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贤后良妃 >

第54章

贤后良妃-第54章

小说: 贤后良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聪慧,远非奴婢能及也,”紫烟看了看才进来的花影,眼波流转间,却道,“原是有嘱托的,只如今看来,只怕娘娘也已将这嘱托之事俱已完成,今也不必再说了。”
  话虽如此,紫烟还是把赵怡的话一五一十的传给了楚窈,两相对比,果然和楚窈布置相差不远,只赵怡另说了叫楚窈不必装点得过于华丽,尤其是那招人的五尾凤钗更是不必戴了,便是太后有心为难楚窈,只怕也没得那个力气了,毕竟夏云景是皇帝,太后为了小小私心,坏了夏云景的布置,只怕离病殁也不远了。
  楚窈闻言点了点头,也不消吩咐,红珠两个自然收拾妥帖。故而最后,楚窈换了一身海棠纹的月华裙,罩纱上也用银丝夹着绣了海棠花瓣,月色映衬之下,行动间如月色流动,若神仙妃子入凡,静止时却又颜色沉静,不能瞧出端倪,可谓是极低调的奢华富贵了,也正与后宫第一宠妃之名相合,因怕叫这衣裳失色,故楚窈只用了看上去极剔透轻薄的水晶、琉璃等做成的饰物,更衬得楚窈仙姿袅娜,美非凡人了。
  楚窈又在水银镜前审视一番,仔细思索,才定下了妆容。旁的不消细说,只那唇上胭脂,色泽红艳欲滴,叫人望之可“亲”。
  紫烟见了楚窈这一身打扮,不由促狭道,“娘娘您这一身打扮,不知道要叫多少人魂牵梦萦呢。”
  “只叫那一个魂牵梦萦也就是了,”楚窈听了紫烟这‘别有用心’说赵怡等会对自己这身打扮念念不忘的话,便也‘意有所指’的回了只叫赵怡惦念的话来,又对红珠两个道,“你们过会儿都替我瞧紧了在场之人,回来与我好生说道说道,”这话出来,倒是玩笑意味居多了。
  偏这两个也是胆大的,对视一眼,也尊了令,又有花影也促狭的对着紫烟做了个鬼脸倒叫人忍俊不禁。
  饮宴之所,卿珏公主韩玉正等得有些心焦,抬头又见夏云景并赵怡一番先前百般阻挠之态,十分镇定,反倒是太后有些心不在焉,颇为奇怪,不免心中暗自计较。眼珠一转,便道,“方才说过淑妃娘娘要来,太后娘娘便有些心不在焉了,可见是极欢喜淑妃娘娘的,如今也过了这许多时候,不如叫个人再去请上一请,好歹叫太后娘娘没那么心焦。”
  恰是此时,便有人通禀道,“冯淑妃到!”

  ☆、第七十六章

  楚窈领着花影,正要从假山后头绕过去,却不防一抬眸间,从假山错落之中见到了那灯火通明处,端坐着的韩玉,楚窈一时不由得住了脚步。
  此处虽不是碧池,却叫楚窈又想起了许久之前在碧池所见。彼时楚窈因与筠妃有两分交情,关注点便大都在筠妃身上,但却并不意味着楚窈没注意到韩玉,昔年那个酷爱华美衣饰,高傲得自负到极点又深藏着自卑的女子。如今的韩玉与她相比,才是真正尊贵的卿珏公主,她看着夏云景的眼眸里,没有旧年那痴狂一般的爱意。
  楚窈停了片刻,便要继续前行,熟料假山前头一宫妃模样的女子捏着团扇与旁边交好的妃子咬耳朵,“我只道咱们那时已是一场大戏,想不到这新帝后宫如此简单,却也不比咱们当年逊色多少。”
  楚窈闻言恍然,这约莫是先帝的妃子了,今日宫宴,新帝妃子不多,凑不满,便把老太妃们请出来同乐了,只是这情形,总觉得有些眼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见过。
  那妃子闻言,便借了饮酒的空档,用袖子遮掩着,叹道,“可不是吗,淑妃那样受宠,我原以为贵妃之位这便定下了,如今看来,倒是未必。不过这一局,只要淑妃不自乱阵脚,总能得了好处的。”
  “帝王的愧疚与贵妃之位,大小不论,总比没有的好,”那执团扇的老宫妃悄声道。
  楚窈不由挑了挑眉,止住了想要上前去的红珠,从另一小径走了。
  “娘娘……”花影有些欲言又止,想了想,却又改了口,只道,“娘娘方才从那处走也无妨,如今已然到了门口,却又要倒回去绕远路,好在咱们在宫门外就打发了其他宫人……”
  “谁说我要倒回去绕远路了?”楚窈睨了花影一眼,又看了看已然想通什么的红珠道,“不过临时想起该折上一枝桂花,恰方才见了枝好的,便多留了一阵又有何不可?”
  花影还没搭话,红珠便笑言道,“还是娘娘想得周全,奴婢等是万万比不得您的。”花影听罢,也忙来附和,三人一时依言往回走了几步,挑了一枝桂花折下,正赶上前头派了人过来催,红珠便打发了那人先回去报信,自己与花影侍奉着楚窈在后头慢慢过去。恰至月门外,便听得里头报,“冯淑妃到!”
  听得这通禀之声,不论诸人先前有多少心思,便都在此刻一一停了,更有那韩氏,一时屏住呼吸,面上神色也不复先时活泼,反越发沉静起来,倒显示出了十分的天家威仪、公主风范,只那藏在桌下的手指紧攥着袖角,也只有那紧紧抿起的嘴唇,展现出她此刻不平静的心境。一时四下里俱是静悄悄的,就连那歌舞也被有眼色的内侍叫到了一旁候着,谁都知道这会儿的主角是淑妃娘娘,想出风头也要等上一等。
  一国宠妃当是何等模样?古时杨妃雍容华贵,又有赵妃媚态天成,而楚窈摒弃了常年子啊夏云景面前的娇憨天真,手中执桂,行动间又有月华交映,便好似那月中仙子,清丽绝俗,不似凡人,偏又在见了夏云景之后面色回暖,叫那仙人也坠入了凡尘,染了俗世尘寰。
  “妾见过圣人、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楚窈领着二婢盈盈拜下,还未礼成,夏云景便已遣了在赵怡身边伺候的紫烟去扶了楚窈起来,又因左右各坐了太后与赵怡,且太后身侧又坐了韩玉,故虽以左为贵,却也以客为尊,便在赵怡身侧另设一席,恰在韩玉对面。
  “淑妃身子不爽利,便不要饮酒了,恰底下进上了桂花茶,你便尝尝吧,”赵怡见楚窈坐下,便忙不迭开口,又叫底下人送上一早备下的桂花茶来。
  楚窈笑着谢了,浅抿了一口,便称赞道,“哪个心思这样精巧,也难为她能想到这样的法子制茶,”又对赵怡道,“今日若不是姐姐关心,只怕我还不知道宫里有这等好茶,只是如今叫我知道了,姐姐可不能就只叫我尝上这一星半点的,平白心里惦记得很。”
  “只你好这些,旁人哪里喜欢这许多的花茶,既已叫你知道了,自然少不得你的,”赵怡神色里颇有几分无奈。
  夏云景见状不免一笑,“皇后说得是,这样的口味,也只淑妃欢喜了。”
  太后见夏云景三人相处融洽,眉头不由拧了几分,只意味不明道,“我却不知淑妃还有这等嗜好。”
  楚窈一听太后这话,便不由心里一个激灵,来了。
  “淑妃是黎国冯氏女,恰今日家宴同请了卿珏公主,”太后面上摆出几分矫揉的慈爱来,“淑妃离家多年,想必也十分想念故土,卿珏公主初来我大夏,想来你们必能十分投缘。”
  楚窈在太后说话时,便看向了韩玉。若说此生楚窈重来,即将圆满,那她对不起的人,除了夏云景,也就只有韩玉了。不过人本来就是自私的,在韩玉和赵怡之间,楚窈自然是要选择赵怡的,原是想着此生不见,如今没得办法,却也已经见了,楚窈自然不再逃避,一双眼眸好似盈盈秋水,含笑看向韩玉,却被韩玉混合了了然、悲伤和爱意的目光看得心中一刺,却仍半点不避,到底,虚伪还溶于楚窈的本能之中,自私还是楚窈的人性弱点。
  “公主,许久不见,近来可还安好?”楚窈挂起一抹浅笑,似以往在冯府中等着韩玉从宫中来寻她品茗玩乐一般问道。
  韩玉闻言,面上神色一恍,却又以一种既怀念,又含着冷意的语气道,“我自安好,原先还惦记着你是否长乐,如今看来,却也不必了。”
  “自然是不必了的,”楚窈端坐不动,好似全然没听出韩玉话中深意,只感叹道,“旧年在黎国府中,这时天气已然渐凉,便有桂香缭绕,却也有满地金叶,也不知如今可还是旧年模样。”
  “淑妃若是思念故园,大可向陛下请旨,回黎国探亲,”韩玉亦是不动声色看了看夏云景,笑道,“看我,怎么忘了,你已然是大夏的淑妃,自古便没有宫妃回家省亲的先例,便是宫妃出宫,也不过巡幸、游猎和……废位落发罢了。”
  最后废位落发几字,韩玉竟没出声,若不是楚窈坐在她对面,旧年又常和她玩些唇语,只怕也看不明白。楚窈见韩玉如此表现,心中却慢慢放松下来,韩玉最后几字不曾出声,虽不乏人得见,但也没哪个人傻得当场说出来。
  楚窈自然乐得装作没看见,只道,“公主说得是,不过冯潇无功无德,是断没脸面开这先例的,”俄而又道,“若是公主,想必便是远嫁,也能回宫省亲的。”
  “你所愿?”韩玉突然正色问道。
  楚窈一怔,不由看了看上首三人,太后神色莫名,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倒是夏云景看楚窈看向自己,便打断道,“却原来淑妃与卿珏公主还是旧识。”
  “可不只是旧识呢,”韩玉轻轻动了动嘴唇,到底没再出声,若非楚窈习惯看她唇语,大抵也以为韩玉只是想说什么,却又临时咽回了肚子里吧。
  不过韩玉没说出声,便显得夏云景颇有几分尴尬意味了,好在赵怡接口道,“既然是旧友重逢,不如淑妃就以茶代酒,敬一敬卿珏公主吧。”
  “以茶代酒?也好,”楚窈还没应下,韩玉便已利落的饮了一杯,又给自己满上,动作利落干脆,颇有几分决然之意,“敬昔年天真年少。”
  楚窈唇边不由显出一抹苦笑,却又很快恢复,以茶盏邀敬,“愿公主长乐未央,”楚窈以衣袖遮掩饮茶之时,趁着衣袖遮了坐上三人,对着韩玉飞快的以口语道,只愿你我各自安好。
  楚窈不去想韩玉是否懂了,因为她知道,韩玉定然是懂了的,只因这之后的韩玉不再咄咄逼人,而是恢复了以往的娇俏高傲,把太后逗得十分欢喜,只差没当场发下懿旨,聘她为新帝贵妃了。
  如今离那日,已过去了半月,楚窈与韩玉再没见过,曾听过一句分离之语: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若真能如此,也是一件幸事,只可惜,半个月能发生许多事情,比如黎国使团被秘密扣押在大夏,不得离开。
  “娘娘,卿珏公主递了牌子,想求见您。”花影趁着楚窈心情好,小声禀报。
  楚窈原在打谱,闻言却是再也没了心思,不免搁置了,只叹道,“偏我对不起她,只我若助了她,又要对不起圣人,也罢,债多不愁,能解了她的也好,至于圣人……这辈子是还不清了。”
  良久,楚窈又道,“我这一路,万事有将军在前头,如今要自己顶上了,却偏生心软起来。”
  “娘娘您素来便是个好心肠,哪里岂止如今心软,”花影又道,“只是娘娘您可不能乱了分寸,一步错步步错,咱们如今,一个不小心,便是粉身碎骨的时候了。”
  “可不是吗,”楚窈看了看花影,“瞧我,整天闲了不动脑子,却还没得你看得清楚,前儿圣人新赏的琉璃,你且去挑挑,可有喜欢的。”
  “那奴婢就谢娘娘赏了,”花影也不推辞,直接应了下来。
  “你帮我回了公主,就说明日我请她赏桂,”楚窈见花影应了出去,不免有些心烦,却又突然自顾笑了,“明知道回去必是死局,偏你不愿赖活着,果然是恼了我,果然是该恼我的,也罢,走了也好。”

  ☆、第七十七章

  “可打听清楚了?那黎国公主到底给淑妃娘娘传了什么消息?”
  紫烟站在一四面透风的水阁里头打点,一名粉衣宫人就站在她近旁,远远看着,两人面上都带着笑意,低声私语,更添了几分景致。
  那宫人闻言,也悄悄回道,“那黎国公主看形势不对,且咱们又把她扣着,不能离开,便求到了淑妃娘娘头上,想叫淑妃娘娘帮她。淑妃娘娘心善,便应了黎国公主明日过来拜见,娘娘还吩咐明日要设宴款待黎国公主,约莫有几分践行酒的意思。”
  “便是想要回去,也不看看有没有那个命,”紫烟的声音里透出几分狠厉。
  而那宫人竟像丝毫不察,全然无任何疑问,反拉了紫烟的手,温言笑道,“她倒是找对了人,只是若她走了,只怕淑妃娘娘很要吃些挂落。”
  “那可未必,”紫烟摇了摇头,“岂不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打从利用了淑妃娘娘的愧疚之心,便注定必死无疑,不说圣人如何,将军便头一个容不下她,便是真离了宫又如何?保她一进黎国国境,便能没得悄无声息。”
  紫烟一时又笑道,“我的好妹妹,多亏你机警,不然她这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