团军进入到浙江一带,而第十八集团军进入福建。

    在后来的训练中却发现第十集团军由于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并不惯于海上作战,倒是在南方执行防卫的第十四集团军更适合在水上作战。第十八集团军做为全军唯一的一个重装甲集团军在后续作战中将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稍后拟定的《台湾战役作战纲要》中第一批执行抢滩登陆作战的部队还是选定了福建的海军陆战第三师和第四师。

    在建立登陆场后,第十四集团军将先行渡海,随后,由十八集团军渡海进行攻坚作战。登陆部队的运送及安全主要由福建舰队负责,同时南部的广州和北海舰队负责封锁海峡南部及高雄港,而长江舰队负责封锁鸡笼港和海峡北端。

    就在我积极准备进行台湾战役的时候,共和五十八年九月一日,德意志帝国突然对布兰德王国发起了攻击。

    九月一日傍晚时分,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一千多辆坦克和两千四百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德国军队势不可挡,布兰德人精心构筑的布德防线在瞬间崩溃,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是怎么回事。

    九月三日,英国和法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布兰德王国的安全,但是布兰德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这两个国家只是陈兵在德法边境一线,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

    虽然勇敢的布兰德军队以骑兵和步兵对抗着装甲部队,奋力抵抗,但最终布兰德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血肉之躯阻挡不住滚滚铁流。

    九月六日,布兰德政府逃离华沙。

    九月十七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路国红军进入布兰德东部,也开始趁火打劫。

    九月二七日,德军占领华沙,布兰德王国在复国二十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虽然东线战事形势千变万化,可是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布兰德,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虽然屯重兵于德国边境,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布兰德王国独自抵抗着两个大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予以形式上的谴责而已。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军攻占了布兰德大部分地区,“闪电战”震惊世界。

    而路国则趁机占领了布兰德东部,就这样一个国家就被另外两个国家强行瓜分,没有人会为一个弱小的国家出头去和德路两国去打一仗,唯一做的只是在口头上发泄一下不满!

    欧洲的战事让日本人更加象吃了兴奋剂似的来了精神,开始向米国在南太平洋的基地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九月十七日,日本联合舰队开始全力进攻密克罗群岛,米国海军则在群岛一线,且战且退,但却不时地出击一下偷袭一下,仅在米军突袭刚被日军占领的塞般港时,这一战就击沉了日军港内包括两艘战列舰在内的十七艘军舰。

    由于日本东太平洋的两大舰队一直被米国大西洋舰队和海湾舰队所牵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此时只能调遣太平洋第三舰队前去密克罗群岛支援,我的机会终于来了。

抗日战争篇 六八、偷渡

    在准备进攻台湾之前,我军就请了不少因不堪忍受日本人的统治而逃回大陆的台湾渔民了解详细情况,这些台湾渔民对此的积极性都挺高,不仅积极配合我军的情报收集工作,有些人还主动提出配合我军在台湾的先期侦察工作。

    而且我国福建等省沿海一带的居民与台湾大多数居民都有或多或少的亲戚,在这些渔民匠掩护之下,海军陆战第三师的两个侦察分队分别于八月二十一日和九月十二日进入台湾进行侦察,都安然无恙地返回了大陆。

    参谋部鉴于台湾日军兵力不足,海岸防备并不严密的特点,决定首先实施偷渡,在岛上预置兵力,以配合于定于九月二十六日发起的大模登陆作战。

    九月十九日中午时分,我军海军陆三师第七旅组织了两个加强营近九百人,只带着轻武器和通讯设备,分乘三十多条伪装渔船从福建莆田一带的一个小渔港悄悄下水。在六艘潜艇的护航之下,渔船航行了七十多海里,于次日凌晨三点十分,船队趁着夜色安然抵达位于彰化县南部浊水以北大约九公里的一个无人的海岸地带,并于天明之前隐藏于八卦山中的林间地带。

    首批部队的偷渡成功,使得我军对渡海登陆作战的信心倍增,同时也证明了敌人的防守确实十分薄弱。随即,总参谋部又组织了第二批偷渡行动,二十三日,陆四师三十一团除去重装备,共一千三百余人于凌晨二时又在同一登陆点成功地与陆三师的先头部队会合。

    这两次偷渡的成功,使得我军沿线各部队深受鼓舞,并成为后来登陆作战的典型战例。同日,总参谋部为了加强登陆时的突击力量,决定在战斗打响之前再派一批部队上去,于是第三批偷渡部队开始出发。

    这一批偷渡部队由陆三师第八旅组成,先后向台湾岛彰化北侧正面实施偷渡。第八旅除重炮部队及附属装甲兵外,共六千余人于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出发,分乘112只渔船,从泉州的泉水港起渡,预计在天明前抵达浊水河口一带。

    不料这一次出航由于途中遇到大风,潮水流向向北加剧改变,船队到了早上十一点二十分时,才抵达台湾海岸,部队陆续在偏离原规定较远的台中附近大约十几公里的地段上分散登陆。

    由于远离预定登陆点,岛上的前两批部队一时难以接应,加之所处地形利敌不利我,稍加犹豫或行动迟缓,便有被敌聚歼于滩头的危险。

    此时大多数部队也与第八旅旅指挥机关失去连络,于是基本上都开始了各自为战的状态。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军各级官兵奋勇向前,人人心目中抱着“枪声就是命令”的革命气慨,耳听目寻,自动朝着枪炮最为激烈的地段靠拢,使登岛部队保待了战斗力。

    船向的偏离,将第八旅二十二团三营的官兵们送到了台岛守敌正面防御能力很强的区域,这里大约驻守着一个中队的日军,而且有着比较完善的岸防工事,这使得他们经受了比前两批偷渡部队更加严峻的战火洗礼。

    在缺少重炮的情况下,三营在营长叶连生的率领下向敌人的设在滩涂上的碉堡发起了猛攻,朱方就是这时候涌现出来的一批渡海英雄之一。

    在三营登上海滩之后,受到了来自设在海岸上日本人的六个碉堡里的密集交叉火力的压制,如不迅速清除这些碉堡,部队将受到很大的损失。

    这时三营炮兵排长朱方迅速在海滩上的一块岩石上架起了一门六零迫击炮,这时候朱方平时苦练出来的炮兵技术发挥了极大的用处。在不到四分钟内,他居然连发二十四炮,并发发命中目标,将日军的六个碉堡一举摧毁。

    后来有些记者在写到这事时,对朱方的在此时的表现只能用“神奇”两个字来形容。

    二十三团一营被冲到了海滩一处断崖之下,在营长鲁继平的带领下,一营十几名战士硬是徒手爬上了十几米高的悬崖绝壁之上,一营全体借助绳索攀上了悬崖,迅速绕到了敌人身后出击,从天而降的人民军让日军的防御顿时大乱,一营配合旅部前后夹击,迅速消灭了顽抗的日军近一个中队。

    在靠近中湾一带,这里的日军派出了两艘二百多吨的炮艇,在敌人的疯狂炮击之下,我军有四条木船被其击沉,二十四团此时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此时二十四团七连长马玉廷率七连的四条木船集中了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