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

第72章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72章

小说: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喷气式战斗机、原子武器、新型潜艇、火箭和飞弹的研究、试验和生产,以夺取侵略战争的胜利。在此过程中,他同德军高级将领邓尼茨、米尔希、古德里安、蔡茨勒、弗罗姆等人建立了较深的友谊,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希特勒也曾评价他是继戈林之后新升起的太阳。  就在这一年,盟军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施佩尔向希特勒提出轰炸英国超负荷使用的港口、煤炭工业和苏联的大型发电厂以改变战争形势的建议。但他无力影响空军,希特勒对他的建议则迟疑不决。


第八部分施佩尔(2)

施佩尔向希特勒等人汇报工作    

  1943年9月,希特勒把意大利地区内的一切军备和生产问题的管理权交给施佩尔。在他的组织下,德国的军备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年秋天,盟国对德国进行的大规模轰炸,给军备和民用生产造成了困难。于是,施佩尔提出并实施让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大批生产衣服、鞋、纺织品和家具等民用商品,而把德国的同类工厂转为军用。这样就避免了因强迫征调外国工人到德国,引起工人逃离所在工厂而影响生产的弊病,使德国军备生产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由于德国城市被炸,重建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施佩尔设法使希特勒授权他负责被炸城市未来的建筑计划。他利用这一职权,阻止了各大区区长要拆除被炸后的历代宫殿和教堂的企图,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建筑是反动派的堡垒。他还提供材料和工人,保护遭破坏的历史性建筑。  1944年1月,施佩尔因病住院。这样他就离开了希特勒的权力中心,使他感到自己被希特勒一笔勾销了。此后,他也不再把自己当作希特勒宠爱的部长及有可能的继承人了。住院期间,戈林、鲍尔曼、希姆莱等人都乘虚而入,动摇了他的部长地位。两个半月后,施佩尔病愈,第一次感到希特勒面目可憎,说明他在思想上已经同希特勒有了距离。  此后,施佩尔不再屈从于希特勒的个人影响,于是在受过希特勒多年青眼有加、特别恩宠之后,开始受到辱骂和谴责。他反对希特勒集中一切力量搞地下大型设施,以便把军备工业转移到山洞或地下生产的决定,并且表示不接受意见,就请求辞职。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延长病假,留在部长任上。施佩尔开始从颠峰滑向波谷。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他还是摆脱不了醉心掌权而获得的刺激,最终又回到希特勒的小圈子中。  1944年中期,美国空军连续轰炸了德国的许多燃料工厂和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主要炼油厂,使德国飞机燃料的生产减少了一半,迫使希特勒命令戈林将空军军备生产也移交给施佩尔。7月,98%的飞机燃料生产都停止了。施佩尔立即组织35万熟练工人进行抢修,到11月,日产量就上升到原产量的28%。因此盟国舆论认为,对于德国作战实力来说,他比希特勒本人更重要。  7月20日暗杀希特勒事件失败后,施佩尔受到审查,因为政变的组织者在未来政府的名单中,给他留下了军备部长的位置。  盟军诺曼底登陆,施佩尔认为局势已经毫无希望了。1945年初,德国国内工业生产已基本停顿。1月30日是希特勒掌权12周年,他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在重工业和军备方面的战争已经结束,应把粮食、电力、生活放在优先于坦克、飞机的地位予以考虑。他提出,盟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已不可能再用德国士兵的勇敢去弥补了。  2月中旬,第三帝国败局已定,希特勒下达“焦土命令”。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除掉希特勒,后因希特勒下令修改了地下室的通风管道,而未能实现。但施佩尔仍决心阻止命令的执行。他说服大区区长们把彻底破坏工厂的命令改成使工厂临时瘫痪的命令。他还设法说服了莫德尔元帅,使他下令不准破坏工厂,尽可能在工业区以外战斗。他认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维持战后德国人民群众生存的基础。  希特勒自杀前几天,施佩尔冒着苏军的炮火,飞抵被围困的柏林,和希特勒做了最后告别。  5月13日,施佩尔在英占区被捕。纽伦堡审判中,施佩尔因违反人道罪和战争罪被判处20年监禁。他放弃了上诉的权利。他认为与他们曾给世界带来的苦难相比,任何惩罚都是微不足道的。服刑期间,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思考为什么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明白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的原因。在狱中,他写了一本回忆录,提供了不少有关希特勒和他的亲信鲜为人知的内幕材料。  1966年10月1日,施佩尔被从施潘道监狱释放。1981年在伦敦因中风而死,享年76岁。  (冀伯祥)


第八部分史迪威 上将(1)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1883—1946),美国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第3军军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参谋长、东南亚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和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等职。  史迪威于1883年3月19日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帕拉特卡的绅士家庭。其父拥有法学和医学学位,学识渊博,兴趣广泛。1899年,史迪威从扬克斯公立中学毕业。其父认为16岁就进大学年纪太小,故而让他继续留校学习。然而,这个“模范学生”竟在此期间学会调皮捣蛋,从而改变了后来的发展方向却是其父始料未及的。其父决定把他送入西点军校,史迪威亦乐于从军。  1900年,史迪威考入西点军校,接受军事 狙盗泛屠砺劢逃Q暗目纬讨饕校壕?与射击术、测量学、防御工事学、地形学、工程学、战术学、战争艺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数学、化学、法律、文学和自然哲学等。史迪威当过校越野长跑队队长,还是校篮球队和橄榄球队队员。史迪威有学好外语的特长,也喜欢阅读惊险小说。1904年从西点毕业,以少尉军衔赴菲律宾服役。两年以后调任西点军校教官。先在现代语言系从事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教学三年,三次以学习外语为由去欧洲做考察旅行,后在战术系和历史系从事战术和历史教学一年。1910年10月史迪威与温妮弗雷德•;史密斯结婚。  1911年,史迪威再次赴菲律宾服役并晋升为中尉,游历过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1913年8月,重返西点军校任英语和历史教官。次年夏季,改任现代语言系教官。1916年,调任纽约普拉茨堡军事教官,晋升为上尉。1917年,在美国参加世界大战后,晋升为少校临时军衔,任旅部副官。1918年,前往法国出任美国远征军第4军首席情报官,参与作战组织工作,晋升为中校。战后,于1919年返回美国,成为上尉军官。


第八部分史迪威 上将(2)

史迪威在思考中缅印战区的作战问题    

  1919年8月,史迪威被任命为陆军首任语言军官,赴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汉语。一年以后,史迪威少校携带家眷来到中国任职,起中文名字“史迪威”。任职期间,两次被国际赈济委员会借调,出任修筑山西和陕西公路的总工程师,长期接触下层群众。  1923年至1924年,史迪威入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学习,随后出任校长助理。1925年至1926年,在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深造。1926年至1929年,先后担任驻华美军第15步兵团营长和团参谋长,与马歇尔共事。1928年,史迪威晋升为中校。1929年7月,史迪威调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战术系主任,成为副校长马歇尔推行教学改革的得力助手,获得“能胜任平时和战时的任何指挥工作”的评语。1933年,改赴第9军任职,全家在卡梅尔定居。  1935年7月,史迪威上校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任内曾实地考察中国并同情抗日战争,对平型关战役做过专门研究,与周恩来、叶剑英有过交谈,向美国发回很多颇有见地的报告。  1939年8月,史迪威在离任回国途中晋升为准将。同年9月,出任第2师第3旅旅长。1940年5月,在路易斯安那演习中一举成名。7月,出任第7师师长,制定计划,训练官兵。9月,晋升为少将。1941年6月陆军的全国性大演习之后,出任第3军军长,按实战要求组织训练,改善指挥。珍珠港 录⑸螅蠲巴⒍僦贫ㄔ诜ㄊ粑鞣堑锹降淖髡郊苹?  1942年1月,史迪威晋升为中将,出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并根据中美两国协议兼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还有援华租借物资督导官、盟国驻华联合军事委员会的美方代表等头衔和职务,受领的任务是协调在缅甸的中英军队,保障滇缅公路畅通,“指挥分派给他的中国军队”,“帮助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提高美国对中国政府的援助的效用,以把战争打下去”。  在日军入侵东南亚、缅甸频频告急及中国远征军已奉命开进缅甸的形势下,史迪威及其参谋人员经德里、加尔各答、腊戍等地,于3月3日飞抵重庆,向蒋介石报到并设立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  3月11日,得到蒋介石口头授权的史迪威前往缅甸指挥中国远征军(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的作战。在史迪威和杜聿明(远征军代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的指挥下,中国远征军取得了一些局部性胜利,并有效地为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解围。但是,由于指挥系统混乱、盟军缺乏协调和空中支援,缅甸战事失利,史迪威和杜聿明被迫率部分别撤往印度和中国,国际援华交通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5月24日,史迪威在德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我要说我们挨了一顿狠揍。我们从缅甸逃出来,这是个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出原因,然后打回去,收复缅甸!”


第八部分史迪威 上将(3)

史迪威参加东南亚盟军作战会议    

  史迪威决定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一方面,向蒋介石提出军队改革计划:整编部队,保证充足的兵员和装备;清除无能军官,明确指挥系统;任命前线总司令,实行统一指挥。蒋介石则让宋美龄提醒史迪威必须现实,并说“头不能砍下来,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东西留下来了”。另一方面,着手运用美国租借武器装备中国30个师(包括以远征军余部为主而组成的中国驻印军,史迪威为驻印军总指挥),设立拉姆加尔训练中心和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以训练受械部队官兵。拉姆加尔主要轮训驻印军官兵和国内受械部队的军师团三级军官,共计6万余人。后者主要轮训国内受械部队团级以下军官和部分士兵,共计1万余人。史迪威亲自负责训练事宜,颇有成效。


第八部分史迪威 上将(4)

史迪威与陈纳德    

  根据对中缅印战区形势的分析,史迪威认为打通仰光与昆明之间的交通线是关键所在,遂于1942年7月提出盟军合作收复缅甸、打通中缅交通线的计划(代号安纳吉姆) ⒌玫浇?石的同意。安纳吉姆计划虽经盟国卡萨布兰卡会议、三叉戟会议、魁北克会议和开罗会议多次讨论修改,但因中美英利害关系不一而未取得一致意见。史迪威深知拖延的危害性,决心依靠所部的中美军队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已经出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的史迪威派出部队向缅甸推进并掩护修筑雷多公路(从印度阿萨姆经缅甸密支那与滇缅公路衔接)。12月,大规模反攻北缅开始。北缅参战部队(包括新1军和新6军,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和第14航空队,美国陆军5307暂编团即“抢劫者”突击队)在史迪威的指挥下,克服险峻地形、茂密丛林和恶劣气候带来的诸多困难,先后在胡康谷地、孟拱谷地和伊洛瓦底谷地与日军激战。  1944年3月,日军向印度英帕尔的英军发起全面进攻,英军被迫与日军交战并在挫败日军的进攻后进入缅甸战场。5月,卫立煌率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向缅甸日军发起反攻。  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史迪威率部于1944年5月向北缅军事重镇密支那发起进攻,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而于8月攻克。至此,史迪威部消灭日军第15师团主力,基本筑成雷多公路(后来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从而打通国际援华交通线,使美国租借法案物资得以通过陆路运入。  史迪威的对华使命集军事、政治、外交于一体,错综复杂,被马歇尔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困难的使命之一”。


第八部分史迪威 上将(5)

史迪威与中国师长孙立人    

  1943年春季,史迪威在宋希濂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面前激烈指责蒋介石政府腐败无能、抗战不力。后来则多次建议蒋介石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包括共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