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

第85章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85章

小说: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帝国长官开始,希姆莱就鼓吹保护具有所谓“高级价值”的人们的种族甄别条例和特别婚姻法。希姆莱甚至设立专门机构,让经过挑选的德国姑娘与党卫队人员生养子女,以此制造所谓“超人”种族。希姆莱签发致党卫队全体人员的命令(1939年10月28日),称“怀着深切的情感而非轻浮的情感成为参战军人的孩子之母是拥有优良血统的德国妇女和姑娘的庄严任务”,以及要求允许战争英雄重婚,所反映的也是这种企图。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发表啤酒店暴动纪念演说,遭遇定时炸弹的袭击。此后,戈培尔操纵的纳粹宣传工具宣称谋杀元首的勾当乃是“英国特工所为”,希姆莱则从荷兰境内绑架2名英国特工作为所谓人证,而真正的作案者艾尔塞则被关进集中营并在战争结束前夕被处死。


第九部分希姆莱(4)

纳粹集中营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的尸体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希姆莱的别动队跟在德军后面,开始系统地消灭苏联的犹太人。党卫队对“布尔什维克政委”的残杀尤其令人发指。在设置犹太人保留地的计划业已失败、马达加斯加流放计划遭到搁置、将欧洲犹太人放逐到苏联内地的计划亦因德军未能速胜而破产的情况下,1941年底,希特勒做出对欧洲“犹太人问题”实施“最后解决”(即灭绝犹太人)的决定。1942年1月,纳粹党举行万湖会议,研究“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希姆莱是实施“最后解决”计划的组织指挥者。为了灭绝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指挥建立了许多灭绝营,主要有:贝尔根—贝尔森灭绝营,索比鲍尔灭绝营,奥斯威辛灭绝营,特莱布林卡灭绝营,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切尔诺灭绝营和贝乌泽茨灭绝营。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兹南向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最后解决”欧洲犹太人,宣称“这是我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一页”。一般认为,在“最后解决”中惨遭杀害的仅犹太人就有约500万。


第九部分希姆莱(5)

德国保安总局局长海德里希    

  1942年5月29日,德国保安总局局长兼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执政官赖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轿车由乡村别墅驶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经特种作战执行局训练而由英国皇家空军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运动人员的袭击,后在医院因伤势过重而命归黄泉。希姆莱恼羞成怒,命令对此组织实施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利迪斯惨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境内靠近克拉德诺市的村庄。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国保安警察突然对利迪斯实施包围,禁止人们离开村庄。6月10日,该村年满16岁的男人全部被枪杀,儿童被押送至格内森瑙集中营,妇女被囚禁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利迪斯经焚烧和爆炸而被夷为平地。  希特勒不仅通过党卫队直接管理集中营和灭绝营,而且组建武装党卫队(即党卫军)以防范国防军、加强法西斯武装力量。  1943年8月20日,希姆莱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国内政部部长,权倾一时,进一步强化警察统治机器。  1944年7月20日谋杀希特勒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国防军被迫接受希姆莱为预备集团军司令。尽管缺乏军事指挥经验,希姆莱稍后又成为西线的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  到1944年末,希姆莱的党卫队和警察系统发展到12个主要行政机构:党卫队首脑总部、党卫队中央局、党卫队中央指挥部(下辖一般党卫队指挥部、武装党卫队指挥部)、“种族与人口调整”局、党卫队司法局、党卫队、人事局、保安总局(先后由海德里希和卡尔登勃鲁纳任局长,下辖人事、编制与组织处,行政—经济处,国内保安处和国外保安处,指挥国家秘密警察和刑事警察的保安警察处以及思想调查处)、民事警察总局、“经济和行政”组织、海斯梅约高级专员部、德国少数民族总局和负责强化德国国体的专员部。  1945年1月至3月,希姆莱出任德国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率部与苏军作战,进行垂死挣 扎。  在第三帝国濒临崩溃之际,希姆莱感到末日来临,开始寻求退路。1945年4月,希姆莱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卢伯克瑞典领事馆与瑞典红十字会会长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会晤,表示同意西线德军(包括驻丹麦和挪威的德军在内)向艾森豪威尔投降,实现单独媾和,以求在东线继续与苏军顽抗。希姆莱甚至梦想于1945年5月出面重新组织一个纳粹政府。希特勒得知其最忠实的追随者背叛自己的消息,狂怒不已,下令把希姆莱作为卖国贼予以逮捕,解除希姆莱的一切职务并将其开除出党。因而,邓尼兹政府中并没有希姆莱的位置。  纳粹德国土崩瓦解之后,希姆莱改头换面,身着陆军士兵制服,剃去短胡子,左眼贴上眼罩,准备潜逃。5月21日,希姆莱被英军俘虏。  1945年5月23日,希姆莱为了逃避正义的惩罚,咬破藏在口腔里的氰化钾胶囊而自杀。  (肖石忠)


第九部分希特勒(1)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法西斯纳粹党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生于奥地利的布劳瑙。父亲是个海关官员,脾气粗暴,经常酗酒并毒打孩子。母亲性格温顺,疼爱孩子。父亲比母亲大23岁。小学时期的希特勒天真活泼,遵守纪律,成绩优秀。后来在父亲的冷酷和母亲的溺爱中,希特勒逐渐形成内向、固执、富于幻想、放荡不羁、易于激动和暴躁的性格,学习成绩下降,但对德国历史和神话故事极感兴趣。日耳曼民族的历史激起他强烈的民族意识。1903年,其父病逝,全家靠母亲的劳作和遗孀养老金维持生活。1907年和1908年希特勒两次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均未被录取。1907年12月,其母去世。1908年2月,希特勒把妹妹交由同父异母姐姐照顾,自己则前往维也纳靠做零活或出售临摹画口,受到泛日耳曼民族党的影响。希特勒后来声称,“维也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学校。在那里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日后成了我一切行动的巩固基础。除了我当时打下的基础以外,后来很少再需要学习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而这种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就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并非基于人道的原则,而是仅凭最野蛮的斗争……假使你不奋斗,则你也就无法生存”。  1903年,希特勒来到德国的慕尼黑。1914年8月,希特勒入第16巴伐利亚步兵团服役。后来参加过伊普莱斯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因作战勇敢而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晋升为下士。  德国战败后,希特勒决定投身政治。1919年9月,希特勒奉陆军政治部之命调查慕尼黑的“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在该党集会上的发言引起其领导人的注意后,应邀入党,成为该党负责宣传工作的委员。1920年2月,希特勒在《二十五点纲领》中指出,所有日耳曼人应在强大的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废除凡尔赛条约和圣歇尔曼条约。4月,希特勒脱离军队,将“德国工人党”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根据德语“国家社会主义”的缩写字母读音而简称纳粹党)。稍后,希特勒为纳粹党组织了名为体育运动俱乐部的纠察队(1921年10月改为冲锋队)。希特勒采用字做党徽,亲自设计了红地、白圆、黑字居中的党旗。“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国家主义思想,字象征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1921年7月,他修改纳粹党章,改组纳粹党,确立了“领袖原则”,担任了党的主席,拥有独裁权力,从此“元首”就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1923年希特勒又将《人民观察家报》办成纳粹党报。


第九部分希特勒(2)

纳粹领袖希特勒的崛起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扣押巴伐利亚州军政官员,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经过次日同警察的流血冲突后,纳粹的首次夺权企图失败了。据说希特勒在与其同事讨论纳粹党今后的任务时宣称:“宣传,宣传,宣传。全部工作就是宣传。”希特勒被捕,判刑5年。但希特勒于1924年12月20日获释。他在狱中由赫斯帮助而著成《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是希特勒最重要的理论著作,集国家主义、帝国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对民 主主义思潮于一体。其中首次提出“生存空间”问题,认为德国生存的真正空间不是非洲,而是在东欧;而要征服东欧,必须避免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决不让欧洲出现与德国对立的大陆势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摧毁法国,因为法国是德国的死敌;为摧毁法国,德国必须割断法国与东欧国家的同盟关系,并与英意结盟,而保障德法边界暴露翼侧的安全,从而孤立法国。这就是希特勒战略的精髓。此点对于认识希特勒干涉西班牙内战、收回萨尔区、重占莱茵兰、与意大利结成同盟、强夺捷克斯洛伐克、建立齐格菲防线、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定等诸多事件至为重要。  希特勒认为:“德国的复兴只有通过重新回到世界大国行列中才能实现。但是,它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武器,……而是意志的力量。”因而拼命鼓吹斯巴达主义、泛日耳曼主义,进行精神动员,培养极端的复仇主义心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还做过这样的表白:“压抑着我的只是我当时所受的那种彻头彻尾的蔑视气氛。”  出狱以后,希特勒吸取教训,企图改用合法斗争手段夺取政权。尽管最初时运不佳,但他仍不屈不挠,从未丧失希望和信心,发愤从事党的建设工作。到1929年,纳粹党员已发展到17。8万人。希特勒在党内设立各种部门(特别注重宣传部),负责研究和指导党的工作。他还建立多种外围组织,使纳粹运动具有群众基础。


第九部分希特勒(3)

纳粹党的造势大会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失业人数达300多万。生产削减,税收减少,而失业人员救济开支却不断增加,从而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希特勒及纳粹党以民族复兴和变革现实为号召,向社会各阶层分别许诺,乘机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和竞选活动。结果在1930年9月14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650万张选票,在国会得到107个席位,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党。在1932年7月31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37。4%的选票,拥有230个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戈林则当上了议长。这时,德国经济危机加剧,政局极度混乱,许多工商资本家急欲物色强有力的人物组织政府,成为希特勒的支持者。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终于获得兴登堡总统的信任,出任政府总理,组织内阁。  希特勒开始建立独裁统治。1933年2月,解散国会,制造旨在迫害共产党和反对派的国会纵火案。3月,希特勒操纵的新国会通过授予希特勒全权的法案。紧接着,取消各州议会,使各州政府完全服从中央。在解散政党和工会之后,纳粹党成为德国惟一的政党。1934年6月,处决冲锋队首脑罗姆,将冲锋队与党卫队(1925年至1926年间建立)合并,以取得国防军的支持。8月2日,根据8月1日颁布的法律,希特勒在兴登堡去世之后,兼任总统和总理。希特勒既是纳粹党的领袖,又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一的头衔为“国家元首兼总理”。此外,希特勒还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至此,第三帝国正式建立。


第九部分希特勒(4)

希特勒在阅兵    

  希特勒推行巩固独裁统治的政策。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大型化学工业,消灭失业,扩大就业;通过有控制地发行支付手段来发展经济,挖掘生产潜力,并通过物质生产又为新的支付手段创造出等价物;实行农业保护主义,解除农民债务,固定农民中等阶级的占有关系;尽量减少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始终保持工资和物价的稳定。种族方面:残酷迫害犹太人,淘汰其他“无生存价值的生命”。教育方面:实行纳粹教育改革,“整个教育的主要目标,决不可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要造就十足强健的体魄”,青年学生必须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和青年义务劳动大队,取消私立学校等等。文化生活方面:成立文化协会,用纳粹纲领控制新闻、作家、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凡是非纳粹书刊、报纸一律取缔。宗教方面:迫害基督教会、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