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业风云 >

第107章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07章

小说: 重生之大业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开始传入台湾。

    收服流求后不久,陈稜的水师奉旨以先岛巡检司为跳板,继续向东北方向,费时一年左右,到大业二十四年(公元六二八年)三月(因为台风,隋军水师避开了夏秋两季用兵),收服了今天的琉球群岛(当时称小流求)中的冲绳诸岛、奄美诸岛、大隅诸岛,收服土人五千口。其中的冲绳岛,岛上土著有近两千人,已经形成了早期部落制“国家”,所以册封岛上的土著首领为“中山都督”,为世袭一等子爵。在奄美诸岛设“小流求中巡检司”,而大隅诸岛的土著主要居住在屋久和种子两岛,有人口两千余,形成了两个较大的部落,这里离倭国的九州岛南部很近,两部都需要向倭国在九州岛南部的领主纳贡,文化上也多多少少受到倭国影响。当隋军初至时,两部曾经向“主人”禀报,但倭国内乱未息,哪里顾的上这两个弹丸小岛。岛上的酋长略作抵抗后也很快归顺,受封“西北小流求都督”和“东北小流求都督”,皆为世袭二等子爵,于两岛间的原本无人的荒岛(今竹岛,但不是日韩相争的那个)上设“小流求北巡检司”。隋军又在冲绳岛设“小流求招抚校尉府”,小流求北巡检司和小流求中巡检司均隶属之,而小流求招抚校尉府又归属台湾郡台北镇。此后,由闽浙沿海往小流求移民百余户,七百余人,其中半数在冲绳。

    夺取这些“弹丸小岛”,可以使优势的大隋水师以这些岛屿为跳板,从南面对倭国形成包围,为我以后渡海远征倭国打下伏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太平洋战争中美军“蛙跳”战术的古代东方版。

    平台之后,陈稜等陆续回师,但林那仍然不甘心,请命留在台湾,我也听其自便。

    收小流求,薛仁贵主动做了“先锋”,林那在台湾负责东南防务,也无甚事情,于是全力打听阿来的下落。

    那么,这个“逃亡高手”阿来,现在又在哪里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进吕宋
    我们还得回到几年以前,大业二十年的那个冬天。

    眼看着土著不可能是隋军的对手,阿来带着一帮亲信抢先脱离战场,翻越大雪山。

    因为动身得早,他们在天气上遇到的困难,比林那的隋军要小一些,不过为了避开人迹,他们在路途上的苦,则要胜过林那。

    这些苦总算没有白吃,这些逃亡者甚至连土著也没有遇上几个,而遇上的人,阿来只有一个处理办法………灭口。毕竟,他还有百来个人,在人数上不会吃亏。

    越过大山,阿来还有将近一百个人。

    在一个夜里,他们偷袭了海边一个只有两百余人的土著小村庄,并且进行了一场屠杀。不过土著人惊醒后的反抗,也使阿来又损失了七八个人。

    一切结束后,这帮人还不忘放把大火,将痕迹清楚干净。然后,这帮人划着土人的小船,装着抢来的食物和淡水,逃入大海。

    数月后,裴元庆的隋军从这附近经过的时候,一切已经了无痕迹。

    靠十几条土人的小船在汪洋大海中逃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路上需要经历的风浪,比几个月后林那所要经历的多得多。

    沿路,他们也遇到一些海岛,但在阿来看来,这些小岛全不保险。

    经过两个月的海上漂流,他们终于遇到了一块足够大的陆地,而此时,阿来只剩下五十来个疲惫的追随者了。

    阿来究竟在哪里?

    让我们把视线移向流求的南边。

    那里有一个大岛,我们现在知道,它叫吕宋岛。

    不过在当时,中国人对它还几乎一无所知。

    岛上生活的土人,与流求人倒有几分类似,也有猎头的习俗。

    按说,阿来应当是从一个火坑跳入了另外一个火坑。

    然而,阿来却没有跳入火坑,居然被某一位酋长看中了。

    更要命的,是这位酋长还是一个女人。

    于是,阿来在这里过上了还不错的日子。

    几年下来,这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只是,在海那边的,是一个锲而不舍的人。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这一天,林那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几年前,在流求的东南角,一个很小的海边部落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

    林那带着一干人寻到那个村落旧址。

    虽然已经很难找到线索了,但是当时急于逃亡的人,难免有些地方做的粗疏。

    林那找到了几件残留的武器,这种铁器,流求的土人是罕有的。

    还有焚烧得不很干净的残骸。

    林那把目光投向远方。

    这一次,已经三十出头的林那没有那么冲动了。

    他先去找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朱宽。

    陈稜的水师走时,给台湾留下了二十多条船和一批水手,组成了台湾水师。

    本来,水师的重心,是放在东北,也就是小流求。

    耐不住林那的哀求,朱宽同意帮忙。不过,自己只管行政,水师并不在自己的管辖。

    费了不少工夫,林那终于要到三条大船,两百个水手。

    这就够了,战士是现成的,林那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包括十名土著向导在内的六百多人的队伍。

    而朱宽,为这支队伍配备了台湾郡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武器,包括五十张神臂弓和五十把连弩。

    而林那把出发的日子,定在了大业二十三年(公元六二七年)的十二月,与当初阿来出发的日子,很是接近。

    日子相似,便有相似的风向和水流。

    十二月初六,林那的船队起航了。

    一路上但凡遇到海岛,林那都要上去搜寻一番,所以他的大船虽然更快,可是耗费的时间,却也不少。

    而就在林那的船队起航七天以后,由虎贲郎将、检校台南镇总兵苏定方率领的一支五条战船、四百水手、八百士兵和五十名流求土著组成的船队,紧跟着出发了。

    朱宽早有褚遂良的密令,而褚遂良又奉的我的密谕:流求外海中多岛,有昆仑人(隋唐时对马来人的称谓)居之,卿可择机徐图之。

    林那去年的“私自行动”,为帝国打开了占领小流求的大门,今年,一扇新的大门不是又可以打开吗?

    没有我的默许甚至鼓励,林那怎么可能调动帝国的水师?

    十二月十九日,苏定方取流求东南诸小岛(今菲律宾巴坦群岛),收服土人四百余口,设封酋长为“流南土司”,世袭一等男爵,并置“流南巡检司”;

    大业二十四年(公元六二八年)正月,苏定方收“流南”以南诸海岛(今菲律宾巴林塘群岛和巴布延群岛中的巴布延岛),降土人约百口,因其地狭民寡,归入“流南土司”,并于“流南”募土民十余人以为向导。

    二月初一,收岛民近五百,置巡海巡检司(今巴布延群岛中的加拉延岛),以首领为土司。

    二月初六,收岛民五百余,置安海巡检司(今巴布延群岛中的达鲁皮里岛和富加岛),以两首领为并立为土司。

    二月初十,收岛民三百余,置静海巡检司(今巴布延群岛中的甘米银岛),以首领为土司。

    而林那,已经在月初,在大岛(即吕宋岛)登陆了。只是他的登陆点(今菲律宾加牙因省阿帕里以东),与阿来当日登陆所在(今菲律宾北伊洛戈省布尔维斯偏东)还差出上百里。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地形,比起途中经过的那些小岛,又要复杂出很多,茂密的原始森林,不要说是闽地,就是流求也要逊色许多。

    更要命的,是这里有那么多的部落,彼此之间都言语不通,更何况与这些外来人?不要说从流求带来的那十个向导,就是从海岛上搜罗的几个,也成了摆设。

    不过,此时的林那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不再只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土著青年。

    况且,此时的林那,虽然报仇之心依旧炽烈,却已经不是当年的了无牵挂了………出海前,阿莲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

    林那决定,在登陆的地方,先建起一个基地。

    他选择了河流入海的地方,距登陆的地方有十多里(今阿帕里)。这个地方,林那用自己的名字起名“林那寨”。

    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和附近的一些土著部落发生冲突,不过对此,林那已经是很有经验了………先把他们打怕,再让他们归服,同时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归服的部落,需要为“远征军”提供食物和一些“劳役”,而作为报偿,可以获得“庇护”………如果他们与其他部落发生冲突,隋军会站在他们一边。

    二月十九日,苏定方的部属也登了陆,与林那所部会师,见了面,苏定方只说是褚大人怕林那势单力薄,派自己来增援。

    如此一来,隋军的力量大增,邻近的四个土著部落三个归服,一个被打败以后迁移。苏定方“照方抓药”,封三部首领“土司”。本来,此权在理藩院,但是为着方便,征小流求时,我便把封一等子爵及以下土著首领的权限暂时“下放”给了褚遂良。而褚遂良又临时给了苏定方封立男爵“土司”的权力。

    不过,人马壮大了,问题也就来了………谁说了算?要知道,两人动机是不一样的,而出发时也没有谁服从谁的任命。

    再说了,人一下子增加那么多,陆上的船上的,一两千号人要吃饭,就靠这三个“土司”两千号自己吃饱都勉强的人供着,哪里够?

    于是两人一合计,干脆,分吧。

    本来,林那的打算,就是登陆以后,先沿着海边走,看能不能找到阿来的蛛丝马迹,只是自己兵力有限,往左走往右走,这是个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林那领五百人,外带征集的一百土人………总得有向导………往西,苏定方带着五百人和一百土人往东,其他人留守林那寨。此外,八条战船中的五条驶回台湾,一来是给朱宽通报一下近来的情况,那些土人的“男爵”也需要朝廷予以确认,二来也好从台湾带些补给,台湾虽然也是刚开发,但是总比这里的“原始社会”还强许多,趁着台风季节来临前,运些东西总是好的,第三,是要医生,作为在闽地和流求都打过仗的人,苏定方和林那都明白大森林里到了热天流行的“瘴疠”有多么可怕。

    三月初一,两人分兵。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南进吕宋2
    林那登陆后不久,阿来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他知道,以自己所在的这个只不过一千多人的部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是隋军的对手。

    但是,他不甘心坐以待毙。

    于是,阿来开始在土著中大力宣扬隋军的残暴贪婪,他们会夺走土人最后一个引以为傲的牛角,抢走最后一件蔽体的皮毛。

    然后,他向自己的情人请缨,愿意联络其他的部族,对抗那群“强盗”。

    虽然有些舍不得,“女王”还是听从了他。

    走了我就不打算回来了。

    不过,阿来还是“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带着“女王”给他的几十个随从,还有自己的十几个死党………有些逃亡者已经“成家立业”,不愿再继续亡命天涯了,阿来开始向南面出发。

    向南,南边的大森林和山地,是挡住隋军最好的屏障。

    经过每一个部落………因为有“女王”的“介绍信”,即便一些并不友好的部落也没有对他们采取武力,阿来都要告诉他们:“北面来了一群恶魔,他们会抢光你们的东西,烧光你们的草房,占有你们的妻子和女儿。”

    阿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而林那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离寻找的目标不再遥远了。

    可是,他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边打边走。

    一路之上,会有许许多多的部落需要征服,与流求相比,这里的部落人口常常更少,一两千人,就已经是大部落了,而数百人的部落,则比比皆是。

    这些部落,当然不能是隋军的对手。

    一些部落投降了,一些部落在战败后开始了迁移。

    隋军面前,出现了一座高山(今菲律宾中科迪勒拉山)。

    阿来曾经栖身的那处部落,正是生活在这座高山的西坡。

    真正的对手终于出现了。现在,在“女王”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部落,这其中当然有阿来鼓动来的,还有在隋军打击下不断西移而来的几个部落,总共有将近两万的人口。

    也就是说,“女王”可以调动数千“大军”,十几倍于林那的兵力,虽然装备极差,但是“女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虽然是北部沿海最大的一个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